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社区治理的双重困境与创新之维——基于北京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202
1
作者 郑杭生 黄家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9,共7页
当前,我国的社区治理模式普遍面临着"居委会困境"和"共同体困境",要突破这双重困境,必须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建立起既能够保障居委会自治功能发挥,又能够保障各项行政事务在社区"落地",同时也能够吸纳社区... 当前,我国的社区治理模式普遍面临着"居委会困境"和"共同体困境",要突破这双重困境,必须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建立起既能够保障居委会自治功能发挥,又能够保障各项行政事务在社区"落地",同时也能够吸纳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北京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按照复合治理和参与式治理的社区治理理念,构建多元主体合作的社区治理结构和开放多元的社区自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委会困境 共同体困境 复合治理 参与式治理
原文传递
论社会歧视的社会心理根源及其消除方式——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社会歧视 被引量:42
2
作者 黄家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9-93,共5页
社会歧视是指针对某一特殊社会群体的不公平、不合理、排斥性的社会行为或制度安排。从社会心理学看,这是由社会偏见这样一种不公正的、具有否定性和排斥性倾向的社会态度所导致的,属于一种刻板印象。但社会偏见并不一定导致社会歧视,... 社会歧视是指针对某一特殊社会群体的不公平、不合理、排斥性的社会行为或制度安排。从社会心理学看,这是由社会偏见这样一种不公正的、具有否定性和排斥性倾向的社会态度所导致的,属于一种刻板印象。但社会偏见并不一定导致社会歧视,实现这种转变与被歧视者自身力量相对弱小、“谈判力”不足相关。要减少或消除社会歧视,一方面必须壮大被歧视者的力量,增强其“谈判力”,阻止已有的偏见向歧视的转化;另一方面通过被歧视者的努力,加强沟通来改变固有的刻板印象并防止新的刻板印象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偏见 社会歧视 刻板印象 谈判力
下载PDF
社会学视野下法律的现代性与地方性 被引量:24
3
作者 郭星华 黄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7-123,共7页
形式主义的法学家们认同的现代性的法律是一个普适的价值体系,并不内涵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和价值体系,是法律发展的必然方向。法人类学家们则从文化相对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既然是一种地方性知识,那就不具有普适的... 形式主义的法学家们认同的现代性的法律是一个普适的价值体系,并不内涵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和价值体系,是法律发展的必然方向。法人类学家们则从文化相对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既然是一种地方性知识,那就不具有普适的品质和推广的价值。这是法律现代性的悖论。根据法律价值体系的来源,可以将法律体系划分为三种类型:内生型、植入型和混合型。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是混合型的,外来法律、本土法律文化和社会现实构成了我国法律现代性与地方性互动的关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的现代性 法律的地方性 法律移植 法社会学
原文传递
“中国故事”期待学术话语支撑--以中国社会学为例 被引量:24
4
作者 郑杭生 黄家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9-61,共3页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如此迫切而又理直气壮地呼唤中国理论自觉自信自强和学术话语权。要走出"双重失语危机",就必须牢牢树立理论自觉自信自强意识,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开发传统、超越传统,借鉴国家、跳出国外,正确总...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如此迫切而又理直气壮地呼唤中国理论自觉自信自强和学术话语权。要走出"双重失语危机",就必须牢牢树立理论自觉自信自强意识,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开发传统、超越传统,借鉴国家、跳出国外,正确总结"中国理念"、科学概括"中国经验",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术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 学术话语 中国故事 期待 自强意识 中国经验 科学概括 话语体系
下载PDF
老旧社区改造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以北京市朝阳区Y社区为例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蔚 黄家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59,共6页
老旧社区改造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Y社区的实践经验表明,老旧社区改造要从回应社区公共议题入手,构建起多元主体共商共治的社区治理总体格局,并在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构建社区资源整合机制上下功夫... 老旧社区改造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Y社区的实践经验表明,老旧社区改造要从回应社区公共议题入手,构建起多元主体共商共治的社区治理总体格局,并在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构建社区资源整合机制上下功夫。在推进老旧社区治理创新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中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热情,提升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社区 多元主体治理 社区福利 社区参与 获得感
下载PDF
赋利赋权赋能: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动力再造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家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04,共8页
