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修复替代材料修复骨缺损的选择与应用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志宏 刘志礼 +4 位作者 高志增 陈明 杨东 山虎 舒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2期9836-9843,共8页
背景:在骨缺损治疗方面,近几年集中在骨修复替代材料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科研突破,催生了很多全新的骨修复替代材料。目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骨修复替代材料种类繁多,各种材料的特性不同,各有优势和缺点。如何正确选择与应用是创伤骨科... 背景:在骨缺损治疗方面,近几年集中在骨修复替代材料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科研突破,催生了很多全新的骨修复替代材料。目前临床上可供选择的骨修复替代材料种类繁多,各种材料的特性不同,各有优势和缺点。如何正确选择与应用是创伤骨科医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值得讨论和推敲。目的:通过对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和人工骨材料在应用中的相关文献分析,评价3种骨修复替代材料的生物性能,有利于骨科医师更好的理解几种骨修复替代材料的理化、生物性能,进一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人工骨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并且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近期临床效果并非是与传统材料的最终比较结果。人工骨材料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验证尚缺乏足够的实验依据,确切疗效尚须长期的临床观察。寻找具有良好生物特性的人工骨材料抑制是骨科的研究热点。分别对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人工骨材料3种骨修复替代材料治疗骨缺损的理化、生物性能,安全性综合比较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从修复质量、免疫排斥和疾病传播等多方面来衡量,自体骨都是最佳的选择,成为骨移植的金标准。但来源有限且取骨区可能产生并发症,取骨又造成第二术区的创伤,因而它的临床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②同种异体骨的来源比自体骨多,但与宿主间的免疫排斥反应,并有感染疾病如肝炎病毒的可能。③人工骨材料成型迅速,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作的帮助下,能更好的合成与缺损骨形态接近的骨修复替代材料,人工骨材料的骨诱导性和仿生物性骨结构方面还不能令人满意。④现有的骨修复替代材料均存在各自不同某些缺陷,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质量的需要。未来能代替天然骨骼,解决骨缺损修复的材料应当是优势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骨材料 复合材料 骨修复 修复材料 骨组织工程 生物力学 骨科 创伤 骨缺损 骨移植 骨愈合
下载PDF
双钢板内夹板式内固定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20
2
作者 钱志松 邓仲元 +1 位作者 山虎 刘志礼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6期519-520,共2页
关键词 钢板 内夹板 胫骨平台 骨折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小腿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林尊文 危文波 +3 位作者 邹帆 胡冬 山虎 朱磊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对小腿Gustilom型开放性骨折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对10例小腿Gustilom型开放性骨折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蒂部血管运用端一侧...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对小腿Gustilom型开放性骨折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对10例小腿Gustilom型开放性骨折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蒂部血管运用端一侧吻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胫前血管损伤6例,胫后血管损伤4例。股前外侧皮瓣切取后血管蒂部动脉行端-侧吻合、静脉行端一端吻合,皮瓣通血后血运良好,缝合覆盖创面。定期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皮瓣外观、色泽、肢体有无缺血。结果lO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出现静脉危象.经探查后皮瓣成活。2例因创面感染延迟愈合。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0个月。10例患者皮瓣厚薄适中.外形良好.质地柔软.色泽与受区皮肤相近。患肢外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蒂部血管运用端-侧吻合的方式是修复小腿Gustilo11I型开放性骨折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手段。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端-侧吻合 血管吻合 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
原文传递
桡骨骨膜瓣移植重建舟骨血运在舟骨骨不连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钰 林尊文 +3 位作者 刘明军 邹帆 陈江伟 山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6-142,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桡骨骨膜瓣移植重建舟骨血运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克氏针或螺钉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9-33岁,平均26.2岁。腕舟骨腰部骨折骨不连25例,腕舟骨近端骨折骨... 目的探讨应用桡骨骨膜瓣移植重建舟骨血运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克氏针或螺钉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9-33岁,平均26.2岁。腕舟骨腰部骨折骨不连25例,腕舟骨近端骨折骨不连3例。术中将以第1、2伸肌腱鞘之间分离出的桡动脉茎突返支为蒂的桡骨骨膜瓣横行镶嵌于骨折端,重建舟骨血运,然后以克氏针(15例)或Herbea螺钉(13例)固定。术后第1、2、3、6、12个月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8个月。克氏针固定和Herbea螺钉固定骨折均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3-5个月,腕关节疼痛基本消失。腕关节功能参照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优21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26/28)。克氏针固定组优良率93%(14/15)、Herbert螺钉组优良率92%(12/13),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916)。结论采用桡骨骨膜瓣移植重建舟骨血运及克氏针或Herbert螺钉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操作简便,可改善舟骨骨折端血供,促进骨不连愈合,术后近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骨 骨折 不愈合 骨膜 游离组织瓣
