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科研经费腐败的形式、根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万丽华 培河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3,共4页
高校科研经费腐败基本形式多样,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仅从制度层面上看,经费全额预算制度、经费拨款方式、发票报销制度以及劳务费规定等方面存在的罅隙,助长了科研经费腐败行为。因此,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并实施符合科... 高校科研经费腐败基本形式多样,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仅从制度层面上看,经费全额预算制度、经费拨款方式、发票报销制度以及劳务费规定等方面存在的罅隙,助长了科研经费腐败行为。因此,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并实施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弹性经费预算管理模式,还应实行科研经费"公务卡"制,加入绩效拨款机制,建立项目科研流程档案,加强科研经费使用合理性监控,才能有效遏制高校科研经费腐败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费预算 拨款方式 发票报销制度 劳务费 合理性监管
下载PDF
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嬗变 被引量:11
2
作者 程建军 勇素华 培河 《阅江学刊》 2012年第3期15-22,共8页
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在建国初期由以国防军事服务为中心向为国防、经济服务并重转变。文革期间重新强调气象服务以军事决策为中心。1978年至1999年气象服务领域从军事与经济并重向经济、国防、农业三位一体转变,公共气象服务成为气象... 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在建国初期由以国防军事服务为中心向为国防、经济服务并重转变。文革期间重新强调气象服务以军事决策为中心。1978年至1999年气象服务领域从军事与经济并重向经济、国防、农业三位一体转变,公共气象服务成为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至今,人本气象理念逐渐在气象服务中得到体现。气象部门应坚持人本气象理念,发展人民满意的公共气象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确化的气象服务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气象 服务理念 历史嬗变 人本气象
下载PDF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原则 被引量:10
3
作者 培河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4,共7页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思想认识领域到社会实践领域就变成了由"四个全面"相互协调、有机整合的动态系统,这不是一个物态化的事物,纯粹属于实践活动性质的事物,其内在逻辑就是...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思想认识领域到社会实践领域就变成了由"四个全面"相互协调、有机整合的动态系统,这不是一个物态化的事物,纯粹属于实践活动性质的事物,其内在逻辑就是贯穿其中起支配作用的各种矛盾关系的反映。共时态分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要矛盾,历时态分析贯穿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积极的自我否定和消极的自我否定,全景视角下分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特征,这就为共景视角下分析其实践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应遵循:以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抓手、阻力-压力-动力转化、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协调性与全面性辩证统一、党员身先示范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全面 矛盾分析法 共时态 历时态 逻辑关系 主要矛盾 矛盾主要方面
下载PDF
高校科研奖励与科研实效的关联性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万丽华 培河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57-60,共4页
高校采用物质奖励方式促进科研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收到了实效,但是,物质奖励与科研产出量、科研质量提升之间不是单纯的正相关系,片面提高奖金额度不一定获得相应的科研产出量的增长和科研质量的跃升,相反还会造成学术腐败、教学投... 高校采用物质奖励方式促进科研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收到了实效,但是,物质奖励与科研产出量、科研质量提升之间不是单纯的正相关系,片面提高奖金额度不一定获得相应的科研产出量的增长和科研质量的跃升,相反还会造成学术腐败、教学投入不足等负面效应。针对此弊端,要结合期刊质量和学科差异制定期刊分级标准,并适度保持各级别期刊奖励差距,建立匿名评审制度,同时,还应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弘扬敬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驱动 科研产出量 科研创新力 期刊分级
下载PDF
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解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培河 万丽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62,共5页
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产生于改革要解决的问题所造成的压力,压力越大,动力越容易产生;动力释放取决于改革面对的问题所形成的阻力,阻力越大,动力释放越困难。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存在动力不足现象,不是动力生成出了问题,而是动力释放受到抑制... 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产生于改革要解决的问题所造成的压力,压力越大,动力越容易产生;动力释放取决于改革面对的问题所形成的阻力,阻力越大,动力释放越困难。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存在动力不足现象,不是动力生成出了问题,而是动力释放受到抑制,因此,克服阻力,疏通动力释放渠道是破解动力不足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在改革中必须遵循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深化改革辩证统一、坚持减少改革利益受损面与凝聚改革共识辩证统一、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辩证统一、坚持舆论监督与正面引导辩证统一、坚持"静要有定力"与"动要有秩序"辩证统一等五个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动力 阻力 矛盾 压力
下载PDF
社会发展“动力丛林”问题辨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培河 万丽华 《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2-166,共5页
