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优化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灵芝三萜工艺及其清除自由基活性 被引量:24
1
作者 梁磊 +4 位作者 王庆福 安玉兴 李奇伟 张柳莲 康佩姿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2-521,共10页
探索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仪对灵芝三萜的提取工艺及提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微波功率、超声波功率、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通过响应面分析进行灵芝三萜提取工艺的优化。结果显示,在乙醇含量75%、微波功率6... 探索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仪对灵芝三萜的提取工艺及提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微波功率、超声波功率、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通过响应面分析进行灵芝三萜提取工艺的优化。结果显示,在乙醇含量75%、微波功率650W、超声波功率730W、提取时间20min时灵芝三萜的提取率达13.18mg/g,其中灵芝酸A含量为2.5mg/g;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灵芝三萜粗提物对DPPH清除效果优于茶多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三萜 提取工艺 微波-超声波协同 响应面
原文传递
食药用菌固态发酵竹笋壳生产功能性饲料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梁磊 +3 位作者 张柳莲 王庆福 陈瑞荣 康佩姿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6,20,共4页
本试验利用3株不同食药用菌(赤芝、朱红密孔菌、树舌灵芝)对竹笋壳进行固态发酵,通过观察发酵前后笋壳纤维结构,以及对发酵后笋壳粗蛋白质、多糖、总黄酮和纤维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食药用菌固态发酵笋壳情况。结果表明,食药用菌发酵... 本试验利用3株不同食药用菌(赤芝、朱红密孔菌、树舌灵芝)对竹笋壳进行固态发酵,通过观察发酵前后笋壳纤维结构,以及对发酵后笋壳粗蛋白质、多糖、总黄酮和纤维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食药用菌固态发酵笋壳情况。结果表明,食药用菌发酵后笋壳纤维结构被严重破坏,发酵后粗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均显著提高,3株食药用菌发酵后多糖含量均增加2倍以上,粗蛋白质含量至少提高了51%,其中赤芝发酵后粗蛋白质含量均提高了104%;固态发酵后笋壳总黄酮含量有所降低,但抗氧化性并未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药用菌 笋壳 固态发酵 功能饲料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灵芝子实体多糖工艺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柳莲 +3 位作者 王丽宁 马年方 梁磊 王庆福 《食品工业》 CAS 2023年第2期45-48,共4页
为提高灵芝多糖提取率,研究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灵芝子实体多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料液比3个影响因素,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灵芝子实体多糖,提取率显著高于... 为提高灵芝多糖提取率,研究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灵芝子实体多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料液比3个影响因素,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灵芝子实体多糖,提取率显著高于传统提取法,灵芝子实体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638 W、微波功率400 W、料液比1︰45(g/mL)、提取温度90℃、提取次数2次。利用最佳工艺提取的灵芝子实体多糖提取率为26.99±0.71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子实体多糖 超声波 微波 协同提取
原文传递
基于益生菌发酵的甘蔗汁浓缩工艺 被引量:2
4
作者 聂梅 +2 位作者 胡彪 王庆福 梁磊 《食品工业》 CAS 2023年第5期26-30,共5页
为得到发酵性能良好的甘蔗浓缩汁,以甘蔗浓缩汁复原后的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为指标,研究甘蔗汁的浓缩工艺,比较浓缩汁与甘蔗原汁的成分与抗氧化活性及益生菌发酵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甘蔗汁最适浓缩工艺为浓缩温度60℃、转速70 r/min、... 为得到发酵性能良好的甘蔗浓缩汁,以甘蔗浓缩汁复原后的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为指标,研究甘蔗汁的浓缩工艺,比较浓缩汁与甘蔗原汁的成分与抗氧化活性及益生菌发酵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甘蔗汁最适浓缩工艺为浓缩温度60℃、转速70 r/min、浓缩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0%。由极差可以看出,浓缩温度对甘蔗浓缩汁的影响最明显。利用最佳工艺得到的浓缩汁总黄酮含量比较高,但是总酚含量却低于甘蔗原汁。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浓缩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显著高于甘蔗汁,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却无明显差异。益生菌发酵性能显示,甘蔗浓缩汁与甘蔗原汁对益生菌的发酵性能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汁 浓缩 益生菌发酵 抗氧化性能
