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 被引量:45
1
作者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7-55,65,共10页
社会教育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其目标是在实现扫盲教育的同时,对民众灌输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及中共所主张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激励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其终极目的是要民众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 社会教育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其目标是在实现扫盲教育的同时,对民众灌输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及中共所主张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激励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其终极目的是要民众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最大限度的认可。因此,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既是群众性的扫盲运动,又是中共在根据地进行的一场全面的政治动员,而后者显得更突出、更重要。民众在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接受了中共政权为他们设计的政治行为模式、生产组织模式、社会组织和生活模式等,民众也逐渐脱离了旧权威的势力范围。因此,社会教育提高了民众和中共政权之间的亲和力,使中共逐步实现了对根据地乡村社会资源的全面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 社会教育 政治动员
下载PDF
近代甘宁青农村市场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3-156,共34页
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会处的甘肃、宁夏、青海是一个农业、牧业和农牧交错的地区 ,又是一个少数民族集聚的地区。由于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 ,农村市场的构成也不同 ,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以集市... 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会处的甘肃、宁夏、青海是一个农业、牧业和农牧交错的地区 ,又是一个少数民族集聚的地区。由于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 ,农村市场的构成也不同 ,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以集市贸易为主 ,而以牧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则利用寺院会集进行贸易 ,庙会、花儿会作为农村市场的补充形式而存在。近代甘宁青农村市场 ,在市场构成、专业市场的形成等方面 ,既有全国农村市场的共性 ,也有西北区域市场的特性。晚清以来 ,周期性的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 ,以及地方军阀的横征暴敛 ,造成人口锐减 ,农村经济凋敝 ,农民日益贫困 ,购买力低下 ,农村市场衰退。同时 ,由于鸦片的大量种植 ,导致了西北农村市场畸形发展 ,出现了专门的鸦片市场。这些现象直到解放前夕也没有多大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宁夏 青海 农村市场 商业经济
原文传递
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在卫生政策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3
作者 王永莲 杨善发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25,共3页
利益相关者分析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与卫生政策改革研究和实践中,并取得初步成效,但在我国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介绍该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卫生改革的实际,对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在我国卫生政策改革... 利益相关者分析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与卫生政策改革研究和实践中,并取得初步成效,但在我国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介绍该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卫生改革的实际,对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在我国卫生政策改革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力图为正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卫生改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政策改革 利益相关者分析 方法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变迁 被引量:29
4
作者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34,共20页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对边区的人口流动、社会意识和习俗的变迁、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的研究表明 :1 边区人口流动频繁 ,主要是移民和难民人口 ,占边区总人口的 1 8.7% ;还有军事人口和文化人口...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对边区的人口流动、社会意识和习俗的变迁、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的研究表明 :1 边区人口流动频繁 ,主要是移民和难民人口 ,占边区总人口的 1 8.7% ;还有军事人口和文化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对边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2 边区民众的民族意识比抗战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妇女缠足等陋习废除了 ;妇女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人身自由、婚姻自由和参政的权利。 3 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 ,工商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农工商贸相结合的产业结构在边区已经形成。 4 边区的阶级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地主受到了极大削弱 ,贫雇农逐渐减少 ,富农和中农成为边区的主要阶级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结构 人身自由 中农 占有 难民 人口流动 参政 陕甘宁边区 地主 抗战前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妇女 被引量:31
5
