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心护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及对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凌霞 林敏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究双心护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及对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探究双心护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及对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实施双心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生命质量评分、SDS评分、SAS评分、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DL-C、TG、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护理在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提高其生命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双心护理 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下载PDF
身心全面系统干预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
作者 林莉雯 钟菊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862-865,共4页
目的观察身心全面系统干预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行PCI的202例A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1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 目的观察身心全面系统干预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行PCI的202例A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1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101例予身心全面系统干预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比较心功能、心理弹性、生活质量、运动耐力及终点事件。结果干预后,2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小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各维度评分、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大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终点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心全面系统干预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改善AMI PCI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运动耐力,增强心理弹性,且能减少终点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系统干预 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理弹性
下载PDF
5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林碧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关系,为进一步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布,对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大多数采用...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关系,为进一步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布,对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大多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偏低;其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存在相关性。结论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消极应对方式则会导致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应对方式 生存质量 护理
下载PDF
不同性别老年患者行冠脉造影术后发生穿刺侧肢体症状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钟菊芳 +1 位作者 陈灿强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年第4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老年患者行冠脉造影术后发生穿刺处肢体症状的差异。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20年7月至12月连续收治的3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不同分为男性组214例及女性组184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手...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老年患者行冠脉造影术后发生穿刺处肢体症状的差异。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20年7月至12月连续收治的3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不同分为男性组214例及女性组184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比较穿刺侧肢体症状的差异。结果女性组与男性组数据比较分别为:术后2小时的疼痛评分(3.51±1.33)分与(2.31±1.21)分、手术前后掌中周长差值(0.62±0.25)cm与(0.48±0.36)cm、穿刺侧肢体瘀斑发生率12%与3.7%、穿刺处渗血率11.4%与5.6%,以上差异均明显(P<0.05)。低体重指数的老年女性患者组的穿刺处肢体症状表现得尤其明显,疼痛评分为(5.0±0.2)分、手术前后掌中周长差值为(0.89±0.04)cm,穿刺处渗血率22.9%,穿刺处血管闭塞率为14.3%。结论老年女性患者行冠脉造影术后出现穿刺侧肢体症状较老年男性患者明显,低体重指数的老年女性患者行冠脉造影术后发生穿刺处肢体症状的情况尤其明显,应加强对老年低体重女性患者冠脉造影术前术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老年 冠脉造影术 肢体症状 穿刺
下载PDF
“雨课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钟菊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7期229-230,233,共3页
目的了解“雨课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于2020年5月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17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整理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雨课堂... 目的了解“雨课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于2020年5月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17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整理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雨课堂”可以拓展临床护士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提高在职培训效果;通过“雨课堂”平台能客观反应护士的真实想法,让护理工作变得更加民主和人性化;临床护理中应用“雨课堂”平台,能使护士的个人能力得到重视和发展;并提出优化护理方法,采取传统方法与互联网相结合方法的期待。结论“雨课堂”在护理临床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在职教育培训,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人性化和民主化,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临床护理 个人能力 人性化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并发出血及血肿的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杨逸 《中国校医》 2011年第7期532-532,共1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使球囊管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后置入内支架,达到血流通畅的目的 [1]。该手术作为一项重要的冠心病血管重建技术,现在已得到迅速推广应用。随着手术的进步,新器械的出现,手术条件的改...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使球囊管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后置入内支架,达到血流通畅的目的 [1]。该手术作为一项重要的冠心病血管重建技术,现在已得到迅速推广应用。随着手术的进步,新器械的出现,手术条件的改善和经验的积累,其安全性大大提高,但术后并发症是突出问题,本文讨论其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出血及血肿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并发症 出血/护理 血肿/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