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城市群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静玉 石梦晗 +4 位作者 张方方 贾雨飞 张晴 王小敏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因素,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原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选取综合老龄化指数、老龄化率、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和非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等指标,研究2000-2020年中原城市群人口老龄化空间特征,...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因素,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原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选取综合老龄化指数、老龄化率、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和非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等指标,研究2000-2020年中原城市群人口老龄化空间特征,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表明:(1)中原城市群人口老龄化类型区可分为4个大类、6个亚类及10个小类,集聚老化型和残留老化型占绝大多数,绝大多数研究单元进入老龄化社会,菏泽-南阳一线两侧老龄化程度分异明显.(2)自然增长率偏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交织是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主要影响因素.(3)中原城市群应该从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保障体系等方面应对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空间分异 应对策略 中原城市群
原文传递
耦合协调视角的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夏鹏 刘静玉 +4 位作者 张方方 贾雨飞 武小倩 肖光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76-289,共14页
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建立在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3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因此,从耦合协调发展视角研究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通过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综合评价等方法研... 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建立在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3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因此,从耦合协调发展视角研究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通过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综合评价等方法研究2020年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特征,并从资源环境-社会、资源环境-经济及经济-社会3个侧面评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细部特征.结果表明:(1)中原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尚处于第Ⅲ级的较低发展阶段;(2)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中西部以郑州、洛阳为中心,东南局部以蚌埠为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3个区域中以郑州为中心的集聚区发展状况最好,城市群的东部、南部及东南部,存在低值连绵带现象;(3)中原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大体上较为均衡,但部分因子的发展已经在区域总量、人均占有水平中形成了较大的差距;(4)社会系统是当下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的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中原城市群
原文传递
高速铁路对中原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王小敏 刘静玉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18-427,共10页
基于网络分析OD成本矩阵,运用引力模型获得2009年和2022年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经济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高铁对中原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伴随高铁线网的不断延伸和加密,中原城市群城市程度中心度呈现上升趋势,... 基于网络分析OD成本矩阵,运用引力模型获得2009年和2022年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经济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高铁对中原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伴随高铁线网的不断延伸和加密,中原城市群城市程度中心度呈现上升趋势,城市间组团发展模式更加显著,网络的核心地区由中部向西部呈动态扩展的变化趋势.中介中心度呈现下降态势,其空间分布特征显著,中介城市从郑州和菏泽逐渐向徐兰高铁线的郑州、开封、洛阳和商丘迁移,区域内个体城市中介能力呈现均衡发展态势.(2)高铁建设提升城市网络整体密度,但仍处于弱连接状态.核心-边缘结构逐渐弱化,核心区范围扩大,边缘区范围减小.随着高铁网络推进,凝聚子群结构发生剧烈变化,石武高铁轴线子群成为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核心组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结构 中原城市群
原文传递
基于铁路客运和百度指数的我国城市网络对比研究——以我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
4
作者 韩婷婷 夏鹏 +4 位作者 张方方 王小敏 刘静玉 李宁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25-37,共13页
劳动力、资本、信息和知识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强化了全球城市区域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同来源的“流数据”为城市网络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论文选择反映交通流的铁路客运数据和反映信息流的百度指数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流联系... 劳动力、资本、信息和知识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强化了全球城市区域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同来源的“流数据”为城市网络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论文选择反映交通流的铁路客运数据和反映信息流的百度指数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流联系强度等方法,对我国城市网络节点和层级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两种数据的中国城市网络节点中心性空间分布差异显著,突出表现在交通枢纽城市对交通流城市网络控制力,东部沿海地区和省会城市对信息流网络的控制力,信息流网络的核心城市对整体网络的整合能力远强于交通流网络,这折射出特大城市对城市空间关联的引导作用.(2)信息流对距离的敏感度较低,在网络层级结构中的复杂程度高于交通流.交通流依托“四横四纵”的铁路干线网络,构成密度较低带状分布网络结构;信息流依据其超空间性,构成密度较高的跨区域复杂网络结构.(3)提升各网络节点综合实力和优化其空间布局是城市网络优化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信息流 中心性 网络层级结构 距离衰减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