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理组织学及分子指标变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汤红平 荣磊 +3 位作者 梁冠男 陈国艳 魏欣 新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前后病理形态学改变和ER、PR、HER-2及Ki-67等分子指标表达的变化,分析化疗效果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93例经NCT的浸润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Miller-Payne... 目的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前后病理形态学改变和ER、PR、HER-2及Ki-67等分子指标表达的变化,分析化疗效果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93例经NCT的浸润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Miller-Payne(MP)法分级系统对化疗效果进行病理评价。结果乳腺癌NCT后肿瘤细胞、间质以及腋窝淋巴结均出现不同程度形态学改变。患者年龄(Z=-1.993,P=0.046)和肿瘤组织学分级(χ~2=7.261,P=0.027)以及分子分型(χ~2=8.289,P=0.040)与NCT效果有关,而肿瘤直径(Z=-1.091,P=0.275)和淋巴结状态(Z=-1.107,P=0.268)与NCT效果无关。治疗前后,ER、PR、HER-2和Ki-67可出现不同程度变化,表达一致率依次为81.0%、72.2%、83.5%和55.7%,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8,P=0.934)。结论 NCT对肿瘤细胞、间质和淋巴结组织学形态均有明显影响,分子指标也可出现一定改变。客观评价化疗后病理形态学和分子指标变化,对临床预后判断及个体化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病理学 分子指标
下载PDF
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雁瑞 姜辉 +2 位作者 新翼 陈莹莹 卢翔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罕见的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35岁,阴道、子宫颈及双侧卵巢多发性椭圆形肿物,切面灰白、灰红色,内有大小不等的囊... 目的探讨罕见的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35岁,阴道、子宫颈及双侧卵巢多发性椭圆形肿物,切面灰白、灰红色,内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呈海绵状外观,质软,细腻。光镜下见子宫内膜样腺体弥漫散在分布,形状不规则,部分腺体囊性扩张。腺体间见增生的短梭形细胞,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细胞密集,无不典型性,核分裂象少见。病变局部见出血、退变及钙化。局部区域间质纤维化明显,可见呈簇的厚壁血管。免疫表型:间质细胞CD10和vimen-tin均弥漫(+),SMA(-),Ki-67增殖指数<2%,腺上皮细胞CK、上皮及间质细胞ER(+)。结论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非常罕见的变型,在临床、外科手术及病理诊断中极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需与Müllerian腺肉瘤及具有腺样分化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具有基底细胞特征的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张雁瑞 新翼 +3 位作者 史健 杨怡晖 刘丽敏 胡海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的探讨具有基底细胞特征的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BC)、腺样囊性癌(ACC)及基底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2018年4月至2022年12月收... 目的探讨具有基底细胞特征的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BC)、腺样囊性癌(ACC)及基底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2018年4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例ABC、1例ACC及3例BSCC临床病理资料,复阅病理切片,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总结。结果3种肿瘤均多见于绝经后女性,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ABC为低级别癌,患者临床常无症状,多因宫颈筛查细胞学异常就诊,因HSIL行宫颈锥切或子宫切除后意外发现,常呈宫颈浅表浸润,临床分期多为早期。ACC及BSCC为中、高级别癌,常因绝经后阴道流血就诊,宫颈见到明显肿物,临床分期为中、晚期。3种病变可以共存,观察形态学特征并借助免疫组化染色可帮助鉴别诊断。随访8例患者均未出现复发、转移。结论宫颈ABC、ACC及BSCC少见,均是起源于储备细胞的肿瘤,在临床特征及病理形态方面有相似性,但治疗及预后不同,准确区分三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基底细胞 腺样基底细胞癌 腺样囊性癌 基底样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利普液基细胞制片、液基超薄细胞制片机制片及传统巴氏涂片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国艳 卢翔宇 +1 位作者 新翼 陈莹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6期64-65,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利普液基细胞制片(LPT)、液基超薄细胞制片机制片(TCT)及传统巴氏涂片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LPT进行妇科常规细胞学筛查者作为A组,应用TCT进行妇科常规细胞学筛查者作为B组,应用传统巴氏涂片进行妇科常规... 目的分析探讨利普液基细胞制片(LPT)、液基超薄细胞制片机制片(TCT)及传统巴氏涂片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LPT进行妇科常规细胞学筛查者作为A组,应用TCT进行妇科常规细胞学筛查者作为B组,应用传统巴氏涂片进行妇科常规细胞学筛查者作为C组,各5000例。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B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12.5%高于A组6.9%和C组8.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细胞学诊断和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为66.67%,假阳性率为3.33%,假阴性率为6.67%。B组细胞学诊断和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为87.50%,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3.13%。C组细胞学诊断和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为50.00%,假阳性率为5.71%,假阴性率为22.86%。结论相对于LPT及传统巴氏涂片,TCT对于宫颈细胞学诊断具有更高的价值,是筛查宫颈病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普液基细胞制片 巴氏涂片 液基超薄细胞制片机制片 宫颈细胞学 临床价值