原文传递
鲜葛中葛根素含量分布及淀粉和葛根素同步提取工艺
5
作者 胡彪 +4 位作者 苏鸿炜 王丽宁 马年方 王庆福 盘金志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5-250,共6页
葛根素是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但在葛根淀粉生产过程中,大量的葛根素随着葛粉加工废水流失,造成了资源浪费。在葛根淀粉提取时同步回收废水中的葛根素是实现葛根资源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文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葛根不同部位,以及... 葛根素是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但在葛根淀粉生产过程中,大量的葛根素随着葛粉加工废水流失,造成了资源浪费。在葛根淀粉提取时同步回收废水中的葛根素是实现葛根资源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文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葛根不同部位,以及葛粉提取过程废水中葛根素的含量分布规律,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葛根淀粉和葛根素同步提取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超过80%的葛根素集中在葛皮中,第一次淀粉提取废水中葛根素含量占总废水的70%左右。淀粉葛根素同步提取最佳工艺为:鲜葛第一次提取淀粉时同步添加2%的D101大孔树脂,吸附时间90 min,吸附搅拌速度150 r/min,解吸附乙醇浓度60%,解吸附剂体积为废水的30%,解吸2次,每次解吸附时间30 min。通过同步提取工艺,实现淀粉提取时第一次洗涤废水中葛根素回收率达85%以上,并可有效缩短提取时间,避免在葛粉沉降过程中废水经过微生物发酵、物理化学反应等影响葛根素回收效果,为葛根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淀粉 葛根素 含量分布 同步提取
原文传递
有害疣孢霉菌与双孢蘑菇的互作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松 +1 位作者 张扬 温志强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0-448,共9页
通过菌丝对峙、双重培养,以及对发病双孢蘑菇子实体的显微观察,探讨有害疣孢霉菌Mycogone perniciosa(MP0012)与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As2796)之间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在菌丝对峙生长阶段有害疣孢霉菌菌丝不侵入双孢蘑菇菌丝体内... 通过菌丝对峙、双重培养,以及对发病双孢蘑菇子实体的显微观察,探讨有害疣孢霉菌Mycogone perniciosa(MP0012)与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As2796)之间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在菌丝对峙生长阶段有害疣孢霉菌菌丝不侵入双孢蘑菇菌丝体内,两者可交叉生长,对双孢蘑菇生长影响不显著;对峙与双重培养均显示有害疣孢霉菌菌丝会产生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的挥发性物质,造成双孢蘑菇菌丝扭结断裂。同时试验证实了双孢蘑菇菌丝会促进有害疣孢霉菌厚垣孢子的产生和萌发、菌丝生长和发育。侵染实验结果表明,有害疣孢霉菌可直接侵染双孢蘑菇子实体,引起双孢蘑菇子实体病害;对罹病子实体显微观察结果发现,发病前期双孢蘑菇子实体表面长出绒毛状病原菌丝,菌柄中空,菌褶褐变腐烂并长出病原菌丝;发病中期双孢蘑菇子实体内菌丝组织会出现萎缩裂解现象,在近有害疣孢霉菌菌丝一侧的双孢蘑菇子实体菌丝细胞壁被降解;发病后期双孢蘑菇子实体菌丝组织基本消失。由此初步判断有害疣孢霉菌对双孢蘑菇的寄生类型偏向于死体营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有害疣孢霉 死体营养型
原文传递
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庆福 +2 位作者 刘新锐 温志强 谢宝贵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74,共6页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疣孢霉病是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严重危害双孢蘑菇子实体的正常发育,在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会引起双孢蘑菇产量严重损失,限制双孢蘑菇产业化发展。对疣孢霉的生物学特性和可能...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疣孢霉病是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严重危害双孢蘑菇子实体的正常发育,在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会引起双孢蘑菇产量严重损失,限制双孢蘑菇产业化发展。对疣孢霉的生物学特性和可能的致病机理以及对疣孢霉的防治方法进行综述,并对疣孢霉防治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孢霉 双孢蘑菇 致病机理 生物学特性 防治
下载PDF
硬毛粗盖孔菌过氧化氢酶家族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丽宁 +1 位作者 梁磊 王庆福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03-1313,共11页
