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的病理生理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丽燕 范丽萍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16-321,共6页
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的腹水呈淡黄或红色,透明或混浊,pH 值6.5,多数发生凝固,李凡他氏蛋白质定性试验阳性,是由炎症引起的渗出液,主要是肝性腹水。病鱼血清的钠、氯、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都非常显著地低于健康鱼,白蛋白的含量不到... 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的腹水呈淡黄或红色,透明或混浊,pH 值6.5,多数发生凝固,李凡他氏蛋白质定性试验阳性,是由炎症引起的渗出液,主要是肝性腹水。病鱼血清的钠、氯、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都非常显著地低于健康鱼,白蛋白的含量不到健康鱼的1%。病鱼血清肌酐、LDH、GOT、GPT,AMY 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健康鱼。所有这些都表明病鱼的肝、肾、心、胰等发生了严重病变,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胰功能不全,最后导致尿毒症及肝昏迷而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腹水病 异育银鲫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中国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2
作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1-57,共7页
中国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进展黄琪琰(上海水产大学,200090)关键词水产动物,病理学,中国THEADVANCEMENTOFPATHOLOGICALRESEARCHESONAQUATICANIMALSINCHINA¥H... 中国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进展黄琪琰(上海水产大学,200090)关键词水产动物,病理学,中国THEADVANCEMENTOFPATHOLOGICALRESEARCHESONAQUATICANIMALSINCHINA¥HuangQiyan(Shang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 病理学 中国
下载PDF
草鱼出血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郑德崇 +1 位作者 蔡完其 陆宏达 《水产学报》 CAS 1986年第2期151-159,共9页
草鱼出血病提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鱼全身出血,鱼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都明显地低于健康鱼。病毒侵袭草鱼后,小血管的内皮广泛受损,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从而大量消耗了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引起广泛性出血。由于... 草鱼出血病提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鱼全身出血,鱼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都明显地低于健康鱼。病毒侵袭草鱼后,小血管的内皮广泛受损,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从而大量消耗了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引起广泛性出血。由于循环血量减少和小血管阻塞,导致大多数组织和器官缺氧而变性和坏死;尤其是造血组织的坏死,更加速病鱼死亡。此外,还在草鱼血液申首次发现嗜碱粒细胞,查明了草鱼出血病同草鱼肠炎病的肠道组织病变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出血病 组织病理变化 呼肠孤病毒 症状
下载PDF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郑德崇 +1 位作者 蔡完其 陆宏达 《水产学报》 CAS 1983年第2期95-104,共10页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常见鱼病。其组织病理变化可以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类型。鳃组织病理变化,经过炎性水肿、细胞增生和坏死三个进程。慢性型以增生为主;急性型的鳃组织病理变化,由于病程短,炎性水肿迅速转入坏死,增生不...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常见鱼病。其组织病理变化可以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类型。鳃组织病理变化,经过炎性水肿、细胞增生和坏死三个进程。慢性型以增生为主;急性型的鳃组织病理变化,由于病程短,炎性水肿迅速转入坏死,增生不严重或几乎不出现,以炎性水肿和坏死为主。 患细菌性烂鳃病的草鱼的肝脏、肾脏也发生病理变化。肝细胞发生颗粒变性、水样变性、醣元颗粒消失,以至坏死;其肾组织主要发生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水样变性、坏死,在坏死的肾小管周围的造血组织中的一些细胞核固缩,个别肾小球萎缩。 人工感染患细菌性烂鳃病的当年草鱼的白细胞数显著地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虽低于对照组,但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 炎性 水肿 组织病理 对照组 增生 常见 细菌性烂鳃病 草鱼 病理变化