下载PDF
Stathmin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汤红平 +3 位作者 新翼 姜辉 高慧军 陈莹莹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821-823,共3页
目的:探讨Stathmin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7例乳腺癌、20例乳腺良性病变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tathmi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 目的:探讨Stathmin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7例乳腺癌、20例乳腺良性病变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tathmi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Stathmin蛋白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9%、30.0%和25.0%,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P<0.01)。Stathmin阳性率在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和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hmin在乳腺癌组织中过表达,其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Stathmin可作为乳腺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一个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STATHMIN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p16^(INK4a)免疫染色对子宫颈细胞学筛查鳞状上皮病变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庹林蓉 小军 +3 位作者 汤红平 魏欣 新翼 刘植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22期4266-4269,共4页
目的 分析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子宫颈细胞学筛查鳞状上皮病变检测的意义,探讨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宫颈门诊和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进行宫... 目的 分析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子宫颈细胞学筛查鳞状上皮病变检测的意义,探讨其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宫颈门诊和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进行宫颈癌筛查的954例女性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标本,同时进行常规液基细胞学检查和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54例标本细胞学检查阳性171例,阳性率为17.9%;p16^(INK4a)染色阳性105例,阳性率为10.9%。在细胞学诊断NILM、ASC-US、LSIL、ASC-H、HSIL及SCC涂片中p16^(INK4a)染色阳性率分别为0.9%(7/783)、18.6%(13/70)、57.4%(31/54)、90.9%(10/11)、100%(27/27)及100%(5/5)。按鳞状上皮病变程度进行分组,鳞状上皮高级别病变组p16阳性表达率(97.67%)明显高于低级别病变组(35.48%)和未见病变组(0.89%),鳞状上皮低级别病变组p16^(INK4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见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565、341.839及176.002,均P<0.05)。p16^(INK4a)免疫染色在高级别病变组为强着色,而在低级别病变组和未见病变组中p16阳性病例染色强弱不等,以弱着色为主。结论 与常规液基细胞学相比,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降低阅片时间的同时,可有效辅助检出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特别是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和鳞状细胞癌,有利于宫颈高危病例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INK4a) 子宫颈癌 子宫颈细胞学 免疫细胞化学
原文传递
Ki-67、P53、Nm23在青年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慧军 梁冠男 +4 位作者 陈国艳 新翼 陈莹莹 卢翔宇 刘远欢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分析Ki-67、P53、Nm23在青年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50例年龄小于35岁的青年女性乳腺癌(实验组)及100例年龄大于35岁的中老年女性乳腺癌(对照组)中的Ki-67、P53、Nm23的表达及意义进行研究。结果 Ki-67、P53、Nm23在实验... 目的分析Ki-67、P53、Nm23在青年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50例年龄小于35岁的青年女性乳腺癌(实验组)及100例年龄大于35岁的中老年女性乳腺癌(对照组)中的Ki-67、P53、Nm23的表达及意义进行研究。结果 Ki-67、P53、Nm23在实验组及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及45%;58%及41%;44%及63%,经比较三组中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67、P53的高表达及Nm23的低表达是青年女性乳腺癌免疫组化的特点,可作为判断青年女性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青年女性 KI-67 P53 NM23
下载PDF
IMP3在乳腺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汤红平 陈国艳 +2 位作者 梁冠男 新翼 魏欣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1455-1458,共4页
