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BA-15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拆分萘普生甲酯水解反应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娜 +2 位作者 尚雁 赵炜 鲁保旺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6,共6页
利用吸附法将柱状假丝酵母菌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CRL)固定于SBA-15介孔分子筛上,在搅拌槽反应体系中催化拆分外消旋萘普生甲酯的水解反应,获得了光学纯对映体(S)-萘普生,考察了SBA-15性能和酶固定量对初始反应速率、产量、转... 利用吸附法将柱状假丝酵母菌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CRL)固定于SBA-15介孔分子筛上,在搅拌槽反应体系中催化拆分外消旋萘普生甲酯的水解反应,获得了光学纯对映体(S)-萘普生,考察了SBA-15性能和酶固定量对初始反应速率、产量、转化率、对映体过剩(eep)和对映体选择性(E)的影响。结果表明,介孔分子筛SBA-15性能对固定化酶催化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反应产量和转化率随酶固定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固定化酶催化反应220 h的转化率达到45.8%,eep达到100%,E200,初始反应速率和对映体选择性都大大高于自由酶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L脂肪酶 介孔分子筛SBA-15 手性拆分 (S)-萘普生 对映体选择性
原文传递
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加速过渡金属碳/氮化物的开发
2
作者 康城 孙文 +2 位作者 李亚欣 卫粉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设计748种候选金属碳/氮化物(MAX)材料,预测其可合成性及热力学稳定性。方法利用开放量子材料数据库(OQMD)中获得的数据集,采用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预测候选MAX材料的相对形成能并探究其与材料化学性质之... 目的设计748种候选金属碳/氮化物(MAX)材料,预测其可合成性及热力学稳定性。方法利用开放量子材料数据库(OQMD)中获得的数据集,采用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预测候选MAX材料的相对形成能并探究其与材料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2种关于材料组成与结构的特征描述符解释了相对形成能和稳定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所设计的748种MAX候选物中有339个具有较高的合成概率。与氮化物MAX候选物相比,碳化物MAX材料成功合成概率更高。结论该项工作不仅发现了可能合成的MAX化合物,而且为小数据集提供了一种准确有效的机器学习方法,以揭示MAX相的物理与化学描述符和热力学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 稳定性 机器学习 相对形成能
下载PDF
磁化凹凸棒土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窦树梅 杜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08-113,共6页
将磁化后的凹凸棒土用于吸附废水中的Cr(Ⅵ)。研究了吸附剂量、温度、吸附时间和p H值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性凹凸棒土对Cr(Ⅵ)的吸附能力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大而降低。吸附动力学实验证实了Cr(Ⅵ)在凹凸棒土上的吸附服... 将磁化后的凹凸棒土用于吸附废水中的Cr(Ⅵ)。研究了吸附剂量、温度、吸附时间和p H值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性凹凸棒土对Cr(Ⅵ)的吸附能力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大而降低。吸附动力学实验证实了Cr(Ⅵ)在凹凸棒土上的吸附服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而Langmuir模型很好地反映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对热力学参数ΔG,ΔH和ΔS的计算可知,磁性凹凸棒土吸附Cr(Ⅵ)是自发、吸热的物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凹凸棒土 CR^6+ 吸附 动力学
下载PDF
烷基咪唑离子液体对脂肪酶催化酯水解反应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娜 杜伟燕 +2 位作者 赵炜 王寿江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9-780,共12页
考察了1-烷基-3-甲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对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CRL)催化橄榄油水解反应活性的影响,利用电导法确定了磷酸盐缓冲液中Br-,Cl-,[BF4]-系列咪唑离子液体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PF6]-系列咪唑离子液体的溶解度.结果显示,离子液体... 考察了1-烷基-3-甲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对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CRL)催化橄榄油水解反应活性的影响,利用电导法确定了磷酸盐缓冲液中Br-,Cl-,[BF4]-系列咪唑离子液体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PF6]-系列咪唑离子液体的溶解度.结果显示,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规律与离子液体的Kosmotropicity性质无明显关联,但与离子液体在体系中的含量密切相关,在最适离子液体含量时,酶活性达到最高;阳离子[CnMIM]+中的n越大,可促进酶活性的离子液体适宜含量越低;Br-,[BF4]-系列离子液体的浓度超过CMC时则抑制酶活;阴离子对酶活性的最大促进作用顺序为Br->Cl->[BF4]->[PF6]-.离子液体对酶活性的影响随体系pH和温度的不同而改变,在最适离子液体浓度时的最适pH均为7.000.在pH7.000,30℃以及[C8MIM]Br离子液体浓度为47.6mmol/L的最佳条件下,最高相对酶活力和比活力分别达到1734%和54.4U/mg prot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类离子液体 脂肪酶 水解反应 酶活性 临界胶束浓度 Hofmeister效应
