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消融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共识(2021年版) 被引量:41
1
作者 叶欣 范卫君 +54 位作者 王忠敏 王俊杰 王徽 王俊 王春堂 牛立志 方勇 古善智 田辉 刘宝东 仲楼 庄一平 池嘉昌 孙锡超 阳诺 危志刚 李肖 李晓光 李玉 李春海 李岩 杨霞 杨武威 杨坡 杨正强 肖越勇 宋晓明 张开贤 陈仕林 陈炜生 林征宇 林殿杰 孟志强 赵晓菁 胡凯文 柳晨 柳澄 顾春东 徐栋 黄勇 黄广慧 彭忠民 蒋磊 韩玥 曾庆师 靳勇 雷光焰 翟博 黎海 潘杰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消融专家委员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5-322,共18页
局部热消融技术在肺部结节治疗领域正处在起步与发展阶段,为了肺结节热消融治疗的临床实践和规范发展,由"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 局部热消融技术在肺部结节治疗领域正处在起步与发展阶段,为了肺结节热消融治疗的临床实践和规范发展,由"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消融专家委员会"组织多学科国内有关专家,讨论制定了"热消融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共识(2021年版)"。主要内容包括:(1)肺部亚实性结节的临床评估;(2)热消融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技术操作规程、适应证、禁忌证、疗效评价和相关并发症;(3)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筛查 肺亚实性结节 肺磨玻璃结节 热消融
下载PDF
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1
2
作者 程洪涛 郭晨阳 +5 位作者 黎海 肖金成 胡鸿涛 郑琳 宗登伟 余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TACE后1个月内在静脉麻醉下行CT引导RFA治疗,在1个月后采用多期增强CT或平扫加动态增强MRI评估肿瘤是否完全消融。结果完全消融率为79%,肿瘤...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TACE后1个月内在静脉麻醉下行CT引导RFA治疗,在1个月后采用多期增强CT或平扫加动态增强MRI评估肿瘤是否完全消融。结果完全消融率为79%,肿瘤残留率21%。肿瘤最大径在30 mm以下的完全消融率为100%,30~50 mm完全消融率为92.6%,50~70 mm完全消融率为53.8%,而最大径超过70 mm的患者完全消融率仅22.2%(P<0.01);肿瘤距离肝脏脏面≥10 mm和<10 mm的患者完全消融率分别为83.7%和46.2%(P=0.01);单发肿瘤和多发肿瘤患者完全消融率分别为84.8%和50%(P=0.014)。结论肿瘤最大径是影响肝癌TACE后完全消融的重要因素。影响肿瘤完全消融的因素还包括肿瘤毗邻肝脏脏面,肿瘤多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 CT引导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弹性成像及MRI在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8
3
作者 王敬敏 李潜 黎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2期33-36,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弹性成像及MRI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共135个甲状腺结节,且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弹性成像、...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弹性成像及MRI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共135个甲状腺结节,且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以及MRI检查,依据结节大小分为A组(结节>1cm)和B组(结节≤1cm),并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将上述检查结果与之进行对比研究,以分析其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性和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阴)性预测值以及Kappa值(一致性)。结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活检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为0.917,特异度为0.846,准确度为0.904,阳性预测值为0.962,阴性预测值为0.710;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为0.927,特异度为0.885,准确度为0.919,阳性预测值为0.971,阴性预测值为0.742;MRI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为0.908,特异度为0.769,准确度为0.881,阳性预测值为0.943,阴性预测值为0.667;A组三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均高于B组。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弹性成像及MRI对于甲状腺癌均具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且病灶越大,越利于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针穿刺细胞学 弹性成像 MRI 甲状腺癌
下载PDF
^125Ⅰ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被引量:31
4