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中存在“动力丛林”问题———这些动力因素在同一个社会中有没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呢?它们是如何联动起来推动社会前进的?到底谁是核心的、关键的动力?本文通过梳理研究成果,探寻根本原因,来尝试解读这个问题。笔者把... 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中存在“动力丛林”问题———这些动力因素在同一个社会中有没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呢?它们是如何联动起来推动社会前进的?到底谁是核心的、关键的动力?本文通过梳理研究成果,探寻根本原因,来尝试解读这个问题。笔者把动力丛林分成三个层面来理解:其一,从全局来看,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在总体上发挥作用;其二,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起关键作用的主导动力是不同的,是变化的,它可能是生产力因素(经济关系),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其三,最终起基础作用的还是生产力因素(经济因素),尽管在很多情况下,它发挥的是间接的基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发展动力 “动力丛林”问题 动力系统网
下载PDF
历史必然性的实现方式与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 被引量:6
7
作者 培河 姜悠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1,共5页
历史唯物主义存在"长于评史、短于论事"的现象,难以实现与史学直接对话,关键是要考察历史必然性在现实社会中的贯彻方式。历史必然性应该在现实社会发展的背后坚定不移贯穿下去,但现实如何具体贯彻,则取决于人们在实践活动过... 历史唯物主义存在"长于评史、短于论事"的现象,难以实现与史学直接对话,关键是要考察历史必然性在现实社会中的贯彻方式。历史必然性应该在现实社会发展的背后坚定不移贯穿下去,但现实如何具体贯彻,则取决于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对植根于现实社会环境、反映社会发展基本趋势的实践必然性的把握和贯彻程度。因此,历史具体呈现什么面貌,不能直接归结为历史规律的客观支配作用,在现实意义上,人的能动作用具有主动精神。在实现民族复兴这一历史必然性过程中,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就是来自于党和人民对这两次实践必然性的成功承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必然性 实践必然性 历史逻辑
下载PDF
究竟哪一个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对马克思主义动力论的逻辑考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培河 万丽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8-44,共7页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问题,有多种说法,如“生产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斗争(革命)”、“人民群众”、“历史合力”、“现实的人的需要(利益)”、“现实的人”、“创新”、“改革”等。就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表述,在马克思、恩...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问题,有多种说法,如“生产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斗争(革命)”、“人民群众”、“历史合力”、“现实的人的需要(利益)”、“现实的人”、“创新”、“改革”等。就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表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有七个层面——现实的人的需要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体现;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历史规律性发展的根据;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动力;历史的“合力”构成社会发展的系统动力机制。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不同语境中,从不同层面上的问题出发作出的不同表述,彼此相通相融,不存在矛盾现象。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其“动力”是指客观现实性的、本原意义上的动力。当前,又有几种新提法,如“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需要(利益)”、“创新”、“改革”、“新‘合力’动力论”等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并非对“生产力”动力论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 生产力 合力
原文传递
矛盾的三种出场形态及其视角下的历史运动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培河 高敏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8-103,共6页
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研究历史,应该着眼于历史本身存在的矛盾关系来揭示历史运动特征,而不是简单地把对立统一规律作为解释性工具外在地剖析历史运动。一般把矛盾分为普遍性和特殊性,但一个事物可分为现象和本质两个层面,它们... 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研究历史,应该着眼于历史本身存在的矛盾关系来揭示历史运动特征,而不是简单地把对立统一规律作为解释性工具外在地剖析历史运动。一般把矛盾分为普遍性和特殊性,但一个事物可分为现象和本质两个层面,它们从不同角度表达矛盾的特殊性,因此,可以从事物的外在的现象、内在的本质和整体运动规则层面反映出来的矛盾关系概括出矛盾的三种出场形态:现实形态、逻辑形态和方法论形态。它们分别反映出历史运动在三个层面上的基本特征——历史运动现象层面反映的是矛盾的现实形态,由此揭示出'历史是在博弈中绽放'这一基本特征。历史运动本质层面反映的是矛盾的逻辑形态,由此揭示出'历史运动具有线性逻辑'这一基本特征。历史运动的整体层面反映的是矛盾的方法论形态,由此揭示出'历史运动的否定之否定'这一基本特征。三个层面辩证统一,揭示出历史运动总体特征:历史在博弈中以波动的方式绽放出来,并围绕线性逻辑规定螺旋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分析法 历史规律 唯物史观 否定之否定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双和”:一个新命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艳玲 培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共5页
“双和”即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共建“和谐世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翼”,形成了“一体两翼”的理论架构。“双和”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但在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中长期未能得... “双和”即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共建“和谐世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翼”,形成了“一体两翼”的理论架构。“双和”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但在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中长期未能得到映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双和”创造基本条件的过程,也就是“双和”逐步获得映现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双和”已实现从理念到模式的升华,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这一模式植根于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土壤之中,深深打上了中国民族特色的烙印;成长于党的改革开放探索过程之中,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孕育于时代挑战的背景之中,是对挑战进行主动回应的产物;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长远未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长期和根本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和” 社会主义 “双和”理念 价值 “双和”模式
