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论献疑
被引量:
22
1
作者
齐森华
刘召明
余意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9,共7页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论作为 2 0世纪文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学术命题之一 ,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研究的格局与走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一命题的理论局限日渐凸显。重新审视和反思其学理性价值 ,十分迫切和必要。
关键词
王国维
中国文学史
时代背景
审美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明代家乐的勃兴及其对戏剧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
7
2
作者
齐森华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5-123,共9页
关键词
明代
家乐
戏剧发展
戏剧活动家
厅堂演出
原文传递
试论明清折子戏的成因及其功过
被引量:
6
3
作者
齐森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2,共3页
折子戏作为中国戏曲史上特有的演出形式和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产生、发展和延续既有其外在的文化成因,又有其内在的必然因素。深入探究明清折子戏的成因及其功过,对于拓展戏曲史研究的视野,有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折子戏
成因
功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中词学与“词亡于明”辨
被引量:
4
4
作者
余意
齐森华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7-106,共10页
"明词"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文学现象的指称,其特定性必须与影响明词的主体文化联系起来理解。清代以来由于忽视此种认识形成了"词亡于明"的论调,存在着相当大的偏颇,必须加以辨析厘正。本文以考察影响明词的主体文...
"明词"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文学现象的指称,其特定性必须与影响明词的主体文化联系起来理解。清代以来由于忽视此种认识形成了"词亡于明"的论调,存在着相当大的偏颇,必须加以辨析厘正。本文以考察影响明词的主体文化为基本视点,以《全明词》提供的词人小传为依据,统计出有61.59%的词人产自吴中地区,进而说明吴中文化是影响明代词学的主体,并在此基础上辨析"词亡于明"论调的形成与吴中文化发展演变相关,提出认识明代词学必须深入理解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
明代
吴中“词亡于明”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逻辑演进
被引量:
6
5
作者
齐森华
谭帆
《社会科学战线》
1987年第3期256-265,共10页
本文试图作这样一种努力:淡化戏曲理论史研究中以著述者为线索的表述模式;而直接以理论思想的发展为中轴线,从而概括性地勾勒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逻辑演进。
关键词
古代戏曲理论
理论形态
戏曲演出
逻辑演进
理论思想
戏曲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
明中叶
历史演进
文艺理论研究
原文传递
谈谈《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
6
作者
齐森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4-35,共2页
谭帆和陆炜合著的《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就要出版了,我由于和两位曾经有过三年互相切磋、教学相长的因缘,我愿向广大读者说一点个人读后的感受。中国古代戏剧理论尽管是一个前人很少涉足的研究领域,但近十年来经过赵景深、夏写时、余...
谭帆和陆炜合著的《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就要出版了,我由于和两位曾经有过三年互相切磋、教学相长的因缘,我愿向广大读者说一点个人读后的感受。中国古代戏剧理论尽管是一个前人很少涉足的研究领域,但近十年来经过赵景深、夏写时、余秋雨、叶长海等同志的辛勤开拓,毕竟已经有了一批研究的专著问世。这对于后人继续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与其说是一种便利,毋宁说更是一种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剧理论
理论史
宏观研究
学术研究
余秋雨
赵景深
学术问题
微观研究
读后
理论批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狭义文学批评论稿》序
7
作者
齐森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狭义文学批评论稿》
序
中国
古代文学
文学批评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评《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
8
作者
齐森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7-109,共3页
关键词
学术史研究
西游记
中国古代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
古代小说研究
重复现象
四大奇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词叙录》贵在公允
被引量:
1
9
作者
齐森华
《上海戏剧》
1981年第6期58-59,共2页
徐文长这部有名著作,在明代“酷信北曲”、贬斥南曲的年代,敢于摆事实、讲道理,为南曲争得合法地位,是很有见地的。但他又实事求是,不走极端,承认北曲、南曲,各有短长,主张各自发展,各擅其长,尤为可贵。
关键词
《南词叙录》
戏曲理论
讲道理
《琵琶记》
戏曲史
徐文长
陈大声
赵贞女
宋人词
琵琶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等教育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委员会近期主要工作
10
作者
齐森华
《继续教育研究》
1997年第4期4-6,共3页
一、自学考试的现状、特点及进一步兴办的意义 自学考试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与生命力。截止1996年上半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开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410种,其中本科专业113种,独立本科段专业30种,...
