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消化道不同部位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33
1
作者 钟芸诗 +4 位作者 周平红 徐关东 时强 蔡世伦 姚礼庆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胃镜下诊疗,经病理确诊为上消化道SMTs,且资料记录完整的1743例患者(1775例次诊疗)纳入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胃镜下诊疗,经病理确诊为上消化道SMTs,且资料记录完整的1743例患者(1775例次诊疗)纳入回顾性研究,分析上消化道各部位SM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1)食管SMTs702例次,其中平滑肌瘤占92.59%(650/702)。(2)胃SMTs1045例次:胃底405例次,其中胃肠间质瘤占61.48%(249/405)、平滑肌瘤占35.56%(144/405);胃体307例次,其中胃肠间质瘤占46.58%(143/307)、平滑肌瘤占29.32%(90/307);胃窦191例次,其中异位胰腺占43.46%(83/191)、错构瘤占23.56%(45/191)、脂肪瘤占14.66%(28/191)、胃肠间质瘤占10.47%(20/191);贲门142例次,其中平滑肌瘤占77.46%(110/142)。(3)十二指肠SMTs28例次:球部19例次,其中异位胰腺10例次、Brunner瘤4例次、胃肠间质瘤3例次;降部9例次,其中脂肪瘤4例次、异位胰腺2例次、胃肠间质瘤1例次、其他2例次。结论食管内多为平滑肌瘤。胃底及胃体部多见胃肠间质瘤及平滑肌瘤,胃窦部多见异位胰腺及错构瘤,贲门部多见平滑肌瘤。十二指肠球部多见异位胰腺、Brunner瘤及胃肠间质瘤,降部则多见脂肪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病理类型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诊疗规范(v1.2018) 被引量:34
2
作者 李全林 +1 位作者 钟芸诗 周平红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2期318-321,共4页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是一种由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增高和松弛障碍引起的,以进食困难、反流、胸痛、反复肺部感染为主要表现的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极大。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率先开展经口内镜下肌切...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是一种由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增高和松弛障碍引起的,以进食困难、反流、胸痛、反复肺部感染为主要表现的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极大。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率先开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以来,经过7年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国际上完成POEM手术最多、疗效最显著的内镜中心。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结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的经验,提出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中山规范",以期为国内各级医院提供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诊疗标准,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贲门失弛缓症 诊疗规范
下载PDF
内镜切除结直肠黏膜下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附559例报告) 被引量:22
3
作者 钟芸诗 +5 位作者 周平红 徐美东 时强 蔡世伦 武逸人 姚礼庆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黏膜下肿瘤(SMTs)的分布情况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下诊治结直肠SMTs 559例临床资料、病理学类型及其特点。结果结肠SMTs中以脂肪瘤148例(84.1%)... 目的探讨结直肠黏膜下肿瘤(SMTs)的分布情况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下诊治结直肠SMTs 559例临床资料、病理学类型及其特点。结果结肠SMTs中以脂肪瘤148例(84.1%)最为常见,其次为颗粒细胞瘤(GCTs)9例(5.1%),平滑肌瘤7例(4.0%),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7例(4.0%),胃肠间质瘤(GISTs)1例(0.6%)及其他SMTs4例(2.3%)。其中脂肪瘤可发生于结肠各段,以右半结肠多见;GCTs多见于右半结肠;平滑肌瘤、NETs多见于左半结肠。直肠SMTs中以NETs349例(91.1%)最为常见,其次为脂肪瘤13例(3.4%),平滑肌瘤11例(2.9%),GISTs7例(1.8%),GCTs1例(0.3%)及其他SMTs2例(0.5%)。其中NETs可发生于直肠各段,以下段直肠多见;脂肪瘤、平滑肌瘤多见于直肠上下段;GISTs可见于直肠各段。结论结肠SMTs中良性病变多,可允许内镜下随访,当出现临床症状或瘤体短时间内增大时行内镜下治疗。直肠SMTs中有恶变倾向的病变占绝大多数,一经发现需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 黏膜下肿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超高龄患者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徐恩盼 李冰 +6 位作者 周平红 姚礼庆 时强 蔡世伦 孙迪 钟芸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1年第12期985-990,共6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超高龄(≥80岁)患者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长期生存情况。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1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的结直肠癌...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超高龄(≥80岁)患者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长期生存情况。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1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的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721例患者(778个病灶)纳入本研究。以80岁为界,分为超高龄组(55例,7.6%)和非超高龄组(666例,92.4%),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过程、并发症发生率、病理特征及长期随访结果。结果超高龄组患者的基础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超高龄组[54.5%(30/55)比31.5%(210/666),P<0.001],其余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高龄组与非超高龄组病变的完整切除率分别为93.1%(54/58)、95.3%(686/720),R0切除率分别为89.7%(52/58)、93.2%(671/720),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84.5%(49/58)、90.3%(650/720),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5%(3/55)、2.7%(18/666),平均住院分别为2.98 d、2.54 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高龄组和非超高龄组患者三年总体生存率分别95.8%、98.0%,五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5.1%、97.4%。