推进新时代的乡村建设行动要着力破解“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梁漱溟之问”,充分激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走一条基于城乡融合的乡村内生型发展道路。当前,激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需要克服资源、治理、文化三重... 推进新时代的乡村建设行动要着力破解“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梁漱溟之问”,充分激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走一条基于城乡融合的乡村内生型发展道路。当前,激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需要克服资源、治理、文化三重障碍,即资源匮乏带来的利益吸纳能力弱、治理效能低下导致的外部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农村价值失落与文化主体性迷失。要克服这些障碍,需要着力推进农民视角的乡村建设,从为农民赋利、向农村赋权、给农民赋能三个方面开展系统而扎实的工作,以大力提升农村的“造血”功能,实现从“无感发展”到“有感发展”、从“维持型农业”到“发展型农业”、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根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梁漱溟之问 主体性 内生动力
下载PDF
论社会歧视及其治理——一个社会学视角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黄家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6,共6页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社会歧视的核心内涵是不公平和不平等,态度、行为、制度是其三个纬度。社会歧视是一个由偏见到制度性歧视(个人偏见→社会偏见→行为性歧视→制度性歧视)的连续发展谱系,我们称之为社会歧视链。社会歧视链这一概念...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社会歧视的核心内涵是不公平和不平等,态度、行为、制度是其三个纬度。社会歧视是一个由偏见到制度性歧视(个人偏见→社会偏见→行为性歧视→制度性歧视)的连续发展谱系,我们称之为社会歧视链。社会歧视链这一概念为我们认识社会歧视的性质和内在机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支撑。一方面,它表明社会歧视是有一个内在演进脉络的,而且这种演进并非单向的,由于"自我实现预言"等机制的影响,该链条的不同环节之间不断地存在着相互强化、甚至恶性循环等情况。另一方面,社会歧视链的各个环节并非是完全衔接的。比方说并非有社会偏见就一定会发生行为性歧视、也并非有歧视行为就一定会演化为制度性歧视,同样,行为性歧视并非都是因为社会偏见、制度性歧视并非都是因为行为性歧视。基于社会歧视发生的复杂机制的认识,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治理策略,包括"综合治理——逆向推进"的总体思路和加强群体沟通、反歧视宣传、弱势群体自立自强、壮大反歧视的力量等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偏见 行为性歧视 制度性歧视 社会歧视链 博弈 治理
下载PDF
从社会成员“无感增长”转向“有感发展”——中国社会转型新命题及其破解 被引量:16
8
作者 郑杭生 黄家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1,共5页
从社会成员的"无感增长"到"有感发展"是中国社会转型所面临的一个新命题。要破解这一命题,必须在对传统发展方式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推进从发展理念到具体体制机制在内的全方位创新。文章提出,从理念上看,要摒弃... 从社会成员的"无感增长"到"有感发展"是中国社会转型所面临的一个新命题。要破解这一命题,必须在对传统发展方式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推进从发展理念到具体体制机制在内的全方位创新。文章提出,从理念上看,要摒弃旧式现代性及其相对应的发展主义意识形态;从管理体制上看,要将治标管理与治本管理相结合,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社区管理与社会管理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以形成更好的社会资源配置体制;从机制上看,要构建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机制、创新政绩考核机制、民生资源整合机制和民生事业的社会参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感增长 有感发展 新型现代性 社会管理科学化
下载PDF
论社区服务中国家、市场与社会的互构——以北京市96156社区服务模式为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黄家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6,共6页
公益化还是市场化在社区服务理论和实践中争论不休,二者分别强调国家和市场在社区服务中的功能与优势。但从社会互构论的理论视角来看,国家、市场以及社会并不是对立的,完全可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三者良性互构、优势互补的复合治理... 公益化还是市场化在社区服务理论和实践中争论不休,二者分别强调国家和市场在社区服务中的功能与优势。但从社会互构论的理论视角来看,国家、市场以及社会并不是对立的,完全可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三者良性互构、优势互补的复合治理,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本文以北京市96156社区服务模式为例,分析了这种新型社区服务模式的运行机制,以及其中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组织、市场与社会组织以及三者之间的互构关系。其中,信息化技术为这种复合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服务 信息化 社会互构 复合治理
下载PDF
通过法律的环境治理:“双重困境”与“双管齐下” 被引量:13
10
作者 童志锋 黄家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3期88-92,共5页
当前中国,通过法律的环境治理面临着双重困境,即环境侵权的模糊性困境和环境司法的体制性困境。走出"双重困境"的关键是要从健全环境治理体制入手,不仅要完善政府治理机制,而且还要激活民间治理机制,只有"双管齐下"... 当前中国,通过法律的环境治理面临着双重困境,即环境侵权的模糊性困境和环境司法的体制性困境。走出"双重困境"的关键是要从健全环境治理体制入手,不仅要完善政府治理机制,而且还要激活民间治理机制,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最大程度地克服"双重困境",推动环境治理在法治的轨道上顺利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司法救济 双重困境 政府治理机制 民间治理机制
下载PDF
关于“遂宁模式”的反思——探索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新思路 被引量:14
11
