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三维CT导航引导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杨阳 董健文 +5 位作者 刘仲宇 陈瑞强 陈子豪 翟正 戎利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5-671,共7页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CT导航引导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疗效,总结手术技术要点及存在问题。方法 2020年4月—2021年10月,27例腰椎疾病患者接受实时三维CT导航引导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男18例,女9例;年龄48~84岁,平均63.2岁。疾...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CT导航引导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疗效,总结手术技术要点及存在问题。方法 2020年4月—2021年10月,27例腰椎疾病患者接受实时三维CT导航引导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男18例,女9例;年龄48~84岁,平均63.2岁。疾病类型:单纯腰椎管狭窄症6例,单纯腰椎失稳症1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失稳症9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6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患者均存在下肢神经症状,其中单侧15例、双侧12例。病程1~300个月,中位数24个月。术中经椎间孔入路8例、经关节突入路18例、联合入路1例;共32个节段融合,其中单节段融合23例、双节段融合3例、三节段融合1例;L_(2、3) 1例、L_(3、4) 4例、L_(4、5) 20例及L_(5)、S_(1) 7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intraoperative estimated blood loss,IEBL)及围术期并发症;术后1周CT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改善情况,评价经皮椎弓根螺钉及Cage植入的准确性;评估术前及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患者对手术疗效的满意度。结果 手术时间255~805 min,平均424.9 min;IEBL为150~290 mL,平均219.3 mL。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2个月,平均12.4个月。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下降,JOA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患者对疗效满意度达优26例、中1例,优良率96.3%。1例术中L_(5)神经根束支部分损伤,对症治疗3个月后部分恢复。术中共植入118枚经皮椎弓根螺钉(其中116枚经导航引导下植入)、33枚Cage(均经导航引导下植入),术后1周复查CT评判导航引导下植钉准确率99.1%、Cage植入准确率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导航 三维CT 脊柱内镜手术 经椎间孔入路 腰椎椎间融合术
原文传递
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L_(5)-S_(1)峡部裂性滑脱:技术要点与临床结果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子豪 董健文 +5 位作者 刘仲宇 陈瑞强 杨阳 翟正 戎利民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37-444,共8页
目的分析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镜下融合)治疗L_(5)-S_(1)峡部裂性滑脱的技术要点与临床结果。方法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共10例L_(5)-S_(1)峡部裂性滑脱患者于我院接受镜下融合,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0~79岁,平均(57.8±... 目的分析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镜下融合)治疗L_(5)-S_(1)峡部裂性滑脱的技术要点与临床结果。方法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共10例L_(5)-S_(1)峡部裂性滑脱患者于我院接受镜下融合,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0~79岁,平均(57.8±10.4)岁。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6例,Ⅱ度滑脱4例(其中2例接近Ⅲ度滑脱,1例为双节段Ⅱ度滑脱行双节段镜下融合);2例单节段滑脱患者合并L_(4-5)椎管狭窄,除镜下融合外同时行L_(4-5)单纯镜下减压。4例经椎间孔入路,6例经关节突入路。术后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腰椎CT评价减压与内固定情况。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使用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痛及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疗效。随访超过6个月者复查腰椎CT,按照Bridwell标准判断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按术前规划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97.2±87.2)min。住院时间平均(16.0±4.3)天,其中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4±3.8)天。术后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7.1±10.3)个月。术后及末次随访ODI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影像学滑脱距离、滑脱程度、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滑脱节段前凸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经关节突入路术中减压时出口根损伤外,术中、术后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间>6个月者共8例,其中7例(87.5%)骨性融合。结论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L_(5)-S_(1)峡部裂性滑脱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脊柱融合术 腰椎 脊椎滑脱
原文传递
大通道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3年以上随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子豪 董健文 +3 位作者 刘仲宇 陈瑞强 戎利民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分析大通道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间融合术(镜下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3年以上的随访结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接受镜下融合手术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共28例;女20例,男8例;年龄40~80(58.9±10... 目的分析大通道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间融合术(镜下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3年以上的随访结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接受镜下融合手术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共28例;女20例,男8例;年龄40~80(58.9±10.6)岁。病程为1~240(44.0±53.3)个月。诊断为单纯腰椎椎管狭窄5例、单纯腰椎不稳3例、腰椎椎管狭窄合并不稳5例、腰椎退行滑脱12例、复发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例;其中26例为单节段,2例为双节段;12例经椎间孔入路,16例经关节突入路;11例(68.8%)行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使用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痛及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价疗效。对随访腰椎CT影像按照Bridwell标准判断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镜下融合手术;手术时间为239~630(399.8±104.4)min。所有病例随访时间为37~61(44.7±6.2)个月。术后及末次随访ODI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增加[(12.2±2.1)mm比(8.3±2.8)mm,P<0.05]。术中、术后及随访时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术后椎管内骨块残留压迫行走根。随访期间14例复查腰椎CT;其中13例(92.9%)达到骨性融合。结论大通道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椎间融合术3年以上随访临床疗效令人满意,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微创 脊柱融合术 腰椎 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单节段镜下融合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近期疗效
4
作者 刘仲宇 董健文 +3 位作者 陈子豪 杨阳 戎利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4-842,共9页
