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后路联合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3
1
作者 黎斐文 吕国华 王冰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 评价前后路联合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于 1995年 3月~ 2 0 0 0年 8月间应用该手术方式治疗的 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其中 ,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 38~ 72岁 ... 目的 评价前后路联合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伴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于 1995年 3月~ 2 0 0 0年 8月间应用该手术方式治疗的 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其中 ,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 38~ 72岁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退行变突出 2 5例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发育合并后纵韧带钙化 7例 ;术前和术后通过神经功能JOA评分 ,颈部轴性症状和颈椎动态侧位片 ,颈椎MRI进行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年龄 5 8 9岁 ,平均随访 2 4 3月。 32例患者术后 3月、6月、1年、3年 ,JOA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 5 8 1%、6 5 9%、6 9 1%、6 8 4 %;优良率分别为 71 9%、81 3%、78 1%、77 3%,颈部轴性症状减轻 ,随访时X线检查未见不稳 ,MRI示颈髓压迫解除。结论 前后路联合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一种疗效好且稳定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路联合 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下腰椎前路腹腔镜椎体间融合术的血管应用解剖 被引量:7
2
作者 黎斐文 吕国华 王冰 《脊柱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30-32,35,共4页
目的 对下腰椎 (L3 ~S1)前路血管进行解剖学研究 ,分析其变异情况并探讨下腰椎前路腹腔镜下椎体间融合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解剖 30例成人尸体标本 (男 15例、女 15例 ) ,记录腹主动脉的分叉点及髂总静脉的汇合点位置 ,以及动... 目的 对下腰椎 (L3 ~S1)前路血管进行解剖学研究 ,分析其变异情况并探讨下腰椎前路腹腔镜下椎体间融合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解剖 30例成人尸体标本 (男 15例、女 15例 ) ,记录腹主动脉的分叉点及髂总静脉的汇合点位置 ,以及动静脉血管的椎前走向 ;测量上述分叉点与汇合点到L5椎体下缘的距离 ;测量L5/S1椎间隙手术窗大小 (即平椎间隙右髂总动脉与左髂总静脉之间的距离 ) ;记录骶正中动脉的起始点 ,骶正中静脉汇入点及二者的走向。结果 腹主动脉分叉点、髂总静脉汇合点分布在L4~L5之间 ,腹主动脉行走于椎体左前方 ,下腔静脉行走于椎体右前方 ;腹主动脉分叉点到L5椎体下缘距离 ,男性平均 3.5cm ,女性平均 3.6cm ;髂总静脉汇合点到L5椎体下缘距离 ,男性平均 2 .2cm ,女性平均 2 .4cm ;L5/S1椎间隙手术窗大小 ,男性 3.7cm ,女性平均 3.4cm ;骶中动脉均起源于腹主动脉分叉部后壁 ,在骶前沿中线左或右侧下行 ,骶中静脉多与之伴行。结论 腹主动脉分叉点与髂总静脉汇合点均高于L5椎体下缘 ,L5/S1椎间隙手术窗大小男性平均 3.7cm、女性平均 3.4cm ,腹腔镜下前路L5/S1椎间隙融合术是可靠及安全的 ;由于血管的遮盖 ,L3 ,4、L4,5椎间隙经腹膜前路融合术没有足够的血管分离及牵开是无法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椎 腹腔镜 椎体间融合术 血管 应用解剖学 安全性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覃胜华 吴锑 +1 位作者 黎斐文 向志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8期1010-1017,共8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sis, OP)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骨质疏松症患者容易发生骨折,椎体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发生的部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患者胸腰背部剧... 骨质疏松症(osteoporsis, OP)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骨质疏松症患者容易发生骨折,椎体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发生的部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患者胸腰背部剧烈疼痛,脊柱畸形,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开放性手术及微创手术治疗,而微创手术治疗因其明确的临床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文章综述了微创手术治疗OVCF的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OVCF提供参考。Osteoporosis (osteoporsis, OP) has become a common and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 worldwide. People with osteoporosis are prone to fractures, and the vertebral body is the most common site for osteoporotic fractures. Patients with severe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 and vertebral deformities are treated with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pen surgery an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because of its clear clinical effe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ethods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OVCF,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OV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伤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常华 向宏富 +2 位作者 黎斐文 杨缚龙 李义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颈椎病 骨折脱位 椎间盘切除 颈前路减压 植骨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缚龙 李义刚 +1 位作者 黎斐文 向宏富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46-47,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4例28个椎体,并随访4~11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脊髓神经损伤,...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4例28个椎体,并随访4~11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脊髓神经损伤,病椎疼痛缓解,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0°,随访期间,疗效满意,无病椎高度丢失。结论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气囊扩张术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恶性肿瘤女性患者生育力保存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青青 黎斐文 +1 位作者 曾彬 李慕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生育力保存技术为年轻的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有效的生育资源保护方法,让患者能够在生育力受损后生育后代。但这项技术的发展引发了诸多社会和伦理争议。从伦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年轻女性患者生育力保存实施中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包括是否有... 生育力保存技术为年轻的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有效的生育资源保护方法,让患者能够在生育力受损后生育后代。但这项技术的发展引发了诸多社会和伦理争议。从伦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年轻女性患者生育力保存实施中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包括是否有必要进行生育力保存,所保存的生育力资源归属权的问题以及其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卫生资源公平公正分配的问题,并从伦理学角度对这些问题和争议进行辨析。同时讨论在提供生育力保存服务的过程中,应当如何遵循有利不伤害、知情同意、谨慎应用以及伦理监管等各项伦理原则,以期消除社会大众对生育力保存技术的疑虑和误解,促进生育力保存技术在临床上进一步开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力保存 伦理争议 伦理原则 恶性肿瘤
