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岭南诗派”相对论 被引量:8
1
作者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4-126,共3页
张九龄与陈子昂分创清澹之派与古雅之源,因此粤诗的开山是唐诗的一个高峰。但宋元以后,粤诗后继不振,名家亦少。胡应麟《诗薮》所谓岭南诗派,主要指以元末明初孙蕡为首的南园前五子;其后南园后五子于抗风轩设社,诗风相近,亦属岭南诗派... 张九龄与陈子昂分创清澹之派与古雅之源,因此粤诗的开山是唐诗的一个高峰。但宋元以后,粤诗后继不振,名家亦少。胡应麟《诗薮》所谓岭南诗派,主要指以元末明初孙蕡为首的南园前五子;其后南园后五子于抗风轩设社,诗风相近,亦属岭南诗派。明清岭南诗风大振,近代岭南诗风更盛;但是,如果兼包古今,将整个粤诗都称为岭南诗派,泛指广东地域风格不一、情怀亦异的诗歌,可能过于庞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派别 岭南
下载PDF
《史记》三家注之开合现象 被引量:3
2
作者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1-124,138,共5页
《史记》,三家注博采诸家读音,与《广韵》相较,大体相近,而个别字音之开合不同。本文拟就《史记三家注读音通检》一稿(收2322字)①辑录有关开合混切之材料并予简要分析。本文引录各条读音,先列卷次,再注页码。《史记正义》"论音例&... 《史记》,三家注博采诸家读音,与《广韵》相较,大体相近,而个别字音之开合不同。本文拟就《史记三家注读音通检》一稿(收2322字)①辑录有关开合混切之材料并予简要分析。本文引录各条读音,先列卷次,再注页码。《史记正义》"论音例"、"发字例"之读音以 o 代卷次。页码后之 a 代表裴骃《史记集解》,b 为司马贞《史记索隐》,c 为张守节《史记正义》,另以 d 表示《史记正义》佚文。②作音人则以括号注明,显示不同来源。本文先列三家注之读音,继于括号内列出《广韵》③有关字音之切语及又切,一般不牵涉意义。有问题者酌加说明。三家注有异读,但又兼存与《广韵》相同之一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家注 广韵 史记正义 唇音 开合 读音 守节 切韵 开口 字音
原文传递
香港诗词百年风貌 被引量:3
3
作者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旧体诗词”这个名称不太准确,但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更恰当的名称。比如著有《香港诗词论稿》并在香港主办过十几次“诗词大赛”的黄坤尧教授主张称“传统诗词”,日本人称“汉诗”,还有人主张称“国诗”,等等,都不尽如意。总之都是指... “旧体诗词”这个名称不太准确,但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更恰当的名称。比如著有《香港诗词论稿》并在香港主办过十几次“诗词大赛”的黄坤尧教授主张称“传统诗词”,日本人称“汉诗”,还有人主张称“国诗”,等等,都不尽如意。总之都是指中国古代形成的各种诗词体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号召“诗界革命”,“五四”以后新体自由诗大兴,旧体诗词便不再是诗坛的骄子了。但其时隐时显,不绝如缕,在大陆、港澳台及海外华人圈中的命运不尽相同。百年间,旧体诗词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旧韵与新韵、格律宽严、创新体制、旧形式与新内容如何融洽、如何提高艺术质量等。尤其是学术研究对现代旧体诗词创作的“三不管”现象,自有其复杂的现实缘故。近些年,文学研究界偶有学者关注现代旧体诗词创作,也有人以此申请到国家或省、部立项的文献整理或史实梳理研究课题,但总体看来研究仍很薄弱。为此,我们邀请了前辈学人姚奠中先生及目前在大陆、香港诗界非常活跃而且颇有影响的几位诗人学者写了这组文章,探讨一些具体问题,希望引起学界朋友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社会 诗词艺术 风貌 西方文化 商业城市 鸦片战争 发展步骤 民族特色
下载PDF
汉魏五言诗的成立与木斋新说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中国韵文学刊》 2013年第1期39-44,共6页
