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骨质疏松症合并肌少症患者营养状态及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6
1
作者 周飞 富晓旭 +1 位作者 高鸿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83-686,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症(OP)合并肌少症患者营养状态和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OP合并肌少症患者102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根据微型营养评价(MNA)量表评估营养状态,按营养状态结果将...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症(OP)合并肌少症患者营养状态和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OP合并肌少症患者102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根据微型营养评价(MNA)量表评估营养状态,按营养状态结果将其分亚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另采用Pearson积差系数分析MNA评分和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体质指数、基础代谢率、腰椎L2~4骨密度、上臂肌围、MNA评分、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磷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钙、维生素D3、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ICT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随营养状态改善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MNA评分与血清钙、维生素D3、BALP和ICTP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OP合并肌少症患者营养状态与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提升患者营养状态可能对控制病情进展和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群 骨质疏松症 肌少症 营养状态 生物化学指标
下载PDF
助产责任制护理结合产时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晶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0期2572-2574,共3页
分娩指的是胎儿脱离母体形成独立存在个体的过程,分娩全过程包括三产程。以国家所倡导的优生理念,国家医疗提倡阴道分娩,也被广大产妇认同。但是,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会出现恐惧的情绪,从而产生精神过度紧张,对产程进展和分娩顺利开展具有... 分娩指的是胎儿脱离母体形成独立存在个体的过程,分娩全过程包括三产程。以国家所倡导的优生理念,国家医疗提倡阴道分娩,也被广大产妇认同。但是,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会出现恐惧的情绪,从而产生精神过度紧张,对产程进展和分娩顺利开展具有直接的影响[1]。产科护理模式影响了产妇心理与生理状态变化,本研究主要分析助产责任制护理和产时体位管理结合对于分娩结局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管理 阴道分娩 产妇心理 分娩结局 产程进展 产时 助产责任制护理 产科护理模式
下载PDF
基于ANCC护理继续教育认证原则的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被引量:8
3
作者 曹祝萍 葛文利 +3 位作者 马莉 孙红格 李祎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提高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方法选择34名临床护理教学组长进行教学能力培训,以美国护士认证中心(ANCC)的护理继续教育认证原则为指导,设计并实施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项目。比较培训前后临床护理教学组长教学能力。结果培训后... 目的提高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方法选择34名临床护理教学组长进行教学能力培训,以美国护士认证中心(ANCC)的护理继续教育认证原则为指导,设计并实施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项目。比较培训前后临床护理教学组长教学能力。结果培训后,护理教学组长的朗诵表演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授课能力及综合教学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基于ANCC护理继续教育认证原则进行教学能力培训,能够精准把握临床护理教师的培训需求,有效提升其教学能力。建议开展ANCC护理继续教育认证,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教师 临床护士 教学组长 护理继续教育 认证 教学能力 护理教学
下载PDF
新生儿疾病筛查中改进足跟采血法的观察和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小芹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637-638,共2页
目的:通过改进足跟血的采集方法,从而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中足跟血采集的成功率和血标本的质量,减少采血给新生儿带来的痛苦。方法:选取新生儿3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方法采集血样,对照组采用传统方... 目的:通过改进足跟血的采集方法,从而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中足跟血采集的成功率和血标本的质量,减少采血给新生儿带来的痛苦。方法:选取新生儿3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方法采集血样,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采集血样。比较两组采血一次成功率、采集时间、血标本的质量及新生儿采血部位淤血情况。结果:试验组采血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血标本采集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血标本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新生儿采血部位淤血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方法采血,一次成功率高、速度快、血标本质量好、对新生儿的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疾病筛查 足跟血采集
下载PDF
阴道分娩后尿潴留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5
作者 蒋艳丽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80-682,共3页
目的构建阴道分娩后尿潴留(PUR)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阴道分娩的785例产妇,收集产妇相关临床资料,根据产后有无发生PUR将所有病例分为PUR组和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 目的构建阴道分娩后尿潴留(PUR)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阴道分娩的785例产妇,收集产妇相关临床资料,根据产后有无发生PUR将所有病例分为PUR组和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来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构建的阴道分娩后尿潴留的风险预测模型共纳入了分娩镇痛、会阴侧切、产钳助产、第二产程时间>60 min、巨大儿5个相关因素。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31,最佳临界值为0.683,灵敏度为0.881,特异度为0.801。结论本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在临床应用时可为临床预测PUR的发生提供客观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产后尿潴留 风险预测
下载PDF
双胎之一脐血流S/D值增高对两胎儿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静 刘小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9期2109-2113,共5页