一、自学考试的现状、特点及进一步兴办的意义 自学考试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与生命力。截止1996年上半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开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410种,其中本科专业113种,独立本科段专业30种,专科专业267种。从1981年开考以来,全国累计报名考生逾2000万人,目前建档考生670万人,毕业生130余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学考试制度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委员会
教育形式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助学
中文专业
秘书专业
中国文学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圣叹的戏曲主张述评
11
作者
齐森华
《文艺理论研究》
1984年第1期82-87,共6页
在我国古典戏曲理论批评史上,金圣叹的《第六才子书》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它不仅以其匠心独具的艺术鉴赏,对王实甫的《西厢记》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品评,而且通过精娴熟练的评点艺术,还阐述了许多大胆卓绝的艺术见解。这些主张在三百年前文...
在我国古典戏曲理论批评史上,金圣叹的《第六才子书》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它不仅以其匠心独具的艺术鉴赏,对王实甫的《西厢记》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品评,而且通过精娴熟练的评点艺术,还阐述了许多大胆卓绝的艺术见解。这些主张在三百年前文坛上出现,固然有其振聋发聩的积极作用,即使我们今天读来,仍能使人耳目为之一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小说
戏曲理论批评
女主人公
艺术鉴赏
金圣叹
爱情题材
西厢记
戏剧冲突
戏曲作品
李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2
作者
齐森华
《语文教学研究》
2007年第2期63-64,共2页
我国高校重新设置“大学语文”课程,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1980年10月,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华东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徐中玉先生倡议下,在上海召开了由20所高校参加的首次“大学语文教学讨论会”。与会代表一致同意,中...
我国高校重新设置“大学语文”课程,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1980年10月,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华东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徐中玉先生倡议下,在上海召开了由20所高校参加的首次“大学语文教学讨论会”。与会代表一致同意,中断了30年之后,在高校重开“大学语文”。从1980年至今,开设“大学语文”的高校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现在几乎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高校。至于大学语文的教材,据不完全统计,二十余年来累计亦达到1402种。“大学语文”教学26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十年辉煌,十年徘徊,六年重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
校务委员会
八十年代
大学校长
徐中玉
副主任
匡亚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对金圣叹的评价
13
作者
齐森华
《学术月刊》
1965年第2期71-73,共3页
金圣叹的政治立场学术界对金圣叹的政治立场的看法,分歧很大。公盾认为,金圣叹是封建反动文人。他列举金圣叹的《春感八首》等诗作,证明金圣叹对清朝皇帝是卑躬屈膝、感恩戴德,完全是一副奴才文人的嘴脸。
关键词
金圣叹
农民起义
哭庙案
政治立场
农民革命
梁山泊
反动
民主性
封建政权
反清斗争
原文传递
关于《窦娥冤》的评价问题——与张德鸿同志商榷
14
作者
齐森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5期24-27,共4页
《窦娥冤》是我国十三世纪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的不朽剧作。无论是思想性或艺术性,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和卓越的成就。近日读到张德鸿同志的《谈谈对〈窦娥冤〉的评价问题》(载《昆明师院学报》今年第一期)一文,力图对这部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
《窦娥冤》是我国十三世纪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的不朽剧作。无论是思想性或艺术性,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和卓越的成就。近日读到张德鸿同志的《谈谈对〈窦娥冤〉的评价问题》(载《昆明师院学报》今年第一期)一文,力图对这部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但张文对剧作否定过多,对古代作家要求也过苛。为明辩学术是非,我想就《窦娥冤》的评价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张德鸿同志商榷,也求教于广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娥冤
关汉卿
封建社会
评价问题
下层妇女
高利贷
思想意义
商榷
黑暗
作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藤花亭曲话》摭谈
15
作者
齐森华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2期99-105,共7页
梁廷柟的《藤花亭曲话》,不见有专文论述,在一些戏曲史论著中虽也偶有提及,但也都语焉不详,足见并不为人所注目。其实梁氏论曲,不仅态度较为公允,注重具体分析,这已属难能可贵。其品评各家剧作,十分强调艺术独创,善于运用比较方法,更是...
