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多糖通过调节p38通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22
1
作者 唐治蓉 +3 位作者 刘欣雅 廖文华 张旭乾 王胜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2-337,共6页
目的:探究当归多糖通过p38通路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宫颈癌Hela组细胞正常培养基培养,阳性对照组细胞用含有10μmol/L顺铂的培养基培养,当归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分别用含有100、200、400 mg/L当归多糖的... 目的:探究当归多糖通过p38通路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宫颈癌Hela组细胞正常培养基培养,阳性对照组细胞用含有10μmol/L顺铂的培养基培养,当归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分别用含有100、200、400 mg/L当归多糖的培养基培养,SB203580组细胞用含有10μmol/L SB203580的培养基培养,当归多糖高剂量+SB203580组用含有400 mg/L当归多糖和10μmol/L SB203580的培养基培养;通过MTT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情况,通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通过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p38、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当归多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和迁移能力,降低划痕闭合率和侵袭细胞数目,下调p-p38、MMP-2和MMP-9蛋白表达;p38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处理后,能够增强当归多糖对MMP-2和MMP-9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及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当归多糖能够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其通过调节p38信号通路的活性进一步调节MMP-2和MMP-9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HELA细胞 P38通路 生长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PD-L1表达与上皮-间质细胞转化在卵巢癌进展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彭勇 +1 位作者 谭小勇 罗岳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60-764,共5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表达、上皮-间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发生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并检测106例原发性卵巢...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表达、上皮-间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发生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并检测106例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40例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D-L1和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分析人卵巢癌组织中PD-L1表达与EMT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 106例卵巢癌组织中PD-L1的阳性率为65.1%(69/106),E-cadherin的阳性率为58.5%(62/106),vimentin的阳性率为53.8%(57/106),EMT发生率为35.8%(38/106)。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有脉管侵犯组及有恶性腹水组中PD-L1表达及EMT发生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无脉管侵犯组及无恶性腹水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9例PD-L1阳性卵巢癌组织中有34例EMT表型,PD-L1阳性与EMT表型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300,P=0.002)。结论在人卵巢癌组织中,PD-L1表达与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密切关系,两者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协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PD-L1 上皮-间质细胞转化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CD133及CD44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唐治蓉 +2 位作者 刘欣雅 廖文华 张旭乾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12期2108-2112,共5页
目的 探讨CD133及CD44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73例肺癌组织标本及其对应61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CD133及CD44表达情况,分析CD133及CD4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CD133及CD44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73例肺癌组织标本及其对应61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CD133及CD44表达情况,分析CD133及CD4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二者表达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 CD133、CD44肺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质,阳性细胞呈棕黄色颗粒分布,CD133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0.27%(44/7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的8.20%(5/61)(P<0.05);CD44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5.75%(48/7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的13.11%(8/61)(P<0.05);肺癌组织中CD133、CD4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鳞癌患者CD4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腺癌、小细胞癌患者(P<0.05),发生淋巴结远处转移肺癌患者CD133及CD4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远处转移患者(P<0.05),CD133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性别、年龄、临床TNM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CD44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性别、年龄、临床TNM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无关(P>0.05);CD133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2.86个月(95%CI:20.74,24.99),5年生存率36.36%,CD133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1.37个月(95%CI:27.31,35.87),5年生存率62.07%,两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4.06,P<0.05);CD44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4.77个月(95%CI:20.74,27.61),5年生存率39.58%,CD44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2.01个月(95%CI:28.16,35.87),5年生存率68.00%,两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3.95,P<0.05)。结论 CD133及CD44在肺癌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二者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其表达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肺癌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 CD44 肺癌 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改良手术方式结果与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艾娜 谢席胜 +3 位作者 樊均明 王宝福 王彦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04-106,I0002,共4页
