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超声在甲下血管球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1
作者 范志娜 吴刚 +6 位作者 袁建军 刘银龙 赵巧英 姬冰 胡文笳 薛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9-310,共2页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在甲下血管球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8例甲下血管球瘤的临床表现及声像图特点,对比分析超声、X线及MRI检查在甲下血管球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结果68例患者均有末...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在甲下血管球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8例甲下血管球瘤的临床表现及声像图特点,对比分析超声、X线及MRI检查在甲下血管球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结果68例患者均有末端指(趾)局部疼痛,冷刺激敏感,发病部位以拇指最为常见。二维超声显示68个瘤体中94.1%为低回声,5.9%(4/68)高回声;肿瘤边界清66.2%(45/68),边界不清33.8%(23/68);57.4%(39/68)显示指(趾)骨呈弧形凹陷或邻近骨组织受侵蚀。彩色多普勒显示47.1%(32/68)瘤体内见丰富血流,超声诊断甲下血管球瘤符合率高于MRI,超声与X线在诊断甲下血管球瘤邻近指(趾)骨受压或侵蚀的准确性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高频超声应作为甲下血管球瘤术前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诊断 高频超声
原文传递
34例下肢法瓦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大看 +2 位作者 左松 朱晓爽 董长宪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明确一种新的脉管性疾病亚型的命名——法瓦病(fibro-adipose vascular anomaly,FAVA),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单中心收治34例下肢FAYA病例,根据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 目的明确一种新的脉管性疾病亚型的命名——法瓦病(fibro-adipose vascular anomaly,FAVA),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单中心收治34例下肢FAYA病例,根据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总结其影像学及病理学诊断要点。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完整切除病变。结果34例患者总误诊率为76.5%(26/34),术后随访1-3年,平均19个月,肢体功能正常,病情无复发,手术治愈率100%。结论FAVA多被误诊为普通的血管瘤或血管畸形,正确命名该病有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手术切除病变是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瓦病 脉管性疾病 静脉畸形 误诊 修复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肌内静脉畸形所致肢体疼痛原因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晓楠 董长宪 +2 位作者 刘大看 乔军波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增加对肌内静脉畸形所致肢体疼痛的了解,降低该病的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以肢体疼痛为主诉、行手术治疗的173例肌内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报告,对比手术... 目的增加对肌内静脉畸形所致肢体疼痛的了解,降低该病的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以肢体疼痛为主诉、行手术治疗的173例肌内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报告,对比手术前、后VAS数值,评估症状缓解情况,对疼痛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手术方法采用单纯血管瘤切除术、血管瘤切除+粘连松解术或血管瘤切除+粘连松解+神经减压术。结果173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通过术中观察,肌内静脉畸形导致肢体疼痛的原因可分为4种:①病变位于肌腱起点或止点;②病变累及局部神经,导致神经增粗,外膜张力增大;③病变累及骨膜及骨皮质;④病变内静脉石形成。术后其疼痛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VAS评分下降5分及以上63例,下降3~4分95例,下降1—2分15例。结论肌内静脉畸形是导致肢体疼痛的一个重要病因,手术是去除病变、消除或改善疼痛症状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疼痛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Kasabach-Merritt现象的研究进展和治疗 被引量:9
4
作者 孙斌 +1 位作者 雷红召 董长宪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89-791,共3页
Kasabach-Merritt现象(KMP)是快速生长的血管瘤伴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的一类现象,多见于婴幼儿早期,好发于肢体远端、躯干部、腹膜后腔和颈部,其病死率高达30%.目前并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现综述KMP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诊断以及其... Kasabach-Merritt现象(KMP)是快速生长的血管瘤伴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的一类现象,多见于婴幼儿早期,好发于肢体远端、躯干部、腹膜后腔和颈部,其病死率高达30%.目前并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现综述KMP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诊断以及其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sabach-Merritt现象 血管瘤 血小板减少 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 卡波西血管内皮瘤 簇状血管瘤
