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 被引量:730
1
作者 金川 方创琳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本文分析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耦合机制 ,采用代数学和几何学两种方法对环境库兹涅茨 (KUZNETS)曲线和城市化对数曲线进行逻辑复合 ,推导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数理函数和几何曲线 ,揭示出区域生态环境随城市化的发展存在先... 本文分析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耦合机制 ,采用代数学和几何学两种方法对环境库兹涅茨 (KUZNETS)曲线和城市化对数曲线进行逻辑复合 ,推导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数理函数和几何曲线 ,揭示出区域生态环境随城市化的发展存在先指数衰退、后指数改善的耦合规律。交互耦合的过程分为低水平协调、拮抗、磨合和高水平协调四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耦合规律性 代数学 几何学 人口
下载PDF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 被引量:247
2
作者 吴得文 毛汉英 +1 位作者 张小雷 金川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11-1121,共11页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状况直接影响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基于数据包络法对全国655个城市土地投入产出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①目前中国城市土地投入产出效率普遍较低,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中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状况直接影响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基于数据包络法对全国655个城市土地投入产出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①目前中国城市土地投入产出效率普遍较低,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中西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规模等级递增效应,但小城市表现出明显的特殊性。②影响中国城市土地投入产出效率较低的因素较多,其中,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投入过多尤为突出,固定资产投资和建设用地也存在一定冗余,环境产出效益相对不足。③中国大部分城市土地规模效率处于递增状态;城市土地规模效率空间分布亦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中西部低的格局,且存在规模等级递减效应。对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子分析,对各级政府制定城市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投入产出效率 规模效率 数据包络法 中国
原文传递
西北干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 被引量:199
3
作者 李晓文 方创琳 +1 位作者 金川 毛汉英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0-290,T004-T005,共13页
基于高分辨率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数据 ,本文对 1 985~ 2 0 0 0年期间河西地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1 ) 1 985~ 2 0 0 0年期间河西地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相对稳定 ,但生态... 基于高分辨率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数据 ,本文对 1 985~ 2 0 0 0年期间河西地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1 ) 1 985~ 2 0 0 0年期间河西地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相对稳定 ,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恶化的两种趋势并存 ,并在县级行政单元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 ,城市用地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而言不显著 ;2 )整个河西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缓慢 ,表明其城市化进程缓慢。与城市用地变化有关的土地利用类型也多分布在金昌、嘉峪关、张掖、武威和酒泉 5个地级市所在地区 ,表明这些区域的城市化过程相对活跃 ;3)城市用地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空间规律表现为 :使生态环境原本较差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增加 ,而使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降低 ;4)城镇用地与工矿用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与城市用地总体基本一致的规律 ,但农村居民点则对生态环境正、负两方面影响都较为显著 ;5 )城市用地扩展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体现出与城市用地总体类似的区域分异特征 ;而城市用地收缩的影响则与此趋势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 西北干旱区 区域生态环境效应 甘肃 河西地区 城市用地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下载PDF
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及其验证 被引量:124
4
作者 乔标 方创琳 金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183-2190,共8页
在分析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交互耦合函数、耦合轨迹、耦合类型和耦合阶段,并以河西走廊为例,对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进行了验证。在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 在分析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交互耦合函数、耦合轨迹、耦合类型和耦合阶段,并以河西走廊为例,对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进行了验证。在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既有相互胁迫的过程,也有相互促进的环节,它们之间是一种在交互胁迫中相互促进的动态耦合关系;这种耦合关系在其演化周期内呈现出双指数函数的变化规律,其耦合演化轨迹是一条双指数曲线;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耦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低级协调型、生态主导型、同步协调型、城市化滞后型、逐步磨合型、城市化超前型、生态脆弱型、低级磨合型和不可持续型等九种基本耦合类型,并经历低水平协调、拮抗、磨合、好转和高水平协调等5个耦合阶段。河西走廊各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演进过程符合双指数函数的变化规律,其耦合轨迹均呈现出双指数曲线的变化形式;嘉峪关市属于逐步磨合型,目前处于好转阶段;金昌市属于城市化超前型,处于磨合阶段;酒泉市属于生态主导型,处于拮抗阶段;张掖市属于同步协调型,处于拮抗阶段;武威市属于生态脆弱型,处于拮抗阶段;玉门市属于低级磨合型,处于好转阶段;敦煌市属于生态脆弱型,处于拮抗阶段;河西走廊属于生态脆弱型,处于拮抗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城市化 生态环境 耦合规律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约束下城市化过程及生态效应研究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79
