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影响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59
1
作者 李俊 李彬 +1 位作者 沈波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4-561,共8页
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评价联合应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否会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方法 通过检索Embase、Pubmed、Ovid、Biosis、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 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评价联合应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否会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方法 通过检索Embase、Pubmed、Ovid、Biosis、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获得1994年2月至2014年2月发表的有关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联合应用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随机对照试验(分为维生素组与安慰剂组).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采用漏斗图及Egger检验评价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和34 481例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的发表偏倚较小(漏斗图示研究处于漏斗图顶部,分布均匀,左右对称;Egger检验P>0.10),异质性较低(卡方检验,I2<50%).各项研究维生素组与安慰剂组的基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期间维生素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安慰剂组(P均<0.05).荟萃分析显示,维生素组与安慰剂组之间的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因性死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RR(95% CI)分别为0.98(0.93 ~ 1.03)、0.97(0.87 ~1.07)、1.00(0.92 ~ 1.08)和0.92(0.82 ~ 1.03).结论 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联合应用可以降低心血管病或高危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是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不推荐联合使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半胱氨酸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10007例台州女性HPV感染状况及21种基因亚型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吴春龙 郭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3461-3463,共3页
目的:调查台州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其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DNA杂交技术,同时检测HPV的21种亚型,其中高危亚型13种(HPV16,52,58,33,18,31,68,39,59,51,56,45,35),低危亚型5种(HPV11,6,42,43,44),中国人群常见亚型3... 目的:调查台州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其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DNA杂交技术,同时检测HPV的21种亚型,其中高危亚型13种(HPV16,52,58,33,18,31,68,39,59,51,56,45,35),低危亚型5种(HPV11,6,42,43,44),中国人群常见亚型3种(HPV53,66,CP8304)。结果:10007例就诊者中,检出2080例HPV阳性患者,总的阳性率20.79%(2080/10007)。其中高危亚型2133例(含多重感染的重复计数),约占阳性亚型总数的78.42%(2133/2720);低危亚型174例(含多重感染的重复计数),约占阳性亚型总数的6.40%(174/2720);中国人群常见亚型413例(含多重感染的重复计数),约占阳性亚型总数的15.18%(413/2720)。单一亚型阳性为主要的感染模式,比率为76.73%(1596/2080)。高危亚型阳性率的前三位是HPV16,52,58。台州地区HPV感染率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结论:台州地区女性HPV的感染阳性率以及亚型分布与浙江省的其他地区都比较接近,但台州地区的HPV阳性率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与同省的杭州调查结果完全不同,这需要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HPV) 基因亚型 台州
原文传递
血清NSE、ProGRP、CEA、SCCA和CYFRA21-1联检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8
3
作者 金霞霞 陈世勇 +2 位作者 郭峰 许成新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antigen,SCCA)及细胞角蛋白1...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antigen,SCCA)及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或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4例肺部良性疾病、12例小细胞肺癌、2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ProGRP、NSE、CEA、SCCA、CYFRA21-1含量。结果:NSE、ProGRP对SCLC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6.7%、83.3%,且NSE与ProGRP具有很好的相关性,CYFRA21-1对鳞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3.6%,CEA对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4.3%。SCLC组ProGRP、NSE水平均显著高于NSCLC组、肺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SCLC组,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oGRP、NSE联检对SCLC的检出率可达91.7%,CYFRA21-1、SCCA、CEA联检对腺癌、鳞癌的检出率分别为71.4%、72.7%。结论:ProGRP及ProGRP+NSE是SCLC诊断的较好指标,CYFRA21-1、CEA分别对鳞癌、腺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诊断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癌胚抗原 鳞状细胞癌抗原 细胞角蛋白19
下载PDF