原文传递
婴儿性血管瘤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侯梦 张银苹 +5 位作者 刘秋雨 牛会林 张梦阳 杨瑞 雷倩倩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8-510,共3页
目的探讨婴儿性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搜集2013—2020年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IH确诊病例52例,对其形态学、免疫表型及PIK3CA、GNAQ基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2例IH女患儿37例,男患儿15例,发病部位有四... 目的探讨婴儿性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搜集2013—2020年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IH确诊病例52例,对其形态学、免疫表型及PIK3CA、GNAQ基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2例IH女患儿37例,男患儿15例,发病部位有四肢、躯体和头颈部。病变外观均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斑块,形态学上,肿瘤组织呈分叶状生长,增殖期血管内皮细胞密集成片,呈卵圆形或上皮样形态,血管腔不明显,可见细胞凋亡;消退期血管内皮细胞较稀疏,呈纤细梭形或扁平状,血管腔可见,多量脂肪纤维组织增生。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葡萄糖转运蛋白1、CD15及其他内皮相关标志物;PIK3CA、GNAQ基因均未见突变。结论IH是发生于婴幼儿较常见的血管源性良性肿瘤,形态学以分叶状结构生长,伴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微血管腔形成为主,增殖期需与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先天性血管瘤等鉴别,消退期需与脉管畸形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人民医院 葡萄糖转运蛋白1 血管腔 血管内皮细胞 暗红色斑块 分叶状 叶状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大剂量单次输注血小板在激素不敏感型卡梅现象患儿术前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郭晓楠 朱晓爽 +3 位作者 刘大看 雷红召 董长宪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单次输注血小板在激素不敏感型卡梅现象患儿术前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激素不敏感型卡梅现象患儿,术前输注血小板的方式、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血小板输注方法:根据患者血小板数值... 目的探讨大剂量单次输注血小板在激素不敏感型卡梅现象患儿术前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激素不敏感型卡梅现象患儿,术前输注血小板的方式、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血小板输注方法:根据患者血小板数值,于术前12-24 h大剂量单次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计数(PLTC)〈30×10^9/L者以0.3个治疗量/kg输注,PLTC≥30×10^9/L者以0.2个治疗量/kg输注,最大总量均不超过1个治疗量。血小板输注效果判定:输注血小板后1 h,PLTC上升至≥100×10^9/L、且计算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7.5×10^9/L、血小板回收率(PPR)〉30%视为有效输注;PLTC上升至(50-99)×10^9/L,且CCI〉7.5×10^9/L、PPR〉30%视为部分有效输注;PLTC〈50×10^9/L,或CCI≤7.5×10^9/L,或PPR ≤30%视为无效输注。结果共纳入46例患儿进行研究,输注完成后1 h, PLTC结果显示:有效输注44例,部分有效输注2例,无效输注0例。患者在血小板输注期间无过敏、心衰等并发症出现。结论术前12-24 h内单次大剂量输注血小板,可有效提高激素不敏感型卡梅现象患儿术前血小板水平,该方法安全有效,为手术和麻醉提供了凝血保障,为手术切除病灶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梅现象 婴幼儿 血小板输注
原文传递
超声与MRI诊断纤维脂肪性血管性病变的效能比较
7
作者 胡文笳 魏帆 +5 位作者 王朝晗 郑玉琳 吴刚 李海婷 董长宪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299,共7页
目的对比纤维脂肪性血管性病变(FAVA)的超声与MRI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超声和MRI检查的疑似FAV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和MRI的影像学表现及特征并将影像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价超... 目的对比纤维脂肪性血管性病变(FAVA)的超声与MRI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超声和MRI检查的疑似FAV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和MRI的影像学表现及特征并将影像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价超声和MRI诊断FAVA的效能指标采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采用配对χ^(2)检验(McNemar检验)比较超声、MRI及两者联合诊断符合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50例患者,男24例,女26例,年龄(16.2±10.5)岁(1~50岁)。FAVA患者43例,非FAVA患者7例。超声诊断FAV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分别为83.7%、71.4%、94.7%、41.7%和82.0%;MRI诊断FAV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分别为69.8%、85.7%、96.8%、31.6%和72.0%;两者联合诊断FAV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分别为90.7%、71.4%、95.1%、55.6%和88.0%。超声诊断的符合率高于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1,P=0.235)。