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PKP骨水泥注射过中线分布对压缩性骨折椎体两侧刚度的影响 被引量:144
1
作者 陈柏龄 谢登辉 +4 位作者 庄新明 杨晓曦 于滨生 郑召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评价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骨水泥注射超越椎体中线与否对椎体轴向及两侧刚度的影响。方法:3具防腐成人胸腰椎椎体标本(T4~L1)用于实验。通过MTS平台给椎体施加轴向压力,制作压缩性椎体骨折模型,同时进行球囊辅助下经单侧椎... 目的:评价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骨水泥注射超越椎体中线与否对椎体轴向及两侧刚度的影响。方法:3具防腐成人胸腰椎椎体标本(T4~L1)用于实验。通过MTS平台给椎体施加轴向压力,制作压缩性椎体骨折模型,同时进行球囊辅助下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根据骨水泥是否过椎体中线分为两组,骨水泥注射不过椎体中线(A组,n=9);骨水泥注射过椎体中线(B组,n=8),骨水泥注射量为椎体体积的10%。24h后放置在MTS-858材料实验平台上,给标本分别施加0~300N轴向和侧方压力载荷,记录并比较骨水泥注射术后,两组椎体轴向及两侧的刚度差异。结果:轴向压缩载荷下,A组与B组间轴向压缩刚度无显著差异(P>0.05);在椎体侧方压缩载荷下,尽管A组椎体骨水泥穿刺侧的刚度与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非穿刺侧刚度上,B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行单侧PKP时,若骨水泥填充不过椎体中线时,则非穿刺侧刚度明显低于穿刺侧,而骨水泥填充过中线时,则两侧椎体刚度可同时得到显著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侧方压缩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椎体刚度和力学平衡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7
2
作者 陈柏龄 +3 位作者 谢登辉 庄新明 杨晓曦 郑召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恢复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椎体刚度中的差异,以及骨水泥分布对椎体两侧力学平衡的影响。方法将27个胸椎椎体制作成从缩性骨折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9个椎体):经单侧椎弓根PKP且骨水泥填充...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恢复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椎体刚度中的差异,以及骨水泥分布对椎体两侧力学平衡的影响。方法将27个胸椎椎体制作成从缩性骨折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9个椎体):经单侧椎弓根PKP且骨水泥填充局限于椎体半侧组(A组)、经单侧椎弓根PKP且骨水泥填充超过中线组(B组)及经双侧椎弓根PKP组(C组)、采用MTS材料测试系统对所有椎体在3个不同时相中(完整状态、骨水泥强化前、骨水泥强化后)进行压缩试验。记录力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比较椎体各时相、各部位的刚度值。结果B组有1个椎体、C组有2个椎体被损坏,予以剔除.骨水泥强化前3组椎体标本的整体刚度较完整状态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强化后,3组均可显著增加椎体的整体刚度,A组和B组刚度值[(251.37±23.34)、(250.41±21.27)N/m]与完整状念时的刚度水平[(260.48±34.15)、(257.60±31.44)N/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强化后的刚度值[(280.88±37.54)N/ml高于完整状态水平[(246.20±43.74)N/m](P〈0.05)。骨水泥强化后,A组强化侧的刚度值可以恢复至完整状念水平,且显著高于非强化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椎体均可以均衡恢复两侧的刚度(P〉0.05)。结论 单侧与双侧PKP均可恢复压缩性骨折椎体的整体刚度。当骨水泥填允超过中线时,单侧PKP可以与双侧PKP一样使椎体两侧刚度得到均衡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椎 生物力学 椎体后凸成形术
原文传递
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OPG、OPGL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0
3
作者 陈柏龄 谢登辉 +3 位作者 王宗伟 李佛保 徐栋梁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otal flavone of epimedium,TFE)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为传统中药的现代化和二次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4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20只,行假手术处理),去卵巢组(OVX组,20只...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otal flavone of epimedium,TFE)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为传统中药的现代化和二次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4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20只,行假手术处理),去卵巢组(OVX组,20只,切除卵巢后不给予淫羊藿处理),淫羊藿组(TFE组,20只,切除卵巢后给予淫羊藿灌胃)。所有大鼠术前及术后4周以DEXA骨密度仪检测L4骨密度变化(若BMD下降>20%,则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模型建立后TFE组大鼠给予淫羊藿总黄酮(浓度30mg/ml,10ml/kg,1次/d)灌胃4周。所有大鼠处死前再行DEXA骨密度检测,过量麻醉法处死后取其股骨下部,切片匀浆提取骨组织中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骨组织护骨素(osteoprotegrin,OPG)、护骨素配体(OPGL) mRNA的表达。结果:①TFE组大鼠切除卵巢4周后,腰椎BMD均值降至(0.084±0.020)g/cm2,降幅>20%证明骨质疏松模型建立。