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oling rates in the shock veins of chondrites: constraints on the (Mg,Fe)_2SiO_4 polymorph transformations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鸣 谢先德 +2 位作者 A.ElGoresy b.wopenka T.G.Sharp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8年第5期522-528,共7页
The occurrence of γ phase, a high\|pressure polymorph of olivine (α phase), in the shock veins of Si\| xiangkou chondrite was due to a greater cooling rate (>10 000℃·s -1 ) in the veins. Because γ phas... The occurrence of γ phase, a high\|pressure polymorph of olivine (α phase), in the shock veins of Si\| xiangkou chondrite was due to a greater cooling rate (>10 000℃·s -1 ) in the veins. Because γ phase partially reverted to β phase and no back\|transformation from β phase to α phase took place, the shock veins of Peace River chondrite with a cooling rate of 1 000\2 000℃·s -1 contain a great amount of β phase. In the shock veins of Mbale chondrite with a cooling rate of <500℃·s -1 , the majority of γ phase reverted to α phase. The heat dissipation in shock veins took place after a stage of shock compression of chondrite parent body, and the parent body was broken into fragmental pieces. Cooling rate in the shock veins constrained the back\|transformations of (Mg,Fe)\-2SiO\-4 high\|pressure polymorp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NDRITE shock VEIN (Mg Fe)\-2SiO\-4 POLYMORPH transformation cooling rate.
原文传递
球粒陨石冲击脉体冷却速率对(Mg,Fe)_2SiO_4多型转变的制约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鸣 谢先德 +2 位作者 A.ElGoresy b.wopenka T.G.Sharp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8年第4期310-315,共6页
发生在寺巷口陨石冲击脉体的较大冷却速率 ( >1 0 0 0 0℃·s-1)使得橄榄石(α 相 )的高压多型γ相被保存了下来 ;冷却速率中等的和平河陨石冲击脉体 ( 1 0 0 0~ 2 0 0 0℃·s-1) ,γ相部分逆转为β相 ,但β相向α相的进一... 发生在寺巷口陨石冲击脉体的较大冷却速率 ( >1 0 0 0 0℃·s-1)使得橄榄石(α 相 )的高压多型γ相被保存了下来 ;冷却速率中等的和平河陨石冲击脉体 ( 1 0 0 0~ 2 0 0 0℃·s-1) ,γ相部分逆转为β相 ,但β相向α相的进一步逆转受阻 ,脉体保存了β相 ;冷却速率较慢的蒙巴喇陨石冲击脉体 ( <5 0 0℃·s-1) ,γ相几乎全部逆转为α相 .冲击脉体的热散失滞后于陨石母体冲击压缩阶段 ,发生在陨石母体崩解成碎块以后 .脉体的冷却速率制约了 (Mg ,Fe) 2 SiO4高压多型的逆向转变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脉体 多型转变 冷却速率 陨石 硅酸盐
原文传递
单个流体包裹体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和喇曼显微光谱法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b.wopenka 禤锐光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1-37,共17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红外(IR)和喇曼显微光谱法分析半个流体包裹体的水和各种挥发性化合物的一些情况,讨论了这两种振动显微光谱法在物理原理、仪器设计、样品制备的技术要求、所获得的光谱信息和所达到的空间分辨率等方面的差别。对这两种... 本文介绍了利用红外(IR)和喇曼显微光谱法分析半个流体包裹体的水和各种挥发性化合物的一些情况,讨论了这两种振动显微光谱法在物理原理、仪器设计、样品制备的技术要求、所获得的光谱信息和所达到的空间分辨率等方面的差别。对这两种分析方法提出的研究课题包括最小流体包裹体的大小、检测限、光谱的定量化和水的测定。喇曼显微光谱法的主要局限性是:(1)在聚焦激光束的照射下,样品有可能出现激光诱导加热和荧光,这种加热和荧光通常会对含烃流体包裹体的喇曼分析产生干扰;(2)不能对多相流体包裹体作总组分定量分析。IR法的潜在优点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可是,由于采样几何形状和衍射的限制,IR显微光谱法对最小流体包裹体的大小(测量要求包裹体的横切面至少~200μm^2)、主矿物的种类和样品的制备,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此外,包裹体的大小和/或密度过大,也不能对其进行分析,因为流体把IR辐射全吸收了。总之,可以得出结论,IR分析不是解决包裹体喇曼分析所遇到问题的灵丹妙药。用喇曼技术能够做到:(1)与IR显微技术相比,可鉴定和定量分析的包裹体的大小要小得多(≤3μm),即使是含水流体包裹体也行;(2)检测象H_2、O_2和N_2这样的同核化合物,它们都是非IR活性的物质;(3)快速鉴定矿物包裹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包裹体 傅里叶变换 光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