两者联合诊断符合率高于超声(χ^(2)=0.71,P=0.401),高于MRI(χ^(2)=4.00,P=0.039),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与MRI对FAVA均有较高诊断价值,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术前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声声像图 纤维脂肪性血管性病变 血管瘤 脉管畸形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血管球瘤8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兵洋 +1 位作者 李淼淼 董长宪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6期628-630,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89例血管球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血管球瘤位置、大小,有无骨质损害及多发病灶临床资料;观察拉夫氏试验、冷敏感试验等疼痛试验结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 目的观察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89例血管球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血管球瘤位置、大小,有无骨质损害及多发病灶临床资料;观察拉夫氏试验、冷敏感试验等疼痛试验结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5 d及术后1个月时疼痛缓解情况,并进行比较。随访7~48个月,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89例患者年龄≤20岁者3例(3.4%)、>20~40岁者60例(67.4%)、>40~60岁者20例(22.5%)、>60岁者6例(6.7%);女性65例(73.0%),男性24例(27.0%);单发型83例,其中手指末端64例(77.1%),多发生于中指和环指末端(中指19例、环指22例);多发型6例。单发型血管球瘤直径<10 mm者61例,≥10 mm者22例;多发型血管球瘤直径差异较大(2.0~46 mm);单发型发生骨质损害3例,多发型发生骨质损害2例。术前87例患者行拉夫氏试验,阳性85例(97.7%);79例患者行冷敏感试验,阳性65例(82.3%);肿瘤位于手指末端者64例行缺血试验检查,阳性51例(79.7%)。89例患者术后15 d及术后1个月时VAS评分[0(0,2)、0(0、0)分]均低于术前[7(6,8)分](Z=-8.258,P<0.001;Z=-8.275,P<0.001),术后15 d与术后1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31,P=0.218)。随访期间无肿瘤复发病例。结论血管球瘤好发于中年女性中指和环指末端,以单发型为主,肿瘤直径较小,可发生骨质损害,疼痛范围广,手术疗效佳,不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疼痛试验 视觉模拟评分
原文传递
不同超声影像组学模型鉴别皮下组织血管瘤和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
9
作者 牛雅宁 于一行 +3 位作者 董健 赵婧 吴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1-725,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两种超声影像组学模型鉴别皮下组织血管瘤与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评价不同超声影像组学模型鉴别两种疾病的价值,比较两种模型诊断效能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5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就诊并经临... 目的通过构建两种超声影像组学模型鉴别皮下组织血管瘤与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评价不同超声影像组学模型鉴别两种疾病的价值,比较两种模型诊断效能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5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就诊并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皮下组织血管瘤或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患者90例,应用影像组学方法提取图像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对特征降维,使用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对比不同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基于精选的10个影像组学特征建立两种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02(95%CI0.887~0.917)、92.1%、85.0%、92.3%、90.9%、93.5%和0.827(95%CI0.787~0.856)、85.2%、70.0%、94.1%、90.9%、85.0%;随机森林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上述指标分别为0.960(95%CI 0.938~0.983)、98.4%、96.4%、97.8%、98.1%、97.2%和0.742(95%CI0.699~0.785)、77.8%、57.1%、82.3%、79.6%、62.5%。训练组和验证组两种模型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306、-2.009,P<0.05)。结论超声影像组学可以鉴别皮下组织血管瘤与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支持向量机模型在小样本数据中的诊断效能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 超声检查 影像组学 算法
下载PDF