作者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5-99,共25页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共领导下模范的、民主的、进步的农村抗日根据地。为了推动妇女运动的发展 ,边区对妇女工作十分重视 ,建立健全了各级妇女组织 ,注重对妇女干部的培养。边区妇女工作的重点在乡村 ,使乡村妇女的社会地位...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共领导下模范的、民主的、进步的农村抗日根据地。为了推动妇女运动的发展 ,边区对妇女工作十分重视 ,建立健全了各级妇女组织 ,注重对妇女干部的培养。边区妇女工作的重点在乡村 ,使乡村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政治上 ,边区妇女取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妇女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经济上 ,妇女成为边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在社会生活方面 ,摧残妇女心身健康的缠足陋习彻底废除了 ;妇女的婚姻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文化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 ,妇女组织在各种各样的识字组中 ,接受识字教育的同时 ,接受了抗日救国的道理 ,使她们的社会意识和民族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 妇女运动 文化教育 社会地位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村经济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闫庆生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2-171,共40页
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巩固陕甘宁边区 ,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边区的农村经济 ,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 ,使边区的阶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既满足了群众自给的需要 ,... 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巩固陕甘宁边区 ,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边区的农村经济 ,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 ,使边区的阶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既满足了群众自给的需要 ,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 ,也为边区政府提供了财政收入 ,为边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边区农村经济之所以得到发展 ,其原因是边区农村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 ,边区处在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 中国共产党 和平 区政府 阶级关系 陕甘宁边区 根本性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社会经济结构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政策与经济立法 被引量:25
7
作者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8-208,共41页
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推动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 ,边区政府颁布了农业、工业、商业、金融、财政、税收、交通等一系列经济法规 ,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经济法规体系。这些经济法规有着很强的时代特征 ,它是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在抗战时... 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推动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 ,边区政府颁布了农业、工业、商业、金融、财政、税收、交通等一系列经济法规 ,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经济法规体系。这些经济法规有着很强的时代特征 ,它是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在抗战时期领导经济、组织经济、管理经济的重要工具 ,因此 ,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主张。抗战时期边区经济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它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各项经济政策的实施 ;规范了社会经济秩序 ,推动了边区经济发展 ;保护了各种经济成分的合法权益 ;并为新中国经济立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经济立法 经济法规 颁布 区政府 保证 新中国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
原文传递
近代西北皮毛产地及流通市场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3-113,共11页
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绥远、察哈尔以及陕西的北部位于我国农牧分界线以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皮毛产地,近代中国70%以上的皮毛产于这一地区。近代西北皮毛市场兴起是以天津开埠为起点。天津开埠后逐渐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和出口市... 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绥远、察哈尔以及陕西的北部位于我国农牧分界线以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皮毛产地,近代中国70%以上的皮毛产于这一地区。近代西北皮毛市场兴起是以天津开埠为起点。天津开埠后逐渐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和出口市场,其经济腹地不断由华北向西北延伸,带动了近代西北皮毛市场的兴起。近代中外贸易的主要特点是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原料的掠夺。因此,在西北皮毛市场兴起的过程中,外商、洋行、买办起了先导作用。在近代西北皮毛的市场链中,以产地市场为基础,以中转市场为枢纽,以出口市场为尾闾,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市场体系。皮毛市场的勃兴,对西北区域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加了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西北 皮毛产地 皮毛市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统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6
9