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认为五言诗起源于建安十六年(211),而曹植则是首位写出成熟作品的五言诗人,同时也是《古诗十九首》主要的作者。木斋通过魏国太子的宫廷斗争及曹植与甄后的爱情故事,抉发史料,深入探讨,指明若干诗篇的... 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认为五言诗起源于建安十六年(211),而曹植则是首位写出成熟作品的五言诗人,同时也是《古诗十九首》主要的作者。木斋通过魏国太子的宫廷斗争及曹植与甄后的爱情故事,抉发史料,深入探讨,指明若干诗篇的写作背景,甚至还有曹植与甄后的唱和之作。颠覆传统文学史的叙述方式,颇有石破天惊的功效,激发思考。本文主要是通过《文选》传统的编排格局,同时又援用了木斋的新说,验证五言诗成立的缘起和流变,析论五言诗的催生历程、古诗与乐府往往重出互见、以史证诗与诠释解说、诗歌的发展步伐的先后、诗歌风格的比较、甄后的出场六项,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大抵曹植及《古诗十九首》都出于汉魏之际,乃同一时代的作品,后者多用比兴,抒发人生的感慨,缺乏明确的写作背景,以及具体的事件支撑,如果由于同用了某些词语,而指定为同一作者,可能一时还很难令人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汉魏五言诗 古诗十九首 曹植 甄后 乐府诗
下载PDF
《经典释文》音义辨析——以“分”“别”“离”“去”四字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中国训诂学报》 2018年第1期223-244,共22页
一 汉字形音义的错综关系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汉字的构造以形声指事,会意传情为尚,反映汉民族早期的生活文化及意识形态.但在文字的发展过程当中,配合文化的姿采和语言的运用,转注假借孳乳繁多,因应不同时代的需要,渐渐也加入了很多... 一 汉字形音义的错综关系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汉字的构造以形声指事,会意传情为尚,反映汉民族早期的生活文化及意识形态.但在文字的发展过程当中,配合文化的姿采和语言的运用,转注假借孳乳繁多,因应不同时代的需要,渐渐也加入了很多的新颖元素及思维模式,其实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用法,花样百出,约定俗成.《经典释文》主要是以音义结构的方式解读古代的经典及其注本.经典是指先秦的儒家经籍及老庄作品,而注本则是汉晋经师的著述,郑玄(127-200)的成就尤为杰出.至于音义之学则以南渡后的东晋及陈代最盛,东晋的书音制作以李轨(?-342?)、刘昌宗、徐邈(344397)三家最为大宗,而徐邈的规模最大,因音辨义,订出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本 学则 音义 文化 语言 因音 经典
原文传递
曲词溯源论辨——以木斋《曲词发生史》为讨论缘起 被引量:1
6
作者 《中国韵文学刊》 2012年第3期18-22,共5页
木斋《曲词发生史》重新全面解释词的起源,主要提出了清乐说、法曲说、宫廷说、近体诗说,以及李白词的质变飞跃理论。木斋的构思,足以成就一家之言,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可以深化文学史的研究,值得重视。在木斋的基础上,针对以上观点可... 木斋《曲词发生史》重新全面解释词的起源,主要提出了清乐说、法曲说、宫廷说、近体诗说,以及李白词的质变飞跃理论。木斋的构思,足以成就一家之言,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可以深化文学史的研究,值得重视。在木斋的基础上,针对以上观点可逐项加以考察及辨证,补充资料。大抵清乐、燕乐、法曲等,史有明载,都可以作为词体的音乐背景,除非能证明李白、温庭筠的词调全都来于清乐,否则也无法排除大家公认已久的燕乐色彩。宫廷说也不见得是绝对的,民间也有很多听歌作歌的地方,加上人才的流动,究竟李白算民间还是宫廷呢?针对李白词的真伪问题加以论证,大抵可得出伪多于真的结论。至于近体诗格律说对词体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例如温庭筠词就很努力冲破近体诗的局限,多用二言句,创新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斋 曲词发生史 法曲 燕乐 宫廷 李白词