梁廷柟的《藤花亭曲话》,不见有专文论述,在一些戏曲史论著中虽也偶有提及,但也都语焉不详,足见并不为人所注目。其实梁氏论曲,不仅态度较为公允,注重具体分析,这已属难能可贵。其品评各家剧作,十分强调艺术独创,善于运用比较方法,更是匠心独具。所以作为一本戏曲批评论著,《曲语》颇有些独到之处,是很值得我们研究与珍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作家
戏曲批评
戏曲史
艺术成就
汤显祖
长生殿
艺术风格
作品
藤花亭曲话
雷同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曲包公戏琐谈
16
作者
齐森华
《齐鲁学刊》
1979年第6期52-57,共6页
一包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其实并无多大的建树。但是在封建国家的官僚机构里,贪赃枉法乃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包拯身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在整个封建官场的滔滔浊流中,却比较的清廉正直,比较的注意民间疾苦,这就特别容易引起人民...
一包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其实并无多大的建树。但是在封建国家的官僚机构里,贪赃枉法乃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包拯身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在整个封建官场的滔滔浊流中,却比较的清廉正直,比较的注意民间疾苦,这就特别容易引起人民群众的好感。据史书记载,早在北宋年代,他已经“名塞宇宙,小夫贱隶,类能谈之。”《本传》甚至说“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可见他在当时已成为妇孺皆知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公戏
广大人民群众
地主阶级
包拯
贪官污吏
封建王朝
历史人物
封建制度
元代社会
统治阶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独树·独好·独识——读焦循的《花部农谭》
17
作者
齐森华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6期94-98,共5页
焦循是我国清代乾嘉年间一位博学多能的学者,也是我国戏曲史上一位出色的戏曲理论家。他的《剧说》一书,辑录了唐宋以来散见于一百六十六种书籍中的有关戏曲的记载,为我们研究古典戏曲汇集了极可珍贵的资料。他的《花部农谭》,专论民间...
焦循是我国清代乾嘉年间一位博学多能的学者,也是我国戏曲史上一位出色的戏曲理论家。他的《剧说》一书,辑录了唐宋以来散见于一百六十六种书籍中的有关戏曲的记载,为我们研究古典戏曲汇集了极可珍贵的资料。他的《花部农谭》,专论民间地方戏曲,更是集中体现了那种超逸时俗的艺术独好,和独具只眼的艺术识见。这在当时剧坛,固是独树一帜,在我国古代戏曲理论宝库中,同样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循
花部
昆曲
封建士大夫
司马师
剧目
戏曲理论
陈世美
国戏曲
剧坛
原文传递
清代弹词研究
18
作者
盛志梅
齐森华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1期46-46,共1页
论文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既梳理了清代弹词的发展轨迹,又对几个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论文认为弹词的直接渊源是宋代的陶真,提出了弹词渊源于“瞽人诵诗”的假说。清代弹词形成叙事体和代言体两类。清代弹词存在着一个由书场曲艺渐变...
论文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既梳理了清代弹词的发展轨迹,又对几个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论文认为弹词的直接渊源是宋代的陶真,提出了弹词渊源于“瞽人诵诗”的假说。清代弹词形成叙事体和代言体两类。清代弹词存在着一个由书场曲艺渐变为案头文学的雅化历程。这个过程是随着书场弹词、书坊弹词、书斋弹词三部分的雅化趋势及相互消长的态势完成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弹词本是一种以娱乐为主的雅俗共赏的通俗文学,过多的赋予其教化使命或者一味的追求商业利益,都会葬送弹词的文学生命。文体分化使代言体弹词占了书场说唱的主流、叙事体弹词在书斋里的主导地位则始终未被撼动。两种文体的不同归宿说明了适者生存的文学生态原则。另外,作为文体分化的副产品。弹词的案头化最终导致了弹词文学的消亡。清代女性弹词中出现女扮男装现象。论文认为,文人“女性化心态”的历史符号学、文学创作思潮中的女性“士人化”及清代中叶兴起的才女文化热潮,是女扮男装文学现象文化的、文学的、社会的大背景,而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抑和束缚则是易妆的直接诱因,挑战现存秩序成为易妆现象最突出的文化表征。女性写作最普遍的弱点是对男性世界的陌生,这一点直接导致了作品中易妆女性不被读者信任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盛志梅
发展历史
陶真
渊源
代言体弹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笔谈《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
19
作者
孙逊
徐中玉
+8 位作者
郭豫适
章培恒
陈伯海
董乃斌
齐森华
李国章
谭帆
曹旭
王运熙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孙逊:当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学术研究界掀起了一种世纪回眸的热潮。五年过去了,这股学术热潮似乎也已过去了,但是就像一场大的风暴,它吹过以后,可能首先吹走的是浮土和表面上的一些树叶,最后积累下来的可能是深厚的土壤。今天...
