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淑娟 苏志锋 +3 位作者 林泽健 许培源 耀 谢子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9-142,共4页
为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现状,依据《室内空气质量国家标准》(GB/T18883-2002),对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427个单位的室内空气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各项目平均浓度为:甲醛0.15 mg/m3,苯、甲苯、二甲苯、TVOC分别为32.09、227.79、134.72和769... 为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现状,依据《室内空气质量国家标准》(GB/T18883-2002),对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427个单位的室内空气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各项目平均浓度为:甲醛0.15 mg/m3,苯、甲苯、二甲苯、TVOC分别为32.09、227.79、134.72和769.66μg/m3,氡为74.38 Bq/m3,氨为0.10 mg/m3,超标率分别为43.83%、3.35%、31.51%、19.18%、43.59%、0.57%、0。因此,认为广东室内空气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VOCs污染严重且组成复杂,二甲苯与其他苯系物之间的相关性系数达到0.60以上,较苯与其他苯系物之间的相关系数(<0.30)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 污染特征 相关性 广东省
下载PDF
河道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价中若干关键问题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耀 苏伟健 李霞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7期175-178,共4页
河道溢油事故已成为内河道突发性水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对社会、经济和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新建的水上项目必须通过溢油风险评价来分析项目建设投产后对周边的环境影响,目前溢油风... 河道溢油事故已成为内河道突发性水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对社会、经济和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新建的水上项目必须通过溢油风险评价来分析项目建设投产后对周边的环境影响,目前溢油风险评价尚无统一的方法,且风险分析不够深入。本文基于国内外经典的油膜动力学模型及统计学等理论,明确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价中事故源强、事故概率、溢油油膜影响范围、风险应急时间以及水厂吸水口关闭时间等几个关键问题的分析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河道溢油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溢油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敏感区
下载PDF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前后的彩色多普勒检测与血液流变及血脂变化分析
3
作者 剑兰 耀 +1 位作者 张婉红 沈均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0年第1期67-68,共2页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改变血液粘度改善血流灌注临床多见报导,用彩色多普勒检测治疗前后变化并用血液流度、血脂等多项目参数研究血流变化规律,探讨血液稀释疗法尚未见报导,本文将治疗前后有完整记录的35例总结分析如下。
关键词 生物平衡疗法 血液稀释 血液流变 多普勒检测 血脂变化 治疗前后变化 颈总动脉 血液粘度 阻力指数 广东省肇庆市
下载PDF
T型氧化沟工艺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苏伟健 耀 《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3期63-67,共5页
详细介绍了T型氧化沟工艺的特征,并考察研究了该工艺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的长期运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出水COD、BOD5、NH3-N、TN和TP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3.9、3.8、0.91、18.80和1.67 mg/L,去除率分别为88.99%、94.37%、96.74%、37.... 详细介绍了T型氧化沟工艺的特征,并考察研究了该工艺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的长期运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出水COD、BOD5、NH3-N、TN和TP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3.9、3.8、0.91、18.80和1.67 mg/L,去除率分别为88.99%、94.37%、96.74%、37.57%和41.58%,均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由于T型氧化沟中以好氧环境为主,缺乏厌氧和缺氧环境以及且进水的BOD5/TN值低,工艺对有机物及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但TN和TP去除效果较低。提出了加强工艺脱氮除磷的措施,供同类型污水处理厂改造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氧化沟 脱氮除磷 低碳源、低C N生活污水 改造
下载PDF
T型氧化沟工艺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的效果研究
5
作者 苏伟健 耀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6期84-88,共5页
