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尿酸、MMP-9、hs-CRP、IL-6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牛凡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3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关系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63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2例,另设正...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关系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63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2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0名,所有入选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MMP9,放免平衡法测定IL6水平,比较各指标在ACS中的相互关系并分析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ACS组血尿酸、MMP9、hsCRP、IL6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除尿酸外,MMP9、hsCRP、IL6的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CS患者外周血清尿酸、MMP9、CRP、IL6水平明显增高,且不同类型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越广泛,血清MMP9、CRP、IL6水平增高越显著,四指标联合检测对ACS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高敏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双腔起搏对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房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帅 张虹 +3 位作者 仝凌 李敏 吴桂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永久双腔起搏治疗对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房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山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成功实施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的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46例,所有患者术前以及术后连续3d进行静息标准十二... 目的探讨永久双腔起搏治疗对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房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山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成功实施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的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46例,所有患者术前以及术后连续3d进行静息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每份心电图P波以及QRS波频率,并将每日P波以及QRS波频率进行对比。同时记录并分析每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的基础疾病等。结果 46例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术前窦性P波频率60~88(73.4±6.2)次/min,室性逸搏频率30~50(41.9±5.6)次/min。术后第1天在未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基础上,窦性P波频率降至60~80(66.7±4.8)次/min,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2天以及第3天窦性P波频率仍有下降趋势,分别为60~72(65.6±3.7)次/min,60~71(64.8±3.1)次/min,但速度已放缓,仍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腔起搏可改善Ⅲ°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降低心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描记术 抗心律失常药
下载PDF
有序治疗模式对降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再次入院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5期772-773,共2页
冠心病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当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1])。冠心病PCI术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法,通过图表的方法来提供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巩固治疗效果,减少项目遗漏,实现... 冠心病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当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1])。冠心病PCI术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法,通过图表的方法来提供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巩固治疗效果,减少项目遗漏,实现有序化的治疗,防止患者再入院是强调标准化的治疗流程,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2])。让患者行PCI术后防止再次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常规治疗 再入院率 PCI 治疗模式 术后患者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易损斑块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大军 《实用医技杂志》 2012年第5期494-495,共2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发生机制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发生机制主要是不稳定斑块的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就是指那些不稳定和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斑块。ACS是造成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猝死的重要的病因,所以,对于ACS的早期识别及积极正确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易损斑块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形成倾向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缺血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起搏术中心房阈值测试困难的处理方法
5
作者 孙帅 张虹 +3 位作者 仝凌 吴桂萍 李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6期2766-2767,共2页
永久双腔起搏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起搏阈值是稳定而持续夺获心脏所需的最低能量,心房电极的阈值是否良好是心房电极位置是否良好的重要参考条件。但是部分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常合并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 永久双腔起搏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起搏阈值是稳定而持续夺获心脏所需的最低能量,心房电极的阈值是否良好是心房电极位置是否良好的重要参考条件。但是部分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常合并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尤其在术中恰巧出现上述情况时,术中心房电极阈值测试就会遇到很大困难,不仅增加手术时间,还可能引起术后起搏失夺获、阈值偏高、耗电量增加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阈值 心房电极 起搏术 测试 缓慢性心律失常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双腔起搏 电极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