下载PDF
螺旋CT3D重建对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李方志 徐自跃 +3 位作者 段少银 黎斐文 张孝春 邓宏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9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CT3D)重建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寰枢关节不全脱位69例患者的三维影像特点及诊断结果。并比较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显示寰枢关...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CT3D)重建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寰枢关节不全脱位69例患者的三维影像特点及诊断结果。并比较多层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显示寰枢关节结构及病变的优缺点。结果三维CT重建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69例,诊断符合率100%,其中,旋转脱位37例,后脱位18例,前脱位14例,脱位合并骨折10例。显示寰枢关节上、下关节面错位69例,寰齿间隙增宽36例及齿突侧距不对称31例,并骨折29例。与MPR或MIP比较,VR与SSD法三维图像显示征象最直观清楚。结论CT3D重建能直观显示脱位的各种征象,准确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的类型及脱位程度,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不全脱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维重建
下载PDF
渐进式及模块化培训在妇科腹腔镜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蒋宋薇 黎斐文 +1 位作者 陈融 陈祖舜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13期2068-2070,共3页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国内的逐步推广,其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腹腔镜技能已是妇科医生应该掌握的重要临床技能之一,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在妇科腹腔镜方面的教学模式和大纲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因此对于腹腔镜教学的探索变得十分有意...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国内的逐步推广,其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腹腔镜技能已是妇科医生应该掌握的重要临床技能之一,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在妇科腹腔镜方面的教学模式和大纲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因此对于腹腔镜教学的探索变得十分有意义。该文将渐进式、模块化的教学模式理念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技术的培训,更好地提高了医学生的腹腔镜操作技能和对局部解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学 渐进式 模块化 腹腔镜教学
下载PDF
PELD关节突成形术后椎间盘应力、腰椎活动度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谢水清 张峻 +2 位作者 周旭 黎斐文 李义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12-16,共5页
旨在评价椎间孔镜椎间孔成形术后,对椎间盘应力和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取我院20例完成L4/5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术上关节突成形后患者,取术前、术后椎体CT成像导入minics21.0得L4/5骨性结构;通过Geomagic光滑椎体曲面和构建曲面片;再次导... 旨在评价椎间孔镜椎间孔成形术后,对椎间盘应力和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取我院20例完成L4/5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术上关节突成形后患者,取术前、术后椎体CT成像导入minics21.0得L4/5骨性结构;通过Geomagic光滑椎体曲面和构建曲面片;再次导入SolidWorks组装椎体和关节突关节面的绘建,完成实体模型的建立;最后使用ANSYS17.0分别从垂直、前屈、后伸、健侧旋转、患侧旋转、患侧屈曲、健侧屈曲七个方面加载垂直力和旋转力,阐述上关节突成形后对椎间盘应力和腰椎活动度影响;结果:1、本研究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尸体实验结果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证明本模型有效;2、上关节突成形后,在垂直、后伸、患屈、患旋下椎间盘受到应力改变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屈、健屈、健旋椎间盘应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上关节突成形后,腰椎患旋、患屈时腰椎活动度与术前腰椎活动活动度,有统计学有差异(p<0.05);前屈、后伸、健旋、健屈与术前腰椎活动度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经皮侧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后恢复快、出血少、对骨性组织破坏少,但上关节突成形后增加腰椎间盘受力,增加患侧方腰椎不稳定,在临床中应减少上关节突打磨和保护上下关节软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LD) 三维有限元 椎间盘应力 腰椎活动度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复杂骨折中的应用
10
作者 黎斐文 陈力奇 赵峻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94-96,共3页
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复杂骨折26例,患者平均随访11.4个月(最短1个月,最长26个月).疗效显示:平均愈合时间为新鲜骨折16周、陈旧性骨折23周,功能评价优秀率达88.5%.说明带锁髓内钉用于治疗股骨复杂骨折,尤其适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多... 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复杂骨折26例,患者平均随访11.4个月(最短1个月,最长26个月).疗效显示:平均愈合时间为新鲜骨折16周、陈旧性骨折23周,功能评价优秀率达88.5%.说明带锁髓内钉用于治疗股骨复杂骨折,尤其适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多段骨折、内固定失败的陈旧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复杂骨折 带锁髓内钉 手术治疗 平均愈合时间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同侧半寰椎后弓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颜钊 黎斐文 李春艳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同侧半寰椎后弓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9例寰枢椎不稳患者,难以实施常用寰椎椎弓根螺钉,直接采用同侧半寰椎后弓螺钉行后路内固定。结果 9例患者术后颈部疼痛消失,颈部活动稍受限但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术后随访3... 目的观察同侧半寰椎后弓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9例寰枢椎不稳患者,难以实施常用寰椎椎弓根螺钉,直接采用同侧半寰椎后弓螺钉行后路内固定。结果 9例患者术后颈部疼痛消失,颈部活动稍受限但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末次随访9例患者均已骨性融合,螺钉位置良好,未见断钉断棒及不愈合。结论同侧半寰椎后弓根技术具有手术难度低,出血量少,神经血管损伤率低等优势,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可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后弓螺钉 寰枢椎不稳 内固定