5
作者 方创琳 金川 步伟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共7页
城市化是西北干旱区实现小康目标的必由之路 ,然而最大的自然障碍因素是水资源严重短缺 ,现实的城市化与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与胁迫。从城市化过程及其生态效应研究的重要性出发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分析与评述 ... 城市化是西北干旱区实现小康目标的必由之路 ,然而最大的自然障碍因素是水资源严重短缺 ,现实的城市化与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与胁迫。从城市化过程及其生态效应研究的重要性出发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分析与评述 ,把水资源作为西北干旱区先决约束条件 ,提出了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城市化过程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思路 ,包括选择水资源变化过程与城市化过程之间相互胁迫的驱动因子 ,揭示水资源变化对城市化过程的胁迫机制与规律 ;分析城市化过程引起的与水相关的生态效应 ;建立城市化过程及其生态效应预警指标体系 ,对不同强度水资源约束下城市化过程进行动态预警和情景分析 ;选择最节水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和建设节水型城镇体系等。进而为加快西北干旱区城市化发展进程、改善干旱区生态环境、实现小康目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保护 水资源 干旱区 中国西北地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定量辨识 被引量:52
6
作者 金川 方创琳 冯仁国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受人文社会规律支配的城市化过程与受自然规律制约的生态环境演化过程之间,通过种种复杂的胁迫与约束机制,具有双指数倒U型曲线的耦合演化规律性。如果以区域内不同城镇构成的空间样本来测算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其耦合曲线... 受人文社会规律支配的城市化过程与受自然规律制约的生态环境演化过程之间,通过种种复杂的胁迫与约束机制,具有双指数倒U型曲线的耦合演化规律性。如果以区域内不同城镇构成的空间样本来测算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其耦合曲线通常有以下5种型式:下降、正U、上升、倒U和再下降。该演化序列符合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规律。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对三峡库区15个区县的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作了综合评价,并在综合和分组两个层面对二者耦合关系进行了定量辨识。结果表明:通过空间样本反映的重庆库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曲线为正U型,揭示出库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演化的二元性;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沿长江自西向东具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说明现阶段库区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大于其破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城市化 生态环境 耦合关系 空间型式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不同类型地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46
7
作者 方创琳 冯仁国 金川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8-234,共7页
三峡库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了把库区建成全方位开放、综合性开发、高水平发展、高起点安置移民的新型产业密集经济区和高效生态农业区,必须把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地采取... 三峡库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了把库区建成全方位开放、综合性开发、高水平发展、高起点安置移民的新型产业密集经济区和高效生态农业区,必须把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地采取最有效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为此,论文提出了5种不同类型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即沿江河谷区果→粮→菜→猪→沼→渔水陆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浅山丘陵区桔→粮→经→畜→桑→沼共生互惠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低山区林→粮→油→薯→草→畜水土保持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中高山区干果→药→茶→烟→菜→草名优土特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和庭院果→菜→花→禽→沼→渔小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这些模式推广和应用的综合效果总体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产业化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张耀军 成升魁 +1 位作者 闵庆文 金川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8-222,共5页
