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手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肝、肾功能及胃肠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余帅 王志刚 +3 位作者 林立尧 谢建龙 白培儒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两种不同的营养方式对手术后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124例食管癌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1例、女53例,年龄31~85岁,...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两种不同的营养方式对手术后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124例食管癌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1例、女53例,年龄31~85岁,平均年龄59.7岁。应用抽签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后采用经鼻肠管+胃管行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采取静脉滴注营养液。于术前、术后第1 d、第3 d、第7 d晨起未输液前检测外周静脉血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等肝功能指标,检测尿素氮、血肌酐等肾功能指标,以及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等胃肠功能恢复指标。结果肝功能主要指标中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术前及术后第1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 d及第7 d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总蛋白、白蛋白等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静脉血尿素氮、肌酐等肾功能指标术前、术后第1d、第3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 d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 d试验组与对照组尿素氮比较:(4.94±1.07)mmol/L vs.(6.67±2.88)mmol/L;术后第7 d试验组与对照组肌酐比较:(52.50±12.46)μmol/L vs.(68.23±7.61)μmol/L;P〈0.05]。试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42.00±1.68)h vs.(50.00±1.54)h]、第一次排气时间[(64.15±10.35)h vs.(70.64±14.73)h]、第一次排便时间[(4.20±1.50)d vs.(5.20±1.40)d]等胃肠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后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肠内营养 肝功能 肾功能 胃肠功能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章文龙 杨文东 +3 位作者 周金山 廖志振 刘航辉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3期283-284,共2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重症肌无力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 <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开胸手术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并发症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中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章文龙 杨文东 +3 位作者 周金山 廖志振 刘航辉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5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对中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中晚期非鳞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手术治疗与术后化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对中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中晚期非鳞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手术治疗与术后化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术前给予患者实施2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疗效及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糖原15-5(CA15-5)及循环肿瘤细胞(CTC)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A125、CA15-3、CA19-9与CT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而试验组降低幅度明显较对照组显著(P<0.05);试验组随访1年复发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P<0.05)。结论对中晚期非鳞NSCLC,术前为患者使用新辅助化疗可取得满意效果,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中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疗效 血清学指标
下载PDF
3mm针式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27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蔡小碧 陈捷 +6 位作者 程可洛 一东 王志刚 陈林 梁柱 林立尧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双侧胸上段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腔镜下双侧胸上段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掌多汗的症状均消失,术后出现少量气胸2例,少量胸腔积液1...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双侧胸上段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腔镜下双侧胸上段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掌多汗的症状均消失,术后出现少量气胸2例,少量胸腔积液1例。22例术后伤口感觉异常,5例疼痛轻微。术后躯干代偿性多汗8例(轻度5例、中度3例)。术后随访12个月,无1例复发,无Horner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疗效满意,手术安全、切口小,符合微创和美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手汗症 交感神经干切断术 胸腔镜 代偿性多汗
下载PDF
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章文龙 志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9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20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孙氏手术(全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 目的:探讨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20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孙氏手术(全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选择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技术,其中采用孙氏手术+单纯行升主动脉替换的患者有10例,孙氏手术+主动脉瓣成形的患者有5例(同时行主动脉窦重建的患者有3例),孙氏手术+主动脉根部替换术(Bentall术)的患者有3例,孙氏手术+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替换的患者有2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有3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后进行胸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T)血管造影检查对胸腔主动脉塑性及假腔的愈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体外循环平均时间为(248.11±69.82)min,选择性脑灌注平均时间为(38.13±10.49)min;手术成功18例,成功率为90 %,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为10 %;患者术后3个月后复查显示有15例患者的主动脉夹层的假腔在膈肌水平内形成了血栓,且术后1年随访显示患者的生存率为88.89 %(16/18)。结论:对于临床中被诊断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通过孙氏手术的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致残致死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性Stanford A型 孙氏手术
下载PDF
国产三尖瓣成形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近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柱 +4 位作者 薛世岳 陈春源 宋仁举 林嵘纯 程可洛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98-300,共3页
目的观察国产三尖瓣成形环在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近中期的效果。方法 61例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患者分为De Vega成形术组(23例)和人工成形环组(38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7 d、3个月、6个月、1 a三尖瓣反流面积、肺动脉收缩压、左心室射血... 目的观察国产三尖瓣成形环在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近中期的效果。方法 61例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患者分为De Vega成形术组(23例)和人工成形环组(38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7 d、3个月、6个月、1 a三尖瓣反流面积、肺动脉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内径、右心房内径和心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两组术后各随访时点三尖瓣反流面积、肺动脉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内径、右心房内径和心功能变化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期上述指标人工成形环组要优于De Vega成形术组(P<0.01或0.05)。结论三尖瓣成形术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有效方法,人工成形环对术后功能性三尖瓣反流中期改善程度优于De Vega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反流 三尖瓣成形术 瓣膜成形环
下载PDF
三维肺支气管血管重建模拟手术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章文龙 杨文东 +3 位作者 周金山 廖志振 刘航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肺支气管血管重建(3D-CTBA)模拟手术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中的效果。方法:本组共计纳入60例确诊肺癌早期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实验组在胸腔镜肺段切... 目的:探讨三维肺支气管血管重建(3D-CTBA)模拟手术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中的效果。方法:本组共计纳入60例确诊肺癌早期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实验组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前实施3D-CTBA模拟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经过相关的治疗,实验组96.67%原比对照组76.67%的总有效率高(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随访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3.33%、0,对照组分别为20.00%、13.3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肺癌患者,在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前,开展三维肺支气管血管重建模拟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及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肺支气管血管重建模拟手术 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 早期肺癌 疗效 复发
下载PDF
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后出现心排血量减少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志辉 章文龙 +1 位作者 刘坚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74-577,共4页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后出现心排血量减少的高危因素,以提高预后,改善心功能。方法:经诊断、纳入与排除后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疾病手术患者120例,所有患者接受心脏瓣置换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具体手术...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后出现心排血量减少的高危因素,以提高预后,改善心功能。方法:经诊断、纳入与排除后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疾病手术患者120例,所有患者接受心脏瓣置换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具体手术方法,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给予相应得(的)辅助治疗。术前6个月患者接受飞利浦超声诊断检查,测量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模内径、左心房内径、心排血量及术后心排血量,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置换膜瓣数量。并分析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术后出现心排血量减少单因素与多因素。结果:120例患者中有24例心排血量减少,发生率20.00%,未减少96例(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术前左室舒张末内径、术前心胸比与术后排血量减少无关(P>0.05),术前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转机时间、置换膜瓣数量、术前左室输血分数、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是排血量减少的单因素(P<0.05)。术前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转机时间、术前左室输血分数、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是排血量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置换膜瓣与其无关。结论:重视脏瓣置换术前患者的术前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转机时间、术前左室输血分数、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能有效预防心排血量减少,有利于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排血量减少 单因素 多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