下载PDF
矛盾过程中的正义斗争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国章 培河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9,共6页
充满差异的社会生活难以杜绝各种矛盾的发生,矛盾一旦发生就难免引发冲突和斗争。而斗争方式有多种多样,但只有合理、合法、合道德的斗争,即维护公正平等与和谐统一进而扩展和谐统一的正义斗争,才有助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 充满差异的社会生活难以杜绝各种矛盾的发生,矛盾一旦发生就难免引发冲突和斗争。而斗争方式有多种多样,但只有合理、合法、合道德的斗争,即维护公正平等与和谐统一进而扩展和谐统一的正义斗争,才有助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因此,深化对矛盾过程中斗争问题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 正义的斗争 科学发展 社会和谐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视角下历史规律的本质与生成逻辑解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培河 赵海燕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35,共6页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我们应该从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解释历史规律的生成逻辑。历史规律既非来源于历史运动之外的力量,也不具有自洽的神秘性,本质上不过是通过实践活动贯彻下去的逻辑必然性,源于人们通过...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我们应该从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解释历史规律的生成逻辑。历史规律既非来源于历史运动之外的力量,也不具有自洽的神秘性,本质上不过是通过实践活动贯彻下去的逻辑必然性,源于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对民族生存与发展这一客观要求的承载。历史规律直接决定了历史实际进程背后的进步逻辑,因此,以直线运动方式表现出来;但在历史事实层面上,由于人的主观作用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历史发展包含着曲折、倒退、停滞等复杂历史现象,因此,以曲线运动方式表现出来。二者构成了围绕直线式中轴进行螺旋上升的运动图景,从而揭示出历史规律的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实践活动 历史必然性 历史偶然性 历史规律生成
下载PDF
历史进步逻辑中的共产主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培河 万丽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1,共5页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语境中,共产主义既是实践活动可确定的目标(取代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低级阶段),也是历史进步的理想社会发展状态(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从当前对历史发展的认识限度上看,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处在必然王国的逻...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语境中,共产主义既是实践活动可确定的目标(取代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低级阶段),也是历史进步的理想社会发展状态(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从当前对历史发展的认识限度上看,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处在必然王国的逻辑终点与自由王国逻辑起点的交汇点上:作为自由王国的逻辑起点,它具有理想性,不具备直接实现的逻辑规定性;作为必然王国的逻辑终点,它具有现实性,虽然它与共产主义低级阶段之间有一个未知的历史发展阶段,但在逻辑上可以通过事实层面上的历史持续不断进步而无限接近它。共产主义确定为历史终点的现实意义不在于把共产主义作为历史进步的最终结果,而在于我们在历史起点上通过坚持不懈地追求实现它的过程中来证明它的在场。当前的这个历史起点就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去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 历史进步 自由王国 必然王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下载PDF
论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逻辑共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培河 万丽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4,共4页
由于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所以,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两个范畴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从两个范畴基本内涵上看,二者含有相同的因果逻辑关系,并由此规定二者的客观必然性、重复性、预见性等基本属性也都是一致的,没... 由于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所以,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两个范畴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从两个范畴基本内涵上看,二者含有相同的因果逻辑关系,并由此规定二者的客观必然性、重复性、预见性等基本属性也都是一致的,没有本质区别。除了在实现方式上自然规律具有而社会规律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外,其他方面,社会规律没有特别之处,因为社会规律一旦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出现,就会以客观必然性这一基本内在规定拒斥人的主观意志的纠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应该怀有一颗敬畏之心,这既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为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必然性 重复性 预见性 共性 敬畏
下载PDF
把握历史主动基本尺度及其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的呈现
15
作者 培河 胡彦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4-21,共8页
把握历史主动需要突破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行事风格,必然要面对各种未知的风险。这就需要坚持真理尺度,将其作为检验历史选择正确与错误的标杆,若偏离了就会迷失方向;需要贯彻价值尺度,将其作为赢得民心得到人民支持的拐杖,若丢掉了就... 把握历史主动需要突破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行事风格,必然要面对各种未知的风险。这就需要坚持真理尺度,将其作为检验历史选择正确与错误的标杆,若偏离了就会迷失方向;需要贯彻价值尺度,将其作为赢得民心得到人民支持的拐杖,若丢掉了就会陷入困境;需要领悟实践尺度,在道路探索、战略制定和具体实践方式方法上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实践自觉,若出岔了就会丧失主动精神。这3点辩证统一,是把握历史主动的基本要求。将中国近代被动学习西方现代化失败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主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进行对比,呈现出把握历史主动3个基本尺度的哲学意蕴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主动精神 独立自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历史主动重要论述蕴含的合规律性研究
