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治疗膝内翻型骨关节炎合并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临床疗效及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接受高位胫骨截骨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并行二次关...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治疗膝内翻型骨关节炎合并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临床疗效及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接受高位胫骨截骨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并行二次关节镜检查的患者25例,男6例,女19例;年龄(56.60±5.65)岁(范围49~69岁)。诊断均为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伴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关节镜探查后行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胫骨高位截骨在冠状面调整下肢机械轴至通过胫骨平台外侧62.5%的位置,通过经胫骨隧道拉出法修复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摄双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评估Kellgren-Lawrence分级、测量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摄MRI片测量内侧半月板的相对外突程度;取内固定术时行二次关节镜探查,评估软骨再生及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愈合情况;通过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Lysholm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经二次关节镜探查,内侧半月板后根部完全愈合12例(48%,12/25),部分愈合9例(36%,9/25),瘢痕愈合3例(12%,3/25),不愈合1例(4%,1/25);软骨再生Ⅰ级9例,Ⅱ级7例,Ⅲ级9例。随访时间(13.04±1.06)个月(范围12~16个月)。末次随访时,Kellgren-Lawrence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6,P=0.675);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由术前19.88%±6.44%改善至58.68%±7.71%(t=-18.561,P<0.001);内侧半月板相对外突程度术前51.12%±13.55%,术后50.48%±1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0,P=0.588);Lysholm评分由术前(34.76±3.62)分提高至(82.08±4.35)分(t=-52.717,P<0.001);HSS评分由术前(33.52±6.48)分提高至(81.52±4.79)分(t=-38.685,P<0.001)。不同半月板后根部愈合程度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软骨再生程度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评分展开更多
背景:对于存在旋转不稳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进一步认识前外侧韧带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可以对膝关节旋转稳定性的恢复起到指导意义。目的:系统回顾当前膝关节前外侧韧带的文献,明确膝关节前外侧韧带的发生率、解剖关系、形...背景:对于存在旋转不稳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进一步认识前外侧韧带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可以对膝关节旋转稳定性的恢复起到指导意义。目的:系统回顾当前膝关节前外侧韧带的文献,明确膝关节前外侧韧带的发生率、解剖关系、形态、组织学以及生物力学作用和损伤机制。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 Med/Medline数据库发表的关于膝关节前外侧韧带的论文。检索内容包括:incidence,anatomy,morphometry,biomechanics,histology of the ALL,并包括关于"Segond"骨折,并在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膝关节、前外侧结构、"Segond"骨折",时间跨度从1878至2015年。并对检索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共检索出文献362篇,其中英文文献342篇,中文文献20篇。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共纳入42篇文献。结果与结论:前外侧韧带出现率在83%-100%,对于前外侧韧带的骨性抵止点的描述差异很小。前外侧韧带在股骨抵止点位于外侧副韧带股骨抵止点的前侧及远端,跨越关节斜行插入到腓骨小头和胫骨的"Gerdy"结节之间。文献关于前外侧韧带的解剖和形态学的描述不同点在于:前外侧韧带在外侧半月板及关节囊附着部位的解剖。前外侧韧带主要的生物力学作用是控制胫骨过度内旋,组织学上微观结构为:平行状的纤维样韧带组织。通过前外侧韧带的胫骨附着点的撕脱骨折("Segond"骨折)的部位可以准确显示前外侧韧带的胫骨足印点。前外侧韧带是膝关节前外侧面上独特的韧带组织结构,它可以控制胫骨过度内旋,膝关节过度屈曲内旋可引起"Segond"骨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治疗膝内翻型骨关节炎合并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临床疗效及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接受高位胫骨截骨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并行二次关节镜检查的患者25例,男6例,女19例;年龄(56.60±5.65)岁(范围49~69岁)。诊断均为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伴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关节镜探查后行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胫骨高位截骨在冠状面调整下肢机械轴至通过胫骨平台外侧62.5%的位置,通过经胫骨隧道拉出法修复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摄双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评估Kellgren-Lawrence分级、测量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摄MRI片测量内侧半月板的相对外突程度;取内固定术时行二次关节镜探查,评估软骨再生及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愈合情况;通过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Lysholm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经二次关节镜探查,内侧半月板后根部完全愈合12例(48%,12/25),部分愈合9例(36%,9/25),瘢痕愈合3例(12%,3/25),不愈合1例(4%,1/25);软骨再生Ⅰ级9例,Ⅱ级7例,Ⅲ级9例。随访时间(13.04±1.06)个月(范围12~16个月)。末次随访时,Kellgren-Lawrence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6,P=0.675);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由术前19.88%±6.44%改善至58.68%±7.71%(t=-18.561,P<0.001);内侧半月板相对外突程度术前51.12%±13.55%,术后50.48%±1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0,P=0.588);Lysholm评分由术前(34.76±3.62)分提高至(82.08±4.35)分(t=-52.717,P<0.001);HSS评分由术前(33.52±6.48)分提高至(81.52±4.79)分(t=-38.685,P<0.001)。不同半月板后根部愈合程度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软骨再生程度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评分
文摘背景:对于存在旋转不稳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进一步认识前外侧韧带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可以对膝关节旋转稳定性的恢复起到指导意义。目的:系统回顾当前膝关节前外侧韧带的文献,明确膝关节前外侧韧带的发生率、解剖关系、形态、组织学以及生物力学作用和损伤机制。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 Med/Medline数据库发表的关于膝关节前外侧韧带的论文。检索内容包括:incidence,anatomy,morphometry,biomechanics,histology of the ALL,并包括关于"Segond"骨折,并在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膝关节、前外侧结构、"Segond"骨折",时间跨度从1878至2015年。并对检索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共检索出文献362篇,其中英文文献342篇,中文文献20篇。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共纳入42篇文献。结果与结论:前外侧韧带出现率在83%-100%,对于前外侧韧带的骨性抵止点的描述差异很小。前外侧韧带在股骨抵止点位于外侧副韧带股骨抵止点的前侧及远端,跨越关节斜行插入到腓骨小头和胫骨的"Gerdy"结节之间。文献关于前外侧韧带的解剖和形态学的描述不同点在于:前外侧韧带在外侧半月板及关节囊附着部位的解剖。前外侧韧带主要的生物力学作用是控制胫骨过度内旋,组织学上微观结构为:平行状的纤维样韧带组织。通过前外侧韧带的胫骨附着点的撕脱骨折("Segond"骨折)的部位可以准确显示前外侧韧带的胫骨足印点。前外侧韧带是膝关节前外侧面上独特的韧带组织结构,它可以控制胫骨过度内旋,膝关节过度屈曲内旋可引起"Segond"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