结论虽然超高龄患者的基础疾病发生率明显较高,但其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者接受ESD治疗仍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年龄组 安全性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同时性多原发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孙迪 时强 +7 位作者 徐美东 钟芸诗 蔡世伦 李冰 陈涛 姚礼庆 周平红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6-810,共5页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同时性多原发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01至2016-12-3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的25例同时性多原发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病...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同时性多原发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01至2016-12-3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的25例同时性多原发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灶大小、病理学检查结果、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结果 22例病人同期切除多个病灶,3例病人分次切除病灶,其中1例病人6个月内分次切除4个病灶,每次2个。共切除54个病灶,切除标本49块,其中5块标本上有2个病灶。整块切除率100%,治愈性切除率为87%(47/54)。术后1例病人食管穿孔,2例食管狭窄,无其他并发症。2例病人接受术后放疗,2例病人同时接受术后放疗和化疗,1例病人追加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9.4(8.6~43.8)个月,1例病人局部复发,无手术相关性死亡,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 ESD用于同时性多原发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安全有效。对于早期食管癌病人行胃镜检查时,应格外警惕食管多原发病灶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同时性多原发癌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原文传递
食管胃同时性双原发早期癌或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时强 周平红 +7 位作者 钟芸诗 徐美东 李冰 蔡世伦 陈涛 孙迪 姚礼庆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0-414,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治疗食管胃同时性双原发早期癌或癌前病变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医院内镜中心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ESD治疗的5例食管胃同时性双原发早期癌或癌前病变患者资料。分析患者...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治疗食管胃同时性双原发早期癌或癌前病变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医院内镜中心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ESD治疗的5例食管胃同时性双原发早期癌或癌前病变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病变特征,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7.8±13.1)岁。食管病变平均大小(2.1±0.9)cm,位于食管上段1例,中段4例;胃病变平均大小(2.5±1.5)cm,位于胃窦2例,胃角2例,贲门1例。ESD同期切除4例,分次切除1例,均达到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提示,食管癌前病变伴胃癌前病变2例,食管癌前病变伴胃早癌2例,食管早癌伴胃早癌1例。5例患者10处病变均实现治愈性切除。术后1例出现食管狭窄,扩张治疗后好转。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存活3例,死亡2例,死因与疾病内镜诊治无关。结论ESD可以作为治疗食管胃同时性双原发早癌或癌前病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原发性 早期胃癌 早期食管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胃肠间质瘤内镜治疗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4
7
作者 钟芸诗 时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8-382,共5页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一种相对罕见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性肿瘤的大部分,起源于胃肠道固有肌层和黏膜肌层,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由于其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因此,对于局限性的GIST的首选治疗方...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一种相对罕见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性肿瘤的大部分,起源于胃肠道固有肌层和黏膜肌层,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由于其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因此,对于局限性的GIST的首选治疗方式仍为外科手术切除。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为基础的内镜切除术也逐渐应用于GIST的治疗中,而且因其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恢复快、病人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正日益被接受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内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治疗结直肠黏膜病变术后肛管引流减压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冰 周平红 +7 位作者 姚礼庆 徐美东 任重 时强 陈涛 蔡世伦 钟芸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02-805,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黏膜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留置肛管减压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结直肠黏膜病变且术后放置肛管引流减压的6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观... 目的探讨结直肠黏膜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留置肛管减压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结直肠黏膜病变且术后放置肛管引流减压的6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病变位于右半结肠21例,左半结肠9例,直肠31例。病变直径0.8~12.0(3.3±2.3)cm。ESD术中无大量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例(1.6%)病人发生迟发性出血,经输血补液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后3例(4.9%)病人发生电凝综合征;无术后穿孔发生。结论结直肠黏膜病变ESD术后应用肛管减压引流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但是否需要常规放置仍须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肛管引流 结直肠 黏膜病变
