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霍乱弧菌溶血素共调节蛋白(Hcp)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1
作者 蔡远凤 贾城壹 王光丽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89-192,204,共5页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霍乱弧菌溶血素共调节蛋白(hemolysin coregulatory protein,Hcp),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PCR扩增霍乱弧菌Hcp基因并克隆入pET28a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载体pET28a-hcp转化E.coil BL21(DE3)中,进行表达条...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霍乱弧菌溶血素共调节蛋白(hemolysin coregulatory protein,Hcp),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PCR扩增霍乱弧菌Hcp基因并克隆入pET28a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载体pET28a-hcp转化E.coil BL21(DE3)中,进行表达条件优化及表达形式鉴定。获取可溶性Hcp蛋白行Ni-NTA柱纯化,纯化的Hcp蛋白免疫BALB/c小鼠以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效价,以评估其免疫原性。再以Western blot法分析抗体对霍乱弧菌Hcp蛋白的特异性识别。结果重组载体pET28a-hcp的酶切片段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中hcp基因序列一致,成功构建pET28a-hcp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相对分子量为28kD的目的蛋白;经Ni-NTA柱纯化后获得较纯的Hcp蛋白,免疫小鼠可获得效价为1∶512000的抗Hcp多克隆抗体(anti-Hcp);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anti-Hcp具有识别霍乱弧菌Hcp蛋白的特异性。结论成功获得可溶形式表达的Hcp蛋白,免疫小鼠后获得高效价的抗Hcp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研究Hcp蛋白在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T6SS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 溶血素共调节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矿田黑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5
2
作者 谢其锋 蔡元峰 +1 位作者 董云鹏 黎敦朋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1-1327,共17页
紫金山矿田位于华南褶皱系东部,闽西南凹陷西南部,是我国大型-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区内发现多个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金、银、铜等金属矿床.对紫金山矿田东南矿段与成矿密切相关的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开展了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岩... 紫金山矿田位于华南褶皱系东部,闽西南凹陷西南部,是我国大型-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区内发现多个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金、银、铜等金属矿床.对紫金山矿田东南矿段与成矿密切相关的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开展了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和锆石稀土元素、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LA-ICP-MS法获得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岩浆结晶锆石^(206)Pb/^(238)U-^(207)Pb/^(235)U谐和年龄为109.5±1.9Ma(MSWD=0.74,N=16),^(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07.44±0.94Ma(MSWD=1.06,N=16),二者在误差范围内结果一致,结合锆石稀土元素和岩浆振荡环带特征及Th/U比值,上述年龄结果可代表岩石的结晶年龄,表明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侵位于燕山期早白垩世.