下载PDF
介孔材料SBA-15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11-1317,共7页
介孔材料由于其孔道分布有序且孔径均匀等优点而在固定化酶催化领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新型介孔材料SBA-15对脂肪酶固定化的研究进展。总结了SBA-15的孔径大小、形貌及等电点等因素对脂肪酶固定化的影响。归纳了SBA-15上三... 介孔材料由于其孔道分布有序且孔径均匀等优点而在固定化酶催化领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新型介孔材料SBA-15对脂肪酶固定化的研究进展。总结了SBA-15的孔径大小、形貌及等电点等因素对脂肪酶固定化的影响。归纳了SBA-15上三种不同固定化方法的优缺点,并介绍了SBA-15固定化脂肪酶在手性拆分、酯水解、酯合成及转酯化反应等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SBA-15固定化脂肪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15 脂肪酶 固定化 催化活性
下载PDF
恒电位自动滴定法分析脂肪酶水解活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赵炜 李娜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1-355,共5页
利用恒电位自动滴定法分析了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CRL)催化橄榄油水解活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了适宜的酶活性测定条件,对比了传统表面活性剂和咪唑类离子液体对酶活性的影响。37℃时,与酶蛋白浓度呈线性关系的酶活性测定范围为1~... 利用恒电位自动滴定法分析了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CRL)催化橄榄油水解活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了适宜的酶活性测定条件,对比了传统表面活性剂和咪唑类离子液体对酶活性的影响。37℃时,与酶蛋白浓度呈线性关系的酶活性测定范围为1~14 mmol/min;酶蛋白浓度范围为0.01~0.07 g/L;水解反应的米氏常数Km=4.828×10-4mol/L,最大反应速率3.498×10-3mol/min;缓冲液pH值7.2、温度37℃,搅拌速度为1200 r/min;PVA、AOT和卵磷脂对酶活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其浓度有关,最大相对酶活力分别为297%,255%和154%;离子液体对酶活的最大促进效果为[OMIM][Br]>[BMIM][Br]>[EMIM][Br]>[OMIM][BF4]>[BMIM][BF4]>[EMIM][BF4];最大相对酶活力分别可达到1734%,1709%,1579%,1063%,1030%和960%;阴离子种类对酶活性的影响大于阳离子种类的影响;离子液体的烷基链长对酶活性的影响与其浓度密切相关,烷基链越长,其达到最大酶活促进效果的浓度越低。本研究为筛选合适的离子液体种类及浓度提供了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电位滴定 假丝酵母脂肪酶 酶活性 离子液体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微量量热技术测定酶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分析仪器》 CAS 2013年第5期1-5,共5页
酶活性和动力学行为是生物化学和催化化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综述了微量量热技术在酶催化反应中的最新研究和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等温滴定量热和流动微量量热技术,并讨论了微量量热技术在计算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 等温滴定量热 流动微量量热 酶催化反应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利用乳液酶膜反应器拆分萘普生甲酯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尚雁 李娜 +3 位作者 傅博诣 傅强 方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4,76,共6页
利用乳液酶膜反应器进行外消旋萘普生甲酯的水解反应,以制备光学纯对映体(S)-萘普生,反应同时从膜透过侧收集产物,实现反应分离一体化。实验研究了固定酶前后膜传质阻力和反应过程的水相跨膜通量,考察了透过侧的产物浓度、反应器的转化... 利用乳液酶膜反应器进行外消旋萘普生甲酯的水解反应,以制备光学纯对映体(S)-萘普生,反应同时从膜透过侧收集产物,实现反应分离一体化。实验研究了固定酶前后膜传质阻力和反应过程的水相跨膜通量,考察了透过侧的产物浓度、反应器的转化率、产量和对映体选择性。结果表明:固定化酶引起的传质阻力远大于膜本身的阻力;透过侧的产物浓度与水相渗透通量密切相关,通量较低时,产物浓度较高;固定化酶的初始反应速率为3.660μmol/(h.g),为自由酶的20倍以上,固定化酶的对映体过剩值为99%—100%,远高于自由酶的选择性,表明该反应体系为脂肪酶催化拆分反应提供了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脂肪酶 乳液酶膜反应器 预混合式膜乳化法 手性拆分 (S)-萘普生
下载PDF
有机改性凹凸棒土/水基聚氨酯复合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杜娟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17,共6页
以凹凸棒土、聚四氢呋喃二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有机凹凸棒土/水基聚氨酯(OATP/WPU)复合乳液。OATP的透射电镜(TEM)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成功制备了季铵盐改性的凹凸棒土(ATP)纳米材料,ATP被... 以凹凸棒土、聚四氢呋喃二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有机凹凸棒土/水基聚氨酯(OATP/WPU)复合乳液。OATP的透射电镜(TEM)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成功制备了季铵盐改性的凹凸棒土(ATP)纳米材料,ATP被有机化;复合材料的FTIR、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制备出了OATP/WPU复合乳液;热重(TG)分析表明,OATP增加了WPU的耐热性;力学性能测试数据表明,OATP质量分数为0.5%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水基聚氨酯 水基纳米复合乳液
下载PDF
光和TiO_2对酒石酸还原Cr(Ⅵ)的催化作用研究
10
作者 龚慧 +1 位作者 国静 兰叶青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18,42,共5页
