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3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 被引量:423
1
作者 晓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54-556,共3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日益成为导致恶性血液病及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已知引起IFI最常见的致病真菌包括曲霉菌属和白色念珠菌,然而非白色念珠菌和其他微生物亦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为了进一步规...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s,IFI)日益成为导致恶性血液病及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已知引起IFI最常见的致病真菌包括曲霉菌属和白色念珠菌,然而非白色念珠菌和其他微生物亦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为了进一步规范IFI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特约国内有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参照国外相关的标准,制定出适合国人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现予以公布,供国内广大同道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和借鉴。同时希望广大读者在实施过程中对本草案提出修改意见,以供再次修订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恶性肿瘤 侵袭性真菌感染 IFI 致病真菌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年版) 被引量:267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吴德沛 +1 位作者 肖志坚 晓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9-97,共9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我国MDS的诊治...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我国MDS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结合近年来MDS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和国内的实际情况,制订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年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治疗指南 诊断 中国 难治性血细胞减少 急性髓系白血病 髓系细胞 克隆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中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 被引量:255
3
作者 周华 李光辉 +21 位作者 陈佰义 卓超 曹彬 杨毅 张菁 王辉 何礼贤 胡必杰 晓军 吕晓菊 邵宗鸿 孙自敏 刘又宁 倪语星 邱海波 施毅 王明贵 谢灿茂 周建英 周志慧 刘正印 俞云松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847-1856,共10页
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致病菌,肠杆菌科细菌最重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青霉素类、氧亚氨基头孢菌素(包括第三、四代头孢... 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致病菌,肠杆菌科细菌最重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青霉素类、氧亚氨基头孢菌素(包括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单环酰胺类氨曲南,且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的一类β-内酰胺酶.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引起感染的诊断及早期恰当治疗已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制定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可以借鉴并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对规范和提高我国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治和防控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细菌感染性疾病 肠杆菌科细菌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四代头孢菌素 ESBLS 专家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 被引量:254
4
作者 晓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1-346,共6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治愈。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MM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次指南修订中增加了达雷妥尤单抗...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治愈。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MM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次指南修订中增加了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治疗部分及相关注意事项,在难治复发性MM部分增加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强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适合移植患者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指南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2年修订) 被引量:182
5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晓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0-487,共8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治愈。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MM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次指南修订中在诊断部分删除了活...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治愈。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MM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次指南修订中在诊断部分删除了活动性骨髓瘤诊断必须血/尿免疫固定电泳阳性,增加了少见类型骨髓瘤的描述;对危险分层部分进行了细化;对于难治复发患者治疗增加了包含卡非佐米、泊马度胺、塞利尼索方案的推荐,仍强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适合移植患者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支持治疗部分增加了血栓预防的推荐以及地舒单抗在骨髓瘤骨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指南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六次修订版) 被引量:156
6