尿素注射联合手术治疗手部静脉畸形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源方 孙斌 +3 位作者 雷红召 李淼淼 董长完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尿素联合手术治疗手部静脉畸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手部静脉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病变部位局部多点多层注射质量分数为40%的尿素溶液,每日注射一次,注射量为2—5ml,7d为一个疗程,停药1d后行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尿素联合手术治疗手部静脉畸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手部静脉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病变部位局部多点多层注射质量分数为40%的尿素溶液,每日注射一次,注射量为2—5ml,7d为一个疗程,停药1d后行手术治疗。术后评价瘤体变化情况,追踪随访,评价复发率。结果39例一期手术切除,未见复发;5例行二期手术完全切除;2例病变累及整个手部,仅针对有明显疼痛的病变进行手术切除,术后每3个月行尿素硬化剂溶液注射治疗,控制瘤体生长,疼痛缓解,症状较前改善。结论尿素联合手术,既可硬化瘤体,控制瘤体生长,又可减少术中出血,使术中界限清晰,更有助于完整地切除瘤体,并能早期解除患者的疼痛,恢复手部的正常功能,是治疗手部静脉畸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外科手术 静脉畸形
原文传递
尿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源方 孙斌 +3 位作者 雷红召 李淼淼 董长宪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尿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腮腺区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3组,尿素组25例局部注射质量分数40%尿素溶液,普萘洛尔组25例口服普萘洛尔,联合组30例局部注射质量分数40%尿素溶液+口服普萘洛尔片... 目的探讨尿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腮腺区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3组,尿素组25例局部注射质量分数40%尿素溶液,普萘洛尔组25例口服普萘洛尔,联合组30例局部注射质量分数40%尿素溶液+口服普萘洛尔片。随访12个月评定3组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愈率(96.7%)明显高于尿素组(84.0%)和普萘洛尔组(76.0%),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明显低于尿素组(12.0%)和普萘洛尔组(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注射尿素联合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尿素 普萘洛尔
原文传递
下肢法瓦病与静脉畸形的超声影像学特征解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文笳 刘昱晗 +5 位作者 董长宪 赵晓娟 吴刚 魏帆 范盼红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259-264,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鉴别肢体法瓦病与静脉畸形(VMs)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手术病理确诊的下肢法瓦病患者作为法瓦病组,选取经病理确诊的下肢VMs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和超声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鉴别肢体法瓦病与静脉畸形(VMs)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手术病理确诊的下肢法瓦病患者作为法瓦病组,选取经病理确诊的下肢VMs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和超声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两组资料的单因素分析,筛选对鉴别法瓦病和VMs可能有价值的超声影像学指标,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有鉴别诊断价值的指标,并构建多因素联合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敏感度和特异度等指标评价联合诊断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纳入法瓦病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18.1±12.2)岁;VMs患者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19.9±13.6)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法瓦病组与VMs组的超声表现在病灶回声、"筋膜尾"征、血流、挤压试验阳性、后方回声增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超声表现在"筋膜尾"征、挤压试验阳性、后方回声增强3方面差异统计学意义(P=0.001、0.008、0.007),所构建的包括该3项指标的联合诊断模型诊断法瓦病的敏感度为90.0%(95%CI:68.3%~98.8%),特异度为93.5%(95%CI:82.1%~98.6%),ROC曲线下面积为0.964(95%CI:0.886~0.994),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法瓦病与VMs超声影像学特征有明显区别。超声检查中的"筋膜尾"征、挤压试验阳性、后方回声增强3个指标联合较单一指标对诊断法瓦病有更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超声检查 法瓦病
原文传递
西罗莫司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对淋巴管畸形的治疗作用
13
作者 孙斌 雷红召 +7 位作者 马玉春 李淼淼 张源方 张红宇 孙龙龙 张兵洋 董长宪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0-843,共4页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对淋巴管畸形的治疗机制研究。方法30只雌性Wistar大鼠(河南实验动物中心)在颈部皮下注射弗氏不完全佐剂构建大鼠淋巴结畸形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对淋巴管畸形的治疗机制研究。方法30只雌性Wistar大鼠(河南实验动物中心)在颈部皮下注射弗氏不完全佐剂构建大鼠淋巴结畸形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西罗莫司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西罗莫司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经尾静脉注射西罗莫司25 mg/kg和100 mg/kg,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组大鼠治疗6周后,计算病变组织质量和体积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PI3K/Akt/mTOR通路及其底物p70S6K活性。