孙逊:当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学术研究界掀起了一种世纪回眸的热潮。五年过去了,这股学术热潮似乎也已过去了,但是就像一场大的风暴,它吹过以后,可能首先吹走的是浮土和表面上的一些树叶,最后积累下来的可能是深厚的土壤。今天,由东方出版中心推出的这套《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可以讲就是那场世纪回眸热之后所保存下来的一个最厚重的积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谈
世纪回眸
学术研究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论献疑
被引量:
22
1
作者
齐森华
刘召明
余意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9,共7页
文摘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论作为 2 0世纪文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学术命题之一 ,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研究的格局与走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一命题的理论局限日渐凸显。重新审视和反思其学理性价值 ,十分迫切和必要。
关键词
王国维
中国文学史
时代背景
审美意识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明代家乐的勃兴及其对戏剧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
7
2
作者
齐森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5-123,共9页
关键词
明代
家乐
戏剧发展
戏剧活动家
厅堂演出
分类号
K248.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明清折子戏的成因及其功过
被引量:
6
3
作者
齐森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2,共3页
文摘
折子戏作为中国戏曲史上特有的演出形式和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产生、发展和延续既有其外在的文化成因,又有其内在的必然因素。深入探究明清折子戏的成因及其功过,对于拓展戏曲史研究的视野,有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折子戏
成因
功过
Keywords
opera highlight
eause
merits and demerits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中词学与“词亡于明”辨
被引量:
4
4
作者
余意
齐森华
机构
广东东莞理工学院中文系讲师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7-106,共10页
文摘
"明词"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文学现象的指称,其特定性必须与影响明词的主体文化联系起来理解。清代以来由于忽视此种认识形成了"词亡于明"的论调,存在着相当大的偏颇,必须加以辨析厘正。本文以考察影响明词的主体文化为基本视点,以《全明词》提供的词人小传为依据,统计出有61.59%的词人产自吴中地区,进而说明吴中文化是影响明代词学的主体,并在此基础上辨析"词亡于明"论调的形成与吴中文化发展演变相关,提出认识明代词学必须深入理解吴中。
关键词
词学
明代
吴中“词亡于明”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I206.7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逻辑演进
被引量:
6
5
作者
齐森华
谭帆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1987年第3期256-265,共10页
文摘
本文试图作这样一种努力:淡化戏曲理论史研究中以著述者为线索的表述模式;而直接以理论思想的发展为中轴线,从而概括性地勾勒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逻辑演进。
关键词
古代戏曲理论
理论形态
戏曲演出
逻辑演进
理论思想
戏曲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
明中叶
历史演进
文艺理论研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谈谈《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
6
作者
齐森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4-35,共2页
文摘
谭帆和陆炜合著的《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就要出版了,我由于和两位曾经有过三年互相切磋、教学相长的因缘,我愿向广大读者说一点个人读后的感受。中国古代戏剧理论尽管是一个前人很少涉足的研究领域,但近十年来经过赵景深、夏写时、余秋雨、叶长海等同志的辛勤开拓,毕竟已经有了一批研究的专著问世。这对于后人继续从事这个领域的研究,与其说是一种便利,毋宁说更是一种困难。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剧理论
理论史
宏观研究
学术研究
余秋雨
赵景深
学术问题
微观研究
读后
理论批评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狭义文学批评论稿》序
7
作者
齐森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狭义文学批评论稿》
序
中国
古代文学
文学批评
文学评论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评《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
8
作者
齐森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7-109,共3页
关键词
学术史研究
西游记
中国古代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
古代小说研究
重复现象
四大奇书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词叙录》贵在公允
被引量:
1
9
作者
齐森华
出处
《上海戏剧》
1981年第6期58-59,共2页
文摘
徐文长这部有名著作,在明代“酷信北曲”、贬斥南曲的年代,敢于摆事实、讲道理,为南曲争得合法地位,是很有见地的。但他又实事求是,不走极端,承认北曲、南曲,各有短长,主张各自发展,各擅其长,尤为可贵。
关键词
《南词叙录》
戏曲理论
讲道理
《琵琶记》
戏曲史
徐文长
陈大声
赵贞女
宋人词