下载PDF
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技术在上颈椎的应用
12
作者 黎斐文 向宏富 +1 位作者 杨缚龙 陈常华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技术在上颈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全麻下对12例患者进行了寰枢椎椎弓根技术固定.术中在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后路髂骨植骨.结果24枚置钉均获得成功,复位固定满意,随访3至15月(平均4.2月),螺钉无松动... 目的探讨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技术在上颈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全麻下对12例患者进行了寰枢椎椎弓根技术固定.术中在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后路髂骨植骨.结果24枚置钉均获得成功,复位固定满意,随访3至15月(平均4.2月),螺钉无松动或断钉,无椎动脉和脊髓损伤,3至6月植骨融合.结论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钉技术在上颈椎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椎弓根钉 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固定植骨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脊柱结核
13
作者 陈常华 杨缚龙 +1 位作者 黎斐文 向宏富 《西部医学》 2007年第5期855-856,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行后路固定加椎板间植骨以及前路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2-24个月,无1例复发,X线片复查植骨区显示骨性愈合,11例原局部...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行后路固定加椎板间植骨以及前路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2-24个月,无1例复发,X线片复查植骨区显示骨性愈合,11例原局部后凸畸形减轻,27例后凸畸形消失,7例原局部后凸畸形维持原状,无加重,未发现有脱钉、断钉现象。结论后路固定植骨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是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减压术 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 植骨融合
下载PDF
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骶椎结核
14
作者 陈常华 黎斐文 +1 位作者 杨缚龙 杨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23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后人路手术治疗胸腰骶椎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145例胸腰骶椎结核患者,其中男98例,女47例,年龄15~74岁,平均41.2岁,均在抗结核治疗半月至一月后行后路病灶清除加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 目的探讨后人路手术治疗胸腰骶椎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145例胸腰骶椎结核患者,其中男98例,女47例,年龄15~74岁,平均41.2岁,均在抗结核治疗半月至一月后行后路病灶清除加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7个月。大部分患者结核病灶消失,骨性融合,畸形矫正,其中2例患者出现瘘道,经换药治疗后伤口痊愈。结论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骶椎结核是治疗脊柱结核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人路简单,创口小,后凸畸形矫形满意,手术后病椎稳定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骶椎 脊柱结核 后入路 后凸畸形
下载PDF
经椎板间隙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5
作者 黎斐文 陈力奇 +2 位作者 刘鹄 唐欣 朱光宏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7年第3期215-216,共2页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显微内窥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并对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使用METRx系统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内窥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采用MacNab腰椎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平均3d下地...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显微内窥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并对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使用METRx系统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内窥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采用MacNab腰椎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平均3d下地活动,平均住院7.5天,平均手术时间35min,平均术中出血25ml,平均随访8.2月,MacNab评分优20例,良9例,优良率90.6%。本组并发硬膜撕裂1例。结论椎板间隙采用MED方法保留椎板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容易操作,患者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板间隙
下载PDF
后路减压联合不同融合节段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效果比较
16
作者 何见明 黎斐文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3期137-139,共3页
目的:比较后路减压联合短节段固定融合术与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D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后路减压联合短节段固定融合术,观察组行后路... 目的:比较后路减压联合短节段固定融合术与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D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后路减压联合短节段固定融合术,观察组行后路减压联合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水平、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程度、脊柱侧凸Cobb角值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融合节段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及脊柱侧凸Cobb角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联合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可降低脊柱功能障碍评分,减小脊柱侧凸Cobb角值,而后路减压联合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融合节段数,降低疼痛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后路减压 退变性脊柱侧凸 不同融合节段固定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子超 黎斐文 吴仕筠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4期5413-5418,共6页
腰间盘突出是一个很常见的骨科病症,其发生率较高,但该病的好发人群多为中年。而随着社会发展,该病发生的年龄范围也随之扩大,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目前,国内外关于腰间盘突出病症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手术处理和保守治疗。因... 腰间盘突出是一个很常见的骨科病症,其发生率较高,但该病的好发人群多为中年。而随着社会发展,该病发生的年龄范围也随之扩大,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目前,国内外关于腰间盘突出病症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手术处理和保守治疗。因此,本文将主要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明确诊断关键后,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