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祭祀区 被引量:26
1
作者 冉宏林 雷雨 +5 位作者 赵昊 谢振斌 黎海 王冲 徐斐宏 许丹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33,共19页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三星村,地处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鸭子河南岸,广汉市区西郊(图一)。1986年7~9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因砖瓦厂取土偶然发现的三星堆一号“祭祀坑”(K1)、二号“祭祀坑”(K2)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三星村,地处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鸭子河南岸,广汉市区西郊(图一)。1986年7~9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因砖瓦厂取土偶然发现的三星堆一号“祭祀坑”(K1)、二号“祭祀坑”(K2)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由此初步确认了三星堆遗址的祭祀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广汉市 三星堆遗址 祭祀区 祭祀坑 祭祀器物掩埋坑
原文传递
移动机器人的自动导航技术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2
作者 邓志 黎海 《科技资讯》 2016年第33期142-144,共3页
在该文中介绍了移动机器人的几种常见的导航技术和几种最新的导航方式。在对导航技术了解的基础上,对自主移动机器人在关于导航技术方面的关键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该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此同时,又对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在... 在该文中介绍了移动机器人的几种常见的导航技术和几种最新的导航方式。在对导航技术了解的基础上,对自主移动机器人在关于导航技术方面的关键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该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此同时,又对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在移动机器人导航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和研究,最后该文对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自主导航 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
下载PDF
湖南宁乡炭河里与望城高砂脊出土铜器的铅同位素分析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8
3
作者 黎海 崔剑锋 盛伟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前言湖南湘江流域曾出土大量晚商风格的铜器,其中大部分属于“宁乡铜器群”范畴。这些铜器多零散出土或出于窖藏中,地层关系和共存陶器的缺乏使得相关研究存在诸多限制。近年来,湘江流域的望城高砂脊和宁乡炭河里先后发掘出土两批铜器墓... 前言湖南湘江流域曾出土大量晚商风格的铜器,其中大部分属于“宁乡铜器群”范畴。这些铜器多零散出土或出于窖藏中,地层关系和共存陶器的缺乏使得相关研究存在诸多限制。近年来,湘江流域的望城高砂脊和宁乡炭河里先后发掘出土两批铜器墓葬,对于认识湘江流域铜器的年代、文化背景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炭河里遗址 高砂脊遗址 铜器分类 铅同位素分析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商时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黎海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65,共8页
本文以黄河流域商时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各自性质和相互关系为研究中心。我们在系统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将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分开进行类型学分析,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研究。我们认为黄河流域商时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是性质不... 本文以黄河流域商时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各自性质和相互关系为研究中心。我们在系统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将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分开进行类型学分析,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研究。我们认为黄河流域商时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是性质不同的两类器物,早、中商时期商文化的高等级墓葬注重原始瓷器,晚商时期更为注重印纹硬陶。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器形及性质在中、晚商之际都发生重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纹硬陶 原始瓷器 性质 关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商时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产地研究——以郑州商城和殷墟为中心 被引量:7
5
作者 黎海 耿庆刚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6,共9页
