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劲松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47-48,共2页
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为企业输送德才兼备、人格健全,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将职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和谐统一的人才。但是,从当前高职毕业生群体的社会表现看。存在就... 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为企业输送德才兼备、人格健全,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将职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和谐统一的人才。但是,从当前高职毕业生群体的社会表现看。存在就业竞争力不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差、职业忠诚度不高和职业荣誉感不强等问题,因此企业对高职毕业生整体满意度低,并进而影响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究其原因,除高职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企业要求不能同步导致专业素质差强人意这个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品质 高职院校 文化建设 社会适应能力 能力培养目标 高职毕业生 岗位适应能力 就业竞争力
原文传递
前期儒家君民关系论 被引量:6
2
作者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0-191,共2页
前期儒家代表人物重视君、民关系,孔子真诚要求君主关心民利、尊重民意,主张人格上的平等。孟子重民轻君,先民后君,认为民心决定君主的命运。荀子亦提出平政爱民,但特别主张强化君权,突出君民等级差别,提出以法制民,偏向于重君而轻民。... 前期儒家代表人物重视君、民关系,孔子真诚要求君主关心民利、尊重民意,主张人格上的平等。孟子重民轻君,先民后君,认为民心决定君主的命运。荀子亦提出平政爱民,但特别主张强化君权,突出君民等级差别,提出以法制民,偏向于重君而轻民。贾谊大倡民本论,但目的在于安君。董仲舒亦主重民,但又表现出明显的屈民而伸君的倾向。前期儒家代表人物在君、民关系主张上的渐次变化,表明前期儒家代表人物的政治主张由理想向现实回归,因而促成了儒家思想与官方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君民 关系论
原文传递
论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与批判
3
作者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1-53,共3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在中国古代和近代曾产生过许多爱国主义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思想 ,但这些爱国主义者和爱国主义思想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
关键词 爱国主义 传统 批判继承
下载PDF
促进高职教育对接“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立华 江红霞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02-104,共3页
"两型社会"建设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明确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为高职教育改革创造了条件。政府、企业、高职院校要协作联动,建立二者协调发展的支撑机制、整合机制、动... "两型社会"建设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明确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为高职教育改革创造了条件。政府、企业、高职院校要协作联动,建立二者协调发展的支撑机制、整合机制、动力机制,共同推动高职院校科学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两型社会” 思考
下载PDF
发展的跨越
5
作者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3-44,共2页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就像财富的增长一样迅速扩张。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地球痛苦的呻吟。人类是否有权力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人类的开发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难道一定是誓不两立的尖锐对立吗?今天,人类终于在反思自...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就像财富的增长一样迅速扩张。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地球痛苦的呻吟。人类是否有权力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人类的开发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难道一定是誓不两立的尖锐对立吗?今天,人类终于在反思自己的行为,在理性地思考人类的发展方式,推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努力构造着生态文明、追求着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状态。人们终于认识到,这世界绝对不仅仅是人类意义上的。生物、动物、植物、人类都是大自然之子,它们的生存权是相互依存的。这是人类的进步,是人类发展观的历史性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社会 发展 跨越
下载PDF
漫步新西兰
6
作者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7-68,共2页
由于新西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口稀少,自然资源丰富及他们的生活方式,成就了新西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到之处,无不给人以美的感觉。
关键词 新西兰 自然 美感
下载PDF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7
作者 廖哲智 文益民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8期60-61,共2页
一、网络文化及其形成网络文化是指以信息化与数字化为本质,基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而产生的以网上生活为核心内容的一种具有新质的社会文化生活现象。与传统的文化相比,网络文化具有技术基础性、虚拟性、开放性、互... 一、网络文化及其形成网络文化是指以信息化与数字化为本质,基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而产生的以网上生活为核心内容的一种具有新质的社会文化生活现象。与传统的文化相比,网络文化具有技术基础性、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包容性等特征。它内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要素:物质文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制度文化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计算机技术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生活现象 社会文化 网上生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8
作者 肖望兵 王柏林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第9期121-122,共2页
为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本课题组对两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总体而言比较好,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在管理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在客观上要求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者转... 为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本课题组对两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总体而言比较好,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在管理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在客观上要求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者转变观念,采用适合新形势需要的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工作 调查 分析
下载PDF
高校招生就业体制改革和发展简论
9
作者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3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高校 招生体制 就业体制 改革 发展 中国 办学规模 专业结构调整 学生
全文增补中
论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特点
10
作者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邓小平理论体系 开放性
下载PDF
高校招生就业工作面向市场前景探讨
11
作者 宋建社 《交通高教研究》 1995年第4期57-59,共3页
高校招生就业工作面向市场前景探讨宋建社,龙承海长沙交通学院我国高校招生就业体制在经历国家任务计划.国家任务计划与调节性计划相结合,国家计划招生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为主要内容的就业制度改革的三个具体阶段后,现正在... 高校招生就业工作面向市场前景探讨宋建社,龙承海长沙交通学院我国高校招生就业体制在经历国家任务计划.国家任务计划与调节性计划相结合,国家计划招生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为主要内容的就业制度改革的三个具体阶段后,现正在向“招生实行一种计划形式,学生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市场 高校招生 就业制度改革 招生就业工作 毕业 高校教育 自主择业 体制 缴纳 实行
下载PDF
用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指导邓小手理论的教学
12
作者 《新湘评论》 1998年第6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理论精髓 实事求是的 物质利益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 当代大学生 就业观念
下载PDF
朗诵中的启迪
13
作者 《新湘评论》 2013年第8期30-30,共1页
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以其雄浑、澎湃的风格深受朗诵者的欢迎。我也有机会通过多种途径聆听各种不同风格的人演绎这篇不朽之作。但是由湖南省教育厅六位厅领导分别用普通话、长沙方言、益阳方言、常德方言、邵阳方言、衡阳方言对这篇... 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以其雄浑、澎湃的风格深受朗诵者的欢迎。我也有机会通过多种途径聆听各种不同风格的人演绎这篇不朽之作。但是由湖南省教育厅六位厅领导分别用普通话、长沙方言、益阳方言、常德方言、邵阳方言、衡阳方言对这篇经典名作进行朗诵,我这是平生第一次聆听。我很佩服编排者的智慧。在教育强省的大背景下,在教育改革和教育开放面临一个新的变革的新的历史时期,将《海燕》作为湖南省教育厅领导们集体朗诵的篇章。那即将迎来狂风暴雨洗礼的海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诵 湖南省教育厅 《海燕》 长沙方言 益阳方言 常德方言 邵阳方言 衡阳方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