硬毛粗盖孔菌是一种结实能力强的耐热真菌,为了探究其过氧化氢酶(CAT)基因家族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分别对不同交配型单核体Ct001_29和Ct001_31基因组的CAT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不同CAT家族基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的菌丝、原基和... 硬毛粗盖孔菌是一种结实能力强的耐热真菌,为了探究其过氧化氢酶(CAT)基因家族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分别对不同交配型单核体Ct001_29和Ct001_31基因组的CAT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不同CAT家族基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的菌丝、原基和子实体中的表达特征。硬毛粗盖孔菌基因组上有3个CAT基因(Ctcat1–Ctcat3),编码510–743个氨基酸;Ctcat1、Ctcat2和Ctcat3的等位基因之间的结构及序列相对保守,但编码区也存在少量SNP变异(6–14个)。在25℃培养菌丝和35℃培养菌丝、原基及子实体中,35℃菌丝的CAT酶活最高,为278 U/mg蛋白,原基期CAT酶活最低,为4 U/mg蛋白。Ctcat2的表达丰度显著高于Ctcat1和Ctcat3,Ctcat1和Ctcat3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在35℃菌丝、原基和子实体中均上调表达;而Ctcat2具有相反的表达模式,在35℃菌丝、原基和子实体中均下调表达。此外,Ctcat2在原基时期、Ctcat3在25℃菌丝和35℃菌丝中具有偏好表达,Ct29cat2和Ct29cat3的表达量均高于各自的等位基因。本研究所发现的CAT等位基因表达偏好为进一步揭示大型真菌CAT的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毛粗盖孔菌 过氧化氢酶 等位基因 温度 发育 表达模式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决明子水溶性多糖提取条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康佩姿 梁磊 +2 位作者 王庆福 班雯婷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3-67,共5页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决明子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考虑了三个单因素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和提取温度,以决明子水溶性多糖得率为响应面值,做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因素的显著性和相互作用,优化得到了提取最佳工艺...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决明子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考虑了三个单因素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和提取温度,以决明子水溶性多糖得率为响应面值,做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因素的显著性和相互作用,优化得到了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6.5 min、超声功率233 W、提取温度51℃,其多糖得率为10.74%,其实际结果与预测值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 多糖 超声波提取 多糖得率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甘蔗汁产多糖工艺优化及产物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威 +2 位作者 张柳莲 王庆福 梁磊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92,共7页
通过感官评价筛选出植物乳杆菌为最优甘蔗汁发酵菌株。以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并以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化发酵工艺,通过测定发酵过程糖类和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含量,... 通过感官评价筛选出植物乳杆菌为最优甘蔗汁发酵菌株。以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并以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化发酵工艺,通过测定发酵过程糖类和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含量,研究底物消耗与产物积累关系。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甘蔗汁的最优工艺为甘蔗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接种量1 g/L,发酵温度35℃和发酵时间60 h;植物乳杆菌发酵甘蔗汁72 h期间,甘蔗汁可溶性固形物减少12.5%,蔗糖消耗19.61%,葡萄糖消耗45.36%,消耗48.88%的还原糖,发酵57 h胞外多糖含量达到(4.46±0.28)g/L。发酵过程总酸含量升高主要是由乳酸含量变化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甘蔗汁 发酵 胞外多糖 有机酸
原文传递
甘蔗纤维固定灵芝菌丝及其在液体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庆福 +2 位作者 杨朴希 张柳莲 梁磊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以甘蔗纤维作为灵芝菌丝固定载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确定载体固定时间,通过液体发酵灵芝菌丝球大小形态、生物量、胞外多糖和胞外三萜含量确定载体形状、大小与数量。结果表明,灵芝菌丝在载体上固定时间为7d,载体为1.5cm×1.5... 以甘蔗纤维作为灵芝菌丝固定载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确定载体固定时间,通过液体发酵灵芝菌丝球大小形态、生物量、胞外多糖和胞外三萜含量确定载体形状、大小与数量。结果表明,灵芝菌丝在载体上固定时间为7d,载体为1.5cm×1.5cm(直径×高度)的圆柱体小块(Y1.5),接种数量6块,可连续稳定发酵7代。以甘蔗纤维固定发酵制备灵芝液体发酵种子,发酵后菌丝球大小均一,生物量、胞外多糖含量和三萜含量分别提高78%、84%和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甘蔗纤维 固定 液体发酵