作者 晓军 孙于谦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54-763,共10页
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在2005年首次制定了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并先后经历多次修订。近年来,血液肿瘤领域出现了很多新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等),使得IFD的高危人群、IFD的流行病学、IFD诊治策... 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在2005年首次制定了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并先后经历多次修订。近年来,血液肿瘤领域出现了很多新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等),使得IFD的高危人群、IFD的流行病学、IFD诊治策略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IFD的诊断方法累积了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基于这些变化,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经反复讨论,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感染性疾病协作组(EORTC-IDG)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MSG)标准、美国抗感染学会(IDSA)指南及欧洲白血病抗感染委员会(ECIL)指南对我国原有IFD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进行了再次修订。本版诊治原则对流行病学部分进行了相应修订;诊断体系上保留了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及未确定的诊断分层;治疗方面则仍按预防治疗、经验治疗、诊断驱动治疗及目标治疗的策略进行修订;新增体外药敏试验、治疗性药物浓度监测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病 诊断 治疗 血液病 肿瘤
原文传递
社会脆弱性概念、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123
7
作者 晓军 +1 位作者 崔彩兰 杨新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12-1525,共14页
社会脆弱性作为脆弱性的维度之一,是脆弱性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领域的新兴热点问题。在分析对国内外社会脆弱性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概念内涵、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3方面对社会脆弱性研究进行了评述。目前学者们对社会脆弱性概念有不同的理... 社会脆弱性作为脆弱性的维度之一,是脆弱性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领域的新兴热点问题。在分析对国内外社会脆弱性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概念内涵、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3方面对社会脆弱性研究进行了评述。目前学者们对社会脆弱性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体系与内涵特征;系统性的社会脆弱性分析框架尚未形成,现有成果多是在脆弱性框架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主要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社会—生态视角和综合视角开展研究;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在社会脆弱性的应用研究中仍较少见,已有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完善。未来,应进一步拓展社会脆弱性研究内容,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逐步统一社会脆弱性概念和分析框架,深化社会脆弱性的理论研究;加强社会脆弱性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完善,促进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应用;加强社会脆弱性减缓与调控对策研究,整合社会脆弱性与适应性框架,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脆弱性 概念 分析框架 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中国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多中心、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21
8
作者 闫晨华 徐婷 +17 位作者 郑晓云 孙洁 段显林 谷景立 赵川莉 朱骏 吴玉红 吴德沛 胡建达 江明 李娟 侯明 王椿 邵宗鸿 刘霆 胡豫 晓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7-182,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的发生率、临床和微生物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年10月20日至2015年3月20日来自全国11家血液病中心发生粒缺伴发热的连续血液病患者发热情况及危险性因素。结果1 139... 目的了解中国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的发生率、临床和微生物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年10月20日至2015年3月20日来自全国11家血液病中心发生粒缺伴发热的连续血液病患者发热情况及危险性因素。结果1 139例患者共发生784例次粒缺伴发热,粒缺持续21 d时发热的累积发生率为81.9%。多因素分析显示中心静脉置管(P〈0.001,HR= 3.407,95% CI 2.276-4.496 )、胃肠道黏膜炎(P〈0.001,HR=10.548, 95% CI 3.245-28.576)、既往90 d内暴露于广谱抗生素(P〈0.001,HR=3.582,95% CI 2.387-5.770)和粒缺持续时间〉7 d (P〈0.001,HR= 4.194,95% CI 2.572-5.618)是粒缺伴发热的危险因素。无任何危险因素、具备1项、2项、3-4项危险因素患者发热的累计发生率依次增加(35.4%、69.2%、86.1%及95.6%,P〈0.001)。784例次粒缺伴发热中,不明原因发热253例次(32.3%),临床证实的感染429例次(54.7%),微生物学证实的感染102例次(13.0%)。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肺(388例次,49.5%)、上呼吸道(159例次,16.0%)、肛周组织(77例次,9.8%)、血流(60例次,7.7%)。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44.54%),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7.99%)和真菌(17.47%)。发热与未发热患者相比,两组之间总体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对4.8%,P=0.099)。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P=0.047 ,HR=5.000 ,95% CI 0.853-28.013 )、血流动力学不稳(P=0.001,HR=13.185, 95% CI 2.983-54.915)、既往耐药菌的定植或感染(P=0.005 ,HR=28.734, 95% CI 2.921-313.744)、血流感染(P=0.038 ,HR=9.715, 95% CI 1.110-81.969)和肺部感染(P=0.031, HR=25.905, 95% CI 1.381-507.006)是与总体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液病
原文传递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版) 被引量:119
9
作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2 位作者 刘启发 晓军 胡建达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69-978,共10页