作者 胡鸿涛 黎海 +6 位作者 郭晨阳 姚全军 孟艳莉 骆俊朋 程洪涛 杨辉 李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2-556,共5页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结合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不能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Ⅱ型或Ⅲ型门静脉癌栓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3例;年龄34-70岁,平均(56±8)岁;肝内原发肿瘤...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结合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不能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Ⅱ型或Ⅲ型门静脉癌栓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3例;年龄34-70岁,平均(56±8)岁;肝内原发肿瘤1-15个(中位数为4个)。23例门静脉癌栓的平均直径为(20.5±1.5)mm,平均长度为(37.4±2.6)mm。所有患者均行动脉化学栓塞治疗肝内原发病灶,同时经皮穿刺门静脉癌栓内^125Ⅰ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通过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处方剂量、所需粒子数、粒子的空间分布、粒子放射性活度、匹配周边剂量等参数,然后在CT监视下,依次在肿瘤的不同层面及位置植入^125Ⅰ粒子。结果每例患者动脉化学栓塞治疗次数1.0-6.0次,平均(3.1±0.4)次;门静脉穿刺粒子植入次数1.0-2.0次,平均(1.4±0.5)次;植入粒子数4-17枚,平均(7±1)枚。患者生存期3-24个月,中位生存期18个月。患者3、6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1.3%(21/23)和69.6%(16/23)和60.9%(14/23)。所有患者均未见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125Ⅰ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可以显著延长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门静脉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原文传递
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辛 黎海 +2 位作者 刘海泉 张建伟 郭旻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 85 2例肝癌介入治疗后出现的 11例此类并发症。男 9例 ,女 2例 ,经超声、CT及血管造影符合肝癌 ,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 ,注入化疗药及碘油 ...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 85 2例肝癌介入治疗后出现的 11例此类并发症。男 9例 ,女 2例 ,经超声、CT及血管造影符合肝癌 ,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 ,注入化疗药及碘油 (15~ 2 0ml)的混悬剂。结果 :介入后 12h ,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 ,经降门静脉压等治疗 ,9例出血停止 ,2例死亡。结论 :碘油逆流入门静脉引起门脉高压或 /和加重原有门静脉高压是出血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并发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原因分析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MR体素内不一致运动序列的成像特征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靖 曲金荣 +2 位作者 黎海 张宏凯 张建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M体素内不一致运动(IVIM)序列的成像特点,及与正常宫颈间IVIM序列参数值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宫颈癌患者和26例宫颈正常的其他疾病患者的MI资料,宫颈癌诊断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宫颈正常组患者经临床和M/检...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M体素内不一致运动(IVIM)序列的成像特点,及与正常宫颈间IVIM序列参数值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宫颈癌患者和26例宫颈正常的其他疾病患者的MI资料,宫颈癌诊断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宫颈正常组患者经临床和M/检查证实。所有患者均行M常规序列和IVIM序列扫描,该序列采用双指数模型。测量宫颈癌组和正常宫颈组患者的标准D、慢D、快D和快D分数值,并进行两组独立样本检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宫颈癌组上述各参数值的诊断效能。结果宫颈癌组标准D、慢D、快D、快D分数值分别为(O.47±0.09)×10^-3mm2/、(0.45±0.09)×10^-3mm2/、(5.00±1.68)×10^-3mm2/、0.30±0.06,正常宫颈组上述各参数值分别为(0.77±0.15)×10^-3mm2/、(0.61±0.06)×10^-3mm2/、(4.29±0.57)×10^-3mm2/、0.44±0.04,两组间标准D、慢D和快D分数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8.841、7.540、10.591,P值〈0.01),快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0.120,P〉0.05)。宫颈癌组快D分数值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21。结论与正常宫颈相比,宫颈癌组标准I)、慢D和快D分数值较低,具有一定特征性。IVIM序列能定量反映宫颈癌扩散和灌注情况,在宫颈癌M诊断中具有一定补充作用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比较3.0TMRI读出方向上的分段扩散成像技术与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7
作者 许春苗 袁军辉 +4 位作者 陈学军 李靖 张宏凯 曲金荣 黎海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86-58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3.0T MRI读出方向上的分段扩散成像技术(RESOLVE)与常规平面回波(EPI—DWI)在鼻咽癌成像中的价值。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搜集经病理证实的35例鼻咽癌患者,利用3.0T MRI扫描仪进行常规EPI-DWI及RESOLVE扫描(b值... 目的对比分析3.0T MRI读出方向上的分段扩散成像技术(RESOLVE)与常规平面回波(EPI—DWI)在鼻咽癌成像中的价值。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搜集经病理证实的35例鼻咽癌患者,利用3.0T MRI扫描仪进行常规EPI-DWI及RESOLVE扫描(b值=800s/mm^2),分别测量常规EPI—DWI及RESOLVE图像肿瘤区及正常鼻咽壁肌肉的ADC值。由2名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诊断医师,采用双盲5分法分别对EPI—DWI和RESOLVE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采用Kappa分析对2名医师的结果行一致性评价。