原文传递
腰椎后路术后切口感染及椎管内血肿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家明 邓辉林 +5 位作者 周扬 陈宣银 陈文昭 山虎 戴闽 刘志礼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47-552,共6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及椎管内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腰椎疾病行腰椎后路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33例及发生椎管内血肿的25例患者资料。33例发生切口感染患者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38-7...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及椎管内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腰椎疾病行腰椎后路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33例及发生椎管内血肿的25例患者资料。33例发生切口感染患者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38-79岁,平均(58.85±8.76)岁;原始疾病为间盘突出症5例,滑脱9例,椎管狭窄15例,骨折4例。25例发生椎管内血肿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38-77岁,平均(60.96±11.37)岁;原始疾病为间盘突出症18例,滑脱3例,椎管狭窄4例。按患者年龄、性别、原始疾病等进行匹配,从同期行腰椎后路手术患者的数据库中按3:1比例选择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中,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前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钙离子浓度,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术中出血量、植入cage,术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浓度与无切口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糖尿病(OR=3.716,P=0.032)、术前血清钙降低(OR〈0.001,P=0.001)、术中出血量增加(OR=1.002,P=0.014)、术后血红蛋白减少(OR=0.923,P=0.018)和术后血小板升高(OR=1.007,P=0.017)是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术后椎管内血肿形成的患者中,术前总蛋白、白蛋白、血小板、钙离子浓度;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术中出血量、输异体血和术后总蛋白与无血肿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显示:术前血清钙降低(OR〈0.001,P=0.001)、术前总蛋白减少(OR=1.298,P=0.043)、术中出血量增加(OR=1.003,P=0.021)和术后总蛋白减少(OR=1.080,P=0.028)是手术后椎管内血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合并糖尿病、血清钙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外科伤口感染 血肿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家明 龙新华 +5 位作者 周扬 陈宣银 杨东 段满生 山虎 刘志礼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38-942,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4月采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单节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4月采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21例,其中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1岁,合并神经功能损害者8例。术前CT和MRI提示腰椎病灶以单侧为主,均存在明显的骨质破坏。术前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2~3周。术中椎体间植骨采用局部骨颗粒和自体髂后松质骨颗粒。术后定期复查腰椎X线片及CT,以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和腰椎生理弧度变化。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3±4.2个月。2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7±39min,手术失血量为470±143ml。术后椎体间植骨融合率为95.2%,融合时间6.1±2.5个月,神经功能改善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前、术后腰椎前凸Cobb角分别为21.4°±5.7°、33.6°±3.1°,末次随访时为31.3°±2.7°。术前、术后VAS评分分别为7.8±2.6、2.4±1.7,末次随访时为0.9±0.7。术后3个月ESR、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术后6个月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入路 结核 脊柱 腰椎 植骨 内固定器
下载PDF
慢性骨髓炎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长街 山虎 +2 位作者 龙源深 刘志礼 舒勇 《江西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72-74,共3页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病,大多数慢性骨髓炎往往由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处理不及时而发展而来的。因其病程漫长,易并发慢性窦道、皮肤瘢痕、骨缺损和病理性骨折,而且清创手术失败率及复发率高.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一个难题。现对近年...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病,大多数慢性骨髓炎往往由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处理不及时而发展而来的。因其病程漫长,易并发慢性窦道、皮肤瘢痕、骨缺损和病理性骨折,而且清创手术失败率及复发率高.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一个难题。现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治疗方法以及新理论、新观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治疗不当 急性骨髓炎 病理性骨折 手术失败率 慢性窦道 皮肤瘢痕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万古霉素磷酸钙骨水泥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文昭 山虎 刘志礼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观察抗生素磷酸钙骨水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对26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病灶清除加磷酸钙骨水泥植入术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术后行X线检查随访。结果21例切口Ⅰ期愈合,5例切口少量渗液,经换药、冲洗后,完全愈合,26例均取得... 目的观察抗生素磷酸钙骨水泥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对26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病灶清除加磷酸钙骨水泥植入术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术后行X线检查随访。结果21例切口Ⅰ期愈合,5例切口少量渗液,经换药、冲洗后,完全愈合,26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骨髓炎病灶清除加万古霉素磷酸钙骨水泥链珠植入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抗生素磷酸钙骨水泥 疗效