下载PDF
论“識”“幟”两字的音义分化 被引量:1
7
作者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42-446,共5页
现代汉语"识"字大陆读阳平声[si<sup>35</sup>],台湾读去声[si<sup>51</sup>];粤语仍读高入声[sik<sup>5</sup>]。"识"字有认识、识别、知识、才识等义,两岸入声字的审音不同... 现代汉语"识"字大陆读阳平声[si<sup>35</sup>],台湾读去声[si<sup>51</sup>];粤语仍读高入声[sik<sup>5</sup>]。"识"字有认识、识别、知识、才识等义,两岸入声字的审音不同,却没有意义区别。"识"字又读去声[tsi<sup>51</sup>],或同"志"字,有记识义,或通作"帜"字,训旗帜、标帜义,通常只见于读书音。其实唐代"识"字共有四个读音,A音如字,音式、B音音试、C音音志、D音昌志反,音义有别。又,"识"字的B、C、D三读实通"帜"字,古人多读B音,后来B音消失,遂分化为C、D两音。现在"峨"字普通话读[tsi<sup>51</sup>],粤语读[t∫‘i<sup>33</sup>],除了方言区别外,其实两者都可以在经典中找到古音的根据。本文主要透过古书的例句探讨古汉语"识""帜"两字的音义区别,并描述"识""帜"音义分化的轨迹。音义变化,古今不同,方言不同,复有书音、口语之异,错综复杂。《释文》《汉书》等有关"识"字的例句可以为训诂学及语文运用提供一个很有启发意义的研究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义 如字 分化 普通话 去声 读音 方言 又音 颜师古注 粤语
原文传递
论词体源流 被引量:1
8
作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84-88,共5页
关于词体源流,众说纷纭,讨论已多。最近木斋《曲词发生史》考察曲词源起,包括音乐成分及歌词制作,引发出一些新说,带出新的思考,大家不期然又作热烈的讨论。大抵曲词就是唐代的流行歌曲,就歌曲而言,有大曲,有曲子。大曲是一组歌曲,例如... 关于词体源流,众说纷纭,讨论已多。最近木斋《曲词发生史》考察曲词源起,包括音乐成分及歌词制作,引发出一些新说,带出新的思考,大家不期然又作热烈的讨论。大抵曲词就是唐代的流行歌曲,就歌曲而言,有大曲,有曲子。大曲是一组歌曲,例如木斋所引隋炀帝《水调河传》歌五曲、入破六曲,全是五七绝的近体声诗,共十一首。①小曲就是个别的曲子,例如旗亭画壁选唱王之涣、王昌龄、高适等名家诗作。至于词体则有声诗及长短句二体,早期多用声诗配曲,后来衍为长短句,例如李白《清平乐》、《菩萨蛮》、《忆秦娥》,白居易、刘禹锡的《忆江南》等,都属标准词体,但作品极少,要在《花间集》出现之后,始能进入文学史的视野,蔚为大观。木斋所论曲词只取狭义的长短句体,但衡诸唐代歌曲的音乐背景,例如清商乐、清乐、燕乐、法曲,甚至羯鼓曲等,其实都可以配词唱出。从文学史的角度着眼,我们有理由将唐代以前的一些作品,例如梁武帝、沈约《江南弄》、梁武帝《上云乐》、陈后主《玉树后庭花》、隋炀帝、王胄《纪辽东》诸曲既具清乐背景,又多出于宫廷制作,或可视作词调的滥觞,以至词体的雏型,甚至直接列作词体等,但木斋基于近体诗句法的限制,不肯认作曲词,或可再作考虑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体 源流 《玉树后庭花》 《忆江南》 流行歌曲 唐代以前 音乐背景 《清平乐》
下载PDF
论相对关系中的澳门文化定位
9
作者 《云梦学刊》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澳门特别行政区面积只有23.5平方公里,人口约45万。由葡萄牙人管治了四百多年,因而形成了独有的文化色彩。可以利用相对的观念来分析澳门文化特点,一是边缘与中心的关系讨论澳门文化的混血身份;二是“小国寡民”的角度探讨澳门处在广东... 澳门特别行政区面积只有23.5平方公里,人口约45万。由葡萄牙人管治了四百多年,因而形成了独有的文化色彩。可以利用相对的观念来分析澳门文化特点,一是边缘与中心的关系讨论澳门文化的混血身份;二是“小国寡民”的角度探讨澳门处在广东省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两个经济强邻之间的生存;三是从动感及静态的角度探讨港澳的不同及澳门特有的城市品味。从而分析澳门在大中华文化的特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与中心 小国寡民 动与静 澳门文化