TFE灌胃4周后其腰椎BMD提高至(0.112±0.009)g/cm2,与给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FE组大鼠骨组织中OPG mR-NA的表达较OVX组相比,明显增强,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OPGL mRNA表达促进作用不明显,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FE是通过促进骨组织中OPG mRNA的表达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从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骨质疏松 护骨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运动与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柏龄 +1 位作者 李佛保 谢登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7-659,705,共4页
目的:对比运动和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5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Basal)、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去卵巢加雌激素干预组(OVX+E)、去卵巢加运动干预组(OVX+Run)。OVX+E组在... 目的:对比运动和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5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Basal)、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去卵巢加雌激素干预组(OVX+E)、去卵巢加运动干预组(OVX+Run)。OVX+E组在手术1周后开始每天给予肌肉注射己烯雌酚(0.025mg/kg,持续12周)。OVX+Run组术后1周开始采用大鼠专用跑笼进行运动训练(跑速6.4m/min,1次/天,持续12周)。术后13周,对全部大鼠进行股骨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指标的测定。结果:(1)OVX+E组BMD值与OVX组无明显差别;OVX+Run组BMD分别较OVX组和OVX+E组显著增加(P<0.05);(2)OVX+Run组、OVX+E组极限剪切载荷、剪切强度极限、剪切弹性模量和最大剪应变显著高于OVX组(P<0.05),而与Sham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OVX+Run与OVX+E组比较,剪切弹性模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运动和雌激素均能显著提高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性能,但运动能够更好地提高骨硬度和增强骨抵抗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雌激素 去卵巢大鼠 骨密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术后腰背肌功能训练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柏龄 黄阳亮 +3 位作者 张远华 谢登辉 刘少喻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评价术后腰背肌功能训练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术后仅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B组术后进行抗骨质疏松... 目的:评价术后腰背肌功能训练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术后仅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B组术后进行抗骨质疏松联合系统性腰背肌训练。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1个月、6个月及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配对资料的t检验对组内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组间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例患者得到1年以上随访,A组23例,B组25例。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术前分别与术后3天、1个月、6个月及1年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VAS评分与B组相比较,术后1年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ODI指数与B组相比较,术后6个月及1年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系统性腰背肌训练能够提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中、长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肌训练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胸腰段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17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庆雄 陈柏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1-282,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原因。[方法]收集本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的患者共157例,发生钢板断裂17例,回顾性分析钢板断裂发生的原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7例钢板断裂中,钢...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原因。[方法]收集本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的患者共157例,发生钢板断裂17例,回顾性分析钢板断裂发生的原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7例钢板断裂中,钢板过短2例,钢板位置不当4例,螺钉穿过骨折线3例,骨折复位不良4例,骨缺损未植骨者1例,过早负重2例,不适当的功能锻炼1例。[结论]钢板的选择和应用不当,骨折复位不良,过早负重及不恰当的功能锻炼均是导致钢板断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钢板 断裂 原因