原文传递
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胃底部小及微小胃肠间质瘤价值探讨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冰 +7 位作者 周平红 姚礼庆 徐美东 任重 时强 陈涛 蔡世伦 钟芸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治疗胃底部小及微小(直径<2 cm)的胃肠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FTR治疗胃底部小及微小(直径<2 cm)胃肠间质瘤131例病人的临床... 目的探讨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治疗胃底部小及微小(直径<2 cm)的胃肠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FTR治疗胃底部小及微小(直径<2 cm)胃肠间质瘤13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期间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131例病人经术前超声内镜检查示14例(10.7%)具有胃肠间质瘤高风险特征,病变直径为1.0(0.2~1.7)cm;EFTR整块切除122例,整块切除率为93.1%,非整块切除病灶经行再次切除后均全部切除;中位手术时间为30(10~113)min,19.1%(25/131)手术时间≥60 min,术中未发生较大量的出血,亦无中转手术的病例,术后住院时间为4(1~12)d。1例(0.8%)在术后出现明显气腹,使用20G穿刺针进行减压治疗后好转;1例(0.8%)在术后出现胸腔积液伴发热及局部肺不张,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后好转;术后4例(3.1%)病人发生电凝综合征,予以禁食、输液、静脉使用抗生素等保守治疗后好转。对于非完整切除和具有超声内镜高风险特征的病灶的病人,未实施外科手术及放化疗等追加治疗,而是密切随访。术后随访时间为33(18~54)个月,未见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直径<2 cm的胃部胃肠间质瘤在病人有意愿治疗的情况下应尽早行内镜下切除治疗,而EFTR治疗位于胃底部的胃肠间质瘤虽然有一定技术难度,但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全层切除术 胃底 胃肠间质瘤
原文传递
内镜切除技术在结直肠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姚礼庆 钟芸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6-539,共4页
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及以其为基础的内镜切除术包括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和双镜联合(LECS)治疗等,因其在治疗结直肠肿瘤的微创性和功能保存上体... 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及以其为基础的内镜切除术包括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和双镜联合(LECS)治疗等,因其在治疗结直肠肿瘤的微创性和功能保存上体现的绝对优势,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结直肠肿瘤的治疗中。本文就上述治疗方法在治疗结直肠肿瘤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切除术
原文传递
儿童认知发展论下的科普类信息设计研究——以学龄期儿童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湖南包装》 2021年第3期96-99,共4页
儿童是国家发展的种子,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国家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提倡素质教育,引导新型教学改革,都是为了培养中国儿童的核心素养。以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学龄期儿童对于科普类信息的认知和体验,总结出学龄期... 儿童是国家发展的种子,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国家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提倡素质教育,引导新型教学改革,都是为了培养中国儿童的核心素养。以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学龄期儿童对于科普类信息的认知和体验,总结出学龄期儿童对科普类信息设计的需求点。将科普知识与信息设计相结合,在深奥的科学知识和充满求知欲的儿童面前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让儿童与科普类信息之间更加无障碍地交流与获取。通过视觉化的科普类信息设计,让儿童在科学与艺术的指引下收获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亚杰儿童认知理论 科普类信息 视觉设计 学龄期儿童
下载PDF
中国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18版)解读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全林 +1 位作者 钟芸诗 周平红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09-612,共4页
2018年8月,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牵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的部分专家共同制订的《中国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18版)》... 2018年8月,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牵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的部分专家共同制订的《中国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诊治专家共识(2018版)》于包括《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在内的5种期刊同时发表。本共识是国内首部关于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内镜诊治的专家共识,从内镜医生的角度阐述了SMT的内镜诊治过程,希望为内镜医生提供相关临床指导及诊疗思路。共识首次提出了内镜下治疗SMT的病例选择原则和技术原则,并对于SMT的内镜下治疗适应证及禁忌证,建议临床医生按照病情的需要及自身的技术特点加以选择。本文对共识中内镜下SMT治疗部分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解读,总结了该共识针对不同起源层次、不同大小、不同部位的SMT,内镜圈套切除术、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内镜全层切除术及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的适用情况,并对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内镜治疗指征和内镜治疗新技术等SMT内镜治疗中的争议点和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黏膜下肿瘤 专家共识解读
原文传递