下载PDF
河蟹颤抖病的研究现状 (上 ) 被引量:12
5
作者 《科学养鱼》 2000年第10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河蟹颤抖病 病因 症状 病理变化
下载PDF
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的组织显微病理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郑德崇 +3 位作者 刘丽燕 范丽萍 倪国范 倪健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12-218,共7页
本文报导了1986年以来,在上海郊县及江苏等省市引起异育银鲫大量死亡的疾病、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有报导,是一种新的暴发性鱼病。为此我们进行了病鱼组织显微病理变化的观察。现将该病暂定名为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病鱼体表充血、出血... 本文报导了1986年以来,在上海郊县及江苏等省市引起异育银鲫大量死亡的疾病、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有报导,是一种新的暴发性鱼病。为此我们进行了病鱼组织显微病理变化的观察。现将该病暂定名为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病鱼体表充血、出血,病情严重时肛门红肿,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腔内有淡黄色或红色腹水,肠壁充血发炎;有的病鱼骨骼肌也充血,鳞片竖起。各组织器官都发生病变,其中尤以肝、脾、肾为严重;肝脏肿大,质地极度柔软,呈弥漫性坏死,肝细胞的胞浆内有被苏木素深染的丝状物;脾脏大片坏死解体成淡红色一片;肾小体坏死,以至解体,肾小管及造血细胞也多数发生病变,并有细胞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 坏死 溶血性 病理研究 充血 生病 胞浆 异育银鲫 腹水病 暴发性鱼病
全文增补中
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组织亚显微病理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郑德崇 +2 位作者 金丽华 吴建农 陆宏达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27-34,共8页
本文报道了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肝、脾、肾组织亚显微病理变化及防治方法,井比较了鲫、团头鲂、鲢、鳙患此病后的症状和病理变化都基本相同,呈败血症症状,只是垂死的鲫较团头鲂、鲢、鳙为严重而已,这与鲫的生命力较强有关。在光... 本文报道了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肝、脾、肾组织亚显微病理变化及防治方法,井比较了鲫、团头鲂、鲢、鳙患此病后的症状和病理变化都基本相同,呈败血症症状,只是垂死的鲫较团头鲂、鲢、鳙为严重而已,这与鲫的生命力较强有关。在光学显微镜还不能察觉细胞组织的病变时,在电镜下已呈现出细胞病理变化,肝、脾、肾等脏器最早出现的病变是细胞的膜性结构受损。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肝细胞中有很多被苏木素深染的丝状物是高度密集成束的粗面内浆网,这是机体的一种补偿性反应。根据病原、病理变化及发病机理,研制出复合新药—鱼泰8号,并提出三步曲治疗方法及16条治疗注意事项,从而确保治愈率在95%以上,治愈了2000多公顷内的病鱼。从改善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及时杀灭病原出发,提出10菜综合预防措施,在300公顷的鱼池中实施后均未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败血症 淡水鱼类 团头鲂 病理变化 防治研究 细胞病理 鱼体抵抗力 显微 性反应 病后
全文增补中
尼罗罗非鱼溃烂病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蔡完其 《水产学报》 CAS 1986年第3期261-271,共11页
本文报道了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越冬期间由嗜水产气单孢菌嗜水亚种(Aeromonas hydrophila subsp.hydrophila subsp.hydrophila)引起的溃烂病的病理研究结果。 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变质性炎症。病性部位皮肤炎性水肿、坏死... 本文报道了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越冬期间由嗜水产气单孢菌嗜水亚种(Aeromonas hydrophila subsp.hydrophila subsp.hydrophila)引起的溃烂病的病理研究结果。 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变质性炎症。