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仁市首例C群流脑死亡病例的处置及其密切接触者带菌情况调查
1
作者 张平 +6 位作者 肖光江 邱亚 李建华 李兰 高前荣 吴迪 任达飞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20-521,527,共3页
目的对铜仁市首例C群流脑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检测其密切接触者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带菌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死亡病例的脑脊液、瘀点瘀斑组织液及其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进行Nm检测。结果死亡... 目的对铜仁市首例C群流脑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检测其密切接触者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带菌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死亡病例的脑脊液、瘀点瘀斑组织液及其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进行Nm检测。结果死亡病例,女,11岁,发病第4日死亡;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流脑C群,为本市首例C群流脑确诊死亡病例。91份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检测显示,9份Nm阳性,带菌率为9.89%,主要为NmB群(66.67%)。2种Nm菌群检测方法一致较好(Kappa=0.78,P<0.01)。经采取应急监测、预防性服药、环境消毒、防治知识宣传等疫情处置措施,最长潜伏期10日后未出现续发疑似病例。结论提高流脑疫苗接种率,加强医疗机构流脑防治知识的培训,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避免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群流脑 脑膜炎奈瑟菌 密切接触者
下载PDF
2004-2019年铜仁市甲型肝炎纳入免疫规划前后发病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丁旭 任达飞 +4 位作者 张玉琼 张爱华 高前荣 宁乐婷 《中国疫苗和免疫》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0-453,457,共5页
目的比较2008年甲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A vaccine,HepA)纳入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EPI)前后铜仁市甲型肝炎(甲肝)发病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4-2019年铜仁市甲肝报告病例,比较HepA纳... 目的比较2008年甲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A vaccine,HepA)纳入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EPI)前后铜仁市甲型肝炎(甲肝)发病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4-2019年铜仁市甲肝报告病例,比较HepA纳入EPI前后甲肝发病特征。结果2004-2019年铜仁市甲肝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11/10万(5101例),其中2004-2008年、2009-2013年、2014-2019年分别为26.89/10万(4246例)、3.40/10万(628例)、1.31/10万(227例)。在三个时期的报告病例中,0-9岁分别占27.20%、18.79%、6.61%,≥40岁分别占14.36%、38.22%、63.43%,农民分别占28.80%、49.20%、69.60%。在8月龄-15岁人群中甲肝发病率与HepA接种率呈负相关(r=-0.994,P<0.01)。结论HepA纳入EPI后铜仁市甲肝发病呈下降趋势,发病以大年龄人群或农民为主;需继续做好儿童HepA常规免疫,适时开展重点成人的HepA补充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流行特征 甲型肝炎疫苗 免疫规划
原文传递
贵州省一起学校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聚集性疫情的发现与处理
3
作者 王涛 谭杰 +3 位作者 叶新贵 芮莉萍 戴丽芳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贵州省一起学校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聚集性疫情发现和处置情况。方法: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采集病例的脑脊液、瘀点瘀斑组织液以及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分离培养、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目的:分析贵州省一起学校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聚集性疫情发现和处置情况。方法: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采集病例的脑脊液、瘀点瘀斑组织液以及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分离培养、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本起疫情为一起学校C群流脑聚集性疫情,通过适当疫情处置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结论:提高流脑疫苗接种率,实施查验接种证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才能有效降低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避免学校疫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群脑膜炎奈瑟菌 小学 聚集性疫情
原文传递
贵州省铜仁市2017-2020年传疟媒介按蚊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旭 任达飞 +3 位作者 张爱华 高前荣 郑佳敏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0-535,共6页
