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五原则”的复方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研究路径 被引量:189
1
作者 张铁军 白钢 +5 位作者 陈常青 许浚 韩彦琪 张洪兵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是近年来提出的中药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的核心概念,自提出后我国科技工作者广泛开展了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相关研究,但迄今为止,大多数研究仍仅限于单味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志物研究,尚不能全面反映质量标志物概念...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是近年来提出的中药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的核心概念,自提出后我国科技工作者广泛开展了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相关研究,但迄今为止,大多数研究仍仅限于单味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志物研究,尚不能全面反映质量标志物概念的所用要素。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定义和基本要求,从质量传递与溯源、成分特有性、成分的有效性、成分可测性以及复方配伍环境5方面,系统论述了中药质量标志物的5要素的科学内涵及其发现和确定的原则、思路和方法,提出基于"五原则"的复方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和发现的路径,并以代表性的研究实例,为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研究和发现提供系统的研究思路和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质量标志物 中药质量标志物五原则 质量传递与溯源 研究路径
原文传递
车前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155
2
作者 李冲冲 +5 位作者 许浚 张笑敏 许姗姗 张慧娟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3-1246,共14页
车前子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分布于全国各地,资源丰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车前子各方面研究逐渐深入,其有效成分及应用开发研究备受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定义,从化学成分... 车前子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分布于全国各地,资源丰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车前子各方面研究逐渐深入,其有效成分及应用开发研究备受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定义,从化学成分与传统药性、传统功效、临床新用途相关性、入血成分、可测成分、不同配伍中显效成分、贮藏时间影响等几个方面对车前子质量标志物成分进行预测分析,为车前子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子 环烯醚萜类 苯乙醇苷 质量控制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研究:延胡索质量评价及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37
3
作者 张铁军 许浚 +3 位作者 韩彦琪 张洪兵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58-1467,共10页
基于提出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确定标准及研究模式,以延胡索为范例进行示范性研究,通过对延胡索化学物质组辨识明确化学物质基础;通过延胡索化学成分生源途径及成分特异性分析明确其化学成分的来源及特异性;通过药效、药性及... 基于提出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确定标准及研究模式,以延胡索为范例进行示范性研究,通过对延胡索化学物质组辨识明确化学物质基础;通过延胡索化学成分生源途径及成分特异性分析明确其化学成分的来源及特异性;通过药效、药性及药动学研究及其物质基础的相关性分析,明确其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并综合研究结果,确定质量标志物。最后以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黄连碱、巴马汀、去氢延胡索甲素、D-四氢药根碱及原阿片碱7个生物碱为质量标志物,建立了延胡索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质量标志物 生源途径 特异性 药效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中药甘味的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2
4
作者 张静雅 曹煌 +4 位作者 许浚 韩彦琪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3-539,共7页
对中药五味中甘味的中医药内涵、甘味药的基原、甘味药在四气、归经等药性理论的分布特征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对甘味味觉受体、味觉表达及物质基础研究进行阐述。最后,概述甘味药物配伍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为甘味药性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 对中药五味中甘味的中医药内涵、甘味药的基原、甘味药在四气、归经等药性理论的分布特征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对甘味味觉受体、味觉表达及物质基础研究进行阐述。最后,概述甘味药物配伍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为甘味药性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味药 药性理论 味觉受体 味觉表征 物质基础 临床配伍
原文传递
中药苦味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3
5
作者 张静雅 曹煌 +4 位作者 许浚 韩彦琪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7-193,共7页
对中药五味中苦味的中医药内涵,苦味药的来源及药用部位,苦味与四气、归经等药性理论及化学成分间的关系进行归纳与总结。并阐述电子舌等现代仿生技术在苦味表征中的运用,同时提出基于系统化学分离分析方法的苦味药物质基础拆分及化学... 对中药五味中苦味的中医药内涵,苦味药的来源及药用部位,苦味与四气、归经等药性理论及化学成分间的关系进行归纳与总结。并阐述电子舌等现代仿生技术在苦味表征中的运用,同时提出基于系统化学分离分析方法的苦味药物质基础拆分及化学表征思路。探讨苦味药物配伍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为苦味药性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味药 药性理论 仿生技术 物质表征 物质基础 临床配伍
原文传递
中药辛味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 被引量:99