目的:通过改良手术方式阻断肾动脉,观察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成模情况,为IRI模型建立提供新方法。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5)、假手术组(sham group,SG)(n=5)和模型组(n=32),模型组下... 目的:通过改良手术方式阻断肾动脉,观察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成模情况,为IRI模型建立提供新方法。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5)、假手术组(sham group,SG)(n=5)和模型组(n=32),模型组下设IRI后1h、6h、12h、24h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手术方式:将大鼠麻醉后,逐层开腹暴露双肾,用玻璃分针分离双侧肾动脉,将已经消毒的压脉带片段包裹在肾动脉外层,将手术线系在压脉带片段外迅速打结阻断肾血流,观察肾脏颜色的变化。阻断肾血流45min后,剪断手术线,恢复肾脏供血,观察肾脏颜色变化。逐层关腹,复苏。观察IRI后尿量变化、肾功能和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SG组相比,IRI组尿量明显减少;IRI各组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升高明显(P<0.05);病理改变明显(P<0.05)。结论:通过简易手术结扎双侧肾动脉可以成功建立大鼠IRI损伤模型,成模率高,简单易行,成本效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改良手术方式
下载PDF
卵巢癌组织中PD-L1表达与EMT及其转录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6
5
作者 彭勇 +2 位作者 唐治蓉 吴才良 刘欣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3214-3218,共5页
目的:分析卵巢癌组织中PD-L1表达、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与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探讨卵巢癌组织中PD-L1表达与EMT及其转录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06例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 目的:分析卵巢癌组织中PD-L1表达、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与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探讨卵巢癌组织中PD-L1表达与EMT及其转录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06例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D-L1和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及转录因子Twist、Snail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6例卵巢癌组织中PD-L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5.1%(69/106),EMT发生率为35.8%(38/106)。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有脉管侵犯组及有恶性腹水组中PD-L1表达及EMT发生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无脉管侵犯组及无恶性腹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9例PD-L1阳性表达的卵巢癌组织中有34例存在EMT阳性表型,PD-L1阳性表达与EMT阳性表型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300,P=0.002)。在69例PD-L1阳性表达的卵巢癌组织中发现49例转录因子Twist阳性表达,44例Snail阳性表达,PD-L1的表达与转录因子Twist和Snail的表达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72及0.223,P<0.05)。结论:在人卵巢癌标本中,PD-L1表达与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密切关系,PD-L1过度表达可能上调转录因子Twist和Snail的表达,进而诱导卵巢癌EMT的发生,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1 上皮间质转化 转录因子 卵巢癌
下载PDF
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参数与病灶内癌细胞凋亡、侵袭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慧 陈思佳 +3 位作者 张鸿 刘学彬 朱冬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参数与病灶内癌细胞凋亡、侵袭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切除的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判断病灶性质并分为恶性组、良性组。术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测定弹性量... 目的:研究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参数与病灶内癌细胞凋亡、侵袭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切除的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判断病灶性质并分为恶性组、良性组。术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测定弹性量值;术后采集病灶组织并测定凋亡基因及侵袭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恶性组乳腺癌病灶的弹性量值显著高于良性组患者乳腺纤维腺瘤病灶;恶性组乳腺癌病灶内TNFR1、XIAP、Livin、MMP2、Sam68、SETDB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良性组患者乳腺纤维腺瘤病灶,TCEAL7、ARHI、ARID1A、YAP、LAIR1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良性组患者乳腺纤维腺瘤病灶;恶性组中高弹性量值的乳腺癌病灶内TNFR1、XIAP、Livin、MMP2、Sam68、SETDB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低弹性量值的乳腺癌病灶,TCEAL7、ARHI、ARID1A、YAP、LAIR1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低弹性量值的乳腺癌病灶。结论: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参数弹性量值的升高与病灶内癌细胞异常的凋亡、侵袭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弹性成像 凋亡 侵袭
下载PDF
EGFR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阮永华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6-309,共4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常过度表达,EGFR突变常发生在外显子18~21,与EGFR分子靶向药物的反应敏感性相关。本文就EGFR基因在NSCLC中的突变及其靶向...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常过度表达,EGFR突变常发生在外显子18~21,与EGFR分子靶向药物的反应敏感性相关。本文就EGFR基因在NSCLC中的突变及其靶向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突变 药物疗法