作者 何亚奇 唐秉航 +3 位作者 李良才 李志坚 长銮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对泌尿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KUB、IVU检查单侧输尿管显示欠佳或不显影患者38例,健康志愿者4例,行CT平扫、肾脏增强双期扫描及尿路造影,将平扫及尿路造影资料传送至工作站,进行最大强度投...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对泌尿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KUB、IVU检查单侧输尿管显示欠佳或不显影患者38例,健康志愿者4例,行CT平扫、肾脏增强双期扫描及尿路造影,将平扫及尿路造影资料传送至工作站,进行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olume-rendering),获得完整尿路影像。结果:所有病例在14~22s内完成全尿路扫描。24例输尿管结石,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结石位置及上段积水情况;2例肾肿瘤及1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显示输尿管内多发血块;2例术后输尿管粘连及肿胀致输尿管梗阻;1例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侵犯输尿管;3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清晰显示输尿管汇合部位;1例尿瘘可见尿湖位于输尿管中段,肾盂瘘口与之相连;1例先天性巨输尿管和1例腔静脉后榆尿管完整显示其形态和走行。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超高速、大范围、薄层扫描能力,应用于尿路造影有其独特优势,可作为临床一种新的辅助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尿路造影 泌尿系疾病 诊断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盐业 被引量:25
10
作者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0-137,共18页
食盐是陕甘宁边区的特产之一,主要分布在三边分区定边、盐池县的北部。边区在盐业经营中私有制和公有制并存。1940 年前边区的盐业生产、运输、销售都是自流的,政府只征少量的税。之后,边区政府专门成立盐务局,对盐业的生产、运输、销... 食盐是陕甘宁边区的特产之一,主要分布在三边分区定边、盐池县的北部。边区在盐业经营中私有制和公有制并存。1940 年前边区的盐业生产、运输、销售都是自流的,政府只征少量的税。之后,边区政府专门成立盐务局,对盐业的生产、运输、销售进行管理。边区政府积极开发这一资源优势,使盐业成为边区经济的支柱产业。抗战时期,由于边区政府的有效管理,使盐业在边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加了边区政府的财政收入,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稳定了边区的金融秩序和平抑了物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盐业管理 运输 贸易 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业税 被引量:18
11
作者 文月琴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65,共32页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向农民征收农业收益税的内容主要是征收救国公粮,救国公粮是抗战时期根据地居民的一项主要负担。从法理上看,救国公粮的征收标准以统一累进为原则,但在实际征收过程中这一原则并不起作用,即救国公粮征收主要依靠...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向农民征收农业收益税的内容主要是征收救国公粮,救国公粮是抗战时期根据地居民的一项主要负担。从法理上看,救国公粮的征收标准以统一累进为原则,但在实际征收过程中这一原则并不起作用,即救国公粮征收主要依靠政治动员来完成。皖南事变前,一些基层干部为了超额完成公粮任务,曾侵害了部分农民的利益,使农民对交纳救国公粮一度产生了抵触情绪。皖南事变后,一方面,边区不断地修正公粮征收条例,改革征收办法,使各阶层的负担趋于公平合理。另一方面,为了彻底解决救国公粮征收中的一些弊端,从1943年开始边区试行农业统一累进税,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没有在边区完全推行开来。农业税的征收是一个与农民负担休戚相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抗战时期 农业税 抗日战争时期 皖南事变 统一累进税 1943年 农业收益 征收标准 征收过程 政治动员 基层干部 抵触情绪 征收办法 公平合理 农民负担 公粮 根据地
原文传递
地权、佃权、民众动员与减租运动——以陕甘宁边区减租减息运动为中心 被引量:22
12
作者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23,共19页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有大约40%的地方未经历过土地革命,这些地区不仅地权较集中,且租佃关系较发达,因此成为中共推行减租的重点地区。减租过程中,发生了中央政策与地方惯性及实际情形的冲突后,中共及时调整政策,对地方惯性和实际情形表...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有大约40%的地方未经历过土地革命,这些地区不仅地权较集中,且租佃关系较发达,因此成为中共推行减租的重点地区。减租过程中,发生了中央政策与地方惯性及实际情形的冲突后,中共及时调整政策,对地方惯性和实际情形表示认可,推动了减租政策的落实。佃权是减租中的核心问题,中共通过两种方式对农民的佃权进行保护,一是从制度层面上约束地主不得任意撤佃,更不能因减租而撤佃;二是通过中共支持下的各种民间减租组织强制地主不得撤佃。民众动员使农民消除了对地主恐惧的心理障碍,敢于和地主面对面地进行斗争。减租运动使乡村社会发生了变化,一是发生了地权转移,即地主典卖土地、农民买进或典进土地,并且得到中共的大力支持,随着地权转移,以地主为核心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农民为核心的经济体制;一是以地主为中心的乡村权威逐渐消退,中共扶持起来的积极分子成为新的乡村权威,他们成为未来中共管理乡村社会的中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地权 佃权 民众动员 减租运动
原文传递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3
13
作者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50-55,共6页
社会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这一政策的目标一是扫除文盲,二是提高民众的政治水平、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和政治参与的热情。由于传统的文化背景、民众对识字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在社教中强化政治教育而... 社会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这一政策的目标一是扫除文盲,二是提高民众的政治水平、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和政治参与的热情。由于传统的文化背景、民众对识字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在社教中强化政治教育而弱化识字教育以及边区的经济、文化基础薄弱等多种原因,使扫盲的实际效果与扫盲理想相差甚远。边区的社会教育既是群众性的扫盲运动,又是比较彻底的社会动员,后者显得更重要、更突出。民众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中共在乡村政权的认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共实现了在边区乡村权力主角的转换,并通过社会教育控制了全部乡村社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社会教育 乡村政权
下载PDF
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 被引量:14
14
作者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8-80,共33页