下载PDF
质艳清音:欧阳炯词的艺术风格
10
作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80-84,共5页
欧阳炯是唐五代著名词人,他的《花间集序》是第一篇论词专著。欧阳炯摆脱俗曲,提出雅化词体的主张,又认为词应重视性情,减少传统诗教理论的束缚。他的词学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唤醒了个人的心灵律动,享受生命,《花间集》也开拓了新一... 欧阳炯是唐五代著名词人,他的《花间集序》是第一篇论词专著。欧阳炯摆脱俗曲,提出雅化词体的主张,又认为词应重视性情,减少传统诗教理论的束缚。他的词学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唤醒了个人的心灵律动,享受生命,《花间集》也开拓了新一代的歌词体制。欧阳炯存词四十七阕,擅长描写各种悲欢离合的场景,特别是盛大欢乐的场面及城市的繁华景象,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开拓主题,表现出丰富的题材。其词亦呈现多样的风格,他吸收了温庭筠词的浓艳,韦庄词的明艳,从而发展出个人特有的质艳风格,足以突破温、韦的樊篱,显出写实的力度。此外欧阳炯词又多写南国风光,充满清新的气息,洋溢着一片山水清音,别开生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炯 《花间集》 艳词 质艳 诗教
下载PDF
戴望舒诗论与纯诗体系
11
作者 《新文学评论》 2014年第1期118-125,29,共9页
前言戴望舒(1905—1950)论诗的材料不多,主要见于先后两次发表的《诗论零札》。第一次十七条,原称《望舒诗论》,1932年刊于《现代》第二卷第一期①,1933年收入《望舒草》时易名为《诗论零札》②,1937年再收入《望舒诗稿》时删去第四条,... 前言戴望舒(1905—1950)论诗的材料不多,主要见于先后两次发表的《诗论零札》。第一次十七条,原称《望舒诗论》,1932年刊于《现代》第二卷第一期①,1933年收入《望舒草》时易名为《诗论零札》②,1937年再收入《望舒诗稿》时删去第四条,存十六条③。第二次全新改写为七条,亦称《诗论零札》,1944年刊于香港《华侨日报·文艺周刊》④。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仍将前者称为《望舒诗论》,后者则称为《诗论零札》,以示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 日报 年刊 诗论 论诗 诗稿 原称
原文传递
评李辰冬的尹吉甫研究
12
作者 《诗经研究丛刊》 2011年第2期309-332,共24页
一、李辰冬的《诗经》研究在20世纪的《诗经》研究中,李辰冬(1907-1983)教授可以说是备受争议,又备受冷待的学者。他发现了《诗经》的作者尹吉甫(前852年-前775年),坚信《诗经》是一人之作,作于西周末年宣王、幽王的时代,颠覆了传统的观... 一、李辰冬的《诗经》研究在20世纪的《诗经》研究中,李辰冬(1907-1983)教授可以说是备受争议,又备受冷待的学者。他发现了《诗经》的作者尹吉甫(前852年-前775年),坚信《诗经》是一人之作,作于西周末年宣王、幽王的时代,颠覆了传统的观念,震撼了整个学术界,石破天惊,可谓惊世大发现,然而却又令人难以置信,自然也无法令人接受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师范大学 幽王 传统 学术界 诗经 时代
原文传递
《经典释文音义辞典》的编纂原理
13
作者 《励耘语言学刊》 2006年第1期41-62,共22页
音义训诂是古籍注释的一种形式。隋唐经师以注音方式揭示经典字句的读音、词性、语法、意义;有时附带指出经籍文字上的假借、改字、异文、句读;甚至还会辨析经典大义、诸家训解、语言变异、版本源流等种种语言上的和文献上的音义现象... 音义训诂是古籍注释的一种形式。隋唐经师以注音方式揭示经典字句的读音、词性、语法、意义;有时附带指出经籍文字上的假借、改字、异文、句读;甚至还会辨析经典大义、诸家训解、语言变异、版本源流等种种语言上的和文献上的音义现象,包罗万有,内容丰富。《经典释文音义辞典》的编纂原理是以字为单位,按部首编排。每字先列读音,次列经籍例句,逐项说明,解释各音的词性、意义及用法,希望能准确掌握经籍文句的原意及唐代的语法规则。本文暂以丁、丈、三、上、下、不、丐、且、丕、世、丘、蓝十二字为例,说明音义辞典的编纂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音义 辞典 语音 语义 语法