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患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炎症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病原菌及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如未及时给予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相关死亡率高。因此,充分认识粒缺伴... 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患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炎症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病原菌及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如未及时给予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相关死亡率高。因此,充分认识粒缺伴发热患者的相关风险、诊断方法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粒缺伴发热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缺乏 发热患者 感染灶 死亡风险 抗菌药物治疗 粒缺 疾病人群 免疫功能低下
原文传递
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 被引量:110
10
作者 周华 李光辉 +17 位作者 卓超 杨毅 石岩 晓军 吕晓菊 刘又宁 倪语星 张晓辉 周建英 俞云松 陈佰义 陈良安 何礼贤 胡必杰 邱海波 施毅 王明贵 谢灿茂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203-1213,共11页
一、共识目的和意义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的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侵袭性操作的不断增多,该菌的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 一、共识目的和意义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的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侵袭性操作的不断增多,该菌的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位于临床分离非发酵菌第3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致病力弱,其感染常出现在免疫力低下、病情危重的患者,可引起免疫力低下患者肺部感染、血流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感染、颅内感染、尿路感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 医院获得性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 免疫力低下 专家 防控 诊治 中国
原文传递
弹性城市及其规划框架初探 被引量:88
11
作者 晓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56,共7页
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和规划实践的梳理,总结了弹性城市的概念内涵与要素特征。基于弹性思维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提出了弹性城市规划的逻辑思路,包括风险要素的识别、脆弱性与弹性测度、面向不确定性的规划响应以及弹性规划策略的制定。同时... 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和规划实践的梳理,总结了弹性城市的概念内涵与要素特征。基于弹性思维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提出了弹性城市规划的逻辑思路,包括风险要素的识别、脆弱性与弹性测度、面向不确定性的规划响应以及弹性规划策略的制定。同时,遵循这一逻辑思路,从脆弱性分析与评价、面向不确定性的规划、城市管治和弹性行动策略4个维度构建了弹性城市规划的概念框架。最后,对未来弹性城市规划的关注重点和我国弹性城市规划的开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城市 脆弱性 恢复力 面向不确定性的规划
下载PDF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GIAC方案1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8
12
作者 韩伟 陆道培 +11 位作者 晓军 刘开彦 陈欢 许兰平 刘代红 江倩 陈育红 路瑾 王静波 吴彤 董陆佳 任汉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53-457,共5页
目的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新移植方案。方法  10 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5 6例为高危病例 ,进行HLA配型至少 1个位点不合的亲缘供者HSCT。采用GIAC移植方案 ,即G CSF动员供者干细胞 ... 目的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新移植方案。方法  10 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5 6例为高危病例 ,进行HLA配型至少 1个位点不合的亲缘供者HSCT。采用GIAC移植方案 ,即G CSF动员供者干细胞 ,强化、延长的免疫抑制促进植入及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以及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完全供者植入。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aGVHD) 4 5例 ,累积发生率 4 8.39% ,发生Ⅲ~Ⅳ度aGVHD 12例 ,累积发生率 12 .90 %。 6 1例可评估的患者中 ,发生慢性 (c)GVHD 38例 ,广泛型 11例。复发 12例 ,11例为高危患者 ,3例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达再次完全缓解。死亡 2 2例 ,6例死于复发 ,16例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 72例患者无病存活 ,1年预期无病生存率 ,高危组为 (4 7.6 3± 8.4 9) % ,标危组为 (83.5 2± 7.4 1) %。结论 GIAC方案适用于HLA配型不合的HSCT ,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配型 造血干细胞 细胞移植 GIAC方案 组织相容性试验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HSCT
原文传递
西安快速城市化边缘区社会脆弱性评价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57
13
作者 何艳冰 晓军 +2 位作者 翟令鑫 闫倩 杨新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15-1328,共14页
脆弱性理论是分析人地相互作用程度、机理与过程的重要工具,为可持续性评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将社会脆弱性工具应用到城市边缘区研究中,视快速城市化为主要干扰,选取西安城市边缘区所辖街道为基本单元,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3... 脆弱性理论是分析人地相互作用程度、机理与过程的重要工具,为可持续性评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将社会脆弱性工具应用到城市边缘区研究中,视快速城市化为主要干扰,选取西安城市边缘区所辖街道为基本单元,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3方面构建社会脆弱性评价框架与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函数模型法以及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社会脆弱性程度进行评价,揭示社会脆弱性空间分异格局,探究社会脆弱性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西安城市边缘区的暴露度格局呈现出自中心向外围渐趋减缓的特征;敏感性程度的高、低分布与暴露度的低、高分布在空间上具有相似性;适应能力的空间规律性不明显;(2)社会脆弱性空间分布不均衡,以中、低等级为主,低等级街道分布在城市内边缘区,中等级街道分散在城市外边缘区;(3)建设用地面积比重等8个因子对社会脆弱性有重要影响,土地利用方式与景观格局的变化以及物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形成的主要原因,社会系统体制转换阶段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脆弱性;(4)城市边缘区应通过优化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以适应城市化的扰动,包括制定适应性管理政策和加强城市边缘区社会适应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利用 社会脆弱性 适应 城市边缘区 西安