研究了避光、可见光照及紫外光照条件和TiO2对酒石酸还原Cr(Ⅵ)的催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避光条件下,酒石酸对Cr(Ⅵ)的还原作用很微弱,外加TiO2对该反应也仅有微小变化。TiO2对酒石酸还原Cr(Ⅵ)的催化作用只有在光照下才能... 研究了避光、可见光照及紫外光照条件和TiO2对酒石酸还原Cr(Ⅵ)的催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避光条件下,酒石酸对Cr(Ⅵ)的还原作用很微弱,外加TiO2对该反应也仅有微小变化。TiO2对酒石酸还原Cr(Ⅵ)的催化作用只有在光照下才能产生。紫外光照下,仅酒石酸存在时,150min后Cr(Ⅵ)即被反应完全,外加TiO2催化7min后Cr(Ⅵ)即被反应完全。(2)光照能诱导并加速酒石酸还原Cr(Ⅵ)的光催化作用,紫外光照下的光催化还原反应速率远快于可见光照。(3)pH对TiO2光催化酒石酸还原Cr(Ⅵ)的反应速率有明显的影响,pH越小,光催化还原反应速率越快。(4)酒石酸初始浓度的增大有利于Cr(Ⅵ)光催化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 光催化还原 Cr(Ⅵ) TIO2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化学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及应用
11
作者 窦树梅 《进展》 2022年第19期95-97,共3页
本文分析了化学工程专业实验及实践教学的特征及目的,指出现阶段化学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各个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情况讨论了建设化学工程专业实施虚拟仿真实验的必要性,最后结合“新工科”背景,介绍... 本文分析了化学工程专业实验及实践教学的特征及目的,指出现阶段化学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各个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情况讨论了建设化学工程专业实施虚拟仿真实验的必要性,最后结合“新工科”背景,介绍了我院化学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并提出关于地方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的几点改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新工科 化学工程专业
下载PDF
介孔分子筛SBA-15/水基聚氨酯复合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12
作者 杜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8-152,160,共6页
以介孔分子筛SBA-15、聚己二酸己二醇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介孔分子筛/水基聚氨酯(SBA-15/WPU)复合乳液。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对SBA-15及SBA-15/WPU复合乳液进行表征,并对... 以介孔分子筛SBA-15、聚己二酸己二醇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羟甲基丙酸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介孔分子筛/水基聚氨酯(SBA-15/WPU)复合乳液。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对SBA-15及SBA-15/WPU复合乳液进行表征,并对乳液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及耐水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SBA-15均匀分散在WPU基体中,充当物理交联点,与氨酯键形成氢键或化学键,使聚氨酯体系交联度增大,相分离程度增加,且WPU在SBA-15孔道中发生聚合反应。热性能分析表明,当热失重率为50%时,0. 2%SBA-15/WPU的失重温度比WPU高26. 7℃,表明SBA-15可提高WPU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水性测试数据表明,SBA-15质量分数为0. 2%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水性最佳。SBA-15/WPU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是纯WPU的1. 91倍和0. 7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 水基聚氨酯 水基纳米复合乳液
下载PDF
2020年广东省中学生游泳锦标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前三名运动员技术分析
13
作者 《体育视野》 2021年第17期64-66,共3页
文章采用现场拍摄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广东省中学生游泳锦标赛中男子100m自由泳前三名运动员的出发、转身、途中游、冲刺四个阶段的关键技术,并针对运动员在各阶段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文章采用现场拍摄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广东省中学生游泳锦标赛中男子100m自由泳前三名运动员的出发、转身、途中游、冲刺四个阶段的关键技术,并针对运动员在各阶段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教练员安排和改进下一步的训练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自由泳 技术分析 运动学指标
原文传递
多模态超声及术前BRAF基因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昕莹 薛杰 +3 位作者 王国运 武志慧 曹小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96-1701,共6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多模态超声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及术前BRAF V600E基因检测,探讨PTM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高危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多模态超声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及术前BRAF V600E基因检测,探讨PTM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高危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毓璜顶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6例PTMC患者(114个病灶),术前均行常规超声、CEUS、SWE检查及BRAF V600E基因检测。