16
作者 培河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7,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主动”的重要论述,强调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的创造力,抓住战略机遇,做好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扬实干精神,才能赢得历史主动。其中蕴含的合规律性,从自觉遵循历史规律层面上讲,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主动”的重要论述,强调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的创造力,抓住战略机遇,做好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扬实干精神,才能赢得历史主动。其中蕴含的合规律性,从自觉遵循历史规律层面上讲,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从主动贯彻历史规律层面上讲,一方面,强调党领导人民形成历史的合力,为贯彻历史规律创造主体条件;另一方面,强调顺应时代大势抓住战略机遇、立足基本国情做好战略规划,为贯彻历史规律创造实践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不同形势,发挥党和人民的实践自觉性,主动贯彻历史规律,才能赢得历史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 历史规律 历史合力 历史进程 实践自觉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考察历史进步性的四个视角及其逻辑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培河 万丽华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5-52,共8页
马克思主义主要从四个角度考察历史。从史学视角考察历史,在远景下呈现出螺旋式上升运动特征;从逻辑视角考察历史,以生产力为根据,论证出线性进步逻辑特征(历史规律表现形式);从辩证视角考察历史,其实际运行轨迹与内在逻辑规定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主要从四个角度考察历史。从史学视角考察历史,在远景下呈现出螺旋式上升运动特征;从逻辑视角考察历史,以生产力为根据,论证出线性进步逻辑特征(历史规律表现形式);从辩证视角考察历史,其实际运行轨迹与内在逻辑规定辩证统一,呈现围绕线性进步逻辑螺旋式上升运动的总的基本特征;从实践视角考察历史,生产力的革命性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的求生存谋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揭示出制约历史进步性的线性进步逻辑的必然性既是原生的、自在的,又是实践的、能动的,二者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历史规律 历史进步
原文传递
毛泽东探索社会发展动力的逻辑和启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培河 王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26,共6页
毛泽东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近三十年曲折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理论结果,是其建国方略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变演的角度看,试图找到一种动力源泉与价值原则高度统一的动力机制贯穿于他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整个... 毛泽东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近三十年曲折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理论结果,是其建国方略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变演的角度看,试图找到一种动力源泉与价值原则高度统一的动力机制贯穿于他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整个历程中。从发展历程看,毛泽东探索社会发展动力经历了从有限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到"以苏为师"再到"以苏为鉴戒";接着高举"三面红旗",搞"大跃进"运动;然后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尝试把发展经济纳入到"继续革命"洪流中这样几个环节。虽然毛泽东追求的社会发展动力机制不断遭遇挫折,但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政治层面或者道德层面上的价值原则不能直接替代动力机制自身的价值要求,否则,将会干扰社会发展动力机制正常运转,这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机制成功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制 逻辑 理想感召 价值塑造 探索精神
下载PDF
辨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中的“丛林现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培河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8-183,共6页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可梳理出多种提法,若把这些提法总和起来考察,就会给人一种陷入杂乱无章的丛林之中的感觉,出现了所谓“动力丛林现象”。其实,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提法是在九个层面上、从不同的角...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可梳理出多种提法,若把这些提法总和起来考察,就会给人一种陷入杂乱无章的丛林之中的感觉,出现了所谓“动力丛林现象”。其实,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提法是在九个层面上、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动力系统的,具有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不存在真正的“丛林现象”。综合起来分析,生产力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历史动力思想的核心,九个层面都是围绕“生产力”展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发展动力 “历史动力丛林现象”
下载PDF
“价值尺度服从历史尺度”是一个真命题吗? 被引量:3
20
作者 培河 万丽华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4,共6页
"价值尺度服从历史尺度"是我们解释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发生冲突时的基本原则。从两个尺度生成的理论根据来看,历史尺度不具备统摄价值尺度的理由;从两个尺度的内涵与外延分析来看,二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存在逻辑非对比性。... "价值尺度服从历史尺度"是我们解释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发生冲突时的基本原则。从两个尺度生成的理论根据来看,历史尺度不具备统摄价值尺度的理由;从两个尺度的内涵与外延分析来看,二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存在逻辑非对比性。这本不是一个"合题"问题,而是在两个界域中各自如何发挥恰到好处功效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尺度 历史尺度 命题 逻辑困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