下载PDF
FASN和p97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远处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志礼 罗庆丰 +4 位作者 山虎 周扬 王高 邹平安 舒勇 《实用癌症杂志》 2010年第6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FASN和p97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骨肉瘤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60例骨肉瘤组织中FASN和p97蛋白表达情况,以21例骨软骨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FASN在骨肉瘤和骨软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 目的探讨FASN和p97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骨肉瘤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60例骨肉瘤组织中FASN和p97蛋白表达情况,以21例骨软骨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FASN在骨肉瘤和骨软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36/60)和28.6%(6/21),有统计学差异。p97蛋白在骨肉瘤与骨软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41/60)和8.1%(4/21),有统计学差异。发生远处转移的骨肉瘤组织中FASN和p9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92.9%,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骨肉瘤组织中FASN(52.2%,24/46)和p97(60.9%,28/46)阳性表达率,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FASN和p97蛋白表达在骨肉瘤组织中呈显著正相关(γ=0.7)。FASN和p97蛋白阳性表达与骨肉瘤病理组织学分型无关,而与骨肉瘤的远处转移呈正相关。结论 FASN和p97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且两者间显著相关,与骨肉瘤的发生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合成酶 骨肉瘤 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缬酪肽包含蛋白
下载PDF
650例急性脊髓损伤早期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段满生 舒勇 +2 位作者 曹凯 韩智敏 山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32-634,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脊髓损伤(ASCI)早期出现的并发症种类和分布情况,为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50例ASCI病例,包括骨折或脱位致SCI和无骨折脱位型颈SCI,统计颈髓、胸髓和腰髓以下损伤的发病率和相应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目的分析急性脊髓损伤(ASCI)早期出现的并发症种类和分布情况,为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50例ASCI病例,包括骨折或脱位致SCI和无骨折脱位型颈SCI,统计颈髓、胸髓和腰髓以下损伤的发病率和相应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并发症发病率较高的依次为:肺部感染(18.3%)、低钠血症(12%)、泌尿系统感染(11.2%)、压疮(10.6%)。完全性SCI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结论ASCI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与SCI平面和程度密切相关,应在ASCI早期积极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并发症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家明 陈宣银 +5 位作者 杨东 龙新华 段满生 山虎 戴闽 刘志礼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4-629,共6页
目的 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因单节段胸椎结核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术的患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3~6... 目的 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因单节段胸椎结核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术的患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3~69岁,平均40.3岁.合并脊髓功能障碍者22例,ASIA分级B级2例,C级8例,D级12例.术前CT和MRI提示胸椎病灶均存在明显的骨质破坏.术前给予规范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治疗2~3周.术中于后路清除病灶,椎体间植入局部减压获取的骨颗粒和自体髂后上棘松质骨颗粒,以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胸椎X线片及CT,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及胸椎生理曲度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21.7±2.3)个月.手术时间110~190 min,平均(167±35) min;术中出血量350~700 ml,平均(490±160) ml.椎体间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6.5±2.4)个月.神经功能均改善,改善1级19例、2级3例.术前、术后胸椎后凸Cobb角分别为47°±11°、41°±9°,末次随访时43°±10°.结论 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和坚强固定的基础上,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结核 内固定器
原文传递