原文传递
TNF-α在骨质疏松性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柏龄 谢登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31-1935,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骨质疏松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40只5月龄Spa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6只)和去卵巢组(Ovx组,24只)。Ovx术后第5周开始应用上下法(up-down method)和撤尾法(tail withdrawte...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骨质疏松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40只5月龄Spa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6只)和去卵巢组(Ovx组,24只)。Ovx术后第5周开始应用上下法(up-down method)和撤尾法(tail withdrawtest)对2组大鼠进行疼痛行为测量,每周1次。术后第8周每组分别杀死8只大鼠,取腰5背根神经节,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腰5背根神经节中TNF-α的表达。Ovx组剩余的16只大鼠再随机分成Ovx-1组和Ovx-2组,其中Ovx-2组予腹腔注射TNF-α合成抑制剂沙利度胺(50mg/kg,每天1次);Ovx-1组和sham组则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继续应用上下法和撤尾法对sham、Ovx-1、Ovx-2组进行疼痛行为测量至术后10周结束。结果:(1)术后第5、6、7、8周,Ovx组机械刺激疼痛阈值及热刺激的撤尾潜伏期均显著低于sham组(P<0.01);术后第9、10周,注射沙利度胺的Ovx-2组其机械刺激疼痛阈值和热刺激的撤尾潜伏期与sham组无显著差别(P>0.05),而显著高于Ovx-1组(P<0.05)。(2)Ovx组腰5背根神经节中TNF-α的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差别显著(P<0.01)。结论:TNF-α可能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性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作用于背根神经节引起痛觉敏感,抑制TNF-α的合成可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疼痛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和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骨床中假体骨整合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陈柏龄 谢登辉 +5 位作者 廖威明 徐栋梁 吕维嘉 宁成云 李佛保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ALO)和鲑鱼降钙素(CT)两种药物促进假体骨整合作用效果的差异,为临床药物的选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B,C,D组),每组10只。切除B、C、D组大鼠卵巢建立骨质疏松(OP)模型(骨密度降幅>2...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ALO)和鲑鱼降钙素(CT)两种药物促进假体骨整合作用效果的差异,为临床药物的选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B,C,D组),每组10只。切除B、C、D组大鼠卵巢建立骨质疏松(OP)模型(骨密度降幅>20%),A组行假手术做为对照。随后在大鼠的胫骨平台植入羟基磷灰石假体,术后C、D组分别给予皮下注射CT(5IU/kg/d)和口服ALO(7mg/kg/w)各12周,A、B组做药物干预的对照组。所有大鼠在处死前,行体内荧光染色。处死后取带假体的胫骨制备成薄片,运用骨组织计量学检测手段,观察假体周围的骨量和测量假体的骨结合率。结果(1)ALO和CT两者均能促进假体周围成骨,增加骨量,显著提高骨-假体界面骨结合率至63.7%和45.7%,较OVX组骨整合比率分别提高近1~2倍,但阿仑膦酸钠促进假体周围成骨与促进骨整合较鲑鱼降钙素作用更为显著(P<0.05),骨结合率增加18%;(2)阿仑膦酸钠和鲑鱼降钙素组大鼠腰椎BMD均提高,分别从(0.081±0.009)g/cm2和(0.078±0.009)g/cm2提至(0.116±0.008)g/cm2和(0.109±0.010)g/cm2。而且,阿仑膦酸钠的效果较降钙素更为明显。结论骨质疏松条件下,全身给予阿仑膦酸钠和鲑鱼降钙素均可增强假体周围成骨及骨量,有效促进假体的骨整合,但与鲑鱼降钙素相比,阿仑膦酸钠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骨质疏松 骨整合 羟基磷灰石类
原文传递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X线表现影响因素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行 +6 位作者 郭跃明 陈顺有 沈先涛 梅海波 邵景范 唐盛平 徐宏文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8-125,共8页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影像学表现的概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的507例(586髋)DDH患儿的病历资料。其...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影像学表现的概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的507例(586髋)DDH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男50例,女457例;左侧259髋,右侧164髋,双侧163髋。通过X线片评估Tönnis脱位程度分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VN)(Bucholz/Ogden分型)、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和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CEA)。尝试建立髋关节恢复正常X线的参考标准,并按该参考标准将患儿分为恢复组(200髋)和未恢复组(386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侧别、Tönnis分级、骨化核出现、术前和末次随访的AI和CEA、AVN和Severin分级。