黄河流域商时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产地问题长久以来为学界所关注,迄今未有定论。笔者将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分开研究,全面分析、对比南北各地材料的类型、考古背景,由此提出南方多来源的观点,并进一步对流通的内涵做了阐释。具体而言... 黄河流域商时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产地问题长久以来为学界所关注,迄今未有定论。笔者将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分开研究,全面分析、对比南北各地材料的类型、考古背景,由此提出南方多来源的观点,并进一步对流通的内涵做了阐释。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早、中商时期,黄河流域出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可能来源于盘龙城、吴城、池湖等多个地点,其中有部分产品可能通过盘龙城转运中原。晚商时期,随着盘龙城的废弃,商王朝与长江流域各土著文化之间可能形成了新的资源流通模式。此时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来源地也发生一些变化,长江中游的对门山——费家河类遗存和长江下游的南山窑址等均是来源地。在整个商时期,商人在南方不同地区根据需要选取特定类别的产品,又赋予其新的器用制度。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始终是南北资源流通中的一部分,而在这一流通路线中,铜料等金属资源或居于主体,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可能作为附属产品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商时期 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 南北交流 资源流通
原文传递
“献贡”与祭祀——三星堆场景化铜器解析
6
作者 黎海 《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0,共7页
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的器物具有浓厚的祭祀之风。尤其是各类铜器,在埋入“祭祀坑”之前应主要陈于庙堂用于祭祀、典礼。与中原商周王朝的青铜礼制系统相比,三星堆显然拥有不同的祭祀制度和信仰体系。对此已有不少详尽研究,如张昌平... 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的器物具有浓厚的祭祀之风。尤其是各类铜器,在埋入“祭祀坑”之前应主要陈于庙堂用于祭祀、典礼。与中原商周王朝的青铜礼制系统相比,三星堆显然拥有不同的祭祀制度和信仰体系。对此已有不少详尽研究,如张昌平将“祭祀坑”出土器物分为祭祀者和受祭者、祭器和祭品,提出天地人神的合祭系统[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神坛 铜顶尊人像 “献贡” 海贝与象牙 资源流通
原文传递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新发现
7
作者 冉宏林 许丹阳 +6 位作者 雷雨 赵昊 谢振斌 黎海 王冲 徐斐宏 乔钢 《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58,共4页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郊,地处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鸭子河南岸,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即城址的面积约3.6平方公里,年代距今4500~2900年,是目前长江上游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先秦时期遗址。
关键词 考古新发现 三星堆遗址 成都平原 核心区域 长江上游 先秦时期 广汉市
原文传递
文物产地研究的新路径——以铜器为中心
8
作者 黎海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文物产地研究是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复原区域间文化交流、资源流通模式等重要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在未来的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文物产地研究必然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这符合考古学“透物见人”的目标。目前关于文物产地的... 文物产地研究是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复原区域间文化交流、资源流通模式等重要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在未来的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文物产地研究必然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这符合考古学“透物见人”的目标。目前关于文物产地的研究集中于各类高等级及特殊文物或珍稀原材料。其中以商周时期铜器以及历史时期瓷器在产地研究中着墨最多,其次为玉石器等^(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研究 商周时期 文物产地 产地研究 文化交流 透物见人 玉石器 流通模式
原文传递
试论盘龙城遗址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黎海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3,102,共6页
传统观点多强调盘龙城遗址与商王朝之间的隶属关系,忽略了盘龙城自身的特点。本文采用新的微量元素分组方法来对盘龙城和郑州出土的青铜器进行分析,并从青铜器的器形、纹饰、铸造工艺以及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几个方面着手对盘龙城和郑州... 传统观点多强调盘龙城遗址与商王朝之间的隶属关系,忽略了盘龙城自身的特点。本文采用新的微量元素分组方法来对盘龙城和郑州出土的青铜器进行分析,并从青铜器的器形、纹饰、铸造工艺以及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几个方面着手对盘龙城和郑州商城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盘龙城与郑州商城在以上诸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盘龙城遗址一部分青铜器的微量元素特征与郑州商城青铜器相同,另一部分青铜器的微量元素特征则不见于郑州商城。此外盘龙城一些青铜器的器形、纹饰、铸造工艺均表现出自身特点。由此推测盘龙城出土的一部分铜器可能来源于自身独立的青铜器生产体系。此外盘龙城出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在类型和使用上也与郑州商城存在差别。盘龙城遗址虽主体因素属商文化,但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城 青铜器 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 微量元素分组法 区域特征
下载PDF
以酚醛包覆玻璃纤维为前驱体制备廉价活性炭纤维(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韦晓群 李启汉 +2 位作者 黎海 李慧君 陈水挟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9-586,共8页