扭转实验对不同螺钉数量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构载荷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何剑颖 舒勇 +4 位作者 山虎 周荣平 何长街 庞克军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47-49,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螺钉数量不同在扭转实验中对骨与钢板螺钉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上钢板螺钉内固定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用30根栗木(chestnut/castaneamolliss)条,样本随机分为A、B、C、D、E 5组,A组固定1-6,B组固定1-2-6,C组固定1-2-3-... 目的研究探讨螺钉数量不同在扭转实验中对骨与钢板螺钉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上钢板螺钉内固定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用30根栗木(chestnut/castaneamolliss)条,样本随机分为A、B、C、D、E 5组,A组固定1-6,B组固定1-2-6,C组固定1-2-3-6,D组固定1-2-3-4-6,E组固定1-2-3-4-5-6。每组6条,每根栗木条模拟横断骨折。一块十二孔的动力加压钢板对称性固定,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扭转实验。结果在A、B、C、D、E各组样本中,在2.142°扭转角度内,B组(1-2-6)样本受载后应变最小,同时,A组与D组、E组刚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组刚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扭转实验中,不同螺钉数量骨与钢板螺钉结构稳定性显著不同。在一定角度内,螺钉数量与钢板螺钉结构刚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加压钢板 螺钉数量 稳定性 扭转实验
下载PDF
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山虎 刘志礼 +1 位作者 何长街 舒勇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11期695-696,共2页
目的探讨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中非扩髓是否比扩髓手术过程更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方法51例简单股骨干骨折病例行股骨髓内钉内固定,A组28例行扩髓,B组23例行非扩髓,所有病例远近端锁钉都锁定。比较A、B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 目的探讨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中非扩髓是否比扩髓手术过程更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方法51例简单股骨干骨折病例行股骨髓内钉内固定,A组28例行扩髓,B组23例行非扩髓,所有病例远近端锁钉都锁定。比较A、B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2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5min;A组平均出血量为358ml,B组平均出血量为236ml;围手术期并发症A组3例,B组7例。结论扩髓髓内钉技术是固定股骨干简单骨折的金标准。非扩髓内钉在治疗简单股骨干骨折较扩髓内钉需要较少的手术时间,随手术时间的缩短手术中出血也相应的减少,但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扩髓 非扩髓 股骨干 骨折
下载PDF
胸腰段骨折后外侧融合后椎弓根钉棒系统断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长街 刘志礼 +2 位作者 舒勇 山虎 何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593-3594,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或棒断裂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186例胸腰段骨折(不包括骨折脱位病例)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按照骨折类型、手术前后凸畸形(cobbs角)不...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或棒断裂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186例胸腰段骨折(不包括骨折脱位病例)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按照骨折类型、手术前后凸畸形(cobbs角)不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后外侧植骨已融合,其中有27例椎弓根螺钉或棒断裂。爆裂型骨折(22/113)椎弓根螺钉或棒断裂发生率明显高于压缩型骨折(5/73),两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5.68,P<0.05);手术前cobbs角﹥15°组椎弓根螺钉或棒断裂发生率(24/131)较<15°组高(3/55),两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4.19,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或棒的断裂可能与椎体骨折类型、后凸畸形程度有关,对于椎体爆裂型骨折或压缩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行前路支撑植骨或后路压缩内固定植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椎弓根螺钉 断裂 植骨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颈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在颈脊髓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段满生 +8 位作者 曹凯 余海滨 刘先明 万宗淼 马勇 山虎 韩智敏 舒勇 戴闽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1期22-27,39,共7页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重建、稳定颈椎,促进颈脊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应用颈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的颈脊髓损伤患者22例,术后进行影像学随访,并在手术前后及随访时对颈脊髓进行Frankel分级及JOA评分。结...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重建、稳定颈椎,促进颈脊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应用颈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的颈脊髓损伤患者22例,术后进行影像学随访,并在手术前后及随访时对颈脊髓进行Frankel分级及JOA评分。结果全部患者均减压充分,获良好复位、固定,共成功置入104枚椎弓根螺钉,术后CT示8枚螺钉(7.7%)发生偏移外,其余螺钉位于椎弓根内,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18例患者术后获得6~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植骨均获良好融合,未发现内固定断裂及松动现象。颈脊髓功能按JOA评分平均增加了8.2分。按Frankel分级:A级3例,均无好转;2例B级转为C级;6例C级转为D级,其余7例C级转为E级。结论颈椎减压/复位后应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可早期实现三柱固定,有利于获得及维持术后颈椎的稳定性,能促进颈脊髓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损伤 颈椎骨折脱位 颈椎管狭窄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螺钉数目对钢板应变及结构刚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浩 舒勇 +2 位作者 勇全 韩智敏 山虎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螺钉数量对钢板应变和结构刚度的影响。方法三十根栗木条,随机分成5组,螺钉固定位置:A组固定1、6;B组固定1~2、6;C组固定1~3、6;D组固定1~4、6;E组固定1~6。进行三点折弯实验,实验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A、B、C、D及... 目的探讨螺钉数量对钢板应变和结构刚度的影响。方法三十根栗木条,随机分成5组,螺钉固定位置:A组固定1、6;B组固定1~2、6;C组固定1~3、6;D组固定1~4、6;E组固定1~6。进行三点折弯实验,实验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A、B、C、D及E组各样本其结构刚度、钢板中央应变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样本钢板表面总的应变比其它组总的应变大(P〈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无差异。结论已定钢板长度及工作长度,螺钉数目对钢板中央应变及抗弯刚度无明显影响,但钢板总应变随螺钉数目的减少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加压钢板 钢板应变 抗弯刚度 螺钉数目 三点折弯