病性部位皮肤炎性水肿、坏死、脱落。骨胳脱脱核肿大、移行、乃至坏死;肌纤维肿胀及坏死。肝细胞颗粒变性、脂肪变性。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胞浆内充满玻璃样小滴,使细胞界限不清,但胞核仍存在。病灶部位骨胳肌的愈合,是通过形成肉芽组织及再生进行修补,而表皮的愈合则是借助再生予以修补。与健康鱼相比,病鱼的生化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白肌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甘油-3-磷酸脱氢酶(α-GPDH)等同工酶的活性与含量均有显著变化,谱带减少,活性减弱或消失。肌蛋白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溃烂病 组织病理变化 嗜水产气单孢菌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溃烂病的病原研究及防治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其焕 蔡完其 《淡水渔业》 1986年第5期9-12,8,共5页
尼罗罗非鱼在上海郊区工厂化学养殖中,较普遍发生一种溃烂病。症状是:病鱼充血溃烂,无特定部位,可遍及全身,鳞片脱落,肌肉外露,呈现红色块状病灶,严重时可烂成洞穴形。轻者影响生长,重者死亡。当年越冬鱼种及亲鱼均有发生,尤... 尼罗罗非鱼在上海郊区工厂化学养殖中,较普遍发生一种溃烂病。症状是:病鱼充血溃烂,无特定部位,可遍及全身,鳞片脱落,肌肉外露,呈现红色块状病灶,严重时可烂成洞穴形。轻者影响生长,重者死亡。当年越冬鱼种及亲鱼均有发生,尤其亲鱼感染此病,对生产危害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烂病 尼罗罗非鱼 病原研究 亲鱼 越冬 工厂化 鱼种 特定部位 病灶 全身
下载PDF
鲤鱼棘头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德崇 +2 位作者 邓伯仁 范丽萍 倪国范 《水产学报》 CAS 1988年第3期213-222,共10页
本文报道了1985—1987年在崇明县新民第三水产养殖场对鲤鱼棘头虫病的病原、症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结果。该病可引起鲤鱼自夏花至成鱼大批死亡,全场感染率在70%以上;发病严重的鱼池则感染率高达100%,死亡率高达60%。病鱼肠壁上形成肉... 本文报道了1985—1987年在崇明县新民第三水产养殖场对鲤鱼棘头虫病的病原、症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结果。该病可引起鲤鱼自夏花至成鱼大批死亡,全场感染率在70%以上;发病严重的鱼池则感染率高达100%,死亡率高达60%。病鱼肠壁上形成肉芽肿结节,严重时能使内脏粘连,甚至体壁溃烂和穿孔。病原是崇明长棘吻虫(新种)Rhadinorhynchuschongmingnensis sp.nov。扫描电镜观察,吻上布满细毛。有吻钩14纵行,每行29~32个吻钩,粘液腺8个。治疗方法为每天每公斤鱼拌饵投喂0.6毫升四氯化碳,连服6天,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头虫病 鲤鱼 鱼池 病原 夏花 投喂 粘液腺 感染率 治疗方法 溃烂
下载PDF
草鱼出血病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德崇 +1 位作者 赵立勤 周孝康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17-321,共5页
草鱼出血房是由呼肠孤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由于病鱼小血管受损引起全身性出血,并造成内脏器官和体壁肌肉组织局灶性病变。电镜观察表明病变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量较正常细胞显著减少,形态结构也遭损坏。质膜的三层结构模糊不清,... 草鱼出血房是由呼肠孤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由于病鱼小血管受损引起全身性出血,并造成内脏器官和体壁肌肉组织局灶性病变。电镜观察表明病变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量较正常细胞显著减少,形态结构也遭损坏。质膜的三层结构模糊不清,及至解体消失。与机体代谢密切相关的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的数量减少及结构受损,使蛋白质、糖类和脂质合成及分解等一系列细胞代谢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加速了病鱼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观察 内质网 局灶性 全身性 正常 细胞内 血管 草鱼出血病 病变 呼肠孤病毒
全文增补中
投喂青料和添加剂对草鱼生长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世蕉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20-26,共7页