6
作者 孙玉平 张铁军 +4 位作者 曹煌 许浚 陈常青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5-790,共6页
对中药五味中辛味的中医内涵、辛味中药的来源、辛味与药性理论的关系等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电子鼻、电子舌等现代仿生技术结合化学分离分析方法,提出辛味在味觉和嗅觉的表征方式及其物质基础拆分表征研究思路。最后,对辛味药性理论在... 对中药五味中辛味的中医内涵、辛味中药的来源、辛味与药性理论的关系等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电子鼻、电子舌等现代仿生技术结合化学分离分析方法,提出辛味在味觉和嗅觉的表征方式及其物质基础拆分表征研究思路。最后,对辛味药性理论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味药 药性理论 物质表征 临床配伍 仿生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元胡止痛滴丸的“性-效-物”三元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5
7
作者 张铁军 许浚 +5 位作者 申秀萍 韩彦琪 胡金芳 张洪兵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199-2211,共13页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阐释中药整体功效及其作用本质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中药安全、有效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以往研究多基于"成分-药效"的生物模型方法的二元研究模式。从中药的基本属性、...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阐释中药整体功效及其作用本质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中药安全、有效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以往研究多基于"成分-药效"的生物模型方法的二元研究模式。从中药的基本属性、理论的基本概念、术语出发,并与中医辨证论治、治则、治法、配伍规律、药性理论等中医药理论的核心内容相关联,提出基于"性-效-物"三元论的基本认识,建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研究策略和研究模式,并以元胡止痛滴丸为例进行示范性研究,确定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为其质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性 药效 药效物质基础 质量标志物 作用机制 研究思路 元胡止痛滴丸
原文传递
山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 被引量:72
8
作者 董嘉琪 陈金鹏 +3 位作者 许浚 徐旭 张铁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01-2818,共18页
山楂是我国传统的药材,具有健胃消食、行气散瘀、化浊调脂的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类型为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类、多糖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及软化心脑血管方面的作用。此外,还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肿瘤、... 山楂是我国传统的药材,具有健胃消食、行气散瘀、化浊调脂的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类型为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类、多糖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及软化心脑血管方面的作用。此外,还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肿瘤、抑菌等作用。因山楂具有多基原、多功效、多炮制品的特点,而《中国药典》中指标成分仅为枸橼酸,故对山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总结概括,并根据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从植物化学成分专有性、化学成分与有效成分、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有机酸类和黄酮类中的槲皮素、金丝桃苷、芦丁、山柰酚、牡荆素-4′-鼠李糖苷、牡荆素、牡荆素鼠李糖苷可作为Q-Marker成分,为山楂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黄酮 有机酸 降脂 抗氧化 质量标志物 牡荆素鼠李糖苷
原文传递
基于中药属性和作用特点的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与质量评价路径 被引量:68
9
作者 张铁军 王杰 +5 位作者 陈常青 许浚 韩彦琪 张洪兵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1-1060,共10页
中药质量是中药产业的生命线,但目前中药质量研究上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目前中药质量研究存在的问题,在系统分析和论述中药的基本属性和临床作用特点的基础上,以质量标志物核心概念为统领,结合研... 中药质量是中药产业的生命线,但目前中药质量研究上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目前中药质量研究存在的问题,在系统分析和论述中药的基本属性和临床作用特点的基础上,以质量标志物核心概念为统领,结合研究实践,从质量要素的传递与溯源、化学成分与"药性"及"药效"两方面传统功效的关联关系、基于植物亲缘学及生源途径的成分特有性分析等角度,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研究的思路、方法与研究路径。最后,建立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的新的集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质量 质量标志物 中药产业 药性 生源途径 思路 方法 路径
原文传递
当归多糖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0
作者 韦玮 +1 位作者 张铁军 胡静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09年第2期130-134,共5页
当归多糖为当归主要水溶性成分,具有明显的补血活血、免疫促进、抗肿瘤、抗辐射损伤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因而成为当归药效成分研究的热点。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从当归多糖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当归多糖的研究进展... 当归多糖为当归主要水溶性成分,具有明显的补血活血、免疫促进、抗肿瘤、抗辐射损伤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因而成为当归药效成分研究的热点。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从当归多糖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当归多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化学 药理 综述