根据术后病理分为颈部淋巴结未转移组和转移组,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PTMC患者CLNM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病灶内钙化类型、病灶增强水平、峰值强度(PI)及弹性模量平均值(Eavg)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基因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患者、病灶内微钙化、超声造影呈等或高增强,CLNM风险更高(P<0.05),三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2.3%)及准确度(73.9%)均高于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微钙化、CEUS呈等或高增强可以独立预测CLNM,而术前BRAF基因突变结果并不能作为预测CLNM的危险因素。基于临床资料和多模态超声特征联合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在术前评估PTMC患者CLNM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预测效能,能为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超声 多模态 BRAF V600E基因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非手术治疗假性动脉瘤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王国运 +4 位作者 武志慧 刘核秀 毕梦露 曲妮娜 曹小丽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非手术治疗假性动脉瘤(PSA)的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超声引导下假性动脉瘤压迫(UGCR)治疗的PSA患者98例,根据治疗是否成功分为UGCR成功组和UGCR失败组,其中UGCR失败组改行超声引导注射凝血酶(UGTI...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非手术治疗假性动脉瘤(PSA)的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超声引导下假性动脉瘤压迫(UGCR)治疗的PSA患者98例,根据治疗是否成功分为UGCR成功组和UGCR失败组,其中UGCR失败组改行超声引导注射凝血酶(UGTI)治疗,根据治疗次数分为UGTI一次治疗成功组和UGTI多次治疗成功组。比较UGCR成功组与UGCR失败组、UGTI一次治疗成功组与UGTI多次治疗成功组一般资料,以及瘤体体积、瘤颈流速及动脉穿刺至治疗时间等超声资料的差异。分析UGCR、UGTI一次治疗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98例PSA患者中,UGCR成功组47例,UGCR失败组51例;UGCR失败组中,UGTI一次治疗成功组43例,UGTI多次治疗成功组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UGCR成功组瘤体体积、瘤颈流速及动脉穿刺至治疗时间均小于UGCR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瘤颈流速和动脉穿刺至治疗时间均为UGCR一次治疗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15、1.378,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UGTI一次治疗成功组瘤颈流速和动脉穿刺至治疗时间均小于UGTI多次治疗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瘤颈流速为UGTI一次治疗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14,P<0.05)。结论 瘤颈流速和动脉穿刺至治疗时间均为UGCR治疗PSA一次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瘤颈流速为UGTI治疗PSA一次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关注瘤颈流速及动脉穿刺至治疗时间有助于提高PSA非手术治疗的一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假性动脉瘤 介入 凝血酶
下载PDF
低频低强度超声辐照微泡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 231/DOX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16
作者 武志慧 曲妮娜 +4 位作者 王国运 毕梦露 刘核秀 曹小丽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441-447,共7页
目的探讨低频低强度超声辐照微泡(LILFU-MB)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DOX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筛选LILFU-MB最佳非毒性辐照时间,计算细胞存活率;将MDA-MB-231/DOX细胞分为LILFU-MB辐照组和非LILFU-MB辐照组,绘制药物抑制拟合曲线图... 目的探讨低频低强度超声辐照微泡(LILFU-MB)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DOX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筛选LILFU-MB最佳非毒性辐照时间,计算细胞存活率;将MDA-MB-231/DOX细胞分为LILFU-MB辐照组和非LILFU-MB辐照组,绘制药物抑制拟合曲线图获得两组药物的半抑制浓度(IC_(50)),并筛选阿霉素最佳剂量。根据不同处理方式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阿霉素组、LILFU-MB组、LILFU-MB+阿霉素组,观察细胞增殖活性,并计算细胞迁移率。使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记录细胞核荧光强度及细胞核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细胞蛋白表达情况。结果LILFU-MB最佳非毒性辐照时间为30 s,该条件下细胞存活率为(92.33±2.58)%,故后续实验中LILFU-MB辐照时间均采用此条件。LILFU-MB辐照组中阿霉素对耐药细胞的IC_(50)低于非LILFU-MB辐照组(7.51μmol/Lvs.35.40μmol/L),后续实验采用35.40μmol/L为阿霉素最佳剂量。阿霉素组和LILFU-MB+阿霉素组细胞增殖活性均受到明显抑制,增殖速度减慢,其中LILFU-MB+阿霉素组抑制效果最明显。