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对乡村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通过改造使边区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主经济受到了削弱,逐步实现耕者有其田;一家一户的个体经济向合作制经济转变;通过选举树立了新的乡村权威,普通民众成为乡村权力主角;社会... 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对乡村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通过改造使边区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主经济受到了削弱,逐步实现耕者有其田;一家一户的个体经济向合作制经济转变;通过选举树立了新的乡村权威,普通民众成为乡村权力主角;社会教育使民众的民族意识和社会意识逐步形成;普及教育使穷人的孩子有了上学的机会;乡村社会一改过去土匪横行的局面,民众有了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一些社会陋习被新的社会风俗所取代;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使民众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派相比,中共对中国乡村社会的认识要深刻的多,正因为这样,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才取得了成功,而且代表了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乡村社会改造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体育事业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润梅 赵亮 《甘肃高师学报》 2002年第4期23-27,共5页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体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包括了学校体育、军事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四个方面的内容。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体育事业
下载PDF
边钞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金融事业——边钞问题研究之一 被引量:20
16
作者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4-225,共16页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先后发行的货币有光华代价券、陕甘宁边区银行币和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平衡贸易、稳定金融、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边钞发行过程中最基本的方针。边区银行业务主要包括吸收存款、开展汇兑、代理金库、...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先后发行的货币有光华代价券、陕甘宁边区银行币和陕甘宁边区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平衡贸易、稳定金融、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边钞发行过程中最基本的方针。边区银行业务主要包括吸收存款、开展汇兑、代理金库、管理外汇和金银、发放贷款和建立信用合作社等六个方面。边钞的发行在陕甘宁边区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边区的财政困难,巩固了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扶持了边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使边区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在政治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边钞 金融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整合 被引量:18
17
作者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65,共9页
抗日战争期间 ,边区存在着农业劳动力不足和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特别是大生产运动兴起后 ,边区展开了一个以增加粮食为主的垦荒运动 ,使劳动力更加显得不足。边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对农业劳动力资源进行整合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 抗日战争期间 ,边区存在着农业劳动力不足和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特别是大生产运动兴起后 ,边区展开了一个以增加粮食为主的垦荒运动 ,使劳动力更加显得不足。边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对农业劳动力资源进行整合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把分散的个体劳动组织起来 ,使其由个体劳动转变为集体劳动 ;二是通过移民政策 ,把地少人多地区的过剩农业劳动力迁移到人少地多的地区 ,同时把国统区和沦陷区流动到边区的难民安置到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地区。在对乡村农业劳动力进行整合时出现了曲折与反复 ,反映了国家政权在制定行政制度和法律时 ,如果不考虑民间社会传统 ,必然和民间固有的、约定成俗的惯行发生矛盾和冲突。当这种矛盾与冲突得到调适时 ,国家政策就容易被民间社会所接受 ,推行起来就顺利的多。通过研究表明 ,延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对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整合 ,对建国以后农业以及农村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陕甘宁边区 农业劳动力 垦荒运动 个体劳动 集体劳动 移民政策 整合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来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固原师专学报》 1998年第2期36-40,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来源在1937年至1940年主要依靠外部援助,外援占全部财政收入的51%到85%。1941年至1945年外援中断,边区的财政来源主要靠各税收和公营企业的发展来提供。
关键词 财政收入 税收 财政政策 工商业税 经济 农业税 监税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
下载PDF
制度创新、技术变革与农业发展--以1927--1937年河南为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8-44,共17页
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河南的农业与之前相比,出现了缓慢向前发展的势头。就农政机关而言,1927~1937年比以前增加了不少,涉农机关不仅有政府部门的行政机关,还有各级农事试验场和合作社,民国以来政府的农业部门具有了为农业服务的理念。... 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河南的农业与之前相比,出现了缓慢向前发展的势头。就农政机关而言,1927~1937年比以前增加了不少,涉农机关不仅有政府部门的行政机关,还有各级农事试验场和合作社,民国以来政府的农业部门具有了为农业服务的理念。这种现代农业管理模式的出现,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30年代(抗战前),河南粮食总产量和亩产量都超过了民国初年以前的水平。经济作物的大面积种植,使河南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农业的缓慢发展,部分地方农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从河南农业状况来看,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农业既不是"停滞论者"那样一种悲观的状况,也不是某些"发展论者"所描述的完全是一种比较乐观的状态,而是一些地方出现了缓慢发展的势头,一些地方仍是停滞不前,但应当承认,抗战前十年"发展"是当时中国农业经济的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农业 现代化转型 农业技术 商品化程度
原文传递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陕甘宁边区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20
作者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8-253,共36页
关键词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央红军长征 综述 土地革命时期 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