细粒黑云母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初始比值ε_(Hf)(t)均为负,介于-4.99~-1.06(平均值为-2.99);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介于1 233.7~1 485.4Ma(平均值为1 362.4Ma).样品的ε_(Hf)(t)、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分布范围变化较小,暗示岩体的岩浆来源具有较为均一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紫金山矿田东南矿段早白垩世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反映了闽西南早白垩世的岩浆成矿活动时间和源区特征,其成因与中国东南部岩石圈伸展减薄和壳源物质参与岩浆形成演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测年 HF同位素 早白垩世 花岗岩 伸展减薄 紫金山矿田东南矿段 矿床
原文传递
大于80年自然风干保存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的复苏与富集 被引量:1
3
作者 康辰光 曹伟伟 +2 位作者 蔡元锋 陈冬峰 贾仲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本研究通过对长期保存的土壤标本中甲烷氧化菌的复苏和富集培养,明确了活性甲烷氧化菌类群及其氧化甲烷潜力,同时分析了对长期干旱胁迫有较强抗逆性的甲烷氧化菌种类。研究主要针对自然风干保存83~87年的采集自福建龙岩荒地、江西南昌... 本研究通过对长期保存的土壤标本中甲烷氧化菌的复苏和富集培养,明确了活性甲烷氧化菌类群及其氧化甲烷潜力,同时分析了对长期干旱胁迫有较强抗逆性的甲烷氧化菌种类。研究主要针对自然风干保存83~87年的采集自福建龙岩荒地、江西南昌水田、四川华阳旱地、甘肃榆中林地、青海湟源和青海都兰牧场的6个土壤标本进行了高浓度甲烷条件下的微宇宙培养,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甲烷气体浓度动态变化情况以研究其甲烷氧化能力;在获得富集培养物后提取基因组DNA,利用16S rRNA和pmo 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了整体微生物和甲烷氧化菌的群落结构;同时,利用两种基因的长片段克隆测序对优势甲烷氧化菌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经过短暂的复苏,6例土壤档案样品均表现出强烈的甲烷氧化活性,前两代富集液甲烷氧化速率较慢,甲烷氧化速率仅为1.4~3.8μg/(mL·h),而第三代富集液的甲烷氧化速率达到了4.9~7.7μg/(mL·h)。其中,福建龙岩、江西南昌、青海都兰3个样品的富集物还可以将高浓度甲烷持续氧化到大气甲烷浓度(1.8μL/L)以下。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6种富集物中甲烷氧化菌在细菌总量中的占比为39%~85%;pmoA功能基因分析表明,富集物中的优势甲烷氧化菌均为Methylocystis(TypeⅡa)。克隆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富集到的Methylocystis种类和已知的Methylocystis rosea strain BRCS1亲缘关系最近,16S rRNA基因相似性为99.86%,pmoA基因相似性为99.05%。可见,TypeⅡa型Methylocystis属甲烷氧化菌具有强大的抗干旱胁迫的能力,经80年的风干保存后其活性仍可以迅速恢复,TypeⅡ甲烷氧化菌在未来将拥有更大的应用空间和价值。此外,长期保存的土壤档案样品仍具有较高的潜在生物活性,因此风干保存的土壤样品同样具有重要的微生物学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干土壤 高通量测序 甲烷氧化菌 16S rRNA基因 pmoA基因
下载PDF
江南造山带基底变质沉积岩中锂元素分布和富集机制及对锂成矿的制约 被引量:1
4
作者 苟树林 于津海 +2 位作者 蔡元峰 蒋威 毛志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96-3714,共19页
内容提要:江南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带,已发现多处与锂相关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锂等稀有金属元素在源区基底岩石中的富集是花岗伟晶岩型锂稀有金属矿床成矿的物质基础,但是江南造山带基底岩石中锂的分布及其富集机... 内容提要:江南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带,已发现多处与锂相关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锂等稀有金属元素在源区基底岩石中的富集是花岗伟晶岩型锂稀有金属矿床成矿的物质基础,但是江南造山带基底岩石中锂的分布及其富集机制仍不清楚。本文详细调查研究了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冷家溪群、双桥山群、溪口岩群和板溪群变质沉积岩和星子杂岩。