原文传递
泽泻药材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47
11
作者 张慧娟 +2 位作者 许浚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741-4751,共11页
泽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中多有收载。泽泻主要分布于福建、四川和江西,具利水渗湿、泄热、化浊调脂之效,现代药理活性广泛,其临床研究也逐步深入。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几个方面对泽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 泽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中多有收载。泽泻主要分布于福建、四川和江西,具利水渗湿、泄热、化浊调脂之效,现代药理活性广泛,其临床研究也逐步深入。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几个方面对泽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明确泽泻不同基原的差异,并根据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从生源途径出发,结合药效、新药用途及炮制等的研究,预测泽泻的质量标志物,以期为泽泻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新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本草考证 质量标志物 24-乙酰泽泻醇A 23-乙酰泽泻醇B 泽泻醇B
原文传递
中药酸味的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2
作者 曹煌 张静雅 +3 位作者 许浚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617-3622,共6页
对中药五味中"酸"味的概念、功效内涵、来源以及与药性理论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归纳。阐述应用电子舌仿生技术及化学分析手段进行酸味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和模式,提出酸味的表征方式及其物质基础拆分的研究方法,并总结了酸味中药... 对中药五味中"酸"味的概念、功效内涵、来源以及与药性理论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归纳。阐述应用电子舌仿生技术及化学分析手段进行酸味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和模式,提出酸味的表征方式及其物质基础拆分的研究方法,并总结了酸味中药的临床应用与配伍规律,为酸味药性的表达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味中药 中药药性理论 仿生技术 物质基础 临证配伍
原文传递
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的辛味中药气-味的表征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曹煌 张铁军 +3 位作者 张静雅 许浚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62-1967,共6页
目的 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辛味中药、物质组群、单体的嗅觉、味觉(即气、味)进行表征,建立辛味中药的药味物质基础分析的方法。方法 选用代表性的5种辛味中药,以药材、物质组群及单体成分作为待测样品,对样品的嗅觉及味觉进行电... 目的 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辛味中药、物质组群、单体的嗅觉、味觉(即气、味)进行表征,建立辛味中药的药味物质基础分析的方法。方法 选用代表性的5种辛味中药,以药材、物质组群及单体成分作为待测样品,对样品的嗅觉及味觉进行电子鼻及电子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电子鼻主成分分析结果中,各个样品能很好地被区分,识别指数为98,具有明显辛味的成分归为一类;电子舌主成分分析结果中,不同滋味的样品在图中分布位置不同。结论 电子鼻及电子舌能够对中药样品进行区分,结合主成分分析及药物功效,可以对药物物质组群的嗅觉及味觉进行初步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电子舌 物质组群 辛味中药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味觉、嗅觉受体分子对接技术的中药性味物质基础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被引量:33
14
作者 韩彦琪 许浚 +3 位作者 张洪兵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9,共6页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五味理论又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中药五味药性的客观表征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钥匙,是阐释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科学内涵的重要路径。基于五味药性的基本定义以及药物分子-味觉、嗅觉受体...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五味理论又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中药五味药性的客观表征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钥匙,是阐释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科学内涵的重要路径。基于五味药性的基本定义以及药物分子-味觉、嗅觉受体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中药五味药性表征的技术方法和研究路径,并结合本课题组实验研究,从味觉、嗅觉感知的生物学机制、分子对接技术原理、同源模建过程以及受体选择与五味药性表达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从中药"五味"的滋味、气味属性角度,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提供可参照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药性 中药药性 分子对接 味觉受体 嗅觉受体
原文传递
中药咸味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5
作者 张静雅 曹煌 +4 位作者 许浚 韩彦琪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797-2802,共6页
对中药五味中咸味的中医药内涵、咸味药基原的分布特征以及咸味与四气、归经等药性理论的关联关系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咸味味觉受体、味觉表达及物质基础研究进行阐述。最后,概述了咸味药物配伍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为咸味药性理论更好... 对中药五味中咸味的中医药内涵、咸味药基原的分布特征以及咸味与四气、归经等药性理论的关联关系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咸味味觉受体、味觉表达及物质基础研究进行阐述。最后,概述了咸味药物配伍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为咸味药性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味药 药性表达 仿生技术 味觉表征 物质基础 临证配伍