原文传递
肉桂秀珍菇酶解工艺及酶解物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柳莲 +4 位作者 胡彪 王庆福 李锦荣 梁磊 陈俊杰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6,共6页
以肉桂秀珍菇为试验原料,研究其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及酶解产物氨基酸组成。以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碱性蛋白酶对肉桂秀珍菇的最佳酶解工艺为料液比1:20、酶添加量为1%、酶解时间为1.5 h、酶解温... 以肉桂秀珍菇为试验原料,研究其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及酶解产物氨基酸组成。以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碱性蛋白酶对肉桂秀珍菇的最佳酶解工艺为料液比1:20、酶添加量为1%、酶解时间为1.5 h、酶解温度48℃。此工艺酶解后游离氨基酸含量是未酶解的3.5倍,占子实体氨基酸含量的85.62%。酶解后呈味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含量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秀珍菇 蛋白酶 氨基态氮 氨基酸组成
原文传递
构树叶加工前后风味成分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庆福 +4 位作者 吴兆鹏 谭文兴 梁磊 林明威 林驹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95-2602,共8页
【目的】以制茶工艺对构树鲜叶进行加工,分析构树叶加工前后游离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为构树鲜叶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国标测定方法分析构树鲜叶和构树叶制品原料中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等主要成分的含量差... 【目的】以制茶工艺对构树鲜叶进行加工,分析构树叶加工前后游离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为构树鲜叶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国标测定方法分析构树鲜叶和构树叶制品原料中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等主要成分的含量差异,并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对挥发性组分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构树叶加工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39.39%,甘氨酸和蛋氨酸消失,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分别提高5.55倍和3.32倍;甜味氨基酸含量减少78.70%,苦味氨基酸含量减少82.88%。加工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饱和脂肪酸种类与含量增加,尤其是十一碳酸(C11:0)含量提高7.16倍,同时增加十七碳酸(C17:0)和二十碳酸(C20:0)2种饱和脂肪酸。GCIMS分析结果表明,构树鲜叶共检测出60种挥发性组分,定性42种已知组分,占总挥发性组分的82.82%;构树叶制品共检测出58种挥发性组分,定性检出39种已知组分,占总挥发性组分的81.05%;构树叶加工后,醛类、醇类和萜烯类物质大幅度减少,而酮类、酯类物质和有机酸大量生成,尤其是增加(E,E)-2,4-己二烯醛、己酸、2-甲基-1-戊醇、2-甲基-1-丁醇、环己酮、2-甲基丁酸乙酯等构树鲜叶中没有的成分,GC-IMS数据库未能鉴定的挥发性成分在构树叶制品中明显增加。【结论】构树叶加工后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下降;醛类、醇类和萜烯类等青香及花果香大幅度减少,而酮类、酯类和有机酸等果香及酸味明显提升,可根据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指导构树叶加工工艺及构树叶制品香气品质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叶制品 氨基酸 脂肪酸 挥发性物质 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
下载PDF
肉桂木栽培6种食用菌氨基酸特性及营养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丽宁 +4 位作者 张柳莲 王庆福 梁磊 陈俊杰 林驹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29-3536,共8页
为了评价肉桂木栽培食用菌的营养特性,本研究测定了采用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1)生产中废弃物肉桂木栽培的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黑皮鸡枞(Oudemansie... 为了评价肉桂木栽培食用菌的营养特性,本研究测定了采用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1)生产中废弃物肉桂木栽培的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黑皮鸡枞(Oudemansiella raphanipes),黄伞(Pholiota adiposa)和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通过主成分分析、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及聚类分析对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与分类。结果表明,6种肉桂栽培食用菌的膳食纤维、多糖和蛋白质含量范围分别为24%~46%、4~15 mg/g和19%~43%。