原文传递
早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 被引量:51
14
作者 张敏建 张春影 +6 位作者 金保方 商学 宾彬 王荫槐 李波 晓军 戴宁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6-181,共6页
早泄(premature ejaculation,PE)是男性最常见的射精功能障碍,PE严重影响患者和性伴侣的生活质量,也常引起家庭不和谐和夫妻关系紧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性认识的变化,性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早泄(premature ejaculation,PE)是男性最常见的射精功能障碍,PE严重影响患者和性伴侣的生活质量,也常引起家庭不和谐和夫妻关系紧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性认识的变化,性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因此,PE的诊疗已经成为我国男科临床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PE的诊断和治疗,中、西医拥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并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目前对于PE中医诊疗的报道,针对病因、辩证、治疗的研究仍以病案分析、专家经验报告等回顾性分析为多,缺乏统一的证候标准及诊断、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泄 中西医结合 诊疗指南
下载PDF
长春城市蔓延机理与调控路径研究 被引量:41
15
作者 晓军 李诚固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84,共9页
城市蔓延是当今世界许多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春城市蔓延特征逐渐凸显并日趋严重,随之产生许多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负面效应。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增长与空间扩散、开发区建设、机动化与交通设施建设、住... 城市蔓延是当今世界许多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春城市蔓延特征逐渐凸显并日趋严重,随之产生许多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负面效应。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增长与空间扩散、开发区建设、机动化与交通设施建设、住宅扩散与郊区房地产开发以及城市规划的宏观导向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长春的城市蔓延。为遏制长春"摊大饼"式的空间扩张和进一步的城市蔓延,借鉴国内外有效控制城市蔓延的相关理念和应对策略,从城市增长模式、空间优化布局、房地产开发控制与引导、快速交通体系建设、耕地与生态系统保护等五个方面提出了长春城市发展过程中消减城市蔓延的调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蔓延 城市空间扩张 调控路径 长春市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45
16
作者 陈育红 晓军 +5 位作者 郭乃榄 任汉云 张耀臣 许兰平 高志勇 陆道培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发生率与预后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总结了 118例患者 12 0次的allo HSCT的临床资料。结果  6 3例患者发生了aGVHD ,累积发生率为 5 2 .5 7%。其中轻度...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发生率与预后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总结了 118例患者 12 0次的allo HSCT的临床资料。结果  6 3例患者发生了aGVHD ,累积发生率为 5 2 .5 7%。其中轻度aGVHD (Ⅰ~Ⅱ度 ) 4 6例 ,累积发生率38 91% ,重度aGVHD(Ⅲ~Ⅳ度 ) 17例 ,累积发生率 14 .17%。 12 0例次患者移植后 2年时总的累积疾病复发率为 14 .14 % ,其中无aGVHD组和轻度aGVHD组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 12 .4 8% (6例 )和 2 0 .5 3%(9例 ) ,重度aGVHD(Ⅲ~Ⅳ度 )组无一例复发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无aGVHD组和轻度、重度GVHD组患者 2年时的生存率分别为 6 1.4 0 % ,6 4 .0 8%和 17.6 5 % ,重度aGVHD组预后较差 (P <0 .0 1)。非血缘关系移植 ,HLA配型不合为发生aGVHD的危险因素。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移植方式、疾病种类、分期、供受者性别和血型、输入细胞数等因素无关。结论 aGVHD是HSCT的重要并发症 ,发生时间越早 ,症状越重 ,预后越差。非血缘关系移植 ,HLA配型不合为发生aGVH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危险因素 发生率 预后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现行诊断标准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0
17
作者 沈建良 宫立众 +1 位作者 刘代红 晓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现行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的可操作性,提高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收治的51例a110—HSCT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我国现行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的可操作性,提高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收治的51例a110—HSCT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共占同期收治allo—HSCT后肺部感染病例的42.1%(51/121)。确诊1例(2.0%),临床诊断24例(47.1%),拟诊26例(51.0%)。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为主要宿主因素。2种或2种以上宿主因素同时存在的病例占66.7%(34/51)。94.1%(48/51)病例的肺部高分辨cT表现为结节和(或)斑片影。真菌抗原检测阳性率相对较高[(1,3)-β-D葡聚糖(G)试验阳性率58.6%,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阳性率33.3%]。20例(39.2%)患者伴有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下降。结论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为主要宿主因素,肺部高分辨CT表现以结节和(或)斑片影多见,真菌抗原检测是支持临床诊断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诊断标准 侵袭性真菌感染
