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具有藻毒素降解和溶藻功能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1
作者 谷青 史全良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919-3924,共6页
从太湖水华腐烂蓝藻中富集筛选出一株编号A-8的细菌。该菌株菌落圆形、灰白色,革兰氏染色阴性,氧化酶阴性,接触酶阳性;分子系统进化树显示为溶血不动杆菌。根据以上结果,将此菌株鉴定为溶血不动杆菌。此外,对这株菌降解微囊藻毒素、不... 从太湖水华腐烂蓝藻中富集筛选出一株编号A-8的细菌。该菌株菌落圆形、灰白色,革兰氏染色阴性,氧化酶阴性,接触酶阳性;分子系统进化树显示为溶血不动杆菌。根据以上结果,将此菌株鉴定为溶血不动杆菌。此外,对这株菌降解微囊藻毒素、不同生长时期的细菌的溶藻效果及溶藻专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菌在3 d时间里将藻毒素降解了30.4%;细菌通过分泌胞外物质溶藻,细菌在衰退期时胞外分泌物的溶藻效果最好;该菌还对瘤状念珠藻、颤藻等9种蓝藻有溶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不动杆菌 藻毒素降解 溶藻效应
原文传递
苏铁珊瑚根共生念珠藻ITS序列多拷贝研究
2
作者 粟绒 焦淑静 +2 位作者 张青 史全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15期2853-2857,共5页
目的:研究苏铁珊瑚根共生念珠藻16SrDNA-23SrDNA基因间隔序列(ITS)拷贝数。方法:提取苏铁珊瑚根共生念珠藻全DNA,PCR扩增其16SrDNA-23SrDNA基因间隔序列(ITS)克隆并测序;采用Cluster X 1.83对所得序列进行比对,用DNAman软件对比对结果... 目的:研究苏铁珊瑚根共生念珠藻16SrDNA-23SrDNA基因间隔序列(ITS)拷贝数。方法:提取苏铁珊瑚根共生念珠藻全DNA,PCR扩增其16SrDNA-23SrDNA基因间隔序列(ITS)克隆并测序;采用Cluster X 1.83对所得序列进行比对,用DNAman软件对比对结果进行人工校正;采用割胶回收电泳检测、菌液PCR及混合模板PCR扩增三种方法验证ITS-L2。结果:ITS-S(420 bp)不含任何氨基酸编码序列,ITS-L1(676 bp)包含一个异亮氨酸和一个丙氨酸编码序列;ITS-L1和ITS-L2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时长度分别为676 bp和1000 bp,而谱带经克隆测序后结果表明ITS-L1和ITS-L2碱基序列和长度几乎相同,仅有两个碱基发生变异。结论:ITS-L2为假阳性,可能是由ITS-S和ITS-L1形成的异源双链;苏铁珊瑚根共生念珠藻含有两种类型的ITS拷贝,一种是含有tRNAIle和tRNAAla编码序列的ITS,另一种是不含tRNAIle和tRNAAla编码序列的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念珠藻 ITS序列 假阳性 协同进化
原文传递
席藻ITS序列拷贝类型及进化关系分析
3
作者 焦淑静 +1 位作者 谷青 史全良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由于协同进化未完成,蓝藻的16S-23S rDNA基因间隔序列(ITS)存在多种拷贝类型,目前蓝藻ITS序列的拷贝类型分布以及演化规律尚未研究清楚。该文采用本地采集的席藻属样品,测定其ITS序列,并结合基因库中已有的席藻ITS序列,对席藻属蓝藻ITS... 由于协同进化未完成,蓝藻的16S-23S rDNA基因间隔序列(ITS)存在多种拷贝类型,目前蓝藻ITS序列的拷贝类型分布以及演化规律尚未研究清楚。该文采用本地采集的席藻属样品,测定其ITS序列,并结合基因库中已有的席藻ITS序列,对席藻属蓝藻ITS序列拷贝类型及其之间的进化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席藻属ITS序列的PCR产物有两种情况,即单一条带(仅出现ITS-IA或ITS-I型)和两条条带(同时出现ITS-IA和ITS-N型),其中以单一条带的ITS-IA型最为普遍;在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生树中,ITS-IA型和ITS-I型均各自聚为一个组群,且ITS-IA型的组群节点出现较早,表明席藻属ITS-I型极有可能是由其原来的ITS-IA型缺失tRNAAla编码区进化而来,ITS-IA型应为席藻ITS序列的基本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藻 16S-23S rDNA基因间隔序列 拷贝类型 系统发育 进化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