作者 廉如鉴 黄家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我国仅有短短数年时间,"遂宁模式"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历史作用,成为全国风评机制建设的典范。不过,经过几年实践,这个模式暴露了两个重要的不足:其一是没有把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 开展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我国仅有短短数年时间,"遂宁模式"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历史作用,成为全国风评机制建设的典范。不过,经过几年实践,这个模式暴露了两个重要的不足:其一是没有把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区分开来,陷入"自己评自己"的困境;其二是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只有克服这两个缺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才能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稳定 风险评估 遂宁模式 第三方组织
下载PDF
基于DSP的数字相敏检波器的实现 被引量:13
12
作者 黄家 《石油仪器》 2009年第6期84-85,共2页
文章介绍了相敏检波原理,并由该原理推导出数字相敏检波原理。根据推导出的数字相敏原理,采用DSP技术与16位ADC实现了高精度的数字相敏检波器。该检波器应用于随钻电阻率测井及感应测井等多个测井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数字相敏检波 DSP A/D转换
下载PDF
理论自觉与社会运行学派的发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洪大用 黄家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2,242,共11页
本文试图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层次解析社会运行学派的理论结构,分析该学派理论建设中理论自觉的主要维度,指出该学派是在对"中西"、"古今"、"理实"三大基本关系的深入反思中不断发展的,是社会... 本文试图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层次解析社会运行学派的理论结构,分析该学派理论建设中理论自觉的主要维度,指出该学派是在对"中西"、"古今"、"理实"三大基本关系的深入反思中不断发展的,是社会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成为了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学的重要借鉴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运行学派 理论结构 理论自觉
原文传递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与基层治理转型新趋势——基于若干地方经验的一个论纲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家 《社会建设》 2015年第6期11-23,共13页
在对全国多个地区农村基层治理实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指出,当前中国乡村治理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新形势:乡土社会的现代性变迁;乡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个人权利意识的崛起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利益纠纷的集中爆发与社会矛盾的复杂... 在对全国多个地区农村基层治理实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指出,当前中国乡村治理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新形势:乡土社会的现代性变迁;乡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个人权利意识的崛起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利益纠纷的集中爆发与社会矛盾的复杂化。为应对这些方面的深刻变迁、推进乡村治理转型,各地进行大量各具特色的实践,总体上呈现以下几种趋势:通过"法律下乡"推进乡村秩序重建;通过"服务下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通过"信息下乡"推进产业转型;通过开发利用传统资源激发社会自身活力。本文分析指出,未来中国乡村治理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合作共治的复合治理体系;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基层政权重塑;积极培育经济、社会组织,拓宽农民社区参与渠道;将网络等新型技术手段应用于乡村治理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乡村治理 复合治理 技术治理
下载PDF
信息化与社区治理模式创新——以杭州上城社区信息化模式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92-297,共6页
社区治理主体过于单一、资源过于分散、居民社区认同和参与机制欠缺等一直是影响我国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和社区治理水平提升的症结。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我国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历史性契机。本文以杭州市上城区"二化四网六平台&... 社区治理主体过于单一、资源过于分散、居民社区认同和参与机制欠缺等一直是影响我国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和社区治理水平提升的症结。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我国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历史性契机。本文以杭州市上城区"二化四网六平台"社区信息化模式实践为例,分析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实现社区的复合治理和参与式治理,并形成"国家-市场-社会合作共治"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信息化 复合治理 参与式治理 社区资源动员 合作共治
下载PDF
百年变迁视野下的定县乡村建设实验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家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45,共7页
站在百年变迁的历史视野来看,由晏阳初主持的定县乡村建设实验是一场应对我国近代乡村社会现代性危机的巨大实验,蕴含着明确的民族自觉和文化自觉追求。通过“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解决农民的愚、贫、弱、私“四大疾病”、培育农民... 站在百年变迁的历史视野来看,由晏阳初主持的定县乡村建设实验是一场应对我国近代乡村社会现代性危机的巨大实验,蕴含着明确的民族自觉和文化自觉追求。通过“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解决农民的愚、贫、弱、私“四大疾病”、培育农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是定县实验的基本方针。定县实验在历史上获得了普遍的赞誉,同时也伴随着各种争议。定县的平民教育模式、知识分子与乡村相结合的传统、乡村保健卫生制度和定县精神,是定县实验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对于今天的乡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阳初 定县实验 平民教育 文化自觉 定县模式