胃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锋 +1 位作者 陈世勇 阮林松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8期4470-4471,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38例胃良性疾病、12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72—4的表达情况。结果CEA、CA19—9...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38例胃良性疾病、12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72—4的表达情况。结果CEA、CA19—9、CA72—4在胃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2.1%(51/121),46.3%(56/121)和53.7%(65/121),水平均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组,三者联检其阳性率达76.0%(92/121)。CEA、CA19—9、CA72—4的阳性率随胃癌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增高,Ⅲ~Ⅳ期胃癌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结论CEA、CA19—9、CA72—4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分期,尤其是三项联检对胃癌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 CA19—9 CA72—4 胃癌
下载PDF
肠杆菌诱导型AmpC酶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沈定树 周雪艳 +5 位作者 袁远 徐玖 陈慧红 夏东 陈东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84-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诱导型AmpC酶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的影响及其治疗策略。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用FOX药敏纸片作为诱导剂,以CAZ、CTX和FEP作为指示剂,检测肠杆菌的诱导AmpC酶的产生。结果待测的196株菌株中有101株为产诱导型AmpC酶阳性(51.5... 目的探讨诱导型AmpC酶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的影响及其治疗策略。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用FOX药敏纸片作为诱导剂,以CAZ、CTX和FEP作为指示剂,检测肠杆菌的诱导AmpC酶的产生。结果待测的196株菌株中有101株为产诱导型AmpC酶阳性(51.5%),其中阴沟肠杆菌58株(67.4%),产气肠杆菌18株(52.9%),沙雷菌属共8株(40%),费劳地枸椽酸杆菌6株(42.8%),聚团肠杆菌6株(33.3%),奇异变形杆菌5株(20.8%),其余95株产诱导型AmpC酶为阴性。产诱导型AmpC酶阳性菌株中无一株对FEP纸片的抑菌圈直径有影响,诱导型AmpC酶试验均为阴性。结论对于鉴定确认为诱导型AmpC酶阳性菌株的感染,即使实验报告三代头孢菌素为敏感,也应慎用或避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治疗,以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为首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AmpC酶试验 头孢菌素 肠杆菌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超 许成新 +1 位作者 林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998-999,100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疾病诊治和判断疾病活动度的价值。方法收集89例确诊为RA的患者(RA组),收集同期体检的92例健康者(对照组),并根据DAS28进一步分活动期和缓解期,分别检测各组血清铁蛋白、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疾病诊治和判断疾病活动度的价值。方法收集89例确诊为RA的患者(RA组),收集同期体检的92例健康者(对照组),并根据DAS28进一步分活动期和缓解期,分别检测各组血清铁蛋白、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C-反应蛋白(CRP)和ESR,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A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的血清铁蛋白也显著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e与DAS28呈正相关(r=0.485,P<0.05),而与CRP、ESR和抗CCP抗体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不仅可作为RA诊断指标之一,而且是评价RA患者疾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清铁蛋白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原文传递
DCP、AFP-L3和AF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付水 +2 位作者 朱海燕 祁志荣 陈红艳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脱γ一羧基凝血酶原(DC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HC)单独和联合诊断的意义,为PHC诊治提供一种新方法,以及对高危人群作筛选。方法:采集53例PHC、51例肝硬化、60例慢性肝炎和52例健... 目的:探讨血清中脱γ一羧基凝血酶原(DC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HC)单独和联合诊断的意义,为PHC诊治提供一种新方法,以及对高危人群作筛选。方法:采集53例PHC、51例肝硬化、60例慢性肝炎和5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分别检测DCP、AFP-L3和AFP,并对其统计分析。结果:PHC患者的DCP、AFP-L3和AFP均显著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和健康对照者,DCP、AFP-L3和AFP在PHC组中的灵敏度分别为77.36%、69.8 1%和60.38%,特异性分别为89.57%、88.34%和77.91%。三者联检时,其诊断的敏感度可提高至94.34%。结论:DCP对PHC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联检DCP、AFP-L3和AFP可有效提高PHC尤其是AFP阴性PHC的诊断效率,对PHC的早期诊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甲胎蛋白 脱γ一羧基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异质体
下载PDF
微量元素的检测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中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梅丽萍 孙星达 +2 位作者 王静 麻微微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1198-1200,共3页
目的:探讨四种微量元素铜(Cu)、锌(Zn)、铁(Fe)、铬(Cr)与糖尿病(DM)及糖尿病肾病(DN)之间的关系,研究微量元素在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同时测定98例DM患者,DM、DN肾功能正常组53例,DM、DN肾功能不全组33例,正常对照组60例的微量... 目的:探讨四种微量元素铜(Cu)、锌(Zn)、铁(Fe)、铬(Cr)与糖尿病(DM)及糖尿病肾病(DN)之间的关系,研究微量元素在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同时测定98例DM患者,DM、DN肾功能正常组53例,DM、DN肾功能不全组33例,正常对照组60例的微量元素铜(Cu)、锌(Zn)、铁(Fe)、铬(Cr)的值及肌酐(Cr)、尿素(BUN)、胱抑素C(Cy-sC)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值。结果:DM组与对照组比较,铜高于正常对照组,锌、铁、铬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微量元素与血糖的相关性,除铜是正相关,锌、铁、铬均为负相关。DN肾功能不全组和DN肾功能正常组锌、铁、铬均低于正常对照组,铜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N肾功能不全组锌、铁均低于DN肾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微量元素的检测,对DM的发生、发展,有效的预防并发症DN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肾功能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原文传递