下载PDF
miR-181a和CA125在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春艳 谭小勇 +1 位作者 朱冬梅 《西部医学》 2019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分析miR-181a和CA125在Ⅰ型、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相关性,为进一步探索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集的81例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实验标本,包括35例Ⅰ型子宫内膜癌、11例Ⅱ... 目的分析miR-181a和CA125在Ⅰ型、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相关性,为进一步探索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集的81例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实验标本,包括35例Ⅰ型子宫内膜癌、11例Ⅱ型内膜癌和20例内膜增生症以及15例正常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验上述实验标本中miR-181a、CA125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子宫内膜癌病变中miR-181a、CA125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Ⅰ型、Ⅱ型子宫内膜癌组织的CA125、miR-181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和子宫内膜增生组织(P<0.05);且Ⅱ型内膜癌组织miR-181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型,但其CA125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Ⅰ型内膜癌组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miR-181a与CA125的表达情况呈显著负相关(r=0.816,p≤0.001)。结论 miR-181a在子宫内膜癌中呈显著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CA125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提示miR-181a有可能经过对CA125表达的调控作用来影响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可将其用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1a CA125 Ⅰ型子宫内膜癌 Ⅱ型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高分组前列腺癌组织中PCDH9表达缺失且与p53、Rb、STAT3的表达相关
9
作者 王浩 彭丽娟 +5 位作者 夏中友 徐雨来 孙静 张旭乾 伍季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3-277,291,共6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中原钙黏蛋白9(PCDH9)的表达缺失在调控细胞周期、促进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病理科2018-2023年存档的前列腺癌样本127例,其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协会分级标准(WHO/ISUP)分组为G4~5组的...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中原钙黏蛋白9(PCDH9)的表达缺失在调控细胞周期、促进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病理科2018-2023年存档的前列腺癌样本127例,其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协会分级标准(WHO/ISUP)分组为G4~5组的石蜡组织标本87例,G1~3组的石蜡组织标本4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PCDH9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人类肿瘤抑制蛋白53(p53)、视网膜母细胞瘤(Rb)肿瘤抑制蛋白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CDH9在G4~5组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率(44.8%vs.7.5%)显著高于G1~3组(P<0.001)。G4~5组前列腺癌组织中p53、STAT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5%、89.7%,Rb的表达缺失率为27.6%。PCDH9、Rb的表达缺失与是否伴有神经内分泌样组织学形态、神经侵犯和脉管侵犯相关(P<0.05)。高分组前列腺癌组织中,PCDH9表达与p53(r=0.345,P<0.05)、Rb(r=0.503,P<0.05)及STAT3(r=0.224,P<0.05)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CDH9在高分组前列腺癌组织中易发生表达缺失,且表达缺失患者常伴有神经内分泌样组织学形态,高分组前列腺癌中PCDH9表达缺失可能通过STAT3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周期,进而促进肿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神经内分泌 原钙黏蛋白9 人类肿瘤抑制蛋白53 视网膜母细胞瘤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分子生物学 细胞周期 肿瘤进展
下载PDF
术前γ-谷氨酰转肽酶对非转移性肾细胞癌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孙静 +4 位作者 夏中友 谭小军 王浩 吕宸 伍季 《西部医学》 2024年第5期749-754,共6页
目的评价术前γ-谷氨酰转肽酶(GGT)对非转移性肾细胞癌(nmR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或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118例nmRC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GGT最佳临... 目的评价术前γ-谷氨酰转肽酶(GGT)对非转移性肾细胞癌(nmR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或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118例nmRC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GGT最佳临界值并分为高GGT组和低GGT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等临床资料,运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法比较各组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nmR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根据ROC曲线最大约登指数得出GGT最佳截断值为48.5。本研究结果显示,高GGT组的T3-T4分期所占百分比高于低GGT组(38.9%vs 13.0%,P<0.05)和高GGT组的G3-G4分级所占百分比高于低GGT组(33.3%vs 3.0%,P<0.05)。高GGT组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均低于低GGT组(Log-rank=33.743,P<0.001;Log-rank=30.854,P<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大小≥4 cm、更高的肿瘤T分期、术前GGT≥48.5和更高的G分级是影响nmRCC患者术后OS和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mRCC患者术前高GGT是肿瘤高T分期和高G分级的重要预测指标,同时也是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能预测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Γ-谷氨酰转肽酶 预后 独立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中MIF与D-D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吴燕 陈硕 +2 位作者 文彬 黄一凡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95-599,共5页