对EPI-DWI和RESOLVE有效ADC值例数、2种序列中同一组织的ADC值及同一序列中不同组织的ADC值进行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2名医师对常规EPI—DWI和RESOLVE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一致性极好,EPI-DWI方法Kappa值0.911,RESOLVE方法Kappa值0.827,P值均〈0.01。RESOLVE组评分4分及4分以上占97.1%(34/35)而常规EPI.DWI组评分均在4分及4分以下,评分为4分仅占2.9%(7/35);常规EPI—DWI中有543%(19/35)能测出有效ADC值,而RESOLVE序列中100.0%(35/35)能测出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91,P〈0.001)。常规EPI—DWI和RESOLVE序列图像上,正常鼻咽壁肌肉的ADC值分别为(1.65±0.13)×10^-3、(1.96±0.14)×10^-3mm^2/s,鼻咽肿瘤区分别为(0.87±0.09)×10^-3、(0.83±0.10)×10^-3mm^2/s。两种图像上肿瘤区的ADC值均明显小于正常鼻咽壁肌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284、-31.509,P值均〈0.05);对同一组织常规EPI-DWI测出的ADC值与RESOLVE测出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957、-0.921,P值均〉0.05)。结论RESOLVE图像质量优于常规EPI-DWI,诊断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读出方向上的分段扩散成像技术
原文传递
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预防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23
8
作者 蒋丽 韩东明 +5 位作者 胡鸿涛 马俊丽 赵妍 黎海 郭晨阳 姚全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84-788,共5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预防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按照中国抗癌协会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确诊为PHC合并PVTT的40例患者,通过随机化表法随机分为治...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预防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按照中国抗癌协会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确诊为PHC合并PVTT的40例患者,通过随机化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肝内肿瘤TACE+门静脉癌栓125I粒子植入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肝内肿瘤TACE+口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后3个月行腹部增强CT扫描评估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进展(PD)和稳定(SD),计算局部控制率;记录术后3、6及12个月的消化道出血情况和生存情况。采用连续校正的χ2检验比较两组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治疗组PR 8例、SD 6例、PD 6例,局部控制率为40%(8/20);对照组PR 1例、SD 6例、PD 13例,局部控制率为5%(1/20)。两组间局部控制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P=0.023)。治疗组3、6及12个月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分别为2、2、3例,对照组分别为2、6、10例。两组间治疗后3个月、6个月出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1.000、0.235),术后12个月治疗组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0%(14/20)和40%(8/20),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5,P=0.031)。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PHC合并PVTT患者,能够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门静脉 胃肠出血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高场强MRI与超声内镜对可切除性食管癌术前T分期应用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23
9
作者 郭佳 王昭琦 +14 位作者 张风光 张宏凯 鲁亚南 秦建军 张忠宪 张廷 张首宁 董亚锋 李印 赵妍 刘慧 严序 Dominik Nickel 黎海 曲金荣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 比较高场强MRI与超声内镜(EUS)对可切除性食管癌患者术前T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经临床及病理活检判定为可切除性食管癌的患者,所有入组患者于病理活检1周后进行MRI,扫描序列包括膈肌导航的应... 目的 比较高场强MRI与超声内镜(EUS)对可切除性食管癌患者术前T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经临床及病理活检判定为可切除性食管癌的患者,所有入组患者于病理活检1周后进行MRI,扫描序列包括膈肌导航的应用刀锋采集技术的快速自旋回波的T2WI加权成像(BLADE-TSE-T2WI)、DWI及自由呼吸放射状K空间填充方式的容积内插体部检查(radial-VIBE),同时行超声内镜(EUS)检查。MRI检查均在EUS之前进行,手术均在MRI与EUS检查后1周内进行。由2名具有5年以上MRI诊断经验的医师分别采用5分制对MR图像进行评分,参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7版食管癌TNM分期标准。2名MRI阅片者采用双盲法分别对MR图像进行独立分期,结果不一致时,由第3名高级职称MRI医师共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由1名具有5年以上内镜工作经验的内镜医师进行EUS分期。