牙线悬吊牵引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时强 孙迪 +9 位作者 钟芸诗 徐美东 李冰 蔡世伦 任重 张浩 雍园园 姚礼庆 周平红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目的评估牙线悬吊牵引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SD治疗的直肠NEN患者资料。病例入选标... 目的评估牙线悬吊牵引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SD治疗的直肠NEN患者资料。病例入选标准:(1)年龄在18~80岁之间;(2)病变最大直径<1.5 cm;(3)肿瘤位于黏膜下层,且未侵犯固有肌层;(4)未见肠周或腹腔肿大淋巴结;(5)积极要求内镜治疗。根据上述标准,共37例直肠NEN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56.0±11.3)岁;均为单发肿瘤;病变平均最大直径(0.8±0.2)(0.5~1.2)cm,分期均为T1期,术后病理类型均为神经内分泌瘤(NET)。17例采用牙线悬吊牵引辅助ESD治疗(牵引组),20例采用传统ESD治疗(非牵引组)。牵引组在切开边缘并适当剥离后,在直肠腔内伸出一个固定好牙线的金属夹,夹住切开的黏膜边缘;再另用一个金属夹,将用于牵引的牙线固定到病变的对侧正常黏膜,轻拉牙线,将黏膜拉起,显露肿瘤与正常组织的边界后,进行病变的剥离。非牵引组手术参照传统ESD操作流程。比较牵引组与非牵引组的手术时间、校正手术时间(牵引组中,排除牙线牵引装置组装时间后的手术时间)、完整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牵引组与非牵引组患者的病变最大径分别为(0.7±0.2)cm和(0.8±0.2)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5,P=0.673)。牵引组G1期13例,G2期4例;非牵引组术后病理G1期17例,G2期3例;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680)。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基底切缘均为阴性,均达到完整切除和治愈性切除。牵引组和非牵引组分别有2例和5例提示肿瘤紧贴烧灼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6)。牵引组和非牵引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7±3.3)min和(17.9±6.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6,P=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直肠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牙线牵引
原文传递
结直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电凝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迪 +7 位作者 钟芸诗 时强 蔡世伦 李冰 陈涛 姚礼庆 徐美东 周平红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电凝综合征(PEECS)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为ESD围手术期处理提供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412例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病人。... 目的探讨结直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电凝综合征(PEECS)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为ESD围手术期处理提供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412例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病人。分析病人的性别、年龄、病变大小、位置和起源等因素与PEECS的关系。结果 28例(6.8%)病人并发结直肠ESD术后PEECS。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和肿瘤起源是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20 mm vs.≥20 mm)、肿瘤位置(结肠vs.直肠)和肿瘤起源(黏膜层或黏膜下层vs.固有肌层)为PEE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直径≥20 mm、肿瘤位于结肠和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是ESD切除结直肠黏膜下肿瘤术后病人并发PEEC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病人,术后应予严密观察和谨慎的围手术期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结直肠黏膜下肿瘤 电凝综合征
原文传递
内镜套扎术治疗内痔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章涵 +6 位作者 贺东黎 时强 李冰 徐恩盼 刘婧依 周平红 钟芸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9-221,共3页
内痔是由位于肛门齿状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和充血而形成的,是常见的直肠良性肿块[1-2]。美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痔的患病率可达55%,高风险人群的年龄在45~65岁[3,4]。内痔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黏膜组织长期... 内痔是由位于肛门齿状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和充血而形成的,是常见的直肠良性肿块[1-2]。美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痔的患病率可达55%,高风险人群的年龄在45~65岁[3,4]。内痔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黏膜组织长期持续的脱垂、绞窄、溃疡和血栓形成等[5],严重者可出现头晕、心悸、血压下降甚至失血性休克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内痔 套扎术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早筛、早诊、早治上海方案(2023年版) 被引量:3
16
作者 上海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 赵任 +15 位作者 蔡三军 许剑民 张卫 蔡国响 常文举 戴卫星 高显华 季晓频 刘方奇 莫少波 彭俊杰 王绍栋 张弢 张雅琦 钟芸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6,共54页
结直肠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在中国全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2位、死亡率位居第4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结直肠癌早筛、早诊、早治是... 结直肠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在中国全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2位、死亡率位居第4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结直肠癌早筛、早诊、早治是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上海市自2013年起,持续开展社区结直肠癌筛查,通过早期筛查发现癌前病变、降低发病风险,早期诊断结直肠癌并进行及时治疗,显著延长了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同时,上海市各大医院规范化诊治水平较高,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也相对较高,甚至超过欧美发达国家。