这些基底变质岩的岩石类型包括变质砂岩、泥质板岩、千枚岩和云母片岩以及少量片麻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冷家溪群、双桥山群和溪口岩群变质沉积岩具有相似的成分,变质砂岩和云母片岩-片麻岩整体上比泥质板岩和千枚岩具有较高的SiO_(2)含量,较低的TiO_(2)、Al_(2)O_(3)、K_(2)O、MgO和TFe_(2)O_(3)含量。泥质板岩和千枚岩含有更高的稀有金属元素含量,其中锂含量达到61.8×10^(-6),而变质砂岩的锂丰度为44.9×10^(-6)。板溪群具有最低的稀有金属元素含量(Li=30.8×10^(-6))。冷家溪群、双桥山群和溪口岩群浅变质沉积岩中的锂含量与化学风化指数(CIA)和MgO、TFe_(2)O_(3)含量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且与岩石中的黏土矿物含量,尤其是绿泥石含量,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因此,沉积岩中锂的富集明显地受化学风化作用控制,即锂的富集机制是黏土矿物的吸附作用,尤其是蒙脱石和绿泥石。在中高级变质岩中,绝大多数的Li赋存于黑云母、白云母和十字石中。通过对冷家溪群变质沉积岩的部分熔融模拟显示,在部分熔融过程中,云母类矿物的分解和熔融是熔体中锂含量升高的直接原因;云母完全熔融消失,熔体中的锂浓度达到高峰;继续熔融将稀释熔体中的锂含量。影响熔体中锂浓度的主要因素是源岩中锂含量和部分熔融程度,而部分熔融程度取决于源岩成分、水含量和温压条件。压力增加有利于熔体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 变质沉积岩 锂的分布和富集机制 部分熔融模拟
下载PDF
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5
作者 蔡元锋 《江苏建材》 2023年第3期144-145,共2页
技术进步为建筑业的繁荣提供了持续的能量,其目标是提高建筑的质量、性能和安全性。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材料被用于建筑工程建设,其中,钢结构材料因其重量轻、功能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过程中装配过程方便等优点,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 技术进步为建筑业的繁荣提供了持续的能量,其目标是提高建筑的质量、性能和安全性。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材料被用于建筑工程建设,其中,钢结构材料因其重量轻、功能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过程中装配过程方便等优点,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施工 管理
下载PDF
放牧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冬季牧场甲烷氧化菌类群及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王玉芳 蔡元锋 +2 位作者 侯扶江 BOWATTE Saman 贾仲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6-1155,共10页
土壤甲烷氧化菌是大气甲烷(CH_(4))氧化的唯一生物汇。放牧能通过影响甲烷氧化菌的丰度和多样性来调控草地土壤的甲烷氧化活性。采集黄土高原典型草地冬季牧场中不同强度连续放牧的土壤样本,通过室内培养和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测定不同放... 土壤甲烷氧化菌是大气甲烷(CH_(4))氧化的唯一生物汇。放牧能通过影响甲烷氧化菌的丰度和多样性来调控草地土壤的甲烷氧化活性。采集黄土高原典型草地冬季牧场中不同强度连续放牧的土壤样本,通过室内培养和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甲烷氧化活性以及土壤甲烷氧化菌的组成和丰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草地是CH4汇,中放牧强度(MG)和高放牧强度(HG)增加了甲烷氧化速率。同时,与未放牧(CK)相比,MG和HG的甲烷氧化菌的平均丰度也显著增加。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放牧对甲烷氧化菌的多样性有显著影响,不同放牧强度下均以USCγ为优势类群,同时存在少量的甲基暖菌属(Methylocaldum)和甲基孢囊菌属(Methylocystis)。皮尔森(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甲烷氧化速率(MOR)与土壤的水分含量和硝态氮的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USCγ的绝对数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这说明USCγ在该草地甲烷吸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本研究证明了放牧可提升黄土高原典型草地的甲烷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草地 甲烷氧化 放牧 USCγ
下载PDF