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2名MRI阅片者对图像质量评分和可切除性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一致性,以术后病理T分期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MRI及EUS对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并采用χ2检验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入组患者共70例,MRI图像质量评分不低于3分者分别有66例(阅片者1)和68例(阅片者2),2名MRI阅片者对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非常好(Kappa=0.824,P〈0.05)。术后病理证实T1期16例、T2期18例、T3期30例、T4a期6例。2名MRI阅片者对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一致性非常好(Kappa=0.809,P〈0.05),MRI和EUS对可切除性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2.9%(65/70)和67.1%(47/70),两种技术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P〈0.05)。结论MRI对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明显高于EUS,可以成为判断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分期 磁共振成像 超声内镜
原文传递
体素内不一致运动序列评估直肠癌术前病理分级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韩帅 王立峰 +4 位作者 邵楠楠 刘翠翠 曲金荣 张宏凯 黎海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29-1934,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直肠癌体素内不一致运动磁共振成像(IVIM—MRI)序列的成像特点,进一步研究探讨IVIM参数标准ADC、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直肠癌术前病理分级的评估价值... 目的初步探讨直肠癌体素内不一致运动磁共振成像(IVIM—MRI)序列的成像特点,进一步研究探讨IVIM参数标准ADC、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直肠癌术前病理分级的评估价值。方法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的IVIM参数标准ADC、D、D^*、f值及DWI资料,结合病理结果,分析在肿瘤不同分化程度、T分期及N分期中的区别。结果D在直肠癌分化程度组、T分期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00、12.846;P〈0.05),ADC值在直肠癌分化程度组、T分期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823、7.881;P〈0.05),两者在N分期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510、0.214;P〉0.05)。多重比较显示肿瘤分化程度组的高一中分化组与中分化组[95%可信区间(*104):0.358~4.608,P=0.018]、中一低分化组[95%可信区间(*104):0.1578~4.819,P=0.033]的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组的高一中分化组与中分化组[95%可信区间(*104):4.968—52.34,P=0.013]、中一低分化组[95%可信区间(*104):1.73~53.689,P=0.033]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T分期中T1期与其他三期之间的D值[95%可信区间(*104)分别为:1.167~5.135、1.868~5.872、2.358~6.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T分期中T1期与其他三期之间的ADC值[95%可信区间(*104)分别为:15.945~66.615、17.09~68.227、17.562~68.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期与T4期之间的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可信区间(*104):0.032-2.386,P〈0.05]。各参数在N0期~N2期之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及ADC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直肠癌的病理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体素内不一致运动序列 表观扩散系数
原文传递
三氧化二砷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1
作者 孟艳莉 胡鸿涛 +5 位作者 黎海 郭晨阳 骆俊朋 姚全军 程洪涛 肖金成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71-974,共4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治疗组,共30例患者,对肝脏原发病灶行周期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ACE后3d开始给予As2O...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治疗组,共30例患者,对肝脏原发病灶行周期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TACE后3d开始给予As2O3持续静脉滴注5h(10mg/d,14d为1个疗程),问隔2周,连续进行3~4个周期;B组为对照组,共30例患者,对肝脏原发病灶行周期性TACE。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获益率、生活质量等指标及转移瘤大小、灶数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中客观有效率为26.7%(8/30),获益率60.0%(18/30),B组客观有效率为0,获益率16.7%(5/30),两组客观有效率及获益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67,P=0.008;X2=11.915,P=0.001)。A组患者中生活质量改善4例,稳定18例,B组患者中改善0例,稳定1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69,P=0.008)。肿瘤负荷与疗效呈显著负相关,且相关关系密切(Kendall相关系数为-0.765,P〈0.001;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21,P〈0.001)。结论As203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是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砷剂 肿瘤负荷 肺转移瘤
原文传递