但由于地区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国大部分地区仍未开展结直肠癌相关防治项目,同时,由于基层医院业务能力不足,较低的早期诊断率及早期治疗率成为限制中国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针对基层医院对于结直肠癌背景、风险预防、常用筛查手段、规范性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认知不足的现状,上海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组织上海各大医院结直肠癌诊治专家,共同编写《结直肠癌早筛、早诊、早治上海方案(2023年版)》,方案从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癌前病变及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早期结直肠癌的治疗等6个方面进行了详尽介绍,并提供了相关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本方案旨在规范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实践,提升中国结直肠癌的防治效果。结直肠癌的早筛、早诊、早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结直肠癌虽然已有多种筛查方法,但仍存在灵敏度和特异度不足等问题,同时在全国众多医院,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还存在着规范化的问题。因此,未来结直肠癌防治之路除了开发更高效的筛查方法、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早筛 早诊 早治
下载PDF
结直肠脂肪瘤的内镜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7
17
作者 时强 +7 位作者 姚礼庆 周平红 徐美东 朱宝山 胡宇 蔡世伦 武选人 钟芸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总结结直肠脂肪瘤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6例(91枚)结直肠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内镜特点及治疗。结果结直肠脂肪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主要依据结肠镜、超声内镜检查... 目的总结结直肠脂肪瘤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6例(91枚)结直肠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内镜特点及治疗。结果结直肠脂肪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主要依据结肠镜、超声内镜检查结果。91枚结直肠脂肪瘤中53枚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29枚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2枚行内镜黏膜分片切除术(endoscopic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5枚行电切术,2枚行息肉咬除术。结论结肠镜及超声内镜下结直肠脂肪瘤有特征性表现。结直肠脂肪瘤在内镜下行黏膜剥离或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瘤 胃肠道 内窥镜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钟芸诗 +5 位作者 姚礼庆 徐美东 时强 蔡世伦 李冰 周平红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23-727,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SMTs)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ESD治疗的412例结直肠SMT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内镜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358例(86....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SMTs)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ESD治疗的412例结直肠SMT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内镜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358例(86.9%)达到完整切除。13例(3.2%)出现出血、穿孔并发症。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位于结肠(OR=0.460,95%CI:0.232~0.911,JP=0.014)及内镜医师ESD年操作量(OR=0.421,95%CI:0.211—0.837,P=0.026)是结直肠SMTsESD非完整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灶位于结肠(OR=0.253,95%CI:0.067~0.957,P=0.043)、固有肌层起源(OR=5.459,95%CI:1.162~25.638,P=0.032)及内镜医师ESD年操作量(OR=0.198,95%CI:0.058~0.674,P=0.010)是影响结直肠SMTsESD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SD可安全、有效切除结直肠SMTs,但肿瘤位置及内镜医师的ESD操作经验会对完整切除及并发症的发生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治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结直肠黏膜下肿瘤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锰对雄性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凤迪 杨欣欣 +5 位作者 袁媛 刘巍 徐斌 徐兆发 邓宇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探讨锰暴露对雄性小鼠血清性激素分泌的影响。 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染锰组。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2.5、25.0、50.0 mg/kg MnCl2,注射容量5 ml/kg,每天染毒1次,持续14 d,最后一天... 目的 探讨锰暴露对雄性小鼠血清性激素分泌的影响。 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染锰组。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2.5、25.0、50.0 mg/kg MnCl2,注射容量5 ml/kg,每天染毒1次,持续14 d,最后一天染毒24 h后处死小鼠,测量体重、睾丸和附睾的重量,腹主动脉采血,离心后取血清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卵泡刺激素(folid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睾酮(testosterone,T)的水平。HE染色观察下丘脑神经元细胞组织形态的改变。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染锰组小鼠体重、睾丸和附睾脏器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锰组血清中GnRH、FSH和LH含量显著升高至68.22 ng/L、11.43 U/L、2 055.82 pg/ml(P<0.05),T水平明显降低至81.25 nmol/L(P<0.05)。HE染色发现对照组可见结构清楚,排列规整,核膜清晰,染锰组逐渐形态紊乱,胞体皱缩,细胞周围间隙增大。 结论 锰暴露可引起雄性小鼠血清性激素分泌异常以及下丘脑组织形态受损,GnRH、FSH、LH明显升高,睾酮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 睾酮 生殖系统
原文传递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中双闭环反馈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许洪军 《汽车电器》 2001年第4期1-2,共2页
对汽车巡航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 ,介绍了巡航控制中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指出采用双闭环反馈系统 ,既可防止“游车”现象 ,又可实现调节时间短。
关键词 双闭环 反馈信号 汽车 巡航控制系统 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