以酚醛树脂、聚乙烯醇和糠醛的混合物包覆玻璃纤维,经炭化和氯化锌活化制备出一种廉价的纤维状活性炭材料。表征了这种纤维状活性炭材料的表面形态、微晶结构、孔结构、表面化学特征和机械强度,评价了该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炭... 以酚醛树脂、聚乙烯醇和糠醛的混合物包覆玻璃纤维,经炭化和氯化锌活化制备出一种廉价的纤维状活性炭材料。表征了这种纤维状活性炭材料的表面形态、微晶结构、孔结构、表面化学特征和机械强度,评价了该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炭前驱体中加入聚乙烯醇和糠醛可以有效促进孔隙的发育,提升所制备多孔炭材料的孔隙率。当在前驱体中加入聚乙烯醇和糠醛时,所制多孔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可达2 023 m^2/g,否则其比表面积则仅为404 m^2/g。聚乙烯醇的加入提高了氯化锌的溶解性,促进了炭前驱体的活化;而糠醛与酚醛交联结构的形成则提高了炭前驱体的热稳定性,提高了炭得率。这两方面的措施均有利于提高样品的比表面积并降低其制备成本。该纤维状活性炭材料具有与传统活性炭纤维相似的微晶结构和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玻璃纤维 酚醛 氯化锌
下载PDF
食品和化妆品中纳米材料的标签标识要求 被引量:3
11
作者 温巧玲 潘芳 +3 位作者 黎海 韦晓群 易蓉 相大鹏 《检验检疫学刊》 2015年第1期72-76,共5页
简要介绍了纳米技术在食品和化妆品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部分国际组织、国家或地区在食品和化妆品纳米材料标签标识方面的法规要求,尝试为我国食品和化妆品中纳米材料标签标识方面法规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技术 标签标识
下载PDF
吹箫俑持箫底座的实验考古研究
12
作者 唐邦城 黎海 《文物春秋》 2023年第2期80-85,共6页
汉代吹箫俑的箫管底端常会放置一个持箫底座,通过实验考古的方法可以验证持箫底座的功能。首先仿制出两种形制的包括泥质陶、夹砂陶、泥质釉陶、夹砂釉陶等4类持箫陶底座,由真人模拟演奏,运用数字测音仪对声音强度进行量化记录并进行分... 汉代吹箫俑的箫管底端常会放置一个持箫底座,通过实验考古的方法可以验证持箫底座的功能。首先仿制出两种形制的包括泥质陶、夹砂陶、泥质釉陶、夹砂釉陶等4类持箫陶底座,由真人模拟演奏,运用数字测音仪对声音强度进行量化记录并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不使用持箫底座,不同材质的持箫底座均具有改善演奏声音强度的作用,同时可提供一定的支撑,有助于缓解演奏者手臂肌肉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吹箫俑 持箫底座 音乐性能 实验音乐考古 宴乐文化
下载PDF
试论晋、楚间的铜料流通——科技、铭文与考古遗存的综合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黎海 崔剑锋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6-101,共6页
本文综合科学分析、铜器铭文及考古遗存研究,讨论晋楚之间的铜料流通问题。以晋姜鼎铭文为线索,结合新的微量元素分组法,我们认为在西周晚期至春秋初年晋国使用的铜料有相当部分来源于楚国。此外,通过对长江中下游采矿遗址的考古学分析... 本文综合科学分析、铜器铭文及考古遗存研究,讨论晋楚之间的铜料流通问题。以晋姜鼎铭文为线索,结合新的微量元素分组法,我们认为在西周晚期至春秋初年晋国使用的铜料有相当部分来源于楚国。此外,通过对长江中下游采矿遗址的考古学分析,结合楚公逆钟的铭文记载,我们进一步认为楚国使用的铜料有相当部分来源于大路铺文化代表人群的进献。由此建立起铜料从大路铺至楚再到晋的完整流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国 楚国 大路铺文化 铜料流通
下载PDF
论南方地区西周时期原始瓷器的生产分区及其与北方原始瓷器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黎海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69,共10页
本文对南方地区西周时期的原始瓷器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同时参考与生产体系相关的刻划符号的分布情况,依此讨论原始瓷器生产的分区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南北方原始瓷器进行了全面对比,认为北方地区出土的西周时期原始瓷器大部分源于钱... 本文对南方地区西周时期的原始瓷器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同时参考与生产体系相关的刻划符号的分布情况,依此讨论原始瓷器生产的分区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南北方原始瓷器进行了全面对比,认为北方地区出土的西周时期原始瓷器大部分源于钱塘江流域,零星源于浙东、闽北等地区。但流通仅限于器物本身,南北方原始瓷器在使用组合上存在差别。此外,笔者提出假设认为北方地区相当部分的原始瓷器可能通过"定制"方式进行生产。至于长江中游地区出土的原始瓷器则可能源于西周王朝的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南方原始瓷器 流通问题
下载PDF
论強国本地风格铜器的生产问题 被引量:3
15
作者 黎海 崔剑锋 +1 位作者 王竑 任周方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According to the cultural and production factors reflected in the shape,motif,inscriptions and casting technique of the bronzes of State of Yu,there were four types of bronzes which were recognized as made locally.The... According to the cultural and production factors reflected in the shape,motif,inscriptions and casting technique of the bronzes of State of Yu,there were four types of bronzes which were recognized as made locally.The four types of bronzes chang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mid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the loc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increased in the mid Western Zhou Dynasty.Based on analyzing local bronzes of State of Yu and Central Plains style bronzes in low quality in the aspects of trace element grouping and lead isotope research,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raw materials of the two types bronzes were basically same,however the copper materials wer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high-quality central plains style bronzes.Some cooper materials may come from the state of Zeng.Therefore,the