资源型城市是由于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特殊区域,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类型之一。论述了用能量和货币评价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不足;介绍了H.T.Odum的系统能值分析理论及能值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和评价指标。最后以铜川市为例,对其生... 资源型城市是由于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特殊区域,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类型之一。论述了用能量和货币评价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不足;介绍了H.T.Odum的系统能值分析理论及能值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和评价指标。最后以铜川市为例,对其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铜川市是资源输出型的生态经济区域,从1949年到2000年的51年间,铜川为外地输出了2541亿元的财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首先是当地的不可更新资源,其次是从外地输入的资源与产品,再次是当地的可更新资源;能值货币比值上升,能值利用强度下降,但仍然对资源深加工不够,技术水平较低;环境负荷不断增加,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单位GDP废物排放能值下降,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态经济系统 自然资源 GNP 国民生产总值 经济能力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等级类型综合划分 被引量:47
9
作者 金川 陈守强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0-301,共12页
城市群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劳动分工的新型地域单元。目前,中国区域空间治理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由原来的行政区分割管理开始转向类型区空间治理。本文基于城市群的重要外延特征,采用"先... 城市群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劳动分工的新型地域单元。目前,中国区域空间治理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由原来的行政区分割管理开始转向类型区空间治理。本文基于城市群的重要外延特征,采用"先分等、后划类"的综合分类思想对中国23个城市群进行定量类型划分和空间分异分析,为中国城市群实施因地制宜的空间格局优化和分类管理的规划引导提供科学依据。首先,参考世界成熟城市群的规模大小和集聚程度,中国城市群分为国家级、区域级、次区域级和地区级4个等级,呈现"3-5-6-9"的金字塔型等级结构;其次,基于城市群的五大特征,构建由10个因子和22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Q型聚类分析法将中国城市群定量划分为成熟外向型、双核赶超型、环境友好型、单核辐射型和内陆粗放型等5种类型;最后,综合等级划分与定量聚类结果,进一步细分为国家级成熟外向型、国家级双核赶超型、区域级双核赶超型、次区域级环境友好型、地区级环境友好型、区域级单核辐射型、地区级单核辐射型、区域级内陆粗放型和地区级内陆粗放型共9个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指标体系 聚类分析 空间分异 等级划分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基础设施评价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金川 武强 张煜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4,共8页
考察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内涵,建立了由3个层级、5个维度和22个指标构成的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体系,并采用极差标准化、均方差决策、加权平均和标准分等方法,对中国2007年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从发展排序、等级划分、空间分... 考察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内涵,建立了由3个层级、5个维度和22个指标构成的城市基础设施评价体系,并采用极差标准化、均方差决策、加权平均和标准分等方法,对中国2007年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从发展排序、等级划分、空间分异和统计分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和经济发展相似的自东向西递减的地带性特征;大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存在短板;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基础设施的总体水平呈正态分布,环境设施呈尖峰左偏分布,交通设施呈尖峰右偏分布,供排水设施属于平顶正态分布,能源设施分布曲线波动较大,邮电设施分布严重右偏。本研究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政策思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指标体系 标准分法 均方差决策法 地级以上城市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场强格局演化及空间自相关特征 被引量:38
11
作者 金川 孙贵艳 +2 位作者 闫梅 刘涛 肖磊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55-1364,共10页
将城市场强与空间自相关结合起来,研究中国661个城市辐射场强和城市间的互动关联强度。从场强看,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辐射作用增长迅速,已形成全国性的辐射圈层结构;围绕沿海特大城市及武汉、郑州、重庆、成都等中西部的区域中... 将城市场强与空间自相关结合起来,研究中国661个城市辐射场强和城市间的互动关联强度。从场强看,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辐射作用增长迅速,已形成全国性的辐射圈层结构;围绕沿海特大城市及武汉、郑州、重庆、成都等中西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已具备孵化若干区域级城市群的城市化土壤;在地区尺度范围,全国大量地区性中心城市所形成的辐射场强,则培育了都市区发育的城市化土壤。从互动关联强度看,沿海地区城市间相互作用和互动关联性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不仅促进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超级城市群的日趋成熟,而且推动辽中南、山东半岛等次级城市群发展壮大。然而,内陆地区大部分城市目前还处于相对孤立发展状态,城市间互动关联性较弱,城市群发育潜力尚未得到真正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城市作用场强 距离摩擦系数 城市群
原文传递
城市群空间发育范围识别方法综述 被引量:33
12
作者 陈守强 金川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320,共8页