目的掌握贵州省铜仁市消除疟疾后传疟媒介按蚊种类、种群密度、生境和季节分布、活动节律,分析生态环境变化对传疟媒介分布的影响,为应对输入性疟疾继发传播提供参考。方法2017-2020年在铜仁市采用诱蚊灯通宵捕蚊法和室外通宵双帐人饵... 目的掌握贵州省铜仁市消除疟疾后传疟媒介按蚊种类、种群密度、生境和季节分布、活动节律,分析生态环境变化对传疟媒介分布的影响,为应对输入性疟疾继发传播提供参考。方法2017-2020年在铜仁市采用诱蚊灯通宵捕蚊法和室外通宵双帐人饵诱捕法进行监测,对捕获的按蚊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定并计数,分析传疟媒介种类组成、室内外及其不同生境按蚊种群密度差异以及季节消长趋势。结果2017-2020年铜仁市各监测点采用诱蚊灯法监测捕获传疟按蚊4611只,均为中华按蚊,灯诱密度平均为19.05只(/灯·夜),调查场所捕获按蚊数以牲畜棚最多,为3322只(占72.05%),其次为室外为978只(占21.21%),人房最少为311只(占6.74%);全市按蚊活动季节以7-8月为高峰期,活动规律呈单峰分布,平均密度高峰为7月下旬[38.84只(/人·夜)],按蚊夜间总体密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00-21:00为全市传疟按蚊活动高峰时段,02:00-03:00进入活动低频期。结论中华按蚊为铜仁市人居环境及周边监测到的唯一传疟媒介,牲畜棚内按蚊密度较高,室外按蚊密度与居民夜间户外活动规律保持一致,有潜在的输入性疟疾引起本地继发传播风险,应继续长期、持续、规范地开展传疟媒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传疟媒介 按蚊 监测
原文传递
2000-2019年铜仁市疟疾流行特征分析
5
作者 高前荣 丁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303-304,共2页
分析2000-2019年铜仁市疟疾流行特征,为消除疟疾后及时调整疟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0-2019年铜仁市疟疾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描述分析。结果:(1)疫情概况:2000-2019年铜仁市共报告疟疾376例,死亡... 分析2000-2019年铜仁市疟疾流行特征,为消除疟疾后及时调整疟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0-2019年铜仁市疟疾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描述分析。结果:(1)疫情概况:2000-2019年铜仁市共报告疟疾376例,死亡7例,年均发病率0.56/10万,自2010年后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报告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2)疟疾分型:2000-2010年铜仁市报告疟疾349例,间日疟296例,疟疾未分型53例;2010-2019年报告输入性疟疾27例,恶性疟25例,卵形疟2例。结论:铜仁市疟疾流行模式由既往本地感染病例为主的流行模式发展成单一的输入性病例,今后需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传播风险监测,防止二代病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特征 防治经验
下载PDF
1951~2019年铜仁市疟疾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
6
作者 高前荣 丁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155-156,共2页
分析铜仁市1951~2019年疟疾流行特征,总结疟疾防治经验,为消除疟疾后监测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1951~2019年铜仁市疟疾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各阶段疟疾防治措施评价其效果。结果 1951~1985年铜仁市累计... 分析铜仁市1951~2019年疟疾流行特征,总结疟疾防治经验,为消除疟疾后监测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1951~2019年铜仁市疟疾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各阶段疟疾防治措施评价其效果。结果 1951~1985年铜仁市累计发生五次疟疾大流行,发病率在20.77/10万~969.44/10万;1986~2019年全市疟疾发病率趋于平稳,发病率在0.00/10万~23.77/10万。结论 1951~2019年铜仁市采取了综合性防治措施,疟疾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后已无本地病例;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疟疾防治网络,常态化开展发热病人血检、流动人口管理和媒介监测,巩固了消除疟疾工作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特征 防控经验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死亡1例
7
作者 勾云 +3 位作者 王斐 邹志霆 余春 黄艳 《医学信息》 2019年第22期188-189,共2页
汉坦病毒(hantann virus)为负性单链RNA病毒,直径78~210nm,其基因组RNA由L、M、S三个片段组成,分别编码RNA聚合酶、包膜糖蛋白、核衣壳蛋白[1]。汉坦病毒抗原至少有22个以上血清型。其中Ⅰ、Ⅱ、Ⅲ型和多布拉发病毒能引发人类肾综合征... 汉坦病毒(hantann virus)为负性单链RNA病毒,直径78~210nm,其基因组RNA由L、M、S三个片段组成,分别编码RNA聚合酶、包膜糖蛋白、核衣壳蛋白[1]。汉坦病毒抗原至少有22个以上血清型。其中Ⅰ、Ⅱ、Ⅲ型和多布拉发病毒能引发人类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我国所流行的主要是汉坦病毒和汉城病毒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2,3]。我国存在以黑线姬鼠为主的姬鼠型、以褐家鼠为主的家鼠型、家鼠姬鼠混合型3种疫区。人类主要通过与宿主动物或其排泄物(尿、粪)/分泌物(唾液)接触(即气溶胶进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皮肤粘膜及螨媒叮咬)而受感染[4]。我院于2019年5月收治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死亡病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锦屏县委离退局组织老干部观看《百年潮,中国梦》大型政论片
8
作者 《晚晴》 2015年第7期154-154,共1页
近日,锦屏县委离退局组织老干部观看《百年潮,中国梦》大型政论片。该片从百年追梦、筑梦天下等层面对“中国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释论述。本次活动使老干部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心。
关键词 中国梦 老干部 观看 组织 县委 政论
原文传递
锦屏县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9
作者 《晚晴》 2015年第6期154-154,共1页
5月6日,锦屏县2015年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召开。县委党校校长李建宇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常态下关工委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要组织动员以“五老”为主的志愿力量,积极参与到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中来。
关键词 关心下一代工作 锦屏县 维护社会稳定 关工委工作 社会和谐 党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