伪影校正技术联合自由呼吸放射状K空间填充方式的容积内插体部检查对可切除性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风光 张宏凯 +7 位作者 李祥 秦建军 常玉喜 张首宁 董亚锋 丁志丹 黎海 曲金荣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对比评价常规BwI联合屏气笛卡尔容积内插体部检查(CartesianVIBE)、刀锋伪影校正技术(Blade)联合自由呼吸放射状K空间填充方式的容积内插体部检查(radialVIBE)在可切除性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价值。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前... 目的对比评价常规BwI联合屏气笛卡尔容积内插体部检查(CartesianVIBE)、刀锋伪影校正技术(Blade)联合自由呼吸放射状K空间填充方式的容积内插体部检查(radialVIBE)在可切除性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价值。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前瞻性收集术前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分别使用常规T2WI联合Cartesian VIBE、Blade联合自由呼吸radial VIBE进行3.0TMRI检查。由2名具有5年以上胸部MR诊断经验的医师根据图像参照第7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食管癌TNM分期系统进行MRIT分期。对食管癌MRI的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T分期结果进行χ^2检验对照分析。结果65例患者人组,常规T2WI联合屏气Cartesian VIBE、B1ade联合自由呼吸radial VIBE对食管癌术前T分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1%(33/65)、88%(57/65),错误分期分别是32、8例,两种技术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0,P〈0.05)。采用常规T2WI联合屏气Cartesian VIBE诊断食管原位癌、肌层侵犯及食管外膜侵犯的准确率分别为42%(8/19)、54%(14/26)、55%(11/20),Blade联合自由呼吸radial VIBE诊断的相应准确率分别为89%(17/19)、88%(23/26)、85%(17/20)。结论Blade联合自由呼吸radial VIBE在食管癌术前T分期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T2WI联合屏气Cartesian VIBE,可以作为食管癌术前T分期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磁共振成像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评估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靖 曲金荣 +6 位作者 张宏凯 张孝先 程淑霞 张明川 郭雷鸣 贾丽洁 黎海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2-198,共7页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评估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经临床和影像检查诊断为中晚期(≥ⅡB)宫颈癌,完成同步放化疗计划的63例患者。63例患者均于治疗...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评估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经临床和影像检查诊断为中晚期(≥ⅡB)宫颈癌,完成同步放化疗计划的63例患者。63例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3周,总剂量30 Gy),治疗结束(治疗8周,总剂量90 Gy)行常规盆腔MRI平扫、IVIM和动态增强扫描。记录肿瘤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ADC、纯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值,并计算治疗中、治疗后各参数的变化率。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治疗敏感组和不敏感组,并于治疗结束1个月内行MRI复查,计算肿瘤消退率。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治疗敏感组和不敏感组间各参数和参数变化率的差异,采用Spearman法评价各参数和参数变化率与肿瘤消退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可能预测疗效的ADC值,采用ROC分析各参数评价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效能。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肿瘤最大径分别为(47.5±12.9)、(12.8±10.0)mm,肿瘤消退率为(66.7±33.6)%。治疗敏感组48例,不敏感组15例。治疗前ADC、D、D*、f值分别为0.74(0.43,1.14)×10-3、0.58(0.33,0.91)×10-3、12.12(2.30,21.4)×10-3mm2/s和9.65%(4.45%,13.89%),其中,ADC、D值与肿瘤退缩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73、0.840,P均〈0.05)。治疗敏感组ADC、D值均高于不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中敏感组ADC、D、f值均高于不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肿瘤消退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8、0.834、0.563,P均〈0.05)。治疗后敏感组ADC、D、f值均高于不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治疗后ADC、D值与肿瘤消退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9、0.829,P均〈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疗效评估 同步放化疗
原文传递