采用Cox回归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研究影响DDH闭合复位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影像学的概率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末次随访时,200髋(34.1%)恢复正常髋关节X线,78髋(13.4%)出现了Ⅱ型及以上AVN。年龄≥24个月患儿恢复率为8.8%(3/34),显著低于<12个月患儿的44.3%(47/106)、12~18个月患儿的35.5%(98/276)和18~24个月患儿的30.6%(52/1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恢复组双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恢复率为27.0%(44/163),明显小于左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39.0%(101/259)和右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33.5%(55/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恢复组术前AI(34.8°±4.2°)显著小于未恢复组(36.0°±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5.5年前累积恢复概率大致呈线性增长至56%,此后累积恢复概率的增速明显降低(年增长<5%)。复位年龄大于24个月、双侧脱位、术前AI≥40°和Bucholz/OgdenⅡ型以上AVN患儿的累积恢复概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髋的平均恢复时间为(36.5±14.9)个月,其中93%(186/200)的髋关节在术后5年内恢复。恢复组年龄≥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闭合复位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原文传递
牵引在闭合复位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的作用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远忠 郭跃明 +6 位作者 沈先涛 梅海波 陈顺有 邵景范 唐盛平 徐宏文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7期500-505,共6页
目的 探讨双下肢牵引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闭合复位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国南方7家医院2004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治疗的DDH患儿的临床资料.共有302例(333髋)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男40例,女262例;单侧271例,双侧3... 目的 探讨双下肢牵引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闭合复位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国南方7家医院2004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治疗的DDH患儿的临床资料.共有302例(333髋)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男40例,女262例;单侧271例,双侧31例.平均年龄(16.5±5.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8.0±18.0)个月.牵引组227例,非牵引组75例.比较两组患儿Tonnis分度、再脱位发生率、股骨头坏死(AVN)、末次随访髋臼指数(AI)、中心边缘角(CE角)和Severin影像学分级.结果 非牵引组平均住院时间(5.1±2.6)d,显著短于牵引组(16.2±7.5)d(P<0.001).术前牵引组的平均Tonnis分度显著高于非牵引组(P=0.021).333髋中有23髋(6.9%)出现再脱位,牵引组的再脱位发生率为8.7%,非牵引组的再脱位发生率为1.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在Tonnis Ⅱ度的患儿中,牵引组和非牵引组的再脱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onnis Ⅲ~Ⅳ度的患儿中,牵引组的再脱位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牵引组(P=0.027).牵引组AVN发生率为17.4%,非牵引组AVN发生率为26.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83).同样,根据Tonnis分型分别比较牵引和非牵引组之间的AVN发生率,结果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牵引和非牵引组之间AVN的分型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76).牵引组和非牵引组之间的AI值和CE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Severin影像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59).结论 牵引不能降低DDH闭合复位术后再脱位的发生率,不能减少AVN的发生率,也不能改善DDH闭合复位的最终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原文传递
连续石膏方法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弯畸形 被引量:9
11