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病变部位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测量体重分析药物的安全性。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病变部位质量[(0.51±0.06)g]明显高于西罗莫司低剂量组[(0.41±0.04)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2,P<0.05)。西罗莫司低剂量组大鼠病变部位质量[(0.41±0.04)g]明显高于西罗莫司低剂量组[(0.24±0.0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6,P<0.05)。模型组大鼠病变部位体积[(297.60±22.10)mm^(3)]明显高于西罗莫司低剂量组[(245.20±23.33)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5,P<0.05)。西罗莫司低剂量组大鼠病变部位体积[(245.20±23.33)mm^(3)]明显高于西罗莫司高剂量组[(189.60±22.84)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5,P<0.05)。模型组大鼠淋巴管畸形病灶Ki-67和VEGF表达水平(171.30±17.55、208.70±23.57)明显高于西罗莫司低剂量组(136.70±13.06、156.80±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2,5.727,P<0.05)。西罗莫司低剂量组大鼠淋巴管畸形病灶(136.70±13.06、156.80±16.31)明显高于西罗莫司高剂量组(99.30±9.18、113.20±1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1、6.681,P<0.05)。模型组大鼠淋巴管畸形病灶磷酸化mTOR和磷酸化p70S6K表达水平(0.98±0.07、0.88±0.10)明显高于西罗莫司低剂量组(0.7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淋巴管畸形 雷帕霉素靶蛋白活性
原文传递
肌内法瓦病的MRI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芳芳 董健 +5 位作者 刘秋雨 吴亚平 高海燕 董长宪 王梅云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68-872,共5页
目的探讨肌内法瓦病(FAVA)的MRI表现及其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1年3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44例经病理证实的肌肉内FAVA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女25例、男19例,年龄5~29(15±6)岁。总结其临床及MRI特征,包括分型、... 目的探讨肌内法瓦病(FAVA)的MRI表现及其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1年3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44例经病理证实的肌肉内FAVA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女25例、男19例,年龄5~29(15±6)岁。总结其临床及MRI特征,包括分型、部位、边界、信号强度、强化方式及程度、病变内有无血管流空,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例患者大腿及小腿肌肉同时受累,43例患者病变累及1个部位,包括小腿肌肉20例、大腿肌肉15例、前臂肌肉5例、上臂肌肉1例、臀肌1例、肩部肌肉1例。小腿腓肠肌受累最多见(13/44),其次为比目鱼肌(10/44)、股四头肌(9/44)。MRI示病变均为实性病变,其中局灶肿块型24例、弥漫浸润型15例、局部浸润型5例。病变的长轴均与肌肉长轴一致。T1WI及T2WI均呈不均匀中等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显著高信号,所有病变均可见迂曲扩张的畸形血管,其中18例可见流空血管影。增强后呈中等至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理学上,病变的骨骼肌被纤维组织、脂肪成分、不规则的畸形静脉血管等多种成分浸润,导致MRI信号的不均匀。7例接受人类PIK3CA基因突变检测者中6例为突变型。结论肌内FAVA在临床、MRI影像以及组织病理学上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MRI信号特征可反映其复杂的病理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法瓦病 肌肉内脉管异常 静脉畸形 病理
原文传递
106例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治疗方案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稂翠玲 +1 位作者 董长宪 周粤闽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观察比较保守治疗、早期手术及晚期手术治疗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的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外科收治106例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男62例,女44例,年龄最小1 d,最大43岁,中位年龄94.5 d。根据治疗方式不... 目的观察比较保守治疗、早期手术及晚期手术治疗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的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外科收治106例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男62例,女44例,年龄最小1 d,最大43岁,中位年龄94.5 d。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29例、早期手术组55例和晚期手术组22例,保守治疗组采用激素或激素联合尿素局部注射治疗;手术治疗组行手术切除瘤体,发病至手术时间<3个月为早期手术组,≥3个月为晚期手术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为瘤体消失或基本消失,血小板恢复正常,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有效为瘤体显著缩小,血小板明显回升;无效为瘤体无缩小或继续增大,血小板无回升或继续下降。比较3组治疗后的总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7、14 d患者血小板值的变化;比较早期手术组、晚期手术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患者均获6~23个月随访,治愈65例,有效24例,无效12例,死亡5例。