主成分1(PC1)和主成分2(PC2)一共解释了92.46%的差异,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共同决定了PC1,赖氨酸决定了PC2。氨基酸评分发现,肉桂木栽培的6种食用菌中,蛋氨酸+半胱氨酸(Met+Cys)含量均过剩,与其他5种食用菌相比,秀珍菇的Met+Cys含量过剩较少,与WHO/FAO模式值相近。聚类分析结果与肉桂木栽培的食用菌的Met+Cys含量有关,黄伞与金顶侧耳距离最近,秀珍菇的Met+Cys含量与其他5种差异较大,聚类距离较远,与WHO/FAO模式值距离较近。综上表明,肉桂木栽培食用菌氨基酸含量丰富,种类比较齐全,是理想的蛋白质来源,但是由于肉桂木栽培食用菌Met+Cys含量偏高,仍需要与其他日常膳食搭配以达到人体氨基酸的平衡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食用菌 氨基酸 营养组成 营养评价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花脸香蘑过氧化氢酶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丽宁 +1 位作者 蒋丽群 平兆华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21,共10页
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基因进行克隆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别对花脸香蘑菌株LS01和LS02菌丝在不同培养时间(5、10、15、20 d)和35℃高温处理3、48 h的胞内HO含量、CAT活性和CAT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 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基因进行克隆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别对花脸香蘑菌株LS01和LS02菌丝在不同培养时间(5、10、15、20 d)和35℃高温处理3、48 h的胞内HO含量、CAT活性和CAT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个花脸香蘑CAT基因(Lscat1~Lscat4)编码527~729个氨基酸;两个菌株的Lscat1~Lscat4分别编码相同数量的氨基酸,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也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随着培养时间增加,两个菌株菌丝胞内HO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而不同培养时间CAT活性无显著差异。两个菌株菌丝中的Lscat1~Lscat4在不同培养时间表达量具有差异。与对照比较,35℃处理3h时菌株LS01和LS02菌丝胞内HO含量无显著变化;35℃处理48 h时菌株LS01胞内HO含量显著升高,菌株LS02胞内HO含量显著下降;35℃处理3 h时两个菌株CAT活性均升高,35℃处理48 h时两个菌株CAT活性均降低。与对照比较,35℃处理3 h时两个菌株的Lscat1、Lscat2和Lscat3均下调表达;35℃处理48h时,Lscat2和Lscat3在菌株LS01中下调表达,Lscat1、Lscat2和Lscat3在LS02中均上调表达;35℃处理3 h时,Lscat4在菌株LS01中无显著变化,在菌株LS02中下调表达;35℃处理48 h时,Lscat4在两个菌株中均极显著上调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发掘花脸香蘑CAT基因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过氧化氢酶 培养时间 高温胁迫
下载PDF
甘蔗渣对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及菌种保藏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柳莲 +3 位作者 王丽宁 王庆福 梁磊 林明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41-1046,共6页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灵芝菌种复壮的培养基和灵芝菌种的保藏方法,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甘蔗渣提取液作为灵芝菌株复壮的培养基,观察灵芝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下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况,并通过对灵芝菌种酶活力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几种不同保藏方法对...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灵芝菌种复壮的培养基和灵芝菌种的保藏方法,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甘蔗渣提取液作为灵芝菌株复壮的培养基,观察灵芝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下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况,并通过对灵芝菌种酶活力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几种不同保藏方法对灵芝菌种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培养基添加甘蔗渣提取液能更好促进灵芝菌丝生长,添加100 g/L甘蔗渣提取液,赤灵芝GL102、紫灵芝GS63和GS15菌丝生长速率分别提高48%、70%和28%。与PDA保藏和石蜡油保藏培养基相比,甘蔗渣保藏的灵芝菌丝生长快、长势好,脱氢酶活力高。因此,甘蔗渣可用于灵芝菌种的复壮和保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灵芝菌种 菌丝生长 培养基 脱氢酶活性
下载PDF
金针菇小G蛋白家族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梦飞 刘芳 +4 位作者 王庆佶 严俊杰 王威 钱玉翠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781-5788,共8页