作者 于凌佳 徐宏文 +6 位作者 荀福兴 李敬春 雍碧成 刘远忠 周庆和 陈伟东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评价利用非石膏床连续石膏治疗儿童早发性脊柱侧弯畸形的临床疗效,探讨石膏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弯畸形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中心就诊并进行非石膏床连续石膏固定的患儿13例,共计76次石膏矫形,平均年... 目的评价利用非石膏床连续石膏治疗儿童早发性脊柱侧弯畸形的临床疗效,探讨石膏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弯畸形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中心就诊并进行非石膏床连续石膏固定的患儿13例,共计76次石膏矫形,平均年龄为31.6个月(5~60个月),其中7例女孩,6例男孩,将其按照年龄分为小于2岁组6例、大于2岁组7例,所有患儿侧弯角度大于25。或伴有RVAD〉20。或RVADII期。测量患儿治疗前后脊柱侧弯Cobb角度改变情况,同时测量患儿单次麻醉下吸气峰压以评估患儿呼吸情况。结果全部13例患儿最少经过4次以上石膏矫形,随访1年以上。石膏矫形治疗前脊柱侧弯Cobb平均角度(43.5±12.8)°;经过1次石膏矫形后平均Cobb角:(22.9±12.0)°;至最后随访时平均Cobb角:(20.5±7.5)°,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间治疗前侧弯Cobb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最后随访时脊柱侧凸改善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228)。测量患儿石膏固定前吸气峰压为(17.3±4.7)cm H2O(1cmH2O=0.098kPa),石膏固定后升高至(34.3±9.1)cmH2O,最终开窗后下降至(21.2±5.3)cmH2O,治疗后患儿吸气峰压平均升高约22.5%。其中3例有皮肤刺激征;13例均无呼吸系统症状。结论非石膏床连续石膏矫形技术对于早发性脊柱侧弯畸形患儿可以纠正Cobb角,并可以起到椎体去旋转效果,对于大年龄及侧弯严重的患儿虽无法达到完全治愈脊柱侧弯的效果,但可以延缓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及难度,但本研究随访时间不足,需要随访至青春期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石膏 外科 非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动态石膏固定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庆和 +4 位作者 刘远忠 陈伟东 李敬春 Federico Canavese 徐宏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动态石膏固定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骨科采用闭合复位动态石膏固定治疗DDH患儿276例(308髋),其中男童35例,女童241...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动态石膏固定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骨科采用闭合复位动态石膏固定治疗DDH患儿276例(308髋),其中男童35例,女童241例;复位时平均年龄(15. 3±4. 4)个月。门诊定期行X线检查,记录再脱位发生率,采用Kalamchi-MacEwen法评估髋关节有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以及AVN的分型。末次随访时采用Severin评级对髋关节进行分级。结果本研究发现276例(308髋) DDH患儿再脱位发生率为5. 5%。T9nnisⅡ度的髋关节再脱位发生率低于T9nnisⅢ度和Ⅳ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27)。总体AVN发生率为11. 7%,其中Ⅱ型22髋,Ⅲ型11髋,Ⅳ型3髋。末次随访时髋臼指数平均为(21. 0±6. 1)°。79. 9%的髋关节获得满意结果(74. 4%Severin评级为Ⅰ级,5. 5%为Ⅱ级); 20. 1%的髋关节结局为不满意(19. 1%Severin评级为Ⅲ级,1%为Ⅳ级)。结论 DDH闭合复位后采用动态石膏固定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该固定方式不会增加再脱位和AVN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生长和发育 脱位 动态石膏固定 股骨头坏死 儿童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后髋臼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徐宏文 +2 位作者 李敬春 于凌佳 刘远忠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3-707,共5页
目的研究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术后髋臼的发育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并采用闭合复位加石膏固定且获得4年以上随访的DDH患儿62例(74髋)。骨盆... 目的研究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术后髋臼的发育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并采用闭合复位加石膏固定且获得4年以上随访的DDH患儿62例(74髋)。骨盆正位X线片上测量复位前、复位后6个月及1、2、3、4年的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并记录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的发生。根据年龄,所有患儿分为3组:A组(O~12个月,14例18髋)、B组(13~18个月,22例24髋)、C组(〉18个月,26例32髋)。根据术后4年的AI值将所有患儿分成2组,正常组(29髋)和异常组(45髋)。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分析闭合复位后髋臼发育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方法探讨年龄、性别、复位前AI、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angle of wiberg,CE)、股骨头中心头距离差(center-head distance discrepancy,CHDD)、单/双侧、AVN等因子与最终AI之间的关系。结果复位前,各组AI无明显差别;复位后各组患儿AI均显著降低。术后4年时,A组A1值(21.9土4.4)。显著小于B组(24.2±3.4)。和C组(26.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AI值显著小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的AI平均改善率为28.6%,A组改善率34.6%±11.2%显著高于C组24.9%±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复位前的年龄和AI和术后4年的AI值呈正相关(R2=0.617,F=15.031,P〈0.0001),治疗前AI值(β1=0.432,P〈0.0001)的回归系数大于年龄(β2=0.197,P=0.023)。其它因素,如性别、单双侧受累、CE角、AVN等均与术后4年的AI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DDH闭合复位后AI值均能获得显著的降低,并于术后3年趋于稳定。