琵琶记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等教育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委员会近期主要工作
10
作者
齐森华
机构
全国中文专业委员会
出处
《继续教育研究》
1997年第4期4-6,共3页
文摘
一、自学考试的现状、特点及进一步兴办的意义 自学考试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与生命力。截止1996年上半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开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410种,其中本科专业113种,独立本科段专业30种,专科专业267种。从1981年开考以来,全国累计报名考生逾2000万人,目前建档考生670万人,毕业生130余万人。
关键词
自学考试制度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委员会
教育形式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助学
中文专业
秘书专业
中国文学史
分类号
G726.9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圣叹的戏曲主张述评
11
作者
齐森华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4年第1期82-87,共6页
文摘
在我国古典戏曲理论批评史上,金圣叹的《第六才子书》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它不仅以其匠心独具的艺术鉴赏,对王实甫的《西厢记》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品评,而且通过精娴熟练的评点艺术,还阐述了许多大胆卓绝的艺术见解。这些主张在三百年前文坛上出现,固然有其振聋发聩的积极作用,即使我们今天读来,仍能使人耳目为之一新。
关键词
戏曲小说
戏曲理论批评
女主人公
艺术鉴赏
金圣叹
爱情题材
西厢记
戏剧冲突
戏曲作品
李渔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2
作者
齐森华
机构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
出处
《语文教学研究》
2007年第2期63-64,共2页
文摘
我国高校重新设置“大学语文”课程,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1980年10月,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华东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徐中玉先生倡议下,在上海召开了由20所高校参加的首次“大学语文教学讨论会”。与会代表一致同意,中断了30年之后,在高校重开“大学语文”。从1980年至今,开设“大学语文”的高校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现在几乎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高校。至于大学语文的教材,据不完全统计,二十余年来累计亦达到1402种。“大学语文”教学26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十年辉煌,十年徘徊,六年重振。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
校务委员会
八十年代
大学校长
徐中玉
副主任
匡亚明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对金圣叹的评价
13
作者
齐森华
出处
《学术月刊》
1965年第2期71-73,共3页
文摘
金圣叹的政治立场学术界对金圣叹的政治立场的看法,分歧很大。公盾认为,金圣叹是封建反动文人。他列举金圣叹的《春感八首》等诗作,证明金圣叹对清朝皇帝是卑躬屈膝、感恩戴德,完全是一副奴才文人的嘴脸。
关键词
金圣叹
农民起义
哭庙案
政治立场
农民革命
梁山泊
反动
民主性
封建政权
反清斗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窦娥冤》的评价问题——与张德鸿同志商榷
14
作者
齐森华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5期24-27,共4页
文摘
《窦娥冤》是我国十三世纪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的不朽剧作。无论是思想性或艺术性,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和卓越的成就。近日读到张德鸿同志的《谈谈对〈窦娥冤〉的评价问题》(载《昆明师院学报》今年第一期)一文,力图对这部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但张文对剧作否定过多,对古代作家要求也过苛。为明辩学术是非,我想就《窦娥冤》的评价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张德鸿同志商榷,也求教于广大读者。
关键词
窦娥冤
关汉卿
封建社会
评价问题
下层妇女
高利贷
思想意义
商榷
黑暗
作品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藤花亭曲话》摭谈
15
作者
齐森华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2期99-105,共7页
文摘
梁廷柟的《藤花亭曲话》,不见有专文论述,在一些戏曲史论著中虽也偶有提及,但也都语焉不详,足见并不为人所注目。其实梁氏论曲,不仅态度较为公允,注重具体分析,这已属难能可贵。其品评各家剧作,十分强调艺术独创,善于运用比较方法,更是匠心独具。所以作为一本戏曲批评论著,《曲语》颇有些独到之处,是很值得我们研究与珍视的。
关键词
剧作家
戏曲批评
戏曲史
艺术成就
汤显祖
长生殿
艺术风格
作品
藤花亭曲话
雷同化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曲包公戏琐谈
16
作者
齐森华
出处
《齐鲁学刊》
1979年第6期52-57,共6页
文摘
一包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其实并无多大的建树。但是在封建国家的官僚机构里,贪赃枉法乃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包拯身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在整个封建官场的滔滔浊流中,却比较的清廉正直,比较的注意民间疾苦,这就特别容易引起人民群众的好感。据史书记载,早在北宋年代,他已经“名塞宇宙,小夫贱隶,类能谈之。”《本传》甚至说“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可见他在当时已成为妇孺皆知的人物。
关键词
包公戏
广大人民群众
地主阶级
包拯
贪官污吏
封建王朝
历史人物
封建制度
元代社会
统治阶级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独树·独好·独识——读焦循的《花部农谭》