目的:探讨MIF、D-DT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TNBC存档石蜡组织块99例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同期乳腺纤维腺瘤组织选取20例、TNBC相应癌旁组织99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各组macrophage migratio... 目的:探讨MIF、D-DT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TNBC存档石蜡组织块99例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同期乳腺纤维腺瘤组织选取20例、TNBC相应癌旁组织99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各组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D-dopachrome tautomerase(D-DT)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MIF在TNBC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1.7%,高于癌旁组织组的11.1%及纤维腺瘤组的10.0%;D-DT在TNBC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4.7%,高于癌旁组织组的13.1%及纤维腺瘤组的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F在TNBC中的表达与年龄有关(P<0.05);D-DT在TNBC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MIF与D-DT的表达在TNBC中呈正相关(r=0.254,P=0.011)。MIF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为63.6%,阴性患者的生存率为92.9%;D-DT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为65.7%,阴性患者的生存率为91.7%;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率为56.5%,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率为87.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TNBC中MIF、D-DT的表达及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生存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MIF、D-DT可能与TNBC患者的预后相关。联合检测MIF、D-DT可能为TNBC患者的预后判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指标、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D-多巴色素互变异构酶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非典型纤维黄色瘤和皮肤未分化多形性肉瘤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 被引量:1
12
作者 漆燕 廖文华 +2 位作者 贾维 刘欣雅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纤维黄色瘤(AFX)和皮肤未分化多形性肉瘤(UPS)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020年皮肤手术切除标本诊断为AFX、浅表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浅表性MFH)、MFH、UPS的临床资料、镜下形态及免疫表型特点,... 目的探讨非典型纤维黄色瘤(AFX)和皮肤未分化多形性肉瘤(UPS)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020年皮肤手术切除标本诊断为AFX、浅表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浅表性MFH)、MFH、UPS的临床资料、镜下形态及免疫表型特点,归类并分析其复发的风险。结果4例AFX患者年龄73~89岁,2男2女,病变部位位于头面部,镜下肿瘤细胞多形性明显,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杂乱排列;22例UPS患者年龄21~82岁,20男2女,病变主要位于四肢、胸腹部,镜下形态类似于AFX;AFX和UPS免疫组化结果较为相似,各组不同细胞类型和浸润水平的病理表达无明显差异;复发病例中,表现为梭形细胞为主的病例比多形性/混合细胞形态为主的有更频繁的局部复发现象(P<0.05)。结论AFX和PDS/UPS的镜下肿瘤细胞形态与免疫标记结果较为相似,但两者临床上好发年龄、部位不同,同时,病理学上后者有明显的浸润、坏死、脉管侵犯等恶性指征,有助于两者鉴别;与其他相似的皮肤梭形细胞肿瘤鉴别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充分的免疫标记检查;肿瘤大小和切缘情况是预后判断的有用指标,此外,梭形细胞的形态似乎更具侵袭性,更易复发。根据镜下肿瘤细胞形态对肿瘤进行分组,可能有助于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纤维黄色瘤 未分化多形性肉瘤 组织病理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活性氧与肾血小板反应蛋白-1表达及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艾娜 谢席胜 +3 位作者 樊均明 王彦江 王强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3年第9期418-421,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SD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j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肾血小板反应蛋白(thrombospondin,TSP)-1表达水平变化,探讨血ROS和TSP-1在IR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SD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j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肾血小板反应蛋白(thrombospondin,TSP)-1表达水平变化,探讨血ROS和TSP-1在IR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group,SG)(n=5)和模型组(n=32),模型组分为IRI后1h、6h、12h、24h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通过阻断大鼠双侧肾脏血流制成IRI模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通过HE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红细胞ROs,免疫组化观察肾小管TSP-1的表达及变化。结果随IRI时间的延长,血ROS荧光强度阳性率逐渐升高。在IRI早期,肾小管TSP-1表达明显增加,IRI24h时TSP-1在残存肾小管仍有较高表达。ROS荧光强度阳性率与肌酐、尿素氮成正相关,IRI1-12h肾脏TSP-1的表达与ROS荧光强度阳性率、肌酐、尿素氮呈正相关。结论血ROS与TSP-1表达共同参与IRI肾小管病理变化过程,TSP1可能是肾小管损伤早期的-个预警指标,与ROS共同参与了IRI早期损伤和。肾脏病变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活性氧 缺血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糖尿病大鼠模型肾损害中的作用及机制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艾娜 谢席胜 +2 位作者 王彦江 夏梦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7期578-582,I0003,共6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模型肾脏中的表达,初步探讨TSP-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糖尿病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 目的: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模型肾脏中的表达,初步探讨TSP-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糖尿病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65)。采用STZ 70 mg/kg单次腹腔注射建立DM大鼠模型,按照成模标准去除未成模大鼠。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尿蛋白及肾功能;分别于2,4,8周处死各组大鼠,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的病理改变,免疫荧光观察TSP-1在各组大鼠肾脏的分布;PCR检测肾组织TSP-1和转录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基因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肾组织活性TGF-β1水平;Western杂交检测TSP-1的动态变化。