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F-β_(1)通过miR-21d-5p调控BMP7表达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及迁移
1
作者 陈香文 李惠 +14 位作者 廖湘平 刘黄华 张坚 黄教文 刘志超 张帆 圣海 英杰 邓华 张嘉 谢先达 许志敏 蒋伟 罗慧敏 陈喆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可能通过微小RNA-21d-5p(miR-21d-5p)对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调控,从而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观察TGF-β_(1)处理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并检测miR-21d-5p...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可能通过微小RNA-21d-5p(miR-21d-5p)对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调控,从而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观察TGF-β_(1)处理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并检测miR-21d-5p的表达,在HK-2细胞中分组转染miR-21d-5p或anti-miR-21d-5p,再使用TGF-β_(1)处理,观察过度表达或抑制表达miR-21d-5p对TGF-β_(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活性及迁移的影响。分析TGF-β_(1)、miR-21d-5p与BMP7的靶向关系。共转染miR-21d-5p和pcDNA3.1-BMP7,或anti-miR-21d-5p和si-BMP7,使用TGF-β_(1)处理,评估TGF-β_(1)、miR-21d-5p与BMP7的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迁移的相互关系。结果:TGF-β_(1)处理HK-2细胞后,miR-21d-5p表达和迁移细胞数量升高(P<0.05),P21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水平降低(P<0.05)。过度表达miR-21d-5p增加TGF-β_(1)诱导HK-2细胞增殖和迁移上调(P<0.05),降低P2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过度表达BMP7可以逆转此过程。抑制miR-21d-5p降低TGF-β_(1)诱导HK-2细胞增殖和迁移细胞水平(P<0.05),显著升高P21和E-cadherin蛋白水平(P<0.05),被抑制表达的BMP7可以逆转此过程。结论:TGF-β_(1)可能通过miR-21d-5p靶向调控BMP7表达,从而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及迁移,进一步影响肾脏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_(1) 微小RNA-21d-5p 骨形态发生蛋白7 肾小管上皮细胞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CKD非透析患者的血清IDO1、β-catenin水平对冠脉血管钙化的诊断效能
2
作者 英杰 廖湘平 +1 位作者 蒋伟 全丽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4年第5期919-923,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的血清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β-连环蛋白(β-catenin)水平对冠状血管钙化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CKD非透析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入院...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的血清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β-连环蛋白(β-catenin)水平对冠状血管钙化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CKD非透析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IDO1、β-catenin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结果将研究组患者分为无钙化组(67例)和钙化组(39例)。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IDO1、β-catenin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IDO1、β-catenin水平对CKD非透析患者冠状血管钙化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KD非透析患者冠状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IDO1水平低于对照组,β-catenin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01);钙化组患者的血清IDO1水平低于无钙化组,β-catenin水平高于无钙化组(均P<0.001)。血清IDO1、β-catenin预测CKD非透析患者冠状血管钙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1(95%CI:0.706~0.819)、0.835(95%CI:0.785~0.877),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06(95%CI:0.861~0.958)。钙化组的糖尿病史、CKD分期(3~5期)例数、血钙、血磷、血钾、白蛋白值高于无钙化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D分期、IDO1、β-catenin均是CKD非透析患者冠状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发生冠状血管钙化的CKD非透析患者血清IDO1水平降低、β-catenin水平升高,二者联合有望作为CKD非透析患者冠状血管钙化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钙化 冠状血管 慢性肾脏病 IDO1 Β-CATENIN
原文传递
miR-30d-5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生长及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香文 廖湘平 +9 位作者 李淑梅 李建平 刘志超 肖华 吴琼 圣海 英杰 谢先达 唐代荣 张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39-1245,共7页
目的 miR-30d-5p是否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生长及迁移尚不清楚。文中旨在研究miR-30d-5p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TGF-β1处理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空白组(未经任... 目的 miR-30d-5p是否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生长及迁移尚不清楚。文中旨在研究miR-30d-5p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TGF-β1处理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空白组(未经任何处理)、TGF-β1组、miR-NC组(转染miR-30d-5p阴性对照miR-NC)、miR-30d-5p组(转染miR-30d-5p)、anti-miR-NC组(转染anti-miR-30d-5p阴性对照anti-miR-NC)、anti-miR-30d-5p组(转染anti-miR-30d-5p)、miR-30d-5p+pcDNA3.1组(转染miR-30d-5p与pcDNA3.1-BMP7阴性对照pcDNA3.1)、miR-30d-5p+pcDNA3.1-BMP7组(转染miR-30d-5p与pcDNA3.1-BMP7)、anti-miR-30d-5p+si-NC组(转染anti-miR-30d-5p与si-BMP7阴性对照si-NC)、anti-miR-30d-5p+si-BMP7组(转染anti-miR-30d-5p与si-BMP7)。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经TGF-β1处理。qPCR检测miR-30d-5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21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 MTT检测细胞活性,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观察过表达miR-30d-5p或抑制miR-30d-5p对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活性及迁移的影响。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30d-5p与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靶向关系。评估其在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活性及迁移中的作用。结果 TGF-β1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miR-30d-5p表达、生长率和迁移细胞数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P21和E-cadherin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30d-5p组肾小管上皮细胞miR-30d-5p表达、生长率和迁移细胞数较miR-NC组明显增加(P<0.05),P2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anti-miR-NC组比较, anti-miR-30d-5p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miR-30d-5p表达、生长率和迁移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P21和E-cadherin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miR-NC组比较,miR-30d-5p组WT-BMP7荧光素酶的活性、BMP7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anti-miR-NC组比较,anti-miR-30d-5p组的BMP7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anti-miR-30d-5p+si-BMP7组肾小管上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0d-5p 骨形态发生蛋白7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肾小管上皮细胞 生长 迁移
下载PDF
钙通道阻滞剂保护肾脏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全丽 谢红萍 +1 位作者 英杰 郑鑫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年第12期96-98,共3页
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和脑血管疾病等。对CCBs药理特性的进一步研究显示,它不仅可以通过降低机体系统血压来保护肾脏,而且具有额外的肾脏保护作用,现报... 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和脑血管疾病等。对CCBs药理特性的进一步研究显示,它不仅可以通过降低机体系统血压来保护肾脏,而且具有额外的肾脏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通道阻滞剂 肾脏功能 药理特性 心血管疾病 阿折地平 BLOCKER 二氢吡啶类 贝尼地平 肾纤维化 依福地平
下载PDF
自动痔疮套扎术与传统痔疮手术治疗痔疮的疗效研究
5
作者 英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48-49,共2页
分析自动痔疮套扎术与传统痔疮手术治疗痔疮的疗效研究。方法: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痔疮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痔疮手术治... 分析自动痔疮套扎术与传统痔疮手术治疗痔疮的疗效研究。方法: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痔疮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痔疮手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以及总有效率;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疼痛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ADL评分及NIHSS评分;结果:根据数据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7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低、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痔疮患者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减少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况,同时加快患者病情康复的速度,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痔疮套扎术 传统痔疮手术 痔疮 疗效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