原文传递
小蓟止血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许浚 张铁军 +1 位作者 高文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2-544,共3页
目的研究小蓟Cirsiumsetosum止血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制备色谱对小蓟止血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小蓟止血活性部位中共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1-(3′,4′-... 目的研究小蓟Cirsiumsetosum止血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制备色谱对小蓟止血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小蓟止血活性部位中共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1-(3′,4′-二羟基肉桂酰)-环戊-2,3-二酚(1)、5-O-咖啡酰基-奎宁酸(2)、绿原酸(3)、咖啡酸(4)、原儿茶酸(5)、原儿茶醛(6)、刺槐素(7)、蒙花苷(8)和芦丁(9)。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蓟 1-(3’ 4’-二羟基肉桂酰)-环戊-2 3-二酚 5-O-咖啡酰基-奎宁酸
原文传递
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杨金颖 陈虎虎 +3 位作者 肖婷婷 陈常青 张铁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7-612,共6页
血管神经性头痛发病率逐年提高并且趋于年轻化。中医药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和潜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作用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因此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研究日益增多。对近年来有关血管神经性头痛的... 血管神经性头痛发病率逐年提高并且趋于年轻化。中医药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和潜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作用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因此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研究日益增多。对近年来有关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总结了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治疗药物,为治疗该病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神经性头痛 中药 中药复方 中成药 有效成分
原文传递
一种测定酸性多糖中糖醛酸和中性糖含量的改良方法 被引量:23
18
作者 许会生 张铁军 +4 位作者 赵广荣 杨俊红 吴延吉 王文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97-199,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地测定酸性多糖中糖醛酸和中性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制备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的标准曲线和相互干扰曲线,联立方程来计算糖醛酸和中性糖含量。结果:在测定糖含量时糖醛酸和中性糖相互干扰,而本方法...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地测定酸性多糖中糖醛酸和中性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制备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的标准曲线和相互干扰曲线,联立方程来计算糖醛酸和中性糖含量。结果:在测定糖含量时糖醛酸和中性糖相互干扰,而本方法可以消除干扰,得出糖醛酸和中性糖的真实含量。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专属性强,是理想的糖醛酸和中性糖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醛酸 中性糖 多糖 含量测定方法
下载PDF
黄芪茎、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9
作者 陈虎虎 +2 位作者 张铁军 肖婷婷 王思路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134-137,共4页
通过整理有关黄芪地上部分(茎、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文献,并参照地下部分的相关研究,探讨其地上部分的合理利用,为黄芪药用植物资源的充分利用及新药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黄芪 地上部分 化学成分 皂苷 黄酮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当归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其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刘毅 刘素香 +1 位作者 张铁军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0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建立当归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0.05%磷酸水溶液系统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测定了来源于岷县的多批当归药材和市售当归饮片的指纹图谱,应用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分类;并采用液... 目的:建立当归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0.05%磷酸水溶液系统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测定了来源于岷县的多批当归药材和市售当归饮片的指纹图谱,应用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分类;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方法对岷县当归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得到当归HPLC指纹图谱,标定出12个共有峰;根据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将当归药材和当归饮片各分为1类。HPLC-MS鉴定出阿魏酸,6,7-二羟基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I、H、A,阿魏酸松柏酯,E-藁本内酯,Z-藁本内酯,3-正丁烯基苯肽共9个化学成分。结论:应用本方法评价当归的质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