小G蛋白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可结实大型真菌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的基因组序列中,鉴定出了34个小G蛋白基因。其中,金针菇的34个小G蛋白可归类到5个家族:7个属于Ras家族,7个属于Rho家族,7个... 小G蛋白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可结实大型真菌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的基因组序列中,鉴定出了34个小G蛋白基因。其中,金针菇的34个小G蛋白可归类到5个家族:7个属于Ras家族,7个属于Rho家族,7个属于Arf家族,12个属于Rab家族,1个属于Ran家族。结合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的小G蛋白序列,对金针菇小G蛋白家族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真菌的小G蛋白家族比较保守,Fv-Rho6与草菇线粒体小G蛋白Rho具有较高同源性,属于线粒体小G蛋白。使用金针菇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数据对该家族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G蛋白的表达可聚类为7种表达模式,并且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本研究可以为解析大型可结实真菌的生长发育机制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子实体发育 转录组 Ras家族
原文传递
甘蔗汁灵芝发酵功能性饮料研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庆福 +3 位作者 梁磊 张柳莲 康佩姿 班雯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3-86,共4页
以甘蔗汁为原料,采用灵芝菌进行发酵,以发酵液pH值、残糖量及多糖含量变化选择发酵终点为10d左右;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对灵芝发酵甘蔗汁功能性饮料配方进行研究,得出最优饮料配方为:发酵液70%,柠檬酸1.0 g/L,黄原胶0.2 g/L,甜菊糖苷0... 以甘蔗汁为原料,采用灵芝菌进行发酵,以发酵液pH值、残糖量及多糖含量变化选择发酵终点为10d左右;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对灵芝发酵甘蔗汁功能性饮料配方进行研究,得出最优饮料配方为:发酵液70%,柠檬酸1.0 g/L,黄原胶0.2 g/L,甜菊糖苷0.1 g/L,该饮料淡黄色,透明清亮,爽滑可口,甘苦适宜,具有甘蔗汁的清香和灵芝独特的香气,且多糖与氨基酸含量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汁 灵芝 发酵 功能饮料
下载PDF
甘蔗渣栽培的不同颜色侧耳中的氨基酸组成与蛋白质营养评价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庆福 +2 位作者 张柳莲 康佩姿 梁磊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7-133,共7页
以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红平菇(Pleurotus djamor)、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甘蔗渣栽培的4种不同颜色侧耳子实体样品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EAA),分析比较呈... 以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红平菇(Pleurotus djamor)、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甘蔗渣栽培的4种不同颜色侧耳子实体样品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EAA),分析比较呈味氨基酸(FAA)、芳香族氨基酸(AAA)和支链氨基酸(BCAA)含量,通过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和营养指数(NI)等指标,评价不同颜色侧耳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金顶侧耳的氨基酸含量、AAA含量及AAS最高;红平菇的EAA、CS、SRC、EAAI和BV最高;秀珍菇的粗蛋白含量、BCAA含量、FAA含量和NI最高;而这些指标中评分最低的均为白色平菇。4种不同颜色侧耳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WHO/FAO模式值,但低于标准卵清蛋白,金顶侧耳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亮氨酸,而白色平菇,红平菇和秀珍菇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4种不同颜色侧耳氨基酸和蛋白质评价结果表明,甘蔗渣栽培的不同颜色侧耳子实体氨基酸和蛋白质营养丰富,彩色侧耳(黄色金顶侧耳、红平菇和灰黑色秀珍菇)的营养价值比白色平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侧耳 甘蔗渣 氨基酸组成 蛋白质 营养评价
原文传递
蓝莓甘蔗汁复合饮料研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康佩姿 +3 位作者 王庆福 梁磊 张柳莲 陈瑞荣 《甘蔗糖业》 2016年第2期27-30,共4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蓝莓甘蔗汁复合饮料的配方进行优选,结果表明蓝莓甘蔗汁复合饮料的最优配方为蓝莓浓缩原浆35%(v/v),甘蔗汁15%(v/v),柠檬酸0.15 g/100 m L,魔芋粉0.20 g/100 m L,该配方配制的天然果汁饮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蓝莓甘蔗汁复合饮料的配方进行优选,结果表明蓝莓甘蔗汁复合饮料的最优配方为蓝莓浓缩原浆35%(v/v),甘蔗汁15%(v/v),柠檬酸0.15 g/100 m L,魔芋粉0.20 g/100 m L,该配方配制的天然果汁饮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甘蔗汁 饮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