目的研究IMP3在乳腺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5例乳腺癌、53例乳腺癌前病变和21例乳腺良性病变中IMP3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乳腺癌中IMP3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Ki... 目的研究IMP3在乳腺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5例乳腺癌、53例乳腺癌前病变和21例乳腺良性病变中IMP3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乳腺癌中IMP3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Ki-67指数以及三阴性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IMP3在乳腺癌和乳腺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乳腺癌中IMP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Ki-67高表达以及三阴性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以及转移无关(P>0.05)。结论IMP3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和临床进展相关,并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潜在的诊断与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3 乳腺癌 癌前病变 表达
下载PDF
宫颈混合性腺癌-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张雁瑞 魏欣 +2 位作者 孔艳青 新翼 刘远欢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087-1091,共5页
宫颈混合性腺癌-神经内分泌癌非常罕见,发病年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预后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没有确切数据。本文回顾性分析3例宫颈混合性腺癌-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病理诊断及治疗等... 宫颈混合性腺癌-神经内分泌癌非常罕见,发病年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预后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没有确切数据。本文回顾性分析3例宫颈混合性腺癌-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病理诊断及治疗等,旨在提高医生对此病的认识水平,避免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神经内分泌肿瘤 腺癌 原位腺癌
下载PDF
不同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美权 吴俊辉 新翼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9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HC2-HPV-DNA(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与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进行高危型HPV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检测方法对高危型HPV的诊断结果... 目的:探讨两种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HC2-HPV-DNA(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与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进行高危型HPV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检测方法对高危型HPV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经PCR检测HPV阳性率为90.00%,明显低于HC2-HPV-DNA检测的1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C2-HPV-DNA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0%、100.00%,均高于PCR检测的90.00%、87.50%(P<0.05)。结论:相较于PCR检测,HC2-HPV-DNA技术更适于宫颈癌早期筛查,诊断准确率更高,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HC2-HPV-DNA HPV检测 宫颈癌 早期筛查
下载PDF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2878例结果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雁瑞 新翼 +2 位作者 粱冠男 陈莹莹 卢翔宇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6期1066-1067,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 878位妇女进行TCT检查,诊断结果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并送病理活检,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 878位妇女中,TCT检查发现异常者198例,检出率6....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 878位妇女进行TCT检查,诊断结果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并送病理活检,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 878位妇女中,TCT检查发现异常者198例,检出率6.88%。其中ASC-US有155例;ASC-H有3例;LSIL有33例;HSIL有6例;AG-US有1例。TCT结果为ASC-H及以上的阳性病例与宫颈活检诊断结果的总符合率为87.5%,其中LSIL符合率为84.8%;ASC-H、HSIL及AG-US符合率均为100%。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合TBS报告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 TBS报告系统 宫颈病变
下载PDF
网状纤维染色的一种倒扣染色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美权 新翼 +2 位作者 吴俊辉 雨华 张荣荣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网状纤维由Ⅲ型胶原蛋白构成,网状纤维染色原理为,网状纤维表面的糖蛋白与银化合物结合,经甲醛还原为金属银沉淀在纤维内。在应用方面主要用于鉴别上皮性与非上皮性肿瘤、区别某间叶组织肿瘤和判断基底膜的完整性等方面。本文采用Gom... 网状纤维由Ⅲ型胶原蛋白构成,网状纤维染色原理为,网状纤维表面的糖蛋白与银化合物结合,经甲醛还原为金属银沉淀在纤维内。在应用方面主要用于鉴别上皮性与非上皮性肿瘤、区别某间叶组织肿瘤和判断基底膜的完整性等方面。本文采用Gomori法对浸染、滴染和倒扣法染色进行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纤维 特殊染色 倒扣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