1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历程、成就与经验 |
王文兴
柴发合
任阵海
王新锋
王淑兰
李红
高锐
薛丽坤
彭良
张鑫
张庆竹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38
|
|
2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PM2.5爆发式增长成因与应急管控对策 |
胡京南
柴发合
段菁春
易鹏
褚旸晰
谢德援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50
|
|
3
|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施效果及完善建议 |
何伟
张文杰
王淑兰
柴发合
李慧
张敬巧
王涵
胡君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7
|
|
4
|
兰州市典型企业VOCs排放特征及反应活性分析 |
吴亚君
胡君
张鹤丰
张敬巧
张萌
柴发合
王淑兰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6
|
|
5
|
欧洲环境空气臭氧污染防治历程、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鲍捷萌
曹娟
高锐
任艳芹
毕方
毋振海
柴发合
李红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9
|
|
6
|
沈阳市郊区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与来源分析 |
王楚涵
张鑫
吴鸣
高健
高锐
毕方
毋振海
赵帝
惠宇
柴发合
李红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9
|
|
7
|
本溪市PM^(2.5)中水溶性离子季节性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
张敬巧
王涵
胡君
张萌
柴发合
段菁春
王淑兰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5
|
|
8
|
美国人为源VOCs管控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曹娟
毋振海
鲍捷萌
储王辉
毕方
纪元元
高健
柴发合
李红
|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2
|
|
9
|
北京市中心城区PM_(2.5)长期变化趋势和特征 |
赵妤希
陈义珍
杨欣
柴发合
张玮琦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10
|
2018年3月两会期间北京重污染过程边界层气象的演变分析 |
赵妤希
陈义珍
杨欣
胡京南
柴发合
易鹏
毋振海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11
|
桂林市酸雨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 |
李陵
黎泳珊
彭良
周艺
柴发合
莫招育
陈志明
李红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12
|
城市与郊区大气PM_(2.5)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
宋英石
高健
柴发合
马琳
潘峰
王雁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3
|
基于低成本高密度颗粒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以上海嘉定为例 |
宋英石
高健
柴发合
王效科
张红星
孙旭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4
|
中韩合作助力东北亚蓝天 |
李海生
安达
裴莹莹
柴发合
胡京南
|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5
|
我国PM2. 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
李红
彭良
毕方
李陵
鲍捷萌
李俊玲
张浩
柴发合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97
|
|
16
|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历程回顾与展望 |
柴发合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2020 |
80
|
|
17
|
我国大气污染协同防控理论框架初探 |
姜华
高健
李红
储王辉
柴发合
|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62
|
|
18
|
传感器技术在环境空气监测与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现状、问题与展望 |
秦孝良
高健
王永敏
宋英石
徐义生
陈少华
沈茜
柴发合
|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5
|
|
19
|
北京怀柔O_3污染过程初始VOCs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 |
胡君
王淑兰
吴亚君
张敬巧
张萌
王涵
柴发合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1
|
|
20
|
基于燃煤电厂“近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探讨 |
王树民
余学海
顾永正
袁军
张翼
陈寅彪
柴发合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