下载PDF
《当代诗坛点将录》述评
14
作者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80-86,共7页
当代诗坛人才辈出,作品多,时间跨度较长,地域分布十分广泛。冯永军《当代诗坛点将录》综论当代诗坛形势,依照传统演义的方式,排分诗坛座次,议论高下,以诗论诗,相对公允,知人论世,间见会心,基本上可以认同。但其点将和排位,仅以大陆甚至... 当代诗坛人才辈出,作品多,时间跨度较长,地域分布十分广泛。冯永军《当代诗坛点将录》综论当代诗坛形势,依照传统演义的方式,排分诗坛座次,议论高下,以诗论诗,相对公允,知人论世,间见会心,基本上可以认同。但其点将和排位,仅以大陆甚至上海诗坛为中心,未能放眼世界,过于狭隘;且采用褒贬互见的态度对号入座,除招揽名流入座之外,甚至连表现欠佳带有恶评的诗人也可以占一席位,结果留下了称号不太好的26个空位,难以安排适当的诗人入座,悬而未决,颇有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永军 《当代诗坛点将录》 述评
下载PDF
梁披云《雪庐诗稿》的三重境界
15
作者 《新文学评论》 2012年第1期149-152,共4页
《雪庐诗稿》①汇辑梁披云于1928至1988年六十年间的诗作,得诗四百余首,感时抚事,直抒胸臆,中外风光,琳琅满目。面对变幻莫测的世局,梁诗充分展现出归侨学人的心路历程,反映了几个不同的年代和侧面。然而,更重要的,是梁诗展现了20世纪... 《雪庐诗稿》①汇辑梁披云于1928至1988年六十年间的诗作,得诗四百余首,感时抚事,直抒胸臆,中外风光,琳琅满目。面对变幻莫测的世局,梁诗充分展现出归侨学人的心路历程,反映了几个不同的年代和侧面。然而,更重要的,是梁诗展现了20世纪中国诗歌充沛、顽强的生命力,迭经'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见证了传统诗词复兴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 学人 归侨 诗作 诗歌 诗稿 传统 世局 汇辑
原文传递
王道原为万国谋——马鹤凌《梦想飞驰吟草》选读
16
作者 《新文学评论》 2018年第1期122-125,共4页
马鹤凌(1920.12.9—2005.11.1),湖南湘潭人,早岁就读于湖南岳云中学,抗战期间参军抗敌。1944年8月20日与秦厚修结婚,育有四女一男,依次为以南、以西、冰如、英九、莉君。1947年5月束装赴台,翌年回乡。1949年端午节率妻女南奔,再赴台湾... 马鹤凌(1920.12.9—2005.11.1),湖南湘潭人,早岁就读于湖南岳云中学,抗战期间参军抗敌。1944年8月20日与秦厚修结婚,育有四女一男,依次为以南、以西、冰如、英九、莉君。1947年5月束装赴台,翌年回乡。1949年端午节率妻女南奔,再赴台湾。10月25日光复节奉命飞返鄂西,除夕日买舟东归,经过夔门、衡阳等地,并托人回乡接母亲马向敦在广州相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毓琇 罗湖桥 马英九
原文传递
张说歌词与盛唐乐章
17
作者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30-37,共8页
《张说之文集》载有《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一首、《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苏摩遮》五首、《破阵乐词》二首、《舞马词》六首、《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合共六调十九首,都是齐言的六言、六言八句、七绝、七律、七言十长... 《张说之文集》载有《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一首、《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苏摩遮》五首、《破阵乐词》二首、《舞马词》六首、《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合共六调十九首,都是齐言的六言、六言八句、七绝、七律、七言十长调等声诗歌词,多记录歌舞实况。除《乐世》一阕乃大曲摘遍,属小曲外,其他《苏摩遮》五遍,《舞马》六遍及三遍,《踏歌》《破阵乐》各二遍,有些还附有《臆岁乐》《圣代声平乐》《四海和平乐》等的和声结构,可以视作完整的大曲歌辞,配合乐舞演出,场面盛大,多达百人以上,且皆属盛唐著名的曲调。这批作品后人或认作词调,或不认作词调,倘依沈佺期《回波乐》、李白《清平调》等以声诗入词之例,那么张说的十九首作品自然可以认作词调,而张说可能更是唐代最早出现的第二位词人。张说词除记录唐代乐曲及歌辞实况外,描述歌舞场面,精彩生动,同时反映公侯生活、帝室风光、民殷物阜、四夷来服,诗家所谓盛唐气象,约略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说 声诗 燕乐 曲子词 著辞
