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山橙生物碱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晓 周韵丽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6-101,共6页
从尖山橙(Melodinus fusiformis)全植物中分得15个生物碱,其中3个为新生物碱,采用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11,19(R)-dihydroxy tabersonine(1)11-hydroxy-14,15α-epoxy tabersonine(2)和scandine N_b-oxide(3).其余1... 从尖山橙(Melodinus fusiformis)全植物中分得15个生物碱,其中3个为新生物碱,采用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11,19(R)-dihydroxy tabersonine(1)11-hydroxy-14,15α-epoxy tabersonine(2)和scandine N_b-oxide(3).其余12个为已知生物碱:scandine(4),moloscandonine(5),10-hydoxyscandine(6),Kopsinine(7),15α-hydroxykopsinine(8),venalstonine(9),tabersonine(10),11-methoxytabersonine(11),11-hydroxytabersonine(12),tubotaiwine(13),vindolinine(14)和deacetylpicraline(15).新生物碱1和2分别显示有明显的抗生育和抗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山橙 生物碱 抗癌活性
下载PDF
见血飞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被引量:4
2
作者 叶建华 周韵丽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1012-1016,共5页
从见血飞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的脂溶性部分,分得6个化合物,它们经鉴定为pimpinellin(1),toddalolactone(2),5-hydroxy-4,8-dimethoxy-furoquinoline(3).skimmianine(4),isopimpinel-lin(5)和11-acetonyl-dihydronitidine(6).其中3、6为... 从见血飞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的脂溶性部分,分得6个化合物,它们经鉴定为pimpinellin(1),toddalolactone(2),5-hydroxy-4,8-dimethoxy-furoquinoline(3).skimmianine(4),isopimpinel-lin(5)和11-acetonyl-dihydronitidine(6).其中3、6为新生物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血飞 化学成分 中药 乙醇提取物 脂溶性化合物 生物碱 结构鉴定
全文增补中
吲哚生物碱的质谱数据检索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兰珍 丽瑛 +2 位作者 徐为震 周韵丽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21-35,共15页
本文报道一个小型吲哚生物碱质谱的检索系统的编制,它包括:(1)文件库,载有由文献收集以及自行测制吲哚生物碱的低分辩质谱1600张,所有谱均按biemann原则处理,即每14个质量中选取2个最强峰,并以此组成简化谱;(2)检索程序,它可进行指纹检... 本文报道一个小型吲哚生物碱质谱的检索系统的编制,它包括:(1)文件库,载有由文献收集以及自行测制吲哚生物碱的低分辩质谱1600张,所有谱均按biemann原则处理,即每14个质量中选取2个最强峰,并以此组成简化谱;(2)检索程序,它可进行指纹检索与分类检索(分子量、分子式、特征碎片与特征中性丢失);(3)检索结果以数据表格或棒图方式输出,文件库可通过DELETE与RENEW指令进行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生物碱 质谱 数据检索
下载PDF
五种大戟科植物种子的脂肪酸的结构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喻学俭 王惠英 +3 位作者 张继跃 刘伯年 虞启涛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1年第3期199-205,共7页
对西双版纳地区采集的五种大戟科植物——中平树(Mcaranga denticulata(Bl.)Muell-Arg.)、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Lam.)Muell-Arg.)、木油桐(Aleurites montana(Lour)Wis.)、叶轮木(Ostodes paniculata Bl.)及滑桃树(Trewia nudiflo... 对西双版纳地区采集的五种大戟科植物——中平树(Mcaranga denticulata(Bl.)Muell-Arg.)、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Lam.)Muell-Arg.)、木油桐(Aleurites montana(Lour)Wis.)、叶轮木(Ostodes paniculata Bl.)及滑桃树(Trewia nudiflora L.)种子中的脂肪酸作了成分分析。长键脂肪酸样品与2-氨基-2-甲基丙醇(AMP)缩合,生成2-取代-4,4-二甲基二氢(口恶)唑(DMOX)衍生物,再进行色谱-质谱分析。根据质谱中特征峰的质量,可以明确地确定脂肪键上双键及其它取代基的位置。这一方法简便有效,重现性好,能在一次分析中同时给出各成分的定性与定量结果,适合于油脂化学中脂肪酸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戟科 脂肪酸 结构鉴定
下载PDF
Vobasine-Aspidosperma型双吲哚生物碱的半合成
5
作者 郑皎姣 周韵丽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884-889,共6页
Aspidosperma型生物碱(1-4)与Vobasinol(5)在酸性介质中偶合,得到四个双吲哚生物碱6-9、6与7的结构由~1H NMR与高分辨质谱证明;根据质谱裂解方式,推定了8与9的结构。各产物对肿瘤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双吲哚生物碱 半合成
全文增补中
化学修饰在质谱中的应用 3.环丙烷脂肪酸的苯并噁唑衍生物的质谱特征
6
作者 张继跃 虞启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699-701,共3页
环丙烷脂肪酸是种子油脂和细菌脂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曾用质谱来确定链上丙烷的位置,然而位置异构的环烷酸以及简单的衍生物(如甲酯)的质谱特征极不明显,因而不能用于鉴别的目的。化学修饰是用来改善谱形并增加谱中结构信息的一... 环丙烷脂肪酸是种子油脂和细菌脂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曾用质谱来确定链上丙烷的位置,然而位置异构的环烷酸以及简单的衍生物(如甲酯)的质谱特征极不明显,因而不能用于鉴别的目的。化学修饰是用来改善谱形并增加谱中结构信息的一种重要方法,文献报道用氢解或其它反应来使环丙烷环开裂,或借助于“远端修饰”(“remote site modifica-tion”)将环丙烷酸中的羧基改变成相应的四氢吡咯酰胺或菸醇酯再进行质谱分析,以判断环丙烷基的位置,这些方法操作不便或图谱特征不强,因而需要寻找更有效的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烷脂肪酸 苯并恶唑衍生物 质谱特征 化学修饰 结构鉴定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