治疗7 d后3组血小板值分别为保守治疗组68(31,157)×10^9/L、早期手术组(294.75±150.59)×10^9/L、晚期手术组(221.48±148.71)×10^9/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3组血小板值分别为保守治疗组78(25.5,154.5)×10^9/L、早期手术组281(234,356)×10^9/L、晚期手术组(219.67±140.95)×10^9/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少半年后3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保守治疗组62.07%、早期手术组96.34%、晚期手术组81.82%,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术后血小板值升高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与晚期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优于晚期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应作为治疗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首选方案,应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 临床分析 治疗方案
原文传递
增厚型葡萄酒色斑24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秋雨 贾恩朝 +4 位作者 胡桂明 王莹 李栋革 赵跃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78-883,共6页
目的探讨增厚型葡萄酒色斑(port-wine stain,PWS)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并分析2012至2018年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增厚型PWS 24例,复查相关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相关组... 目的探讨增厚型葡萄酒色斑(port-wine stain,PWS)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并分析2012至2018年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增厚型PWS 24例,复查相关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相关组织成分,并复习文献。结果24例增厚型PWS中,发病部位包括头颈部(20例)、四肢(2例)、躯干(2例)。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痛性缓慢增长的红色或紫红色斑块、结节,隆起于表面皮肤,呈增厚结节状。镜下可见畸形血管呈蜂窝状、丛状或簇状生长方式,弥漫累及真皮、皮肤附属器、皮下脂肪组织,以及深部骨骼肌;畸形血管管腔扩张,且管腔直径均≥100μm,其中>400μm者18例,均为晚期病变;真皮浅层处以畸形毛细血管为主,数量多少不等,深部可见血管壁增厚、纤维组织增生,弹力纤维及Masson染色提示为畸形静脉样管腔,个别病例含有少量畸形动脉样管腔,且均未见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其中19例合并表皮萎缩,6例合并慢性脉管炎或表皮溃疡,4例合并毛细血管瘤,4例合并皮脂腺增生,2例合并表皮乳头状增生,2例合并血管角皮瘤。结论PWS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组织学上畸形毛细血管数量减少且位于浅表部位,深部血管管壁增厚以静脉畸形样特征为主,且弥漫累及真皮层及深部骨骼肌,需要与婴幼儿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血管角皮瘤等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畸形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纤维脂肪性血管性病变的MRI表现分析
17
作者 李海婷 胡文笳 +4 位作者 樊红光 董长宪 范盼红 史大鹏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脂肪性血管性病变(FAVA)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临床及病理证实的FAVA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FAVA的MRI影像表现,包括病变的部位、形态、信号、强化程度、内部结构、外周结构及... 目的:探讨纤维脂肪性血管性病变(FAVA)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临床及病理证实的FAVA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FAVA的MRI影像表现,包括病变的部位、形态、信号、强化程度、内部结构、外周结构及其他影像特点,总结其MRI特征。结果:全组共纳入30例患者,男13例,女17例,年龄(18.5±12.8)岁(4~53岁)。病变部位:小腿12例、大腿12例、上臂4例、前臂1例、躯干1例。下肢有24例。所有病例均累及肌层,其中浅肌层21例,深肌层7例,深浅肌层均受累2例,浅肌层受累23例。受累肌肉较多者为股四头肌10例,腓肠肌7例。病变形态:所有病灶均为平行于肌肉长轴生长的肌内实性肿块,其中11例局灶型,11例局部浸润型,8例弥漫型。MRI表现:病灶均呈混杂信号,T1WI有28例在中高信号的背景上见云絮状、条带状、斑片状高信号分布区;脂肪抑制T2WI 30例均在高信号的背景上见树枝状、条带状、云絮状中低信号分布区;增强扫描病变区呈中等至明显不均匀渐进性强化;27例病灶内部见形状不一的脉管影,28例病灶邻近可见引流静脉影,后者中24例位于病灶近心端;26例病灶外周可见筋膜尾征,其中23例位于病灶上下两端。结论:FAVA的MRI多表现为下肢浅肌层内的平行于肌肉长轴的实性肿块,T1WI中高信号背景上的云絮状、条带状、斑片状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高信号背景上的树枝状、条带状、云絮状中低信号,对FAVA的诊断有提示意义,结合筋膜尾征和引流静脉及临床表现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明确诊断FAVA,为其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脉管畸形 纤维脂肪性血管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原文传递