城市群既是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标志性产物。本文基于城市群多元化的概念演进历程,以城市群识别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为主线,详细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群发育范围划分和界定的研究历程,认为&... 城市群既是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标志性产物。本文基于城市群多元化的概念演进历程,以城市群识别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为主线,详细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群发育范围划分和界定的研究历程,认为"概念本质的认识、界定标准的设定、最小分析单元的选用和识别方法的选择"是学术界对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难以共识的主要原因;理清了城市群空间发育范围识别和界定的研究脉络:以美国都市区划分为代表的传统社会经济指标法影响深远,奠定了西方国家关于城市群发育范围识别和界定的研究基调;采用引力模型对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划分成为当前中国城市群发育范围划分的主流;在明确识别对象的基础上,以GIS空间分析技术为手段,综合指标和模型多种方法为一身的集成模拟法,代表了城市群空间发育范围识别和界定研究的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范围识别 空间界定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中部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及粮食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闫梅 金川 彭实铖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57-1164,共8页
中部地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粮食产量的变化对全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中部地区在迎来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农业发展与建设用地扩展矛盾日益严峻的挑战。详细分析了中部地区的建设用地扩张、耕地面积变化以... 中部地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粮食产量的变化对全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中部地区在迎来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农业发展与建设用地扩展矛盾日益严峻的挑战。详细分析了中部地区的建设用地扩张、耕地面积变化以及粮食产量变化的时空特征,认为中部地区建设用地扩张需求旺盛、已成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而耕地减速周期与粮食产量变化周期的基本吻合,预示了建设用地扩张对粮食产量减产的导向作用。文章运用指标因素分析法定量测算了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经比例系数、粮食播种面积单产等因素对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重点剖析了中部地区的建设用地扩张对粮食产量变化的数量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 耕地 粮食产量 指标因素分析 中部地区
原文传递
京津冀都市圈城镇体系演化时空特征 被引量:31
14
作者 肖磊 金川 孙贵艳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5-223,共9页
基于1985、1990、2000和2007年的非农业人口,应用位序规模法则、ROXY指数、城市影响力等多种定量方法,系统研究京津冀都市圈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的演化。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虽为"双核"结构,但一直处于分散发展趋... 基于1985、1990、2000和2007年的非农业人口,应用位序规模法则、ROXY指数、城市影响力等多种定量方法,系统研究京津冀都市圈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的演化。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虽为"双核"结构,但一直处于分散发展趋势,京、津两个巨型城市的非农人口占京津冀都市圈的比重日趋下降;京津轴线为京津冀都市圈最重要的城镇密集区,以其为中心形成显著的城市影响力圈层结构,河北各市影响力相对有限,都市圈西部、北部地区受辐射带动明显不足;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趋于合理,在京津双核主导格局下,石家庄、唐山等次中心逐渐发育,秦皇岛—唐山—北京—保定—石家庄沿线及曹妃甸—滨海新区—黄骅港的城镇发展带也逐渐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都市圈 城镇体系 空间结构 规模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句法分析的传统村落空间旅游规划研究——以河南省林州市西乡坪村为例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楠 姜秀娟 +1 位作者 金川 刘慧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115,共5页
基于空间句法整合度与标准穿行度2个形态变量,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河南省林州市西乡坪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前景网络和背景网络量化数据,结合现场调研,分析传统村落旅游线路和不同层次公共空间的现状及成因。结果表明:(1)穿行度和整合度具有... 基于空间句法整合度与标准穿行度2个形态变量,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河南省林州市西乡坪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前景网络和背景网络量化数据,结合现场调研,分析传统村落旅游线路和不同层次公共空间的现状及成因。结果表明:(1)穿行度和整合度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2)当R取值2000 m时,利用前景网络空间可获取游客浅层次旅游线路空间和公共空间;当R取值250 m时,利用前景网络空间可获取游客适度层次旅游线路空间和公共空间。(3)背景网络空间应尽量保持其原生态性,为游客提供惊喜空间。从村落旅游线路构建和不同层级空间开发层面提出传统村落旅游保护与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形态 穿行度 整合度 前景网络 背景网络 河南省 林州市 西乡坪村
下载PDF
各类自激振荡的基波分析法 被引量:19
16
作者 炳华 新民 +1 位作者 张海明 金川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为了消除寄生振荡 ,必须分析电子网络的稳定性 ,对于判定非线性网络在小信号下的稳定性 ,可以采用微变等效线性模型 ,对于在大信号情况下的稳定性 ,文中以几种类型的振荡为例证 ,提出适用于各种不同情况的基波分析法 ,得出比较简单而充... 为了消除寄生振荡 ,必须分析电子网络的稳定性 ,对于判定非线性网络在小信号下的稳定性 ,可以采用微变等效线性模型 ,对于在大信号情况下的稳定性 ,文中以几种类型的振荡为例证 ,提出适用于各种不同情况的基波分析法 ,得出比较简单而充分准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电路 非线性 稳定性
下载PDF
高科技园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生态调控 被引量:15
17
作者 方创琳 金川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0-397,共8页
