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GIS方法建立的模型,可以模拟北极多温冰川Austre Lovénbreen的长时间序列变化。研究发现,GIS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取冰川的冰厚、主流线长度、冰川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GIS方法建立的模型,可以模拟北极多温冰川Austre Lovénbreen的长时间序列变化。研究发现,GIS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取冰川的冰厚、主流线长度、冰川表面积和冰川体积,其中冰川体积的变化符合高次常函数变化规律;通过对比GIS方法与Elmer/Ice动力学方法模拟的结果,GIS方法对冰川体积的模拟,在十年至几十年的尺度上可行。GIS方法模拟冰川变化,可以快速定量分析冰川未来一定年限内的厚度、面积、体积、主流线长度等几何参数,简化了冰川变化分析研究的过程。展开更多
基于多期RTK-GPS(Real Time Kinematic-Global Position System)高精度测量数据,通过冰面高程变化开展北极Austre Lovénbreen冰川物质变化研究。首先基于冰面GPS测点开展多种空间插值方法的比对,兼顾冰面DEM(Digital Elevation Mod...基于多期RTK-GPS(Real Time Kinematic-Global Position System)高精度测量数据,通过冰面高程变化开展北极Austre Lovénbreen冰川物质变化研究。首先基于冰面GPS测点开展多种空间插值方法的比对,兼顾冰面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的平滑特性以及插值结果的准确性,优选自然邻域法作为冰面地形的插值算法;继而利用2013—2015年3期RTK-GPS数据,通过冰面地形内插和测线交叉点比对两种方式开展了Austre Lovénbreen冰川表面高程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交叉点方法的精度更高,而地形内插法在测线之间的空白区域存在较大误差。最后通过冰雪密度估计将高程变化转化为水当量,计算相应时段的冰川物质平衡:积累区密度取500 kg·m^-3,消融区密度取900 kg·m^-3,得到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的物质平衡分别为–0.277m w.e.和0.065m w.e.。该物质平衡结果相较于传统的冰面物质平衡而言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源于测量时段的不一致,以及可能存在的冰川内部物质变化。此外,将RTK-GPS交叉点高程的年际变化与所在高程进行联合分析,发现冰川物质变化与冰川高程分布既有较强的相关性,部分区域也存在一些差异。总体而言,冰川物质年变化的海拔梯度为2.67‰,在海拔越低的区域冰川消融得越快,随海拔上升消融减慢,在高海拔或冰川边缘区域还存在少量物质积累。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分析无症状人群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人群的髋臼三维朝向,为髋部疾病的鉴别诊断、手术规划、植入器械设计及术后评估等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符合选择标准的无症状人群骨盆CT...目的比较分析无症状人群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人群的髋臼三维朝向,为髋部疾病的鉴别诊断、手术规划、植入器械设计及术后评估等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符合选择标准的无症状人群骨盆CT 84例(无症状组)和DDH患者骨盆CT 47例(DDH组)。两组人群性别构成及年龄(包括男女亚组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半自动测量软件MaxTHA测量3种定义下的前倾角和外展角,包括手术学外展角(operative inclination,OI)、影像学外展角(radiographic inclination,RI)、解剖学外展角(anatomic inclination,AI)、手术学前倾角(operative anteversion,OA)、影像学前倾角(radiographic anteversion,RA)和解剖学前倾角(anatomic anteversion,AA),并进行两人群间、不同Crowe分型亚组间、各性别亚组间及左右侧间的比较。结果无症状组与DDH组健、患侧间比较显示,无症状组与DDH组健侧的髋臼朝向各角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DH组患侧的OI、RI、AI显著大于健侧和无症状组,AA显著小于健侧和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髋臼与DDH组不同Crowe分型组间比较显示,CroweⅠ型组与正常组髋臼朝向各角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oweⅡ、Ⅲ、Ⅳ型组OI、RI、AI显著大于正常组,CroweⅢ型组的OI、Ⅳ型组的RI和AI显著大于Ⅰ型组,Ⅳ型组的AI显著大于Ⅱ型组(P<0.05);CroweⅢ型组OA、RA、AA显著小于除Ⅰ型组外的各组(P<0.05)。无症状组女性的OA、RA、AA以及DDH组女性的OA、AI显著大于对应组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组男性右侧髋臼的OI、RI、AI、OA以及女性右侧髋臼的RI、AI均显著大于左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朝向在无症状人群和DDH人群间存在人群差异,在不同Crowe分型亚组间存在组间差异,在各人群亚组内存在性别间差异,在无症状人群中展开更多
文摘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GIS方法建立的模型,可以模拟北极多温冰川Austre Lovénbreen的长时间序列变化。研究发现,GIS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取冰川的冰厚、主流线长度、冰川表面积和冰川体积,其中冰川体积的变化符合高次常函数变化规律;通过对比GIS方法与Elmer/Ice动力学方法模拟的结果,GIS方法对冰川体积的模拟,在十年至几十年的尺度上可行。GIS方法模拟冰川变化,可以快速定量分析冰川未来一定年限内的厚度、面积、体积、主流线长度等几何参数,简化了冰川变化分析研究的过程。
文摘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影响冰川的稳定性,南极多条冰川表面发生塌陷。由于缺少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的南极地表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目前单支冰川表面时空变化的研究不充分。利用2011年—2016年11期南极参考高程模型REMA(The Reference Elevation Model of Antarctica)数据,开展东南极达尔克冰川表面塌陷区域的高程变化监测,并利用Landsat 7/8和Worldview-2光学影像等数据分析塌陷过程和原因。结果表明,达尔克冰川在2013年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塌陷事件,塌陷深度最大约45.29 m,造成了约26.29×10^(6)m^(3)的水体损失;塌陷发生后,该区表面高程不断增加,于2016年恢复至塌陷前的高程。塌陷区具有明显的整体性沉降特征,并存在融水聚集,推测塌陷和达尔克冰川冰下湖的排水过程存在密切的联系。本研究证明达尔克冰川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同时验证了REMA数据监测冰川表面塌陷的可行性,为未来精细化监测南极冰盖/冰架响应气候变化提供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