复位时的年龄和治疗前的AI值是影响闭合复位后髋臼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 先天性 年龄组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开放复位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宏文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57-1061,共5页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儿童骨科常见的下肢疾病,表现为股骨头和髋臼间位置关系的异常,包括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和全脱位,发病率约在1~34/1000[1]。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DDH的治愈率、减...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儿童骨科常见的下肢疾病,表现为股骨头和髋臼间位置关系的异常,包括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和全脱位,发病率约在1~34/1000[1]。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DDH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广泛开展DDH早期筛查工作,我国DDH患儿年龄普遍偏大[2,3]。对于年龄大于2岁的患儿,多数学者建议行开放复位,必要时可一期行骨盆截骨和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术[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髋臼发育不良 早期筛查 开放复位 旋转截骨术 全脱位 减少并发症 骨盆截骨
原文传递
系统性腰背肌锻炼改善椎体成形治疗脆性骨折的中、远期效应 被引量:5
15
作者 钟祎 黄阳亮 +1 位作者 王楚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SCD 2012年第30期5544-5548,共5页
背景:椎体成形治疗脆性骨折止痛效果确切,但中、长期疗效欠佳,术后有必要开展腰背肌锻炼以改善其临床疗效。目的:评价系统性腰背肌锻炼对改善中、远期椎体成形治疗脆性骨折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将接受椎体成形治疗的60例脆性骨折患者... 背景:椎体成形治疗脆性骨折止痛效果确切,但中、长期疗效欠佳,术后有必要开展腰背肌锻炼以改善其临床疗效。目的:评价系统性腰背肌锻炼对改善中、远期椎体成形治疗脆性骨折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将接受椎体成形治疗的60例脆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均进行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实验组患者额外接受系统性腰背肌锻炼,先行五点法训练,五点法完成良好者,改三点法,三点法完成良好者改一点法(飞燕式)。结果与结论:42例患者成功完成2年随访,其中对照组20例,实验组22例。实验组治疗后6个月、1年及2年的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年的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系统性腰背肌锻炼对改善椎体成形临床疗效的作用需要6个月得以体现,起效时间较长,但能够长期维持,是椎体成形后必不可少的康复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肌锻炼 经皮椎体成形 骨质疏松 胸腰段压缩性骨折 日常活动
下载PDF
步态分析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的功能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宏文 于凌佳 +3 位作者 李敬春 荀福兴 刘远忠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86-789,共4页
目的利用步态分析工具评价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经过Ponseti方法治疗后双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32例患儿(40足),其中男20例,女12例。全部患儿均在出生后... 目的利用步态分析工具评价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经过Ponseti方法治疗后双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32例患儿(40足),其中男20例,女12例。全部患儿均在出生后4个月内经过系列Ponseti石膏固定后,完成跟腱松解术并给予Dennis-Brown鞋固定双足,并进行跟踪随访,患儿年龄为4.0~6.2岁(平均4.8岁),均已结束Ponseti治疗(停止佩戴Dennis-Brown矫形支具)。对这些患儿进行足外观及影像学评估,并利用美国Motion公司的运动高速摄像系统对患儿的双下肢运动情况进行系统评价,与正常同年龄儿童的步态进行比对,分析两组步态的差异。结果全部患儿平均随访4年以上,经过治疗后的马蹄足Dimeglio评分O~4分。踝关节整体活动范围较正常儿童小,患足背伸应力下侧位X线片提示跟距角为(23.4±5.8)°,与正常同龄儿童无统计学差异(P〉0.05)。14足(35%)存在负重期残留马蹄步态,11足(27.5%)存在足下垂情况,16足(40%)存在前进线内收的情况,以上三种步态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足背伸增加及跟性步态这两种步态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蹄足患儿经过Ponseti治疗后仍会残留部分步态畸形:马蹄步态、足下垂及足前进线内收;同时也会出现新的异常步态:足背伸增加和跟性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内翻足 矫形外科固定装置 步态
原文传递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骨盆截骨时机与指征的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案
17
作者 李敬春 刘雁寒 +12 位作者 朱光辉 郭跃明 李明 康晓鹏 唐盛平 沈先涛 邵景范 陈顺有 蒋飞 李进 徐宏文 中国儿童骨科多中心研究协作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7-534,共8页