下载PDF
浅蓝菌素在诱导骨肉瘤细胞株U2-OS凋亡过程中对Bcl-2和Bax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舒勇 +3 位作者 山虎 刘志礼 解志波 刘先明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凋亡蛋白Bcl-2、Bax是否参与浅蓝菌素(Cerulenin)诱发骨肉瘤细胞株U2-OS凋亡信号传导。方法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Cerulenin作用前、后骨肉瘤细胞株U2-OS中凋亡蛋白Bcl-2和Bax表达变化情况,了解不同的Cerulenin剂量和作用时... 目的研究凋亡蛋白Bcl-2、Bax是否参与浅蓝菌素(Cerulenin)诱发骨肉瘤细胞株U2-OS凋亡信号传导。方法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Cerulenin作用前、后骨肉瘤细胞株U2-OS中凋亡蛋白Bcl-2和Bax表达变化情况,了解不同的Cerulenin剂量和作用时间骨肉瘤细胞株U2-OS中凋亡蛋白Bcl-2和Bax表达变化情况。结果骨肉瘤细胞株U2-OS中Bcl-2和Bax呈阳性表达,Cerulenin作用细胞株后Bcl-2表达量随着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递减,Bax表达量随着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递增。结论Cerulenin可能通过下调Bcl-2的表达和上调Bax的表达而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蓝菌素 BCL-2 BAX 凋亡
下载PDF
宏基因二代测序在脊柱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颜金祥 刘家明 +7 位作者 熊绪 刘子豪 陈江伟 周荣平 陈宣银 山虎 刘志礼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89-93,共5页
目的 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在脊柱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抗生素对mNGS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3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疑似脊柱感染并接受手术治疗的69... 目的 探讨宏基因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在脊柱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抗生素对mNGS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3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疑似脊柱感染并接受手术治疗的69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mNGS检测结果、组织病理学结果、术前使用抗生素的种类、细菌培养结果、检出细菌种类等资料,分析mNGS对脊柱感染的检测效率及抗生素对mNGS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69例患者中mNGS检测阳性45例,阳性率为65.2%;细菌培养检出1例,阳性率为4.35%;组织病理检出56例,阳性率为81.1%。mNGS阳性率低于组织病理学阳性率(P=0.035)。mNGS检测出最多的致病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7.7%)和结核分枝杆菌(17.7%)为主。术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mNGS总体阳性率为67.3%,与术前未使用抗生素患者的mNGS阳性率(6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结论mNGS技术对早期诊断脊柱感染可提供重要的依据,并可明确致病菌,但阳性率低于组织病理学,术前使用抗生素对其mNGS检测结果干扰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二代测序 脊柱感染性疾病 诊断 致病菌
下载PDF
脂肪酸合成酶、Ki-67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志礼 罗庆丰 +4 位作者 山虎 舒勇 周扬 王高 尹庆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03-1805,共3页
目的:研究FASN和Ki-67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程度与骨肉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60例骨肉瘤组织中FASN和Ki-67蛋白表达情况,21例骨软骨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FASN在骨肉瘤组和骨软骨瘤组阳性表达分别60.0%(36/60... 目的:研究FASN和Ki-67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程度与骨肉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60例骨肉瘤组织中FASN和Ki-67蛋白表达情况,21例骨软骨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FASN在骨肉瘤组和骨软骨瘤组阳性表达分别60.0%(36/60)、28.6%(6/21),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肉瘤转移组FASN阳性表达率为85.7%,明显高于无转移组(52.2%)。骨肉瘤组Ki-67增殖指数为(35.12±15.16)%,骨软骨瘤组为(2.05±0.86)%,差异有显著性(t=2.74,P=0.007)。骨肉瘤转移组Ki-67增殖指数为(48.32±20.12)%,无转移组为(21.18±10.18)%,差异有显著性(t=2.08,P=0.04)。结论:FASN和Ki-67蛋白在骨肉瘤组织中呈高表达,与骨肉瘤的发生及远处转移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脂肪合成酶 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FAS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志礼 刘先明 +3 位作者 罗赟 罗庆丰 山虎 舒勇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3-55,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20例骨肉瘤患者的石蜡标本进行FAS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与19例骨软骨瘤组织进行对照。结果FAS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100%(20/20);FAS在... 目的研究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20例骨肉瘤患者的石蜡标本进行FAS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与19例骨软骨瘤组织进行对照。结果FAS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100%(20/20);FAS在骨软骨瘤组织中表达低,阳性率为73.68%(14/19),两者阳性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AS在骨肉瘤组织中过表达,可作为骨肉瘤治疗新的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脂肪酸合成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