高场磁共振对可切除性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昭琦 张风光 +9 位作者 郭佳 张宏凯 秦建军 赵妍 丁志丹 张忠宪 张建波 袁军辉 黎海 曲金荣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43-846,共4页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成像(MRI)(starVIBE+BLADE)在可切除性食管癌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及活检病理证实为食管癌的66例患者的高场MRI检查资料。其中男48例、女18例,...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成像(MRI)(starVIBE+BLADE)在可切除性食管癌术前T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及活检病理证实为食管癌的66例患者的高场MRI检查资料。其中男48例、女18例,平均(62±7)岁。由两位具有5年以上胸部MR诊断经验的阅片者,根据食管癌AJCCTNM分期标准,对图像分别进行术前MRI的T分期,并对食管癌MRI的术前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T分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位阅片者术前MRI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一致性很好,两位阅片者对T分期各期评价均获得很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结论高场MRI在食管癌术前T分期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于T1、T2及T3的诊断准确率优于T4a的诊断,高场MRI可以作为可切除性食管癌术前T分期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分期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廖玉波 赵妍 +4 位作者 胡鸿涛 郭晨阳 马俊丽 蒋丽 黎海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29-733,共5页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以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相关单因素...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以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相关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90%、40.20%、22.20%,中位生存期2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GGT)、肿瘤最大径、肿瘤数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门静脉癌栓、动静脉瘘、远处转移为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FP、GGT、肿瘤最大径、肿瘤数目、BCLC分期、动静脉瘘为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影响TACE治疗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包括AFP、GGT、肿瘤最大径、肿瘤数目、BCLC分期及动静脉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预后
下载PDF
肺腺癌CT征象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孝先 陈学军 +3 位作者 王立峰 魏晓艳 夏威利 黎海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究肺腺癌CT征象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间203例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患者CT资料,将突变情况根据这些位点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疗效关系,分为有效突变组(97例)及非... 目的:探究肺腺癌CT征象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间203例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患者CT资料,将突变情况根据这些位点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疗效关系,分为有效突变组(97例)及非有效突变组(106例)。在所有的CT征象中,肿块直径采用秩和检验,密度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其余征象(分叶征、毛刺征、坏死征、胸膜凹陷征、空洞征及空气支气管征)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征象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计算优势比(OR)。结果在EGFR基因有效突变组,分叶征、毛刺征、坏死征、胸膜凹陷征分别为65、67、45、74例,非有效突变组对应的例数分别为56、51、26、61例,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30、9.141、10.646、7.986,P〈0.05)。病灶直径、密度、空洞征、空气支气管征在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毛刺征(OR=2.120)、坏死征(OR=2.853)及胸膜凹陷征(OR=2.094)与EGFR有效突变有关(P〈0.05),而分叶征与EGFR有效突变无关。结论在所有的CT征象中,毛刺征、坏死征及胸膜凹陷征与EGFR基因有效突变有关,它们更容易出现在有EGFR基因有效突变的肺腺癌患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及MRI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优势和局限性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许春苗 张孝先 +4 位作者 吴越 袁军辉 康柳青 陈学军 黎海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05-407,共3页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PT)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在所有胰腺外分泌肿瘤中占比不超过1%~2%,占全部胰腺囊性肿瘤的5%。这一类肿瘤有低度恶性潜能,手术可完全切除且预后良好,若肿瘤较大或囊变坏死明...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PT)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在所有胰腺外分泌肿瘤中占比不超过1%~2%,占全部胰腺囊性肿瘤的5%。这一类肿瘤有低度恶性潜能,手术可完全切除且预后良好,若肿瘤较大或囊变坏死明显容易误诊为胰腺恶性肿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SPT的多层螺旋CT及3.0 T MRI影像学表现,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的优势和局限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多层螺旋CT MRI诊断 影像学检查方法 低度恶性肿瘤 胰腺恶性肿瘤 临床合理应用 胰腺外分泌
原文传递