不同粘土矿物对赖氨酸的吸附行为对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开炜 蔡元峰 +1 位作者 蔡进功 季峻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1-680,共10页
以皂石、高岭石、绿泥石和伊利石为原材料,分别与赖氨酸进行反应,研究赖氨酸在上述粘土矿物上的吸附行为,并运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术(FTIR)和热重(TG)等分析方法,表征反应前后粘土矿物的变化。实验结果表... 以皂石、高岭石、绿泥石和伊利石为原材料,分别与赖氨酸进行反应,研究赖氨酸在上述粘土矿物上的吸附行为,并运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术(FTIR)和热重(TG)等分析方法,表征反应前后粘土矿物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粘土矿物对赖氨酸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且不同粘土矿物对赖氨酸的饱和吸附量大小顺序为:皂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伊利石;XRD结果表明皂石对赖氨酸的吸附发生在矿物层间,而绿泥石、高岭石和伊利石对赖氨酸的吸附主要在矿物表面进行;FTIR和TG结果表明赖氨酸主要取代粘土矿物层间吸附水,以氢键的形式与Si-O-Si(^(IV)Al)键合。实验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探明环境中粘土矿物对有机质的吸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石 高岭石 蒙脱石 绿泥石 伊利石 赖氨酸 吸附
下载PDF
扬子板块西缘挖角地区晋宁期岩浆作用及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谢其锋 蔡元峰 +2 位作者 董云鹏 吴灌洲 翟明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87-3301,共15页
四川省石棉县挖角地区花岗岩体位于扬子板块西缘与松潘-甘孜地块的结合部位,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岩石学、岩相学、LA-ICP-MS U-Pb年代学和MC-ICP-MS Hf同位素组成研究,厘定了岩体形成时代,探讨了岩浆来源。LA-ICP-MS锆石U-P... 四川省石棉县挖角地区花岗岩体位于扬子板块西缘与松潘-甘孜地块的结合部位,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岩石学、岩相学、LA-ICP-MS U-Pb年代学和MC-ICP-MS Hf同位素组成研究,厘定了岩体形成时代,探讨了岩浆来源。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挖角二长花岗岩形成年代介于852±33Ma和847±44Ma之间,处于晋宁期晚青白口世,与全球Rodinia期泛大陆形成密切相关。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表明,2个样品的εHf(t)值分别为+3. 9~+9. 3和-8. 0~+6. 5,为典型的壳-幔混合型; Hf同位素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 14~1. 49Ga和1. 33~2. 24Ga,均值分别为1. 32Ga和1. 52Ga,表明岩浆源区以中元古代古老地壳基底的部分熔融为主,形成过程中有幔源及古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的贡献。挖角地区晋宁期二长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反映了扬子板块西缘晚青白口世岩浆活动期和源区特征,其成因与全球Rodinia泛大陆形成期间岩浆活动和与壳幔混合作用密切相关。本文研究成果,为解释扬子板块西缘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LU-HF同位素 晋宁期 挖角地区 四川省
下载PDF
温度对铜绿微囊藻群体培养体系中细菌群落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方道艳 施丽梅 +5 位作者 李朋富 蔡元锋 张民 史小丽 吴庆龙 于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60-1674,共15页
微囊藻藻际细菌影响微囊藻的生长及其水华的生消.然而特定微囊藻群体中藻际细菌群落组成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规律仍不清楚.本文把一株从太湖分离得到的群体铜绿微囊藻,置于不同温度(15、20、25和30℃)下进行培养,分析各培养体系中不同粒径... 微囊藻藻际细菌影响微囊藻的生长及其水华的生消.然而特定微囊藻群体中藻际细菌群落组成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规律仍不清楚.本文把一株从太湖分离得到的群体铜绿微囊藻,置于不同温度(15、20、25和30℃)下进行培养,分析各培养体系中不同粒径附生或游离细菌群落组成的异同.