台州地区体检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陈世勇 王倩 +3 位作者 许玲鸽 郭峰 许成新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9-1180,1183,共3页
目的:了解台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变迁,以及实施计划免疫后对HBV感染率变化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2009年HBsAg与HBsAb两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3年-2009年人群HBsAg阳性率逐步下降,HB... 目的:了解台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变迁,以及实施计划免疫后对HBV感染率变化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2009年HBsAg与HBsAb两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3年-2009年人群HBsAg阳性率逐步下降,HBsAb阳性率有升高趋势。男性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χ2=372.8,P<0.05),HBsAb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05)。HBsAg阳性主要分布于31岁~50岁青壮年中。实施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18岁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下降显著,HB-sAb阳性率变化不明显。结论:自2003年-2009年,台州地区乙肝防治效果明显,儿童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对预防儿童感染HBV病毒效果显著,要继续加强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抗原 表面抗体 计划免疫
原文传递
基于PSR-熵权模糊物元模型的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安全评价
10
作者 杨调调 +1 位作者 邵月花 谈存峰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6期53-57,共5页
流域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渭河作为黄河第一大支流,对其进行生态安全评价对渭河甚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构建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对2010-2... 流域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渭河作为黄河第一大支流,对其进行生态安全评价对渭河甚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构建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对2010-2019年渭河流域甘肃段6个县区的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2010-2019年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安全总体上呈现良好状况且提升稳健,生态安全欧式贴近度值由0.542上升至0.597,但6县区发展不均衡。渭源县、甘谷县和秦州区流域生态安全状况呈向好态势发展,陇西县和武山县生态安全状态有待进一步提升,麦积区生态安全欧式贴近度位于6县区的最末端。未来渭河干流六县区仍需高度重视流域生态安全并建立预警机制,从而更好地促进渭河流域甘肃段整体流域生态安全状态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安全 PSR模型 模糊物元模型 熵权法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和甲胎蛋白异质体在甲胎蛋白低浓度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成新 林黎 +1 位作者 方美丹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20期2986-2988,299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低浓度AFP原发性肝细胞癌(PHC)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1例低浓度AFP的PHC患者、52例非肝癌患者和10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分别检测GPC3和AFP-L3,计算敏感度、特异度、... 目的探讨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低浓度AFP原发性肝细胞癌(PHC)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1例低浓度AFP的PHC患者、52例非肝癌患者和10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分别检测GPC3和AFP-L3,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析GPC3和AFP-L3与肝癌相关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低浓度AFP的PHC患者的GPC3和AFP-L3阳性率高于非肝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肝癌组和健康对照组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GPC3诊断低浓度AFP PHC患者的敏感度(54.90%)低于AFP-L3(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项联合检测特异度为97.39%,敏感度为86.27%。GPC3和AFP-L3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4和0.731。肿瘤直径<5 cm和TMN分期Ⅰ期GPC3和AFP-L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C3和AFP-L3对低浓度AFP PHC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尤其在早期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联合检测能有效避免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甲胎蛋白异质体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原文传递
2829例台州成年人微量元素检测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春龙 钟倩怡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1268-1269,共2页