3.0T磁共振功能成像在术前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价值 被引量:18
18
作者 夏威利 王立峰 +6 位作者 张孝先 许春苗 曲金荣 黎海 张首宁 张宏凯 陈学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60-1864,共5页
目的评估3.0T磁共振功能成像在术前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本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84例膀胱癌患者的MRI资料,由2名医师应用T2WI序列、T2WI+DWI序列以及T2WI+DWI+DCE-MRI序列三种方法分别判断膀胱癌是否浸润肌层... 目的评估3.0T磁共振功能成像在术前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本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84例膀胱癌患者的MRI资料,由2名医师应用T2WI序列、T2WI+DWI序列以及T2WI+DWI+DCE-MRI序列三种方法分别判断膀胱癌是否浸润肌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三种方法诊断MIBC的能力。测量病灶相邻膀胱壁肌层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膀胱癌病灶相邻肌层的ADC值与诊断MIBC的关系。结果甲、乙医师使用T2WI序列、T2WI+DWI序列、T2WI+DWI+DCE-MRI序列诊断MIBC的准确率分别为71.4%、79.2%、91.6%及69.0%、78.6%、90.5%。测量MIBC病灶相邻浸润肌层的ADC值为(1.36±0.15)×10^-3mm^2/s,未浸润的相邻肌层为(2.02±0.39)×10^-3mm^2/s。绘制ROC曲线分析,当ADC值的阈值为1.52×10^-3mm^2/s时,诊断MIBC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分别为92.9%、85.2%。结论对比T2WI序列,增加DWI及DCE-MRI序列能够提高诊断MIBC的准确率。测量膀胱癌病灶相邻肌层的ADC值,以1.52×10^-3mm^2/s为阈值诊断MIBC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此阈值可作为术前诊断MIBC的指标,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 表观扩散系数
原文传递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双途径用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郑琳 郭晨阳 +3 位作者 郭旻 黎海 刘东 高玉杰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722-724,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双途径用药与同方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纳入晚期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介入组(n=30):吉西他滨1000 mg/m^2,顺铂100 mg/m^2,第1天吉西他滨+顺铂总量的1/3采用S... 目的对比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双途径用药与同方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纳入晚期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介入组(n=30):吉西他滨1000 mg/m^2,顺铂100 mg/m^2,第1天吉西他滨+顺铂总量的1/3采用Seldinger法插管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顺铂余量于第2~3天静脉滴注。第8天吉西他滨单药静脉滴注用药,21 d为1个周期。全身化疗组(n=30):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总量100 mg/m^2,分3次在第1~3天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2组病例均至少完成2个周期后进行评价。结果介入组有效率(56.7%)高于化疗组(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获益率(86.7%)和1年生存率(46.7%)亦高于化疗组(分别为63.3%和20.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和Ⅰ~Ⅱ度胃肠道反应低于全身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双途径用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介入治疗 吉西他滨 顺铂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加灌注治疗胃癌肝转移疗效评价 被引量:16
20
作者 宗登伟 郭晨阳 +5 位作者 黎海 程洪涛 肖金成 胡鸿涛 郑琳 孟艳莉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5期2301-2303,共3页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加药物灌注治疗胃癌肝转移患者临床价值。方法 40例胃癌肝转移患者均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加药物灌注治疗,共介入治疗115周期,化疗药物为奥沙利铂+5-Fu,栓塞剂采用超液化碘油。所有患者每次介入治疗前均行增强CT测...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加药物灌注治疗胃癌肝转移患者临床价值。方法 40例胃癌肝转移患者均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加药物灌注治疗,共介入治疗115周期,化疗药物为奥沙利铂+5-Fu,栓塞剂采用超液化碘油。所有患者每次介入治疗前均行增强CT测量肿瘤大小,采用RECIST标准评价疗效。所有患者每次介入治疗前检测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724)。采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随访期限直至患者死亡。结果本组患者完全缓解(CR)10%(4例),部分缓解(PR)50%(20例),病变稳定(SD)20%(8例),病变进展(PD)20%(8例),总有效率(CR+PR)60%(24例)。1年生存率78%,2年生存率52%,3年生存率23%。从介入治疗始中位生存期2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7个月。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药物灌注是治疗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转移瘤 肝动脉 介入治疗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