应用青菜、旱草青料、配合饲料以及在配合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_6、蛋氨酸和亚油酸对草鱼的生长、脂肪代谢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青菜和旱草青料的鱼类体腔和肝脏中含脂量最低,与投喂配合饲料组比较,差异性十分显著(P<0.01)。肝脏... 应用青菜、旱草青料、配合饲料以及在配合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_6、蛋氨酸和亚油酸对草鱼的生长、脂肪代谢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青菜和旱草青料的鱼类体腔和肝脏中含脂量最低,与投喂配合饲料组比较,差异性十分显著(P<0.01)。肝脏中的蛋白质含量也以投喂青菜和旱草青料的最高;血清中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含量以投喂青菜和旱草青料组为最低。在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维生素B_6、蛋氨酸和亚油酸的投喂试验中,发现投喂旱草青料组和添加维生素B_6组的鱼,体腔和肝脏中的含脂量最低,而投喂配合饲料的含量最高。投喂含70%青料(菜)组的鱼类生长最快,投喂配合饲料的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喂 青料 配合饲料 青菜 草鱼 生长 脂肪代谢 维生素B6 肝脏 甘油三脂
全文增补中
中华绒螯蟹甲壳溃疡及重金属离子偏高综合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丽华 陆宏达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1-4,共4页
1996年1月初连云港某养蟹场的中华绒螯蟹的抱卵蟹在升温到17℃以上后不断死亡。症状为步足脱落,鳌足上的毛脱落,甲壳上有褐斑。经查明是由于海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Cu2+0.02mg/L,Zn2+0.012mg/L),以及弧菌感染引起甲壳... 1996年1月初连云港某养蟹场的中华绒螯蟹的抱卵蟹在升温到17℃以上后不断死亡。症状为步足脱落,鳌足上的毛脱落,甲壳上有褐斑。经查明是由于海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Cu2+0.02mg/L,Zn2+0.012mg/L),以及弧菌感染引起甲壳溃疡病。经鉴定,弧菌能在不含盐的培养基中生长,其余的生理生化特性均与副溶血弧菌相同。防治措施为在蓄水池中全池遍洒5×10-6EDTA钠盐,在蟹池内全池遍洒土霉素3.5×10-6,隔天泼1次,连泼3次,同时投喂鱼泰8号药饲5天。治疗效果良好,治愈率达93%。愈后的抱卵蟹孵化幼体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甲壳溃疡 重金属离子偏高 综合症
下载PDF
主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的防治 被引量:6
14
作者 金丽华 +6 位作者 魏海丽 吴建农 陈逢安 刘招生 高以太 刘光军 殷羽中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19,共3页
主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1989年以来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陕西、云南、内蒙等近20个省市广泛流行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危害异育银鲫、白鲫、鲫鱼、
关键词 淡水鱼 养殖 流行病 防治
下载PDF
几种粘孢子虫病的组织病理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德崇 +2 位作者 刘丽燕 郑春楠 范丽萍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5,共3页
报道几种粘孢子虫病的组织病理变化、胞囊的形成和消失的全过程以及胞囊的结构。本研究中粘孢子虫的胞囊壁可分为三类。
关键词 粘孢子虫病 组织病理 鱼类 胞囊
下载PDF
寄生虫引起的草鱼鳃病的组织病理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德崇 刘丽燕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48-51,共4页
本文对草鱼的隐鞭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及中华鱼蚤病六种寄生虫性鳃病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比较研究。寄生虫性鳃病均可引起鳃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粘液分泌亢进,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但又因病原体的种类不同,... 本文对草鱼的隐鞭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及中华鱼蚤病六种寄生虫性鳃病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比较研究。寄生虫性鳃病均可引起鳃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粘液分泌亢进,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但又因病原体的种类不同,危害鱼的方式、方法不同,因此病理变化又有很大差别,对鱼危害较大的均为变质性炎,如隐鞭虫病;对鱼危害较小的则属增生性炎,如中华鱼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鳃病 草鱼 隐鞭虫病 蚤病 三代虫病 鱼鳃 指环虫病 组织病理 寄生虫性 增生性
全文增补中
石斑鱼白斑病的病原及治疗方法的研究——包括对齿管科一新属、新种的描述 被引量:6
17
作者 蔡完其 +1 位作者 纪荣兴 谢世卿 《水产学报》 CAS 1981年第4期285-294,i001-i002,共12页