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微囊藻群体(>20μm)附生、单细胞小群体(3~20μm)附生和游离(0.2~3μm)细菌群落的组成(PERMANOVA,P<0.01),Sphingomonadales、Pseudomonadales和Cytophagales分别是3组细菌群落中的最优势菌目,相对丰度分别为21.35%、19.74%和33.44%.在3组细菌群落中都存在一些核心优势细菌类群,其丰度相对稳定,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其中在微囊藻群体附生细菌群落中,优势菌属Brevundimonas和OPB56在20~30℃之间培养时其相对丰度较为稳定;单细胞小群体附生细菌群落中的核心优势菌属Mariniradius相对丰度也是在20~30℃之间较为稳定,而Gemmobacter相对丰度在4种温度下均较为一致;游离细菌群落中的核心优势菌属Porphyrobacter相对丰度在20~30℃之间时也相对稳定.另外,在15℃时,单细胞小群体附生和游离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都达到最高,总体细菌群落物种相关性网络复杂度最高,但合作性关联最弱.该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微囊藻群体的藻菌关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群体 细菌群落 温度 附生细菌 游离细菌 太湖
下载PDF
福建上杭单竹坪矿床早白垩世岩浆作用及地质意义
10
作者 谢其锋 董云鹏 +4 位作者 蔡元峰 翟明国 肖爱芳 张红 包志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37-3051,共15页
单竹坪矿床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矿田的西南部,形成了Au、Cu和Mo异常,其中Au、Cu富集成矿。选取单竹坪矿床钻孔岩芯中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石学、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研究... 单竹坪矿床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矿田的西南部,形成了Au、Cu和Mo异常,其中Au、Cu富集成矿。选取单竹坪矿床钻孔岩芯中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石学、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05.2Ma和113.4Ma。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具有富钠(Na_(2)O/K_(2)O>1),过铝质(A/CNK=1.19~1.68),富集轻稀土(LREE)、大离子亲石元素(LIEE,如Ba、K)和Th、U、Pb和Hf等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和Ti等)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岩石系列,具有岛弧岩浆岩特征。同时具有中等的(La/Yb)_(N)值(13.6~17.4),高Mg^(#)值(45.89~48.53),以及Eu弱负异常(δEu=0.79~0.97)和Ce弱正异常(δCe=1.0~1.08)。锆石两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峰值分别处于0.95~1.0Ma和1.05~1.10Ma区间;ε_(Hf)(t)值分别介于-4.47~+2.38和-2.73~+1.47,二长花岗岩以负值为主,花岗闪长岩正负值均有。综合研究认为,二长花岗岩来源于中元古界未受幔源组分影响的古老基底地壳熔融而成,花岗闪长岩来源于新元古界地壳物质并经历了壳-幔混合作用;单竹坪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相关,其西南部或南部是成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作用 早白垩世 单竹坪矿床 紫金山矿田 福建省
下载PDF
新西兰兄弟潜火山中“蓝黏土”的呈色机理研究及地质意义
11
作者 赵茜 蔡元峰 +1 位作者 潘宇观 张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32-1344,共13页
新西兰克马德克弧上发育一热液活动极为活跃的海底潜火山——兄弟火山,为了研究该地区热液成矿模式,IODP376科学家于2018年5~7月在火山口选取了5个位置进行了钻探工作,并获得数百米岩芯。其中U1530A号钻孔采样深度为453.1 mbsf(meter be... 新西兰克马德克弧上发育一热液活动极为活跃的海底潜火山——兄弟火山,为了研究该地区热液成矿模式,IODP376科学家于2018年5~7月在火山口选取了5个位置进行了钻探工作,并获得数百米岩芯。其中U1530A号钻孔采样深度为453.1 mbsf(meter below sea floor),共揭露76.77 m岩芯,部分呈现出一种蓝色调,被前人称作"蓝黏土"。为了查明其致色矿物、研究呈色机理及其地质意义,笔者等利用XRD、DR-UV-Vis、SEM、TEM对16.97-309.22 mbsf的11个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将样品的矿物组合大致分为两类:(1)伊利石+绿泥石+殴泊-C+黄铁矿+硬石膏+石英±蓝铁矿;(2)叶蜡石+伊利石+石英±蓝铁矿。SEM和TEM形貌观察结果显示,蓝铁矿并不具有完好的晶形,甚至未发现微米级及以上尺寸的单颗粒,而仅以基质或胶结物形式均匀分布在样品中,最终导致样品被染色而呈现出不同色调的蓝色。蓝铁矿在IODP样品中的发现指示着研究区热液流体具有低温及还原性特征,且在蓝铁矿形成后也仍然保持着相对还原的环境而使得蓝铁矿能够稳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铁矿 兄弟潜火山 致色机理 一阶导数谱