尿素对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稂翠玲 雷红召 +4 位作者 孙斌 李淼淼 张宏宇 董长宪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和剂量的尿素对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尿素治疗血管瘤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和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经不同浓度(40%、50%、60%、70%)和剂量(3、6、9μl/ml)的尿素干预后,通过CCK-8法...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和剂量的尿素对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尿素治疗血管瘤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和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经不同浓度(40%、50%、60%、70%)和剂量(3、6、9μl/ml)的尿素干预后,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及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碘化丙啶荧光染色观察人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在不同浓度和剂量的尿素作用下,人血管瘤内皮细胞的细胞活性比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低(P<0.05);40%尿素对人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抑制率随着尿素剂量的增加而升高(P<0.05),且在4h和12h时抑制率相对较高;40%尿素作用下人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凋亡随尿素剂量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大剂量(9μl/ml)、40%尿素可显著促进人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凋亡(P<0.05)。结论低剂量40%尿素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对正常血管内皮细胞无明显作用,而大剂量尿素能促使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人血管瘤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神经肌腱及其周围肌内静脉畸形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大看 肖莉 +1 位作者 董长宪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评价神经肌腱及其周围的肌内静脉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总结手术操作步骤及个体化手术方式选择。方法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114例神经肌腱及其周围的肌内静脉畸形患者,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手术方式。随访... 目的评价神经肌腱及其周围的肌内静脉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总结手术操作步骤及个体化手术方式选择。方法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114例神经肌腱及其周围的肌内静脉畸形患者,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手术方式。随访1~3年,平均随访1.8年,对手术治疗进行总结,复查影像学检查,评估临床症状及肢体功能。效果评价标准:(1)无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阳性检查无改善或加重。(2)好转,临床症状和影像学阳性检查改善。(3)治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阳性检查消失。结果114例获得1~3年随访,平均1.8年,无效3例,好转26例,治愈85例;手术治疗有效率为97%,术后1年治愈率为75%。结论神经肌腱及其周围肌内静脉畸形治疗比较困难,可选择治疗方法较少,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静脉畸形 神经 肌腱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灰阶超声影像组学鉴别诊断皮下组织血管瘤与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 被引量:1
20
作者 牛雅宁 于一行 +6 位作者 董健 赵婧 胡文笳 董长宪 刘秋雨 吴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04-1709,共6页
目的 观察灰阶超声影像组学鉴别诊断皮下组织血管瘤(HE)与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HE)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3例皮下组织HE和70例KHE共252处病灶,按7∶3比例将病灶随机分为训练集(n=176)和验证集(n=76);提取病灶灰阶超声影像组学特征,... 目的 观察灰阶超声影像组学鉴别诊断皮下组织血管瘤(HE)与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HE)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3例皮下组织HE和70例KHE共252处病灶,按7∶3比例将病灶随机分为训练集(n=176)和验证集(n=76);提取病灶灰阶超声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结合临床资料建立联合模型,观察各模型鉴别诊断皮下组织HE与KHE的效能。结果 共选取22个系数非零的稳定特征。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训练集皮下组织HE与KHE的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1[95%CI(0.89,0.93)]、91.41%、83.20%、93.92%、95.79%及89.00%;用于验证集分别为0.85[95%CI(0.83,0.87)]、90.78%、79.32%、97.90%、96.71%及88.68%。联合模型鉴别训练集皮下组织HE与KHE的AUC、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4[95%CI(0.92,0.96)]、94.33%、90.77%、96.38%、94.23%及94.90%;用于验证集分别为0.90[95%CI(0.88,0.92)]、92.14%、85.69%、95.76%、93.33%及92.30%。联合模型鉴别诊断皮下组织HE与KHE的AUC均大于影像组学模型(P均<0.05)。结论 灰阶超声影像组学鉴别诊断皮下组织HE与KHE的效能较佳;联合临床特征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血管内皮瘤 超声检查 影像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