分别对尿蛋白、肾功能、肾脏病理损害、活性TGF-β1与TSP-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HE染色可见DM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可见分叶现象、K-W结节等典型的糖尿病肾病损伤特点。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的FBG、尿蛋白、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TSP-1在DM组大鼠主要分布于肾小管、肾小球系膜细胞,其蛋白表达在2周时即明显增加,一直持续到第8周。DM组大鼠肾脏TSP-1的积分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与尿蛋白、肾脏病理损害、肌酐、尿素氮水平、活性TGF-β1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持续高血糖状态可以诱导大鼠肾脏病理损害,引起尿蛋白升高、肾功能异常;高血糖可诱导大鼠肾脏TSP-1蛋白高表达。TSP-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通过激活TGF-β1信号通路参与DM大鼠蛋白尿的产生及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血小板反应蛋白-1 糖尿病肾损害 蛋白尿 StrePtozotocin( STZ) ThrombosPondin-1
下载PDF
骨原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警惕虚假网站假冒本刊名义征稿收费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勇 +2 位作者 唐治蓉 吴才良 刘欣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84-986,共3页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骨原发性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影像学均表现为骨质破坏;镜...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骨原发性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影像学均表现为骨质破坏;镜下可见瘤细胞呈卵圆形、短梭形,瘤细胞间可见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分割,局部区域可见丰富的形状不规则血管。例1细胞有异型,核分裂象>4个/10 HPF;例2肿瘤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象罕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STAT6、CD34、CD99和vimentin均阳性,CKpan、S-100、desmin、SMA、EMA、ERG和STAB2均阴性。结论骨原发SFT非常罕见,病理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需与骨的其他原发肿瘤及转移性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预后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中PCDH9表达缺失在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伍季 +2 位作者 彭勇 张旭乾 廖文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45-1449,共5页
目的分析PCDH9在调控前列腺癌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探讨其表达缺失对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凋亡、促进肿瘤进展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前列腺癌和36例良性前列腺组织中PCDH9、STAT3和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 D1和C-myc的表... 目的分析PCDH9在调控前列腺癌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探讨其表达缺失对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凋亡、促进肿瘤进展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前列腺癌和36例良性前列腺组织中PCDH9、STAT3和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 D1和C-myc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CDH9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2.8%)低于良性前列腺组织(100%)(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STAT3、Cyclin D1及C-myc的阳性率分别为82.6%、68.5%、64.1%。不同WHO/ISUP分级分组、PSA水平、临床分期的前列腺癌组间PCDH9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WHO/ISUP分级分组、PSA>20 ng/mL及临床分期Ⅲ+Ⅳ期组前列腺癌患者的PCDH9阳性率明显降低。STAT3表达与WHO/ISUP分级分组、PSA水平相关(P<0.05)。PCDH9表达与STAT3、Cyclin D1、C-myc表达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6、-0.414、-0.457,P均<0.05)。结论PCDH9表达缺失前列腺癌中存在STAT3过表达,进一步提示STAT3信号通路在介导前列腺癌中PCDH9表达缺失、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和促进肿瘤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PCDH9 STAT3 Cyclin D1 C-MYC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中PCDH9与CyclinD1 C-myc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伍季 +2 位作者 彭勇 张旭乾 刘欣雅 《西部医学》 2022年第2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原钙黏蛋白9(PCDH9)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D1和C-myc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前列腺癌中PCDH9在调节肿瘤细胞周期及促进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南充市中心医院2018~2020年间存档的92例前列腺癌及36例良性前...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原钙黏蛋白9(PCDH9)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D1和C-myc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前列腺癌中PCDH9在调节肿瘤细胞周期及促进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南充市中心医院2018~2020年间存档的92例前列腺癌及36例良性前列腺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组织中PCDH9和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D1和C-my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CDH9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良性前列腺组织(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CyclinD1及C-my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组织(P<0.05)。不同WHO/ISUP分级分组、PSA水平、临床分期的前列腺癌患者间PCDH9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WHO/ISUP分级分组、PSA>20ng/mL及Ⅲ+Ⅳ期前列腺癌患者PCDH9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PCDH9表达与患者年龄、脉管神经侵犯无关(P>0.05)。前列腺癌患者CyclinD1和C-myc表达与WHO/ISUP分级分组、脉管侵犯、PSA水平及临床分期等相关(P<0.05),但不同年龄组及有无神经侵犯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CyclinD1或C-myc表达的前列腺癌组织中存在PCDH9表达的缺失,PCDH9的表达与CyclinD1、C-myc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4~0.457,P<0.01)。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PCDH9呈低表达,且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yclinD1和C-myc的表达呈负相关,PCDH9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进而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PCDH9 CYCLIND1 C-MYC