目的:调查台州地区成年人的微量元素分布情况。方法:运用原子吸收光谱仪BH2100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液中微量元素铅、镉的含量;运用原子吸收光谱仪BH5100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液中铜、锌、钙、镁、铁元素的含量。结果:2829例分析对象中,全... 目的:调查台州地区成年人的微量元素分布情况。方法:运用原子吸收光谱仪BH2100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液中微量元素铅、镉的含量;运用原子吸收光谱仪BH5100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液中铜、锌、钙、镁、铁元素的含量。结果:2829例分析对象中,全血铜缺乏率2.2%(61/2829);全血钙缺乏率19.3%(546/2829);全血铁缺乏率13.5%(383/2829);全血镁缺乏率0.7%(19/2829);全血锌缺乏率6.7%(819/2829),全血镉超标率3.6%(102/2829);全血铅超标率4%(113//2829)。其中达到国家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观察标准的有1.84%(52//2829)。结论:台州地区成年人微量元素缺乏第一位是钙;台州地区的铅、镉超标率也不容忽视,表明环境保护依然是政府部门不能放松的任务。在各个微量元素中,全血铜、全血钙、全血镉、全血铅异常者均为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全血铁缺乏者为女性显著多于男性;全血镁和全血锌的分布无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全血 台州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19项生化指标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梅丽萍 孙星达 +1 位作者 陈葆国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生化项目检测对冠心病患者诊治的意义。方法应用日本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00例冠心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系列的含量。结果冠心病患者血尿酸(UA)、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 目的探讨常规生化项目检测对冠心病患者诊治的意义。方法应用日本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00例冠心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系列的含量。结果冠心病患者血尿酸(UA)、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总胆红素(TB)、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他生化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总胆红素、尿酸与血脂对冠心病诊断及病情的监测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红素 尿酸 血脂 冠心病 生物化学
下载PDF
sB7-H3联合NSE对肺癌诊断的探讨
14
作者 张超 +1 位作者 朱海燕 褚帮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524-25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sB7-H3和NSE对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收集68例肺癌患者、75例肺部良性病和6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分别检测sB7-H3和NSE,统计诊断效能,分析sB7-H3和NSE与TMN分期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的sB7-H3和NSE阳性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 目的探讨血清中sB7-H3和NSE对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收集68例肺癌患者、75例肺部良性病和6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分别检测sB7-H3和NSE,统计诊断效能,分析sB7-H3和NSE与TMN分期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的sB7-H3和NSE阳性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肺部良性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7-H3诊断肺癌患者的敏感度(61.76%)高于NSE(51.47%)(P<0.05),sB7-H3特异度(92.86%)与NSE(94.29%)相当(P>0.05)。两项串联检测时特异性略升至97.86%,并联检测时敏感度显著提高到79.69%。sB7-H3和NSE随着TMN分期增加而升高,除了sB7-H3的Ⅰ/Ⅱ期和Ⅲ期无差别,其余均有差异。结论sB7-H3和NSE对肺癌具有较强的诊断效能,尤其sB7-H3在早期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两项并联检测能有效避免一些漏检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B7-H3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肺癌 TMN分期
原文传递
某蓄电池有限公司周边居民微量元素的检测
15
作者 梅丽萍 +2 位作者 金霞霞 周君 杨琼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2295-2296,共2页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有限公司周边居民微量元素铜(Cu)、锌(Zn)、铁(Fe)、镁(Mg)、钙(Ca)、铅(Pb)和镉(Cd)7种元素的变化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同时测定1195例居民必需微量元素Cu、Zn、Fe、Mg、Ca和人体有害微量元素Pb、Cd及... 目的:了解某蓄电池有限公司周边居民微量元素铜(Cu)、锌(Zn)、铁(Fe)、镁(Mg)、钙(Ca)、铅(Pb)和镉(Cd)7种元素的变化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同时测定1195例居民必需微量元素Cu、Zn、Fe、Mg、Ca和人体有害微量元素Pb、Cd及正常对照组84例7种微量元素的值。结果:居民组与对照组比较,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u、Zn、Fe、Mg、Ca无多大变化(P>0.05),人体有害微量元素Pb、Cd升高(P<0.01)。结论:有害微量元素Pb、Cd的升高与某蓄电池有限公司的含铅、镉粉尘和废气未经收集处理直接外排有关,污染了环境,导致当地居民生活铅、镉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需微量元素 有害微量元素 生活环境
原文传递
农户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甘肃省平凉市169户农村居民的调查
16
作者 罗鹏 谈存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22-27,共6页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部分地区出现农村基础设施“只建不管”或者“重建轻管”的现象,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选择甘肃省平凉市169户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农村基础设...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部分地区出现农村基础设施“只建不管”或者“重建轻管”的现象,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选择甘肃省平凉市169户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受访者的性别对农户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有较为显著的负影响;开展一事一议活动的次数、公共支出透明度、农户对邻里信任程度、村内团结程度和村集体组织动员力度对农户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有较为显著的正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户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对策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户参与管护意识;(2)完善基层工作制度,提升村庄治理水平;(3)提高村庄自组织能力,推动管护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管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例肺吸虫患者胸腔积液的实验室诊断
17
作者 郑瑞林 梁海燕 +1 位作者 钟倩怡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5期698-698,共1页
关键词 实验室诊断 肺吸虫病 胸腔积液 虫患 人畜共患疾病 世界性分布 检查资料 生活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