目的研究了双胎之一脐血流收缩末期峰值(S)/舒张末期峰值(D)值增高对两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行产检并确定分娩的双胎之一胎儿S/D值≥3的孕妇41例设为异常组,另选择同期双胎胎儿S/D值均... 目的研究了双胎之一脐血流收缩末期峰值(S)/舒张末期峰值(D)值增高对两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行产检并确定分娩的双胎之一胎儿S/D值≥3的孕妇41例设为异常组,另选择同期双胎胎儿S/D值均<3的孕妇45例纳入正常组。每组根据双胎情况分为两个亚组,即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组及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DCDA)组。比较异常组与正常组脐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大脑中动脉S/D值;比较两组及亚组间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胎儿窘迫、发育不均衡、脐带绕颈、早产等;两组及亚组间围产儿预后,包括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Apgar评分、呼吸窘迫综合征、围产儿预后不良等。结果异常组脐血流PI、RI及大脑中动脉S/D值均较正常组低(1.02±0.22vs.1.12±0.24、0.63±0.13vs.0.69±0.15、4.72±0.81vs.5.0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发育不均衡、早产、脐带绕颈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在异常组及正常组内,MCDA组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均较DCDA组高,而MCDA及DCDA在异常组的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在正常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分娩孕周比较中,异常组分娩孕周<36周的占51.22%,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足月产率0%,明显低于正常组4.4%(P<0.05)。异常组FGR、Apgar评分及围产儿预后明显高于正常组;异常组中,MCDA组的FGR、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Apgar评分、呼吸窘迫综合征、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DCDA组;正常组中,MCDA组FGR、Apgar评分、呼吸窘迫综合征、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DCDA组;MCDA组的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在异常组明显高于在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流检测简便、快捷、无创,是一种良好的产前监护手段,有助于对双胎妊娠的产前筛查以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 脐血流S/D值增高 围产期并发症 围产儿预后
下载PDF
会阴损伤管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晶 李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产前和产程中会阴损伤管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接收的600例初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二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分娩方案,观察组... 目的探讨产前和产程中会阴损伤管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接收的600例初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二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分娩方案,观察组采用产前和产程会阴损伤管理方案指导分娩。观察二组会阴侧切、会阴损伤情况及新生儿窒息率和阿普加(Apgar)评分;对比二组各产程时间及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情况;比较二组产妇第二产程和分娩后1 d会阴疼痛程度。结果二组均未发生Ⅲ/Ⅳ级会阴损伤,观察组Ⅰ/Ⅱ级会阴损伤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完整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及Apgar评分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和分娩后1d会阴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产前和产程的会阴损伤管理应用于初产妇自然分娩能够有效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降低会阴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损伤管理 初产妇 自然分娩 会阴损伤 会阴疼痛
原文传递
二胎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曹祝萍 +2 位作者 张小芹 周欣 刘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5期2948-2953,共6页
目的:调查二胎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现状,并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10月期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600例二胎产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其喂养方式和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 目的:调查二胎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现状,并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10月期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600例二胎产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其喂养方式和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采用中文版母乳喂养态度量表评估产妇的母乳喂养态度。根据实际喂养方式将600例二胎产妇分为纯母乳喂养组和非纯母乳喂养组,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结果:600例二胎产妇中,纯母乳喂养组470例,非纯母乳喂养组130例,纯母乳喂养占比为78.33%;423例二胎产妇母乳喂养知识评分>20分,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为70.50%;253例为积极母乳喂养态度,积极母乳喂养态度的二胎产妇占比42.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纯母乳喂养组新生儿每天吸吮次数>8次、一胎主要为纯母乳喂养、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6000元、掌握母乳喂养知识、积极母乳喂养态度的产妇比例高于非纯母乳喂养组(P<0.05),而剖宫产、乳头凹陷、乳汁分泌不足的产妇比例低于非纯母乳喂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乳头凹陷、乳汁分泌不足、新生儿每天吸吮次数≤8次、一胎主要为非纯母乳喂养、中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6000元、未掌握母乳喂养知识、非积极母乳喂养态度均是二胎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的不利影响因素(P<0.05)。结论:二胎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现状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影响因素包括分娩方式、乳头凹陷、乳汁分泌情况等,临床应结合相关影响因素针对性干预以提高产妇纯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胎产妇 纯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母乳喂养态度
原文传递
品管圈在降低产科住院产妇乳头皲裂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蒋艳丽 +3 位作者 周欣 袁展望 肖洒 马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88-392,共5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产科住院产妇乳头皲裂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降低住院产妇乳头皲裂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及实施等活动。评估实施品管圈活动的临床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产科住院产妇乳头皲裂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降低住院产妇乳头皲裂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及实施等活动。评估实施品管圈活动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住院产妇乳头皲裂发生率,从活动前的27.84%降低到活动后的7.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各方面护理能力较活动前评分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产妇护理满意度较活动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住院产妇乳头皲裂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专科护理质量,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乳头皲裂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