高科技园区的区位选择独特,与城市唇齿相依,高科技人才集聚,智力密集型产业集中,创新空间狭小,创新能力强大,生态环境良好,便于激发灵感。因而与城市之间保持着一种经常性的动态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理论上可以通过动态协调度和静态协... 高科技园区的区位选择独特,与城市唇齿相依,高科技人才集聚,智力密集型产业集中,创新空间狭小,创新能力强大,生态环境良好,便于激发灵感。因而与城市之间保持着一种经常性的动态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理论上可以通过动态协调度和静态协调度量化。为了实现高科技园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动态和谐,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和谐度,建议采取GIS技术手段,系统分析园区自然生态条件,为生态调控奠定基础;采用规划设计手段,合理布局园区产业功能分区和总体结构;采用景观设计手段,强化园区生态景观的视觉效果和美誉度,建设绿色园区;利用市场价值手段,综合分析园区生态调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采用政策调控手段,确保园区生态调控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科技产业园区 协调发展 生态调控 区位选择 GIS
下载PDF
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方创琳 金川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4-450,共7页
在三峡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安稳、缓解人地矛盾、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迫切需要,也是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确保三峡工程顺利建设和建设三峡生态经济区的迫切需要。论文提出了三峡库区高... 在三峡库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安稳、缓解人地矛盾、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迫切需要,也是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确保三峡工程顺利建设和建设三峡生态经济区的迫切需要。论文提出了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方向、主导产业与农业各行业发展的思路与重点。库区种植业发展重在压粮扩经,逐步压缩坡耕地粮食生产规模,提高名优特精经济作物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农业,不求库区粮食自给平衡,但求库区生态平衡;林业突出优化改造经济林,加快建设生态林,大力发展香料林;畜牧业突出种草养畜,稳猪攻羊,积极发展草产业和草食型畜牧业;渔业主要以生态渔业为总体发展方向,服从全局,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形成特色,适度限制发展。最终将三峡库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脐橙生产基地、全国一流长江名优柑橘带和果品产业带、全国最大的榨菜生产基地、重要的兽药生产基地、香料生产基地、有影响力的优质中药材主产区和我国西部重要的淡水水产养殖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高效生态农业 发展方向 主导产业 发展重点 农业结构
下载PDF
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变化大背景下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高层论坛综述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明星 龙花楼 +1 位作者 王成金 金川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56-1471,共16页
2016年1月22-23日,"变化大背景下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的30余位专家就近年来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主要进展、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面临的发展机遇、学科发展的国际化道路、发展... 2016年1月22-23日,"变化大背景下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的30余位专家就近年来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主要进展、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面临的发展机遇、学科发展的国际化道路、发展的主要重点方向与前景等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和研讨。近年来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蓬勃发展,当前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重要机遇,未来发展有着广阔空间。建立学术共同体,针对重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兼容本土化特色与国际化道路,促进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走向世界;推动各系列人才梯队建设和中青年人才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 研究回顾 展望 高层论坛 变化背景
原文传递
北京市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 被引量:14
20
作者 史雅娟 朱永彬 金川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0-461,共12页
基础设施对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正的溢出效应。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别测度了北京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础设施部门对其他经济部门的关联关系,以及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协调度。研究发现:11978-2014年,北京市... 基础设施对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正的溢出效应。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别测度了北京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础设施部门对其他经济部门的关联关系,以及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协调度。研究发现:11978-2014年,北京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4.9%,其中"七五""八五"和"九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其贡献率高达45%左右;从各基础设施对GDP的狭义贡献度来看,邮电基础设施所创造的GDP最高,占到全市GDP的9%以上,往下依次为交通、能源和水务部门;2交通和能源部门的感应度系数较高,说明其他经济部门的增长将增加对该基础设施部门的需求,进而带动后者的增长,同时也意味着该基础设施部门易对经济发展产生制约作用,需要适度超前建设;3北京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水务基础设施,虽然在波动中有所改善,但仍然是基础设施发展的短板,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贡献度 影响力 感应度 协调度 北京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