本文报道了对海水经济鱼红点石斑鱼的白斑病的研究结果。 石斑鱼白斑病的病原,是齿管科,瓣体虫属(新属)的石斑瓣体虫(新种)。在齿管科已有纪载的五个层中,瓣体虫属(新属)同斜管虫属和奇异球虫属在形态上较为近似,但是,由于石斑瓣体虫同... 本文报道了对海水经济鱼红点石斑鱼的白斑病的研究结果。 石斑鱼白斑病的病原,是齿管科,瓣体虫属(新属)的石斑瓣体虫(新种)。在齿管科已有纪载的五个层中,瓣体虫属(新属)同斜管虫属和奇异球虫属在形态上较为近似,但是,由于石斑瓣体虫同时具有口管和瓣状体,而明显区别以上两属,故确定为齿管科的一新属和一新种,定名为瓣体虫属(新属)Petalosoma Huang gen.nov.石斑瓣体虫(新种)Petalosoma epine-phelis Huang et al.sp.nov。 病鱼的症状是游泳缓慢,呼吸困难,常浮于水面,头部、皮肤、鳃及鳍上的粘液分泌增多。体表有形状不规则的白斑。这种病的病程短,死亡率高,往往使全池鱼在几天内全部死亡。试验表明,用淡水或硫酸铜海水浸洗病鱼,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病 石斑鱼 病原 池鱼 球虫 浸洗 硫酸铜 治疗方法 呼吸困难 病程
下载PDF
虹鳟鱼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兴发 王熹洲 +5 位作者 娄淑杰 钟志宏 刘家友 刘兆弼 杨继林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1年第6期11-14,共4页
1989年,从我国西北地区甘肃省某养殖场虹鳟稚鱼中新分离到一株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简称IPNV-CI株。其形态学特性、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与国外IPNV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通过血清中和试验和ELISA检测,新分离的病毒可鉴定为IPNV-Sp株。IPN... 1989年,从我国西北地区甘肃省某养殖场虹鳟稚鱼中新分离到一株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简称IPNV-CI株。其形态学特性、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与国外IPNV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通过血清中和试验和ELISA检测,新分离的病毒可鉴定为IPNV-Sp株。IPNV-CI株病毒在CHSE、RTG-2及RL等细胞上增殖良好,且可引起严重的细胞病变,病毒滴度可达10^(8·25) TCID_(50)/0.1ml。病毒颗粒呈二十面体、无囊膜、有92个壳粒,直径约为50~60nm,属RNA病毒。病毒对热比较稳定,对酸稳定,对脂溶剂不敏感。新分离病毒回归虹鳟稚鱼能引起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狂游、翻转、腹部膨大;眼球突出,部分稚鱼体色变黑。稚鱼接种病毒后第7天死亡达到高峰。死亡率为68.66%。从回归试验病死稚鱼病料中重新回收到了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鱼 传染性 胰腺坏死 病毒 分离
下载PDF
鲤鱼棘头虫病的病理及预防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德崇 +1 位作者 范丽萍 倪国范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08-315,共8页
本文报导了病鱼的组织(肠、肝、胰、肾)病理变化,及血液(血清的钠、钾、氯化物、肌酐、尿素氮、谷草转氨酶总活力及谷草转氨酶同工酶。白细胞血式)病理变化,从而阐明了引起病鱼慢性死亡,而累计死亡率又高达60%的机理。查明了病原(崇明... 本文报导了病鱼的组织(肠、肝、胰、肾)病理变化,及血液(血清的钠、钾、氯化物、肌酐、尿素氮、谷草转氨酶总活力及谷草转氨酶同工酶。白细胞血式)病理变化,从而阐明了引起病鱼慢性死亡,而累计死亡率又高达60%的机理。查明了病原(崇明长棘吻虫)的中间寄主是模糊裸腹溞,找到了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在发病地区用鱼种池培育的鲤鱼鱼种的有效预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棘头虫病 病理学 预防
下载PDF
虹鳟鱼传染性胰腺坏死及其综合防治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兴发 杨继林 +3 位作者 钟志宏 刘兆弼 金海林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7年第1期19-21,共3页
1984~1989年,对我国西北地区某些虹鳟鱼养殖场稚鱼大批死亡的病因进行了调查,通过流行病学分析和病原的分离鉴定,确定为传染性胰腺坏死(IPN)的暴发流行。1987~1994年,又着重对IPN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进行了... 1984~1989年,对我国西北地区某些虹鳟鱼养殖场稚鱼大批死亡的病因进行了调查,通过流行病学分析和病原的分离鉴定,确定为传染性胰腺坏死(IPN)的暴发流行。1987~1994年,又着重对IPN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漂白粉挂袋消毒,配合药物治疗和加强饲养管理的综合防治方法。有效地控制了IPN的发生与流行。通过6年的实际应用,稚鱼的死亡率从99.65%~92.40%下降到25.42%~14.82%,即成活率提高到74.58%~8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胰腺坏死 病毒 流行病学 防治 虹鳟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