下载PDF
两种分离方法培养成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建鹏 +3 位作者 张志波 侯宗柳 王辉 余小鸣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53-57,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目前较简单易行的贴壁培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效果.方法用贴壁培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培养大鼠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的表面标记物.结果贴壁培养法培养的原代细胞较密度梯度离心法... 目的比较分析目前较简单易行的贴壁培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效果.方法用贴壁培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培养大鼠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的表面标记物.结果贴壁培养法培养的原代细胞较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的原代细胞生长快,但传代细胞这一差异不明显;而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的原代细胞较贴壁培养法培养的原代细胞形态一致,随着传代的增加,贴壁培养法培养的细胞形态逐步趋于一致.流式细胞仪检测示:贴壁培养法培养的细胞:CD29(99.8%)、CD90(99.6%)、CD34(3.01%);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的细胞:CD29(100%)、CD90(97.1%)、CD34(0.89%).结论用贴壁培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都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MSCs,两种培养方法的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表面标记物
下载PDF
内镜粘膜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思路及陷阱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治蓉 +1 位作者 刘欣雅 廖文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粘膜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思路及其陷阱,提高消化内镜粘膜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7737例消化内镜粘膜活检组织的常规HE染色及部分病例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分析其病理诊断中的陷进及注意事项。结果 17...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粘膜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思路及其陷阱,提高消化内镜粘膜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7737例消化内镜粘膜活检组织的常规HE染色及部分病例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分析其病理诊断中的陷进及注意事项。结果 17737例消化内镜粘膜组织中,经常规HE染色而明确诊断的病例有16786例,另有951例经常规HE染色观察下无法确诊的病例,其镜下形态多为无法判断组织来源的异型细胞团、肿瘤组织过少、组织挤压严重、坏死背景严重或HE切片染色质量欠佳。经过再次切片、染色明确诊断652例,其中恶性肿瘤214例;经过免疫组织化学或组织化学染色后明确诊断299例,其中恶性肿瘤159例。结论在诊断消化内镜粘膜活检组织的过程中,病理医师必须认识到存在的诊断陷阱,一定要结合内镜下检查,特殊情况下,需要再次切片、染色或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辅助诊断,以避免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病理诊断 内镜检查 活检组织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才良 +1 位作者 唐治蓉 彭勇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927-93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失巢凋亡抑制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 B)在卵巢上皮性癌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与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及两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06例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失巢凋亡抑制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 B)在卵巢上皮性癌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与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及两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06例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40例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及40例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VEGF-C和Trk B蛋白的表达,并测定肿瘤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结果 VEGF-C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率为82.1%(87/106),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35.0%(14/40)和交界性肿瘤组52.5%(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k B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率为74.5%(79/106),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7.5%(3/40)和交界性肿瘤组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40标记的瘤内淋巴管密度(MLVD)在卵巢癌组为(14.25±3.57),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8.87±4.46)和交界性肿瘤组(11.74±5.32)(P<0.05)。在卵巢癌组中,VEGF-C和Trk B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74,P<0.05),VEGF-C、Trk B的表达与瘤组织内MLVD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8,0.510,P<0.05)。在肿瘤分化越低、临床分期越高、脉管内有癌栓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Trk B和VEGF-C蛋白的阳性率越高,MLVD数越多(P<0.05)。结论 VEGF-C可能与Trk B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协调作用,促进卵巢癌中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的转移,联合检测VEGF-C、Trk B及MLVD可作为判断卵巢癌恶性程度、侵袭、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酪氨酸激酶受体B D2-40 瘤内淋巴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