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韪良,美国北长老会至中国的传教士,他在中国生活了62年。初识中国,他对中国的印象就是"闭关锁国"。然而半个世纪之后,他于1907年出版了《中国觉醒》(The Awakening of China)。该书标志着丁韪良"中国觉醒"观念的...丁韪良,美国北长老会至中国的传教士,他在中国生活了62年。初识中国,他对中国的印象就是"闭关锁国"。然而半个世纪之后,他于1907年出版了《中国觉醒》(The Awakening of China)。该书标志着丁韪良"中国觉醒"观念的形成。丁韪良对中国认识的转变,有着深厚的社会实践基础,与他先后积极参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时期的社会改革活动密切相关。他的"中国觉醒"观的形成,颇具代表性,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艰难变革的客观现实;也体现了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过程中,西方人对华观念的某种重大变化。展开更多
以苯肼或取代苯肼和胺基脲为原料,通过缩合成环、Vilsmeier反应与缩合反应合成了十种芳基吡唑缩胺基脲Schiff碱,并使用FT-IR、1 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此类芳基吡唑缩胺基脲Schiff碱化合物的光谱性能的研究发现...以苯肼或取代苯肼和胺基脲为原料,通过缩合成环、Vilsmeier反应与缩合反应合成了十种芳基吡唑缩胺基脲Schiff碱,并使用FT-IR、1 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此类芳基吡唑缩胺基脲Schiff碱化合物的光谱性能的研究发现,目标化合物在280~300nm处有较强的紫外吸收,而其荧光光谱有两个分别位于330和350nm处的发射峰.此类Schiff碱化合物合成方法简单,分离纯化容易,收率较好.展开更多
文摘丁韪良,美国北长老会至中国的传教士,他在中国生活了62年。初识中国,他对中国的印象就是"闭关锁国"。然而半个世纪之后,他于1907年出版了《中国觉醒》(The Awakening of China)。该书标志着丁韪良"中国觉醒"观念的形成。丁韪良对中国认识的转变,有着深厚的社会实践基础,与他先后积极参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时期的社会改革活动密切相关。他的"中国觉醒"观的形成,颇具代表性,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艰难变革的客观现实;也体现了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过程中,西方人对华观念的某种重大变化。
文摘以苯肼或取代苯肼和胺基脲为原料,通过缩合成环、Vilsmeier反应与缩合反应合成了十种芳基吡唑缩胺基脲Schiff碱,并使用FT-IR、1 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此类芳基吡唑缩胺基脲Schiff碱化合物的光谱性能的研究发现,目标化合物在280~300nm处有较强的紫外吸收,而其荧光光谱有两个分别位于330和350nm处的发射峰.此类Schiff碱化合物合成方法简单,分离纯化容易,收率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