全身麻醉下闭合复位加髋人位石膏固定是治疗24月龄以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通用方法,但闭合复位后仍有约1/3的患儿存在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尽管骨盆截骨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 全身麻醉下闭合复位加髋人位石膏固定是治疗24月龄以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通用方法,但闭合复位后仍有约1/3的患儿存在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尽管骨盆截骨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但其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仍不明晰。本研究拟通过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探讨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干预时机和指征。研究设计拟纳入283例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患儿,包括观察组183例,手术组(采用骨盆截骨术)100例。手术组根据患儿年龄采用Salter、Pemberton、骨盆三联或髋臼周围截骨术。所有患儿随访10年,拟在DDH闭合复位后8个时间点(闭合复位术后1、2、3、4、5~6、7~8、9~10年以及10年以上)拍摄髋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 of wiberg,CEA)和Reimer指数(Reimer's index,RI),根据末次随访时正位X线片上髋关节Severin分级分为满意组(Severin分级为Ⅰ、Ⅱ级)和不满意组(Severin分级为Ⅲ、Ⅳ级),利用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析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风险因素,比较两组患儿AI、CEA、RI及Severin分级情况。这一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可以为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干预时机和指征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脱位 先天性 闭合复位 残余髋臼发育不良 截骨术 骨盆 临床方案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Y"型软骨未闭合儿童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近端骺板早闭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汪文涛 +7 位作者 郭跃明 李明 梅海波 熊竹 邵景范 李进 陈顺有 Federico Canavese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6-83,共8页
目的探讨"Y"型软骨未闭合儿童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近端骺板早闭(premature proximal femur physeal closure,PPC)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7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的106例"Y"型软骨未闭合股骨颈骨折患... 目的探讨"Y"型软骨未闭合儿童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近端骺板早闭(premature proximal femur physeal closure,PPC)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7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的106例"Y"型软骨未闭合股骨颈骨折患儿资料,记录患儿的年龄、性别、侧别、受伤机制、骨折分型、移位程度、手术时机、固定方式、有无过骺板固定、复位方式、复位质量和末次随访时有无股骨头坏死等可疑风险因素。术后6~12个月通过X线片评估有无PPC的发生。结果106例患儿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0.4±13.3)个月(范围6~86个月)。其中39例患儿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PPC,发生率为36.8%(39/106)。发生PPC的患儿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9.7±3.6)岁(范围3~15岁);左侧23例,右侧16例;交通伤5例,高处坠落伤21例,运动伤12例,其他类型损伤1例;DelbetⅠ型2例,Ⅱ型26例,Ⅲ型11例;移位程度Ⅱ度26例,Ⅲ度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3±2.8)d(范围1~14 d);克氏针固定2例,螺钉固定35例,钢板固定2例;过骺板固定2例,未过骺板固定37例;闭合复位15例,开放复位24例;解剖复位14例,可接受复位24例,不可接受复位1例;末次随访时24例出现股骨头坏死,余15例无股骨头坏死。统计学分析显示,有PPC的患儿年龄(t=3.875,P<0.001)、移位程度(Z=-2.118,P=0.034)和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χ^2=42.280,P<0.001)均大于无PPC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因素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288,P=0.011)和股骨头坏死(OR=40.336,P<0.001)是儿童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PPC的独立风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年龄>10岁会增加PPC的风险。年龄≥10岁的患儿PPC发生率(63.6%,21/33)高于年龄<10岁的患儿(24.7%,18/73)(χ^2=14.848,P<0.001)。结论年龄≥10岁和股骨头坏死是"Y"型软骨未闭合儿童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近端骺板早闭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股骨颈骨折 生长面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儿童Gartland Ⅱ型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鹏 陈武平 +1 位作者 林鸿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46-651,共6页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41例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5.4±2.2)岁,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保...