原文传递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100例追踪观察 被引量:39
18
作者 江倩 陈珊珊 +8 位作者 江滨 江浩 丘镜滢 刘艳荣 张艳 秦亚溱 陆颖 晓军 陆道培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21-726,共6页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00例Ph+CML第1次慢性期(多为干扰素α治疗失败的晚慢性期)患者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d(93例)或600 mg/d(7例)。结果中位追踪49.0(...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00例Ph+CML第1次慢性期(多为干扰素α治疗失败的晚慢性期)患者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d(93例)或600 mg/d(7例)。结果中位追踪49.0(4.5~58.0)个月,累积获得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为100%,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为86.0%,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为76.0%,CCyR患者中主要分子学缓解率为68.8%,完全分子学缓解率为26.6%,预计54个月无疾病进展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0.0%和92.6%。治疗中,18.0%和28.0%的患者分别出现了Ⅲ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P=0.033,RR=4.196)和治疗前外周血中嗜碱粒细胞比例≥0.05(P=0.012,RR=4.173)为独立预示Ⅲ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的危险因素。非血液学毒性发生普遍,大多程度轻微。10.0%和13.0%的患者分别检出了Ph+和Ph-细胞克隆演变,除个别Ph+细胞克隆演变者外多数处于疾病稳定状态。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骨髓中存在高比例(100%)的Ph+细胞(P=0.027,RR=0.523或P=0.004,RR=0.424)和治疗中出现Ⅲ级白细胞减少(P=0.001,RR=0.306或P=0.004,RR=0.337)为独立影响MCyR或CCyR获得时间和比例的不利因素。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明显提高Ph+CML慢性期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费城染色体 伊马替尼
原文传递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 被引量:39
19
作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病转化委员会 +9 位作者 晓军 吴德沛 金洁 张晓辉 张曦 高蕾 冯一梅 罗依 唐晓文 姜尔烈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5-275,共11页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受者在重建供者免疫的过程中,来源于供者的淋巴细胞攻击受者脏器产生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经典型cGVHD和重叠综合征),是移植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0%~70%[1,2]。cG...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受者在重建供者免疫的过程中,来源于供者的淋巴细胞攻击受者脏器产生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经典型cGVHD和重叠综合征),是移植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0%~70%[1,2]。cGVHD发生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个体差异大,病程迁延持久,如不规范诊治,轻则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则影响远期生存。随着移植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患者对移植后生活质量的诉求越来越高,重视cGVHD的防治非常重要。在参考国内外该领域指南/共识和相关研究进展后制定本共识,旨在为cGVHD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综合征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国专家共识 远期生存 患者生活质量 移植技术 规范化诊疗 CGVHD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 被引量:38
20
作者 刘静 贾晋松 +4 位作者 宫立众 卢晟晔 主鸿鹄 晓军 江浩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34-738,共5页
目的比较地西他滨(DAC)联合半量CAG方案(D—CAG)与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L-MR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7年3月42例初治MD... 目的比较地西他滨(DAC)联合半量CAG方案(D—CAG)与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L-MR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7年3月42例初治MDS—EB和AML-MRC患者临床资料,21例接受D—CAG治疗,21例接受CAG方案治疗,诱导缓解后患者继续巩固化疗或进行allo-HSCT。比较两组患者的CR率、总有效率(ORR)、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2例MDS-EB和AML—MRC患者中,男27例,女15例,中位年龄52.5(18—65)岁;MDS-EB21例,AML-MRC21例。D-CAG组和CAG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基因突变类型和染色体核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CAG组2个疗程CR率为81.0%(17/21),高于CAG组的52.4%(11/21)(Z=3.857,P=0.050)。D—CAG组与CAG组2个疗程后ORR分别为85.7%(18/21)与76.2%(15/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73,P=0.259)。D-CAG组和CAG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3(6~32)个月和15(2~36)个月,D.CAG组10例患者接受了allo-HSCT,CAG组7例患者接受了allo.HSCT。D—CAG组非移植患者的中位LFS时间为18.0(95%CI6.6~29.4)个月,CAG组非移植患者的中位LFS时间为11.0(95%CI 0~23.9)个月,两组1年累积LFS率分别为(63.6±14.5)%和(50.0±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9,P=0.824)。D-CAG组11例非移植患者中2例死亡,CAG组非移植的14例患者中7例死亡,D—CAG组与CAG组非移植患者的1年累积OS率为(90.9±8.7)%对(61.5±13.5)%,D—CAG组高于CAG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40,P=0.175)。D—CAG组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所致的感染,化疗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2.9%,与CAG组(3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3)。结论DAC联合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CAG方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