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微生物对铀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马佳林 聂小琴 +7 位作者 董发勤 代群威 张东 杨杰 周娴 黄荣 俊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5-832,共8页
开展了酵母菌(真菌)、枯草芽孢杆菌(细菌)、小球藻(藻类)对水体中铀(Ⅵ)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对铀都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酵母菌,小球藻,枯草芽孢杆菌对铀的最佳吸附率分别为97.19%、97.13%、98.03%;且最大吸附量分... 开展了酵母菌(真菌)、枯草芽孢杆菌(细菌)、小球藻(藻类)对水体中铀(Ⅵ)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对铀都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酵母菌,小球藻,枯草芽孢杆菌对铀的最佳吸附率分别为97.19%、97.13%、98.03%;且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341.2、356.5、512.5mg U/g(DW).3种微生物对铀的吸附过程和机理有所不同,酵母菌和小球藻符合Langmuir模型,枯草芽孢杆菌更适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至12h,酵母菌表面逐渐出现铀和磷的片状结晶及含铀沉积物堆积,小球藻和枯草芽孢杆菌与铀(50mg U/L)作用后细胞出现明显变形,菌体表面未出现铀的结晶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吸附 机理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与水体中U(Ⅵ)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荣 聂小琴 +7 位作者 董发勤 张东 亢武 杨杰 马佳林 周娴 俊源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4-772,共9页
通过静态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对U(Ⅵ)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U(Ⅵ)的解吸和菌体内P的释放过程,利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p H=5时,在1 L50 mg·L-1的铀溶液中,投加枯草... 通过静态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对U(Ⅵ)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U(Ⅵ)的解吸和菌体内P的释放过程,利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p H=5时,在1 L50 mg·L-1的铀溶液中,投加枯草芽孢杆菌1.384 mg(干重,DW),2 h后,铀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为85.34%和308.31 mg·g-1(DW)。随着作用时间从2 h延长至48 h,铀的解吸率从52.13%下降至36.25%,菌体内释放到溶液中的P浓度从0.12 mg·L-1增加到0.40 mg·L-1。枯草芽孢杆菌对水体中U(Ⅵ)的吸附行为可以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较好地描述。作用过程是放热,可自发进行。SEM-EDS表明枯草芽孢杆菌与水体中U(Ⅵ)作用后,菌体内部断裂呈短节状,铀沉积在细胞表面及周围,无明显晶体产物生成,FTIR图谱出现UO22+特征吸收峰,氨基、磷酸基团参与枯草芽孢杆菌与水体中U(Ⅵ)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U(Ⅵ)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作用机理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 被引量:3
3
作者 江冬梅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6期112-113,共2页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4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非控制性降压组(Ⅰ组)和控制性降压组(Ⅱ组),两组麻醉诱导相同。Ⅰ组麻醉维持为芬太尼、丙泊酚,不施行控...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4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非控制性降压组(Ⅰ组)和控制性降压组(Ⅱ组),两组麻醉诱导相同。Ⅰ组麻醉维持为芬太尼、丙泊酚,不施行控制性降压。Ⅱ组麻醉维持为雷米芬太尼[(0.1~0.2)μg/(kg·min)]、吸入1%-3%七氟醚,维持MAP在50-70mmHg。记录手术开始前即刻(T0)、手术10min(T1)、手术30min(T2)、手术结束后10min(T3)的MAP和HR,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尿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T0比较,Ⅱ组T1、T2时HR减慢(P〈0.05)、MAP显著下降(P〈0.01),T3时回升,T1、T2时Ⅱ组较Ⅰ组HR减慢(P〈0.05),MAP显著下降(P〈0.01)。Ⅱ组比Ⅰ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苏醒时间缩短(P〈0.01)。结论 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快速平稳,复压迅速,可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七氟醚 控制性降压 鼻内镜手术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气腹中胃黏膜pH、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气相关观察
4
作者 赵志平 杨方东 +1 位作者 顾湘零 《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第2期186-187,190,共3页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气腹中胃黏膜pH、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pH、二氧化碳分压的相关性。方法择期行腹腔胆囊手术病人40例,在气腹前,气腹后30min,放气后20min用胃管法测定胃液中的PCO2计算胃黏膜pH,同时点取动脉血测pH,PaCO2。结果气腹前、...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气腹中胃黏膜pH、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pH、二氧化碳分压的相关性。方法择期行腹腔胆囊手术病人40例,在气腹前,气腹后30min,放气后20min用胃管法测定胃液中的PCO2计算胃黏膜pH,同时点取动脉血测pH,PaCO2。结果气腹前、气腹中胃黏膜pH,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pH,PaCO2呈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756-0.910,P<0.01,放气后其相关性下降,相关系数为0.513-0.549,P<0.05。结论气腹前及气腹中动脉血pH、二氧化碳分压准确反映胃黏膜pH和二氧化碳分压,放气后其相关性下降,准确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气腹 PH PCO2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