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学术研讨会纪要 |
张清华
张新颖
曹卫东
张新颖
陈晓明
程光炜
林建法
张柠
黄燎宇
梁振华
欧阳江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9
|
|
2
|
卡夫卡的弦外之音——论卡夫卡的叙事风格 |
黄燎宇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5
|
|
3
|
《魔山》:一部启蒙启示录 |
黄燎宇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4
|
《布登勃洛克一家》:市民阶级的心灵史 |
黄燎宇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5
|
传奇人物克洛卜施托克和他的文化构建——以赫尔曼三部曲为例 |
黄燎宇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6
|
瓦肯罗德与艺术问题 |
黄燎宇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7
|
艺术家,什么东西?!──评托马斯·曼的两篇艺术家小说 |
黄燎宇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8
|
进化的挽歌与颂歌——评《布登勃洛克一家》 |
黄燎宇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
|
|
9
|
尴尬人做尴尬事──批评家的批评 |
黄燎宇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10
|
60年来中国的托马斯·曼研究 |
黄燎宇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14 |
3
|
|
11
|
试论《魔山》中的纳弗塔 |
黄燎宇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12
|
从《绿蒂在魏玛》看托马斯·曼的文学观 |
黄燎宇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3
|
一部载入史册的疗养院小说——从《魔山》看历史书记官托马斯·曼 |
黄燎宇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4
|
《魔山》是怎样一本书 |
黄燎宇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5
|
《批评家之死》风波 |
黄燎宇
|
《外国文学动态》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6
|
从文化崛起到文化诱惑——对德国浪漫文化的再思考 |
黄燎宇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7
|
从文化崛起到文化诱惑--对德国浪漫文化的再思考 |
黄燎宇
|
《新华文摘》
|
2021 |
0 |
|
18
|
如何翻译谐音 |
黄燎宇
|
《德语学习》
|
2007 |
0 |
|
19
|
尴尬人做尴尬事——批评家的批评 |
黄燎宇
|
《南方文坛》
|
1998 |
0 |
|
20
|
越老越红的辣椒运:马丁·瓦尔泽 |
黄燎宇
|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