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苍溪雪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策
1
作者 罗君 高玥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107,共4页
苍溪雪梨栽培系统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品种独特、历史悠久、文化保护传承完整、持续发展利用效益显著,已成为区域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和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更具有保护和开发的价值,为了更好地... 苍溪雪梨栽培系统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品种独特、历史悠久、文化保护传承完整、持续发展利用效益显著,已成为区域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和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更具有保护和开发的价值,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保护和利用好苍溪雪梨栽培系统,从国家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要求出发,系统分析了苍溪雪梨栽培系统的资源优势、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开发管理模式,为苍溪雪梨栽培系统传承与保护、绿色发展、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溪雪梨 资源优势 景观 保护开发
下载PDF
邵雍之自然审美意识及其诗作与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天道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1-186,共6页
两宋时期,诗歌创作的主导思想仍然是坚持儒家"文以载道"的传统。但与此同时,既基于"仁者,人也"的思想,同时受传统儒道两家自然审美意识的影响,作为理学家的邵雍则提出"以物观物"说,以"理"为万... 两宋时期,诗歌创作的主导思想仍然是坚持儒家"文以载道"的传统。但与此同时,既基于"仁者,人也"的思想,同时受传统儒道两家自然审美意识的影响,作为理学家的邵雍则提出"以物观物"说,以"理"为万事万物的本源,其思想理论中的"理",即所谓天理,是天人一体的生成域,由此,在他看来,天人是相依、相与、相存、相融的。运用到诗歌审美创作,则应该以超越私欲、超脱自我、摆脱尘世羁绊的"天下之心"去体悟"天地之心",存其所存,生其所生;在表达形式上,做到语言简洁、描写生动、纯净无暇、平淡素朴,以呈现自然景物、社会生活的原初本真存在态势,不加妄为,顺物自然,因其自己。影响所及,致使一部分理学诗人,如周敦颐、程颢等,其诗歌审美创作的诉求突出的表现为自得自然、任心随意,注重自出机杼,体现出一种对自然审美意识的崇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雍 理学诗人 “以物观物” 生其所生 自然审美意识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视阈下藏式传统村落规划设计方法探索
3
作者 罗君 唐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2年第8期46-50,共5页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这一地区极具特色的藏式建筑文化以及生活习俗,形成了川西地区独有的建筑风格和聚落空间。藏式传统村落,拥有极佳的区位条件和自然风光,在新时代背景下,各乡村发展基础、资源状况、文化特色等存...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这一地区极具特色的藏式建筑文化以及生活习俗,形成了川西地区独有的建筑风格和聚落空间。藏式传统村落,拥有极佳的区位条件和自然风光,在新时代背景下,各乡村发展基础、资源状况、文化特色等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乡村振兴发展成果单一,缺乏创新发展途径。文章将臧式传统村落现状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整体规划设计不仅在村落硬件上得到体现,更结合乡村振兴在软件上进行规划,设计出藏式传统村落创新发展途径。本篇文章目的是探索出藏区传统村落共有的发展模式,具有示范性和推广性作用,能为藏区的传统村落发展起到借鉴作用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规划设计 藏式传统村落
下载PDF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之构成论
4
作者 李天道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149,共6页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以天人一体、天人合一、阴阳合一、道法自然等为学理依据,在审美诉求方面推崇"人"与"天"即人与环境的和谐。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生存智慧就是解决如何实现齐万物、一"天人"的问题,即解决&...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以天人一体、天人合一、阴阳合一、道法自然等为学理依据,在审美诉求方面推崇"人"与"天"即人与环境的和谐。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生存智慧就是解决如何实现齐万物、一"天人"的问题,即解决"天"与"人"之间,也就是"人"与生存环境、自然环境的如何交相构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环境美学 “天人”交相构成 一天人 齐万物
下载PDF
论“理学诗派”之自然审美意识
5
作者 李天道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16-21,共6页
两宋时期的理学以"理"为万事万物的本源。"理"又称为天理,由此天人相依、天人相与,"理"是天人一体的基础,主导着当时的经世思潮,强调"文以载道"。与此同时,既基于"仁者,人也"的思想... 两宋时期的理学以"理"为万事万物的本源。"理"又称为天理,由此天人相依、天人相与,"理"是天人一体的基础,主导着当时的经世思潮,强调"文以载道"。与此同时,既基于"仁者,人也"的思想,同时受张载、朱熹等所提出的"大心"与"合内外之心"说的影响,"理学诗派"诗人的审美诉求一方面推崇自得自然,任心随意,强调自出机杼,同时,另一方面又突出地呈现一种对自然审美意识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诗派” “大心”说 自然审美意识
下载PDF
晚明自然审美意识的形成及其学理渊源
6
作者 黄维敏 李天道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93,共6页
晚明自然审美意识主张自然随意,自其所自,然其所然。这与当时的"阳明心学"和其所推崇的"本真"生存诉求的影响分不开。在"阳明心学"注重个体精神、推崇自我意识、向往"本真"生存思想的作用下,... 晚明自然审美意识主张自然随意,自其所自,然其所然。这与当时的"阳明心学"和其所推崇的"本真"生存诉求的影响分不开。在"阳明心学"注重个体精神、推崇自我意识、向往"本真"生存思想的作用下,文艺美学思想发生了变化,兴起了一种主旨在于弘扬"人"的个体意识,追求作为个体的"人"的尊严,主张"人"的自由,推崇个性化、自得化、自主化、自为化的"本真"生存与诗意化审美思潮。在这种思潮影响下,其时的文艺美学思想与自然审美意识都得以进一步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自然自得 自然审美意识
原文传递
道教守静养性的生态平衡之道
7
作者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24-27,共4页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有重视自我生态的传统。道教生态思想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风俗民情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论述了道教生态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个体生存状态中守静养性的生态平衡之道对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影响。
关键词 道教 生态思想 守静养性 平衡
下载PDF
论道教及其生态思想审美境界的最高理想——天人合一
8
作者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1期I0126-I0126,共1页
作为本土宗教,道教思想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存状态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道教及其生态思想所营造出来的审美境界,始终是凭借其"天人合一"为最高目标。本文论述的是道教及其生态思想审美境界中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
关键词 道教 生态思想 天人合一 自然生存状态
下载PDF
谈道教及其思想与道合真的审美境界
9
作者 《才智》 2015年第22期289-289,共1页
中国哲学与美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其境界,而审美境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最终觉解,是天人合一、主客观谐和,无限制的自由境界。道教及其思想认为,要进入这样的审美境界就要做到与道合真。
关键词 道教 审美境界 与道合真
原文传递
浅谈道教精神永恒生存状态之宗教美学意义
10
作者 《才智》 2015年第13期303-303,共1页
道教的神仙世界填补了现实社会的缺陷,其各种生态术其实都是期望能达到肉体的永恒,进而获得精神的永恒,让人们在求仙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和谐的宗教美学效应,进一步让他们将成仙当作自己一生的追求。
关键词 道教 精神永恒 宗教 美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