下载PDF
福建上杭地区燕山期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9
12
作者 谢其锋 蔡元峰 +2 位作者 董云鹏 黎敦朋 林荣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12-2230,共19页
选取福建省西南部紫金山中粗粒花岗岩、石壁寨西部含斑细粒二长花岗岩和东部斑状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A-ICP-MS法对三个岩体的锆石进行了U-Pb、Lu-Hf和微量元素分析,获得了3个岩体的岩浆结晶分别为156.5±2.7Ma(晚... 选取福建省西南部紫金山中粗粒花岗岩、石壁寨西部含斑细粒二长花岗岩和东部斑状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A-ICP-MS法对三个岩体的锆石进行了U-Pb、Lu-Hf和微量元素分析,获得了3个岩体的岩浆结晶分别为156.5±2.7Ma(晚侏罗世),166.2±8.1Ma(中侏罗世)和154.1±1.4Ma(晚侏罗世)。锆石的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锆石的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6~2.2Ga、1.7~2.0Ga和1.7~1.9Ga。锆石Hf同位素初始值ε_(Hf)(t)均为负,分别为-14.88^-8.40、-11.9^-7.8和-10.9^-7.4。锆石的ε_(Hf)(t)、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分布范围较小,暗示岩体岩浆来源具有较为均一锆石Hf同位素组成。中侏罗世(166.2±8.1Ma)期间,古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导致洋壳俯冲至陆壳之下,陆壳并发生了小规模的部分熔融,形成了石壁寨西部岩体;碰撞结束后,在晚侏罗世(145~156Ma)期发生由挤压向拉张环境的转换,闽西南岩石圈伸展减薄、壳源物质发生广泛的熔融作用,形成了大规模的紫金山岩体和石壁寨东部岩体。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研究闽西南花岗岩体的来源和区域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锆石U—Pb年代学 Lu—Hf同位素 燕山期 石壁寨 紫金山矿田 福建省
下载PDF
赣北双桥山群变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钨多金属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冰琪 于津海 +1 位作者 蒋威 蔡元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3-447,共15页
赣北发育的超大型W多金属矿床与晚中生代花岗岩密切相关。这些岩体和相伴的矿床侵入于新元古代双桥山群和新元古代九岭花岗闪长岩中,而且被认为与双桥山群变质沉积岩具有成因联系。对双桥山群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这些沉积岩具有... 赣北发育的超大型W多金属矿床与晚中生代花岗岩密切相关。这些岩体和相伴的矿床侵入于新元古代双桥山群和新元古代九岭花岗闪长岩中,而且被认为与双桥山群变质沉积岩具有成因联系。对双桥山群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这些沉积岩具有大的成分变化,但都具有低的Na_(2)O、MgO、CaO和高的Al_(2)O_(3)含量;SiO_(2)/Al_(2)O_(3)比值指示其具有中等的成熟度,而较高的CIA值指示其源区经历了较强的风化作用。双桥山群沉积岩相对贫Ba、Sr、Sn、Nb、Cr和Ni,而富集Li、Be、Cs、Rb和W等元素;稀土总量较高,尤其是重稀土。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都表明双桥山群沉积岩的物源区含有更多基性—中性火成岩物质而缺少古老的再循环物质。Li、Nb、Be、Rb、Sn等稀有金属元素与岩石的CIA值呈现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黏土矿物的增加有利于稀有金属元素的富集。本次研究利用Geops软件对岩石进行了部分熔融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由双桥山群变质沉积岩很难直接熔融出大湖塘中生代花岗岩的原始岩浆,而双桥山群变质沉积岩和变质玄武岩8:2比例的混合源区可熔融出与大湖塘花岗岩相似的岩浆。这种有基性火山岩参与的部分熔融模式既可以解释赣北W矿往往伴生Cu-Mo成矿的特征,也可以解释这些中生代花岗岩中锆石的低氧同位素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北W矿 双桥山群 地球化学 部分熔融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