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性化疼痛护理在肝癌介入术后疼痛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赛卿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5期2925-2926,共2页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2例肝癌行介入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患者术后行个性化疼痛护理,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2例肝癌行介入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患者术后行个性化疼痛护理,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个性化疼痛护理在肝癌介入术后疼痛中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疼痛感显著降低,实现了对患者的科学护理,该种护理方法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疼痛护理 肝癌介入术 效果
下载PDF
基于锌-MOF衍生自掺杂氮多孔炭在超级电容器中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帅 +1 位作者 丁万 王一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1-696,共6页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工艺制备锌-MOF并调节炭化温度得到自掺杂氮多孔炭ZBTC-T,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氮气吸附曲线、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自掺杂氮多孔ZBTC-T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说明了微观结构...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工艺制备锌-MOF并调节炭化温度得到自掺杂氮多孔炭ZBTC-T,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氮气吸附曲线、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自掺杂氮多孔ZBTC-T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说明了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自掺杂氮多孔炭ZBTC-T结合了金属和炭的优势以及保留锌-MOF中的氮原子从而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自掺杂氮多孔炭ZBTC-850具有7.98%的高含氮量和735.42 cm;/g的比表面积,在电流密度为1.0 A/g,具有212.9 F/g的优异比电容,经过5000次充放电循环中保持其原始值85.04%,突出良好的倍率性能优势并在高性能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MOF 水热法 自掺杂氮多孔炭 电化学性能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MOFs基氮自掺杂多孔炭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帅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2年第3期153-159,共7页
为开发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以溶剂热法合成无色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材料[Zn_(2)(C_(8)H_(4)O_(4))_(2)(C_(6)H_(12)N_(2))]·4 DMF·0.5 H_(2)O(简称ZDP)作为炭前驱体,采用一步碳化法制备无定型结构氮自掺杂多孔炭(Z... 为开发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以溶剂热法合成无色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材料[Zn_(2)(C_(8)H_(4)O_(4))_(2)(C_(6)H_(12)N_(2))]·4 DMF·0.5 H_(2)O(简称ZDP)作为炭前驱体,采用一步碳化法制备无定型结构氮自掺杂多孔炭(ZDPC-750),并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拉曼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ZDPC-750试样进行表征;选用浓度为6 mol/L的KOH溶液为电解液,通过恒电流充放电(GCD)、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测定ZDPC-750电极试样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ZDPC-750呈包含微孔、介孔和大孔的分级结构,比表面积(BET法)高达1228 m^(2)/g,平均孔径为3.53 nm;当电流密度为1.0 A/g时,ZDPC-750电极的比电容高达175 F/g;当电流密度从1.0 A/g增加到10.0 A/g时,电容保持率为80.4%;即使在1 A/g下GCD循环5000次,电容保持率仍然高达94.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一步碳化法 氮自掺杂多孔炭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住院肿瘤患者酵母样真菌的菌株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旭纯 +4 位作者 陈柳伊 朱红军 许镒洧 彭裕辉 翁雪芬 《中国医药》 2020年第10期1630-1632,共3页
目的探讨住院肿瘤患者酵母样真菌的菌株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住院肿瘤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酵母样真菌139株,分析其菌种类型、临床标本来源以及主要酵母样真菌... 目的探讨住院肿瘤患者酵母样真菌的菌株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住院肿瘤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酵母样真菌139株,分析其菌种类型、临床标本来源以及主要酵母样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结果 139株酵母样真菌的菌种类型包括白色假丝酵母菌83株(59.7%),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9株(20.9%),热带假丝酵母菌7株(5.0%),光滑假丝酵母菌6株(4.3%),克柔假丝酵母菌2株(1.4%),其他酵母样真菌12株(8.6%)。检出酵母样真菌较多的临床标本为血液24株(17.3%)、腹腔积液22株(15.8%)、痰20株(14.4%)、尿液17株(12.2%)、胸腔积液10株(7.2%)。白色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敏感率均为100%。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71.4%(5/7)、71.4%(5/7)、42.9%(3/7),光滑假丝酵母菌对3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更低,均为16.7%(1/6),二者对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均完全敏感。结论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住院肿瘤患者分离的酵母样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主要酵母样真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敏感率高,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出现不同程度的敏感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样真菌 肿瘤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