existence of local bronzes casting industry of State of Yu can be determined by the analyses of shape,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of the bronzes.The analyses of lead isotope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raw materials may come from the central distribution.From the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mid Western Zhou Dynasty,although the independence of local casting industry of State of Yu increased,the source of raw materials did not change grea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強国 本地风格铜器 生产问题 考古学分析 科技分析
原文传递
长江中下游地区商周时期采矿遗址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黎海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1-91,共11页
以鄂东南、赣北、皖南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铜矿带是中国铜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这一区域发现了湖北大冶铜绿山、江西瑞昌铜岭以及安徽铜陵等一批商周时期的采矿遗址。这些遗址时代跨度长,规模大,为我们研究商周时期铜矿资源的... 以鄂东南、赣北、皖南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铜矿带是中国铜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在这一区域发现了湖北大冶铜绿山、江西瑞昌铜岭以及安徽铜陵等一批商周时期的采矿遗址。这些遗址时代跨度长,规模大,为我们研究商周时期铜矿资源的获取与流通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商周采矿遗址 生产技术 考古学文化
原文传递
成都金沙遗址星河路地点东周墓葬铜兵器的生产问题 被引量:3
17
作者 黎海 崔剑锋 +2 位作者 周志清 王毅 王占魁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7-95,共9页
前言成都平原东周时期铜兵器发现的数量较多,历来为学界所关注。以往多按剑、戈、矛等不同器类进行专题研究。围绕这些兵器的分期、分区、起源、图像、制作工艺等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构建起该时空范围内铜兵器的考古... 前言成都平原东周时期铜兵器发现的数量较多,历来为学界所关注。以往多按剑、戈、矛等不同器类进行专题研究。围绕这些兵器的分期、分区、起源、图像、制作工艺等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构建起该时空范围内铜兵器的考古学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遗址 星河路地点 东周墓葬 铜兵器 生产
原文传递
奶粉中20种磺胺类抗生素含量的外标测定法开发 被引量:1
18
作者 韦晓群 黄维龙 +5 位作者 黎海 陈俊骐 陈燕芬 郭庆园 李菊 蔡纯 《检验检疫学刊》 2016年第6期7-12,共6页
方法基于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通过优化前处理步骤,提高方法的回收率,达到建立外标法定量的目的。结果显示缓冲溶液的最佳p H为6.5、旋转蒸发温度为35℃,另外只需提取2次以及无需脱脂即能达到满意的回收率。方法的检测限、稳定性能满足... 方法基于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通过优化前处理步骤,提高方法的回收率,达到建立外标法定量的目的。结果显示缓冲溶液的最佳p H为6.5、旋转蒸发温度为35℃,另外只需提取2次以及无需脱脂即能达到满意的回收率。方法的检测限、稳定性能满足奶粉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粉 磺胺类抗生素 外标法
下载PDF
“微量元素分组法”的验证与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黎海 崔剑锋 +1 位作者 陈建立 徐天进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09,102,共8页
近年来,牛津大学考古与艺术史实验室提出微量元素分组的方法研究铜器原料的流通。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并以前掌大、叶家山、郑州商城、城洋等地铜器数据为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铜器的考古学背景与微量分组之间... 近年来,牛津大学考古与艺术史实验室提出微量元素分组的方法研究铜器原料的流通。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并以前掌大、叶家山、郑州商城、城洋等地铜器数据为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铜器的考古学背景与微量分组之间可以准确对应。基于研究实践,文章还概括了该方法在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中的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分组法 原理 验证 应用
原文传递
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铜器的生产问题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黎海 崔剑锋 +2 位作者 周志清 王毅 王占魁 《边疆考古研究》 2019年第1期335-348,共14页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地处成都平原东南边缘地带,分布范围广阔。其中"祭祀区"位于金沙遗址东南部,跨越金沙遗址分区中的第Ⅰ区和第Ⅳ区,堆积时代延续较长,是金沙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在房地产公司开挖下水沟时...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区西北部,地处成都平原东南边缘地带,分布范围广阔。其中"祭祀区"位于金沙遗址东南部,跨越金沙遗址分区中的第Ⅰ区和第Ⅳ区,堆积时代延续较长,是金沙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在房地产公司开挖下水沟时发现大量玉石器、铜器和象牙,随后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开展了大规模的抢救性清理、勘探及发掘工作。经过系统的考古工作,发现"祭祀区"大体为长方形人工土台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铅同位素 成都平原 金沙遗址 三星堆祭祀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