17
作者
齐森华
出处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6期94-98,共5页
文摘
焦循是我国清代乾嘉年间一位博学多能的学者,也是我国戏曲史上一位出色的戏曲理论家。他的《剧说》一书,辑录了唐宋以来散见于一百六十六种书籍中的有关戏曲的记载,为我们研究古典戏曲汇集了极可珍贵的资料。他的《花部农谭》,专论民间地方戏曲,更是集中体现了那种超逸时俗的艺术独好,和独具只眼的艺术识见。这在当时剧坛,固是独树一帜,在我国古代戏曲理论宝库中,同样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关键词
焦循
花部
昆曲
封建士大夫
司马师
剧目
戏曲理论
陈世美
国戏曲
剧坛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清代弹词研究
18
作者
盛志梅
齐森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
出处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1期46-46,共1页
文摘
论文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既梳理了清代弹词的发展轨迹,又对几个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论文认为弹词的直接渊源是宋代的陶真,提出了弹词渊源于“瞽人诵诗”的假说。清代弹词形成叙事体和代言体两类。清代弹词存在着一个由书场曲艺渐变为案头文学的雅化历程。这个过程是随着书场弹词、书坊弹词、书斋弹词三部分的雅化趋势及相互消长的态势完成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弹词本是一种以娱乐为主的雅俗共赏的通俗文学,过多的赋予其教化使命或者一味的追求商业利益,都会葬送弹词的文学生命。文体分化使代言体弹词占了书场说唱的主流、叙事体弹词在书斋里的主导地位则始终未被撼动。两种文体的不同归宿说明了适者生存的文学生态原则。另外,作为文体分化的副产品。弹词的案头化最终导致了弹词文学的消亡。清代女性弹词中出现女扮男装现象。论文认为,文人“女性化心态”的历史符号学、文学创作思潮中的女性“士人化”及清代中叶兴起的才女文化热潮,是女扮男装文学现象文化的、文学的、社会的大背景,而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抑和束缚则是易妆的直接诱因,挑战现存秩序成为易妆现象最突出的文化表征。女性写作最普遍的弱点是对男性世界的陌生,这一点直接导致了作品中易妆女性不被读者信任的命运。
关键词
清代
盛志梅
发展历史
陶真
渊源
代言体弹词
分类号
J826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笔谈《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
19
作者
孙逊
徐中玉
郭豫适
章培恒
陈伯海
董乃斌
齐森华
李国章
谭帆
曹旭
王运熙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文摘
孙逊:当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学术研究界掀起了一种世纪回眸的热潮。五年过去了,这股学术热潮似乎也已过去了,但是就像一场大的风暴,它吹过以后,可能首先吹走的是浮土和表面上的一些树叶,最后积累下来的可能是深厚的土壤。今天,由东方出版中心推出的这套《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可以讲就是那场世纪回眸热之后所保存下来的一个最厚重的积淀。
关键词
笔谈
世纪回眸
学术研究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论献疑
齐森华
刘召明
余意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明代家乐的勃兴及其对戏剧发展的作用
齐森华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7
原文传递
3
试论明清折子戏的成因及其功过
齐森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吴中词学与“词亡于明”辨
余意
齐森华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4
原文传递
5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逻辑演进
齐森华
谭帆
《社会科学战线》
1987
6
原文传递
6
谈谈《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
齐森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古代狭义文学批评论稿》序
齐森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略评《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
齐森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南词叙录》贵在公允
齐森华
《上海戏剧》
198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高等教育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委员会近期主要工作
齐森华
《继续教育研究》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金圣叹的戏曲主张述评
齐森华
《文艺理论研究》
198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齐森华
《语文教学研究》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关于对金圣叹的评价
齐森华
《学术月刊》
1965
0
原文传递
14
关于《窦娥冤》的评价问题——与张德鸿同志商榷
齐森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藤花亭曲话》摭谈
齐森华
《文艺理论研究》
198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元曲包公戏琐谈
齐森华
《齐鲁学刊》
197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独树·独好·独识——读焦循的《花部农谭》
齐森华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
0
原文传递
18
清代弹词研究
盛志梅
齐森华
《中文自学指导》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笔谈《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
孙逊
徐中玉
郭豫适
章培恒
陈伯海
董乃斌
齐森华
李国章
谭帆
曹旭
王运熙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