原文传递
项目下乡、利益纠纷与基层治理困境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政 黄家 《社会建设》 2018年第4期69-76,共8页
项目下乡激活了村庄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也激发了村内各利益主体之间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给农村基层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村庄利益纠纷的解决实践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治理面临着深刻的困境:由于村庄治理主体单一,各种原因、形式和激... 项目下乡激活了村庄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也激发了村内各利益主体之间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给农村基层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村庄利益纠纷的解决实践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治理面临着深刻的困境:由于村庄治理主体单一,各种原因、形式和激烈程度的矛盾纠纷在发生和解决过程中,往往都会将村干部卷入进来;而由于村干部治理资源的不足、治理能力的有限,这种矛盾纠纷最终演化为村民对村委会的不满。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一方为实现自身诉求往往会越过村干部,通过将矛盾纠纷"问题化"等手段,来寻求乡镇或更高层级政府部门的介入;而出于"维稳"等考虑,后者往往倾向于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这不仅造成了基层治理规则的混乱,也进一步损害了村干部的权威。农村基层治理困境大大增加了项目进村后的运行成本,也影响了村干部争取和承接外部资源的积极性。项目制在农村中要发挥其预期效果,必须从治理主体、治理规则等方面重塑农村基层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制 利益纠纷 纠纷解决 基层治理
下载PDF
社区基金会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路径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家 马颖 《社会建设》 CSSCI 2020年第5期3-13,共11页
社区基金会最初诞生于美国,并逐渐向全球扩展。在过去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社区基金会深深植根于美国社会的土壤,实现了从捐赠接受方、财务代理人向社区领导者的角色转变,并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社区慈善模式。社区基金会在全球扩展... 社区基金会最初诞生于美国,并逐渐向全球扩展。在过去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社区基金会深深植根于美国社会的土壤,实现了从捐赠接受方、财务代理人向社区领导者的角色转变,并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社区慈善模式。社区基金会在全球扩展的过程中呈现出银行模式和聚集模式两种典型模式。中国社区基金会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需要,逐渐形成社区服务与社区培育并举的项目运作体系。但总体来看,中国社区基金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必须进一步扎根中国本土的制度和文化环境,面向中国社区治理的广阔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基金会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基金会 本土化 社区慈善 社区治理 社会转型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和年龄分布 被引量:10
19
作者 钟伟明 郭静 +1 位作者 吴汉锋 黄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15-1516,共2页
目的探讨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状况及年龄分布。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 350例妇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高危型HPV,将筛查人群分为8个年龄段,分别计算各年龄段妇... 目的探讨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状况及年龄分布。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 350例妇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高危型HPV,将筛查人群分为8个年龄段,分别计算各年龄段妇女高危型HPV阳性率,分析高危型HPV阳性率与年龄段的关系。结果在1 350例妇女中共检出高危型HPV妇女315例,阳性率为23.3%。不同年龄妇女高危型HPV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71,P〈0.05),其中41~45岁和46~5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阳性率高,以41~45岁为最高。结论检测妇女高危型HPV可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预防及疗效观察提供实验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筛查
下载PDF
通过集团诉讼的环境维权:多重困境与行动逻辑——基于华南P县一起环境诉讼案件的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家 《中国乡村研究》 2008年第1期183-220,共38页
通过集团诉讼的环境维权在国内学术界还是一个少有涉猎的领域。本文以华南P县的一起大规模环境诉讼案件为案例,'展示'并分析了在当前中国基层社会这一特定'场域'中,通过集团诉讼这种方式进行环境维权所面临的多重困境... 通过集团诉讼的环境维权在国内学术界还是一个少有涉猎的领域。本文以华南P县的一起大规模环境诉讼案件为案例,'展示'并分析了在当前中国基层社会这一特定'场域'中,通过集团诉讼这种方式进行环境维权所面临的多重困境和农民的行动逻辑。文章通过叙事的方式来建立对当下'通过法律的环境维权'的场景化认识。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这种行动面临的四个主要困境,即集体行动的'搭便车困境',农民维权的'合法性困境',司法诉讼的'体制性困境',法律逻辑下的'环境权困境'。面临四重困境,在推进'通过法律的环境维权'时,农民的行动中蕴涵着特殊的行动逻辑,这主要包括特殊的动力机制和特殊的行动策略。特殊的动力机制包括:村民们因基本生存面临威胁而不得不进行的生存抗争,诉讼精英的使命感和道德勇气,诉讼精英生存危机下不得不将斗争进行到底。特殊的行动策略包括:始终控制在法律范围内的行动;选择性激励;诉苦、弱者的武器、'问题化'、'挟中央以抗地方'等动员策略;引入媒体、专业环境诉讼帮助NGO、环保支持网络等外力以搅动地方利益格局,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诉讼 环境维权 多重困境 动力机制 行动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