下载PDF
宋金十大曲的审美探索
18
作者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03-110,共8页
元代歌坛从大量乐曲中选出的“宋金十大曲”,有燕南芝庵《唱论》及杨朝英《乐府阳春白雪》两种版本,作品相同,排名稍异。十大曲兼收宋、金作品,以金亡(1234)的时代为限,不选南宋后期作品,偏重北方品味。十大曲可分两类作品,一是苏轼、... 元代歌坛从大量乐曲中选出的“宋金十大曲”,有燕南芝庵《唱论》及杨朝英《乐府阳春白雪》两种版本,作品相同,排名稍异。十大曲兼收宋、金作品,以金亡(1234)的时代为限,不选南宋后期作品,偏重北方品味。十大曲可分两类作品,一是苏轼、晏几道、柳永、辛弃疾、张先之作,皆为宋词名家名作,无可争议。次为司马槱(苏小小)、邓千江、完颜(吴激)、朱淑真、蔡松年之作,多为女性词人及金人作品,有些还是假托及不知名的作者,以唱曲为主,配合杂剧情节,演绎故事,凸显词体的本色,多彩多姿,亦为佳制。本文主要探讨次类作品,并通过宋金十大曲的排名,揭示元代歌坛对宋金词特有的审美触觉,跟现代的阅读选择,自然互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十大曲 排名 杂剧 《唱论》 阳春白雪
下载PDF
太平洋的呼唤
19
作者 《吐鲁番》 2009年第3期34-35,共2页
叶芳《太平洋的呼唤》汇辑多样的文体,包括散文游记、微型小说、新诗摘选、人物访谈、文学活动、附录六项。此外书前《名人作家合照及赠言》还影存了很多名人的函件,例如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市议员谭鸿章先生的贺信,以及罗锦堂、贝聿文... 叶芳《太平洋的呼唤》汇辑多样的文体,包括散文游记、微型小说、新诗摘选、人物访谈、文学活动、附录六项。此外书前《名人作家合照及赠言》还影存了很多名人的函件,例如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市议员谭鸿章先生的贺信,以及罗锦堂、贝聿文、林贝聿嘉、汤恩佳、李明心、痖弦、程乃珊、蒋夷牧等的函件或题词,加上大量与明星、演员、作家、官员合拍的彩照,以及寰宇风情及个人的生活照片,琳琅满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锦堂 电视城 中文名字 太平洋 李金发 程乃珊 微型小说 人物访谈 夏威夷大学
原文传递
当代兰亭雅集
20
作者 钱明锵 +23 位作者 文幸福 杨逸明 郑雪峰 徐儒宗 汪凤岭 王锡 杜琳瑛 高立刚 洪桥 林崇增 季维斋 李文蔚 姚佳 王运洪 邹志方 陈于法 李国林 张润民 沈达夫 祁茗田 林立 徐加松 薄松涛 陈琼 《诗词月刊》 2006年第5期62-65,共4页
当代兰亭雅集同题并序钱明锵夫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兰亭胜概,两擅其先。兰渚山高,葱茏嵂崒;鉴湖水秀,幽碧渊涵。更右军禊序,佳名远布;御碣龟趺,弥足游观。其奈沧桑迭变,星移头换;红羊历劫,碑断园荒。今逢盛世,日月重光。雾开禹句,万物... 当代兰亭雅集同题并序钱明锵夫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兰亭胜概,两擅其先。兰渚山高,葱茏嵂崒;鉴湖水秀,幽碧渊涵。更右军禊序,佳名远布;御碣龟趺,弥足游观。其奈沧桑迭变,星移头换;红羊历劫,碑断园荒。今逢盛世,日月重光。雾开禹句,万物隆昌。乃缮修崇祠,春秋祭享;新构堂庑、俎豆烝尝。绳趋书圣,师承神韵;踵武先贤,重铸辉煌。今岁次乙酉,序届秋辰。天澄其气,日朗其精。肆眺崇阿,寓目高林。金风送爽,玉宇扬清。乃邀同好,雅聚兰亭。祓楔重修,承薪毓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 雅集 水流 曲水 书圣 永和 山阴 修竹 当代 诗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