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41例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5.4±2.2)岁,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保守治疗组(A组,17例)和手术治疗组(B组,2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侧别以及术后随访时间均无显著差异。于末次随访时测量患侧肘关节的过伸角、屈曲角、屈伸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提携角。在X线正位片上测量Baumann角,并在侧位片上评价肱骨前缘连线是否通过肱骨小头的中1/3。采用上肢快速功能障碍量表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根据Flynn肘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末次随访时,平均过伸角、屈曲角、ROM、提携角和Baumann角分别为(9.1±6.6)°、(139.2±6.7)°、(152±6.3)°、(8.4±5.9)°和(77.6±5.8)°。A、B两组的过伸角、屈曲角、ROM、提携角、Baumann角均无差异(P>0.05)。A组中有11例(64.7%)肱骨前缘连线通过肱骨小头中1/3(11例,64.7%),明显少于B组(22例,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末次随访时平均QuickDash评分为(1.5±2.1)分,两组QuickDas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0,P=0.458)。根据Flynn肘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A组优良率为94.1%(16/17),B组优良率为91.7%(2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1例(5.9%)发生肘内翻;B组除1例(4.2%)发生肘内翻以外,1例(4.2%)发生尺神经损伤和1例(4.2%)出现针道感染。结论对于儿童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以获得良好的外观和临床功能。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影像学结果,而保守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外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GardlandⅡ型 骨折固定术 保守治疗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闭合复位术后结局预测模型的构建
20
作者 刘行 +7 位作者 郭跃明 石伟哲 林雪梅 徐晨晨 韦胜 刘远忠 徐宏文 中国儿童骨科多中心研究协作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9-520,共12页
目的建立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术后结局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指导DDH闭合复位术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residual acetabulalr dysplasia,RAD)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多... 目的建立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闭合复位术后结局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指导DDH闭合复位术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residual acetabulalr dysplasia,RAD)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多个医疗中心2004-2015年采用闭合复位术治疗的449例(522髋)DDH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年龄(16.3±5.1)个月。术前在骨盆正位X线片上评估脱位程度的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International Hip Dysplasia Institute,IHDI)分型、股骨头骨化核以及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术后测量第1、2、3、4年及末次随访时的AI、中心边缘角(centre-edge angle of Wiberg,CEA)和Reimer指数(Reimer's index,RI),评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VN)情况。根据末次随访时Severin影像学评级以及是否接受二期骨盆截骨术,将患儿分成两组:SeverinⅠ、Ⅱ级为痊愈组,SeverinⅢ、Ⅳ级或接受了骨盆截骨术者为RAD组。利用Cox回归构建DDH闭合复位术后痊愈预测模型,并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内部验证。结果522髋中,IHDI分型为Ⅱ型70髋(13.4%),Ⅲ型223髋(44.6%),Ⅳ型219髋(42%)。复位前410髋(78.5%)已出现股骨头骨化核。总体AVN(Ⅱ型以上)发生率为12.8%。痊愈组329髋(63%),痊愈时间(33.3±14.7)个月(8.4~111.4个月),93.6%(308/329)的痊愈患儿痊愈时间在术后5年以内。Cox回归分析显示,IHDI分型、股骨头骨化核、复位年龄、当前AI、CEA、RI、AVN是DDH闭合复位术后累积痊愈概率的影响因素,利用上述影响因素,本研究成功构建了DDH闭合复位术后痊愈预测模型。该模型中所有因素的总分为-11~17分,对应痊愈概率为0.02~1.0。在该模型下,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第1、2、3、4年总分小于2.5、1.5、2.5、1.5分时,患儿痊愈概率显著较高(81.4%~96.1%),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0.910,Kappa系数为0.497~0.618。相反,当总分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闭合复位 治疗结果 残余髋臼发育不良 截骨术 骨盆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