详细介绍了T型氧化沟工艺的特征,并考察研究了该工艺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的长期运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出水COD、BOD5、NH3-N、TN和TP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3.9、3.8、0.91、18.80和1.67 mg/L,去除率分别为88.99%、94.37%、96.74%、37.... 详细介绍了T型氧化沟工艺的特征,并考察研究了该工艺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的长期运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出水COD、BOD5、NH3-N、TN和TP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3.9、3.8、0.91、18.80和1.67 mg/L,去除率分别为88.99%、94.37%、96.74%、37.57%和41.58%,均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由于T型氧化沟中以好氧环境为主,缺乏厌氧和缺氧环境以及进水的BOD5/TN值低,工艺对有机物及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但TN和TP去除效果较低。提出了加强工艺脱氮除磷的措施,为同类型污水处理厂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氧化沟 脱氮除磷 低碳源 低C/N生活污水 改造
下载PDF
利用植物分类法筛选高效净化甲醛的室内植物 被引量:1
6
作者 耀 张淑娟 《化工管理》 2016年第14期235-236,共2页
本实验采用密封舱熏蒸法以1±0.1 ppm浓度的甲醛对19科36属51种常见室内观赏植物进行熏蒸处理,测定各种植物的甲醛沉降速度,同时利用SPSS的Duncan法(P<0.05)对甲醛沉降速度进行显著性分析。分析表明植物净化甲醛的能力与植物分... 本实验采用密封舱熏蒸法以1±0.1 ppm浓度的甲醛对19科36属51种常见室内观赏植物进行熏蒸处理,测定各种植物的甲醛沉降速度,同时利用SPSS的Duncan法(P<0.05)对甲醛沉降速度进行显著性分析。分析表明植物净化甲醛的能力与植物分类具有相关性,可以通过已有的测定数据赋值到同科、同属的植物。赋值的结果发现:科水平下,桑科、肾蕨科、秋海棠科、铁线蕨科、脣形科、铁角蕨科、五加科、菊科、景天科、仙人掌科,以及属水平下,常春藤属、榕属、肾蕨属、秋海棠属、薄荷属、铁线蕨属、大丁草属、罗勒属、巢蕨属、菊属的植物具有良好的净化甲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分类法 甲醛 室内植物 筛选.
下载PDF
出水水位对垂直潜流湿地脱氮效果及N_2O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耀 刘凯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0,共6页
开展了不同出水水位下垂直潜流湿地脱氮效果和N2O释放的对比研究,并分析了出水水位对湿地中脱氮微生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出水水位可影响垂直潜流湿地的脱氮效果及湿地中N2O的释放通量,当系统水力负荷(HLR)设定为0.20m^3/(m^... 开展了不同出水水位下垂直潜流湿地脱氮效果和N2O释放的对比研究,并分析了出水水位对湿地中脱氮微生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出水水位可影响垂直潜流湿地的脱氮效果及湿地中N2O的释放通量,当系统水力负荷(HLR)设定为0.20m^3/(m^2·d)且出水水位为50cm时,垂直潜流湿地对TN的平均去除率可达78.24%,湿地中N2O的释放通量则随出水水位的降低而增大,即当出水水位由100cm降至10cm时,湿地系统的N2O释放通量由3.75—14.07μg/(m^2·h)增至26.96~35.52μg/(m^2·h)。出水水位亦可影响垂直潜流湿地中脱氮微生物的分布,合适的出水水位可实现脱氮微生物的合理分配,强化系统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提高系统的脱氮能力并有效降低N2O的释放通量。因此,选择合适的出水水位可实现垂直潜流湿地对生活污水的高效低耗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垂直潜流湿地 出水水位 脱氮 N2O
原文传递
182例子宫疾病声象图分析
8
作者 耀 《肇庆医药》 1993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子宫疾病 声象图分析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的原理,方法与应用
9
作者 耀 《肇庆医药》 1991年第1期139-141,共3页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利用植物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0
作者 张淑娟 耀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06-3013,共8页
室内甲醛污染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室内空气环境问题,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大量的植物净化甲醛研究表明,利用观赏植物净化室内甲醛污染是一种经济有效,并符合公众需要和心理的污染修复技术。文章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利用植物净化甲... 室内甲醛污染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室内空气环境问题,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大量的植物净化甲醛研究表明,利用观赏植物净化室内甲醛污染是一种经济有效,并符合公众需要和心理的污染修复技术。文章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利用植物净化甲醛污染的机理及净化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植物可以通过茎叶的气孔和保卫细胞的开启来吸收甲醛气体,其经过植物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扩散以及维管系统进行运输和分布,最终被植物代谢和转化,而甲醛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是植物体内代谢转化甲醛的关键酶。同时,根际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以及更换吸附能力更强的基质或在植物叶面喷洒二氧化钛溶胶等方式也能有效地强化甲醛的去除效果。总结文献的植物筛选试验可以发现,五加科、唇形科、菊科、秋海棠科及蕨类的植物具有较好的去除甲醛效果。文章认为还需进一步加强筛选高效的净化植物、植物净化甲醛的动力学、提高植物净化甲醛能力的遗传操作以及开发联合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植物 室内污染 甲醛 植物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