目的:探讨单节段镜下融合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22年2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接受腰椎单节段镜下融合手术,且住院期间完善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骨密度检... 目的:探讨单节段镜下融合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22年2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接受腰椎单节段镜下融合手术,且住院期间完善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骨密度检测的病例24例,其中男7例、女17例;年龄44~80岁,平均66.0±9.9岁,术后随访时间21.6±12.6(3~47)个月。按是否合并骨质疏松症分为2组,其中8例合并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组),16例不合并骨质疏松症(对照组)。骨质疏松症病例及时予抗骨松治疗。镜下融合手术均采用工作内径7.1mm的同轴水介质大通道脊柱内镜。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临床疗效。术后3d复查腰椎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及腰椎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评价减压与内固定情况;末次随访时行腰椎DR者,评估螺钉松动及融合器沉降情况;术后随访超过6个月且复查腰椎CT者,判断融合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诊断、术前椎间隙高度、手术节段,术前VAS、JOA评分及ODI等均无统计学差异。骨质疏松组最低骨密度平均值T=-3.2±0.6,明显低于对照组T=-1.4±0.8(P=0.000)。骨质疏松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29.9±135.2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327.4±68.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术中影像辅助方式、出血量、单侧入路双侧减压(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例数、术后椎间隙高度、住院天数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腰痛/腿痛VAS评分、JOA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下融合 骨质疏松症 脊柱退变性疾病 脊柱微创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大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与安全性
5
作者 董健文 +4 位作者 刘仲宇 陈子豪 陈瑞强 杨阳 戎利民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探讨大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2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72例单节段大通道镜下融合患者,其中腰椎滑脱症36例(滑脱组),包括退行性Ⅰ°滑脱15例、Ⅱ°滑... 目的探讨大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2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72例单节段大通道镜下融合患者,其中腰椎滑脱症36例(滑脱组),包括退行性Ⅰ°滑脱15例、Ⅱ°滑脱3例,峡部裂性Ⅰ°滑脱11例、Ⅱ°滑脱7例;术前不存在滑脱的腰椎退行性疾病36例(非滑脱组)。采用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通过术后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腰椎CT评估椎管减压情况,根据Bridwell标准评估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腰椎融合情况。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1.0±13.3)个月(8~61个月)。滑脱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非滑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ODI、腰痛及腿痛VAS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滑脱组术后平均椎间隙高度(13.43 mm)高于非滑脱组(12.0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融合率相近(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大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但对于L5~S1节段峡部裂性Ⅱ°滑脱,镜下融合操作具有较高的技术挑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内窥镜检查 椎管狭窄 椎间盘移位
下载PDF
脊柱微创手术目的再思考
6
作者 陈子豪 董健文 +3 位作者 刘仲宇 黄丽君 戎利民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脊柱微创手术具有局部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脊柱外科医生的关注和青睐。伴随着微创脊柱外科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微创手术技术适应证过宽、疗效不佳、应用合理性不足等问题也逐步... 脊柱微创手术具有局部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脊柱外科医生的关注和青睐。伴随着微创脊柱外科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微创手术技术适应证过宽、疗效不佳、应用合理性不足等问题也逐步涌现,因此需要对脊柱微创手术开展的目的进行再次深入的思考,以促进其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为脊柱微创手术技术的合理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最小侵入外科手术 目的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三维CT导航与传统X线透视引导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翟正 董健文 +5 位作者 刘仲宇 陈瑞强 陈子豪 杨阳 戎利民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39-245,共7页
目的:研究三维CT导航技术引导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可行性、技术要点与初步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共56例脊柱内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中采用的影像学技术分为三维CT导航组和X线透... 目的:研究三维CT导航技术引导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可行性、技术要点与初步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共56例脊柱内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中采用的影像学技术分为三维CT导航组和X线透视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置钉准确率和手术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价手术疗效。采用X线评估每组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CT导航组共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cage滑入腹膜后间隙1例、cage下沉1例、出口根不完全损伤1例;X线透视组1例患者出现出口根神经节刺激症状。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显著恢复(P<0.05)。三维CT导航组置钉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透视组(99.2%vs.93.3%,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根据改良MacNab评分标准,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CT导航引导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安全、可行,初步疗效满意。与传统X线透视比较,其置钉准确率更高且可以减少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经关节突 计算机断层扫描 术中导航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与经关节突入路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8
作者 陈子豪 董健文 +5 位作者 刘仲宇 陈瑞强 Fawad Ullah 张涛涛 戎利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9-347,共9页
目的:比较单孔同轴大通道内镜下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术(镜下融合)经椎间孔入路与经关节突入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22年2月共46例单节段镜下融合病例,男18例、女28例;年龄40~80岁,平均60.9±10.5岁,术后随访时间3~4... 目的:比较单孔同轴大通道内镜下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术(镜下融合)经椎间孔入路与经关节突入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22年2月共46例单节段镜下融合病例,男18例、女28例;年龄40~80岁,平均60.9±10.5岁,术后随访时间3~47个月。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8例为经椎间孔入路,28例为经关节突入路,均采用工作内径7.1mm的大通道脊柱内镜。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使用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痛及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价临床疗效。术后3d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腰椎CT评价减压与内固定情况。术后随访超6个月且复查腰椎CT者,按照Bridwell标准判断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诊断、术前椎间隙高度、手术节段,术前ODI评分、VAS评分及JOA评分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椎间孔入路组72.2%的患者术前存在单侧根性症状,而经关节突入路组则有64.3%术前为双侧根性症状,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0)。经椎间孔入路组手术时间平均327.7±89.9min,住院时间平均14.8±6.0d;经关节突入路组手术时间平均385.9±96.7min,住院时间平均19.5±7.8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P=0.038)。经关节突入路组75%的患者接受了单侧入路双侧减压。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ODI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评分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显著增加(P<0.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且复查CT者共21例,其中20例(95.2%)达到骨性融合,两组融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椎间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间融合术 内镜 经椎间孔入路 经关节突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