对照组、阿霉素组、LILFU-MB组、LILFU-MB+阿霉素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56.79±1.11)%、(51.34±4.66)%、(46.09±9.42)%、(22.01±6.02)%,其中LILFU-MB+阿霉素组细胞迁移率低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LILFU-MB+阿霉素组中大部分细胞核明显皱缩和碎裂,胞核蓝染高亮,染色质呈浓缩和边缘化,表现出较强的细胞凋亡核型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阿霉素组、LILFU-MB组、LILFU-MB+阿霉素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30±0.66)%、(22.68±2.85)%、(20.60±3.72)%、(31.84±2.87)%,其中LILFU-MB+阿霉素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ILFU-MB+阿霉素组P-gp、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Cyt-c、Cl-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照 低频 低强度 微泡 三阴性乳腺癌 多药耐药性 阿霉素
下载PDF
心血管介入术后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王国运 +4 位作者 武志慧 毕梦露 刘核秀 曲妮娜 曹小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6-650,共5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医源性假性动脉瘤(PSA)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后发生PSA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纳入192例无PSA患者,以病例对照1∶4配对,配对条件为年龄... 目的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医源性假性动脉瘤(PSA)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手术后发生PSA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纳入192例无PSA患者,以病例对照1∶4配对,配对条件为年龄、穿刺部位。对患者基本资料、血液学检查、介入手术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BMI(OR=1.324,95%CI=1.097~1.598,P=0.003)、吸烟史(OR=4.477,95%CI=1.599~12.536,P=0.004)、使用抗血小板药(OR=4.861,95%CI=1.018~23.214,P=0.047)、抗血小板和抗凝药联合(OR=26.994,95%CI=2.353~309.686,P=0.008)、介入手术操作者为主治医师(OR=5.817,95%CI=1.139~29.717,P=0.034)、低血红蛋白(OR=0.946,95%CI=0.922~0.971,P<0.01)、D-二聚体增高(OR=2.407,95%CI=1.367~4.239,P=0.002)、介入手术时间长(OR=1.019,95%CI=1.005~1.033,P=0.009)、鞘管>6 F(OR=4.368,95%CI=1.196~15.947,P=0.026)为心血管介入术后PS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BMI、吸烟史、使用抗血小板药、抗血小板和抗凝药联合、介入手术操作者为主治医师、低血红蛋白、D-二聚体增高、介入手术时间长、鞘管>6 F为心血管介入术后PSA发生的高危因素,可为PSA早期预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医源性 心血管介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临床超声及BRAF基因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昕莹 薛杰 +3 位作者 武志慧 王国运 曹小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5期77-79,共3页
目的:基于临床、超声及BRAF V600E基因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5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经手术病... 目的:基于临床、超声及BRAF V600E基因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5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TMC且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305例PTMC患者(共351个原发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灶超声特征及BRAF基因结果,探讨与CLNM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原发灶部位、多灶性、血流、微钙化、被膜侵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RAF基因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原发灶部位、血流与多灶性是PTMC患者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原发灶位于峡部是预测CLNM的重要特征(OR=2.532,95%CI:1.033~6.207)。结论:患者年龄<43.5岁,原发灶位于峡部、多发、结节内有血流是PTMC患者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超声 BRAF V600E基因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研究
19
作者 李思瑶 薛杰 +3 位作者 王国运 武志慧 曹小丽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4期6585-6593,共9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且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103例。根据颈部中央区淋巴结病理结果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甲状...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且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103例。根据颈部中央区淋巴结病理结果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多模态超声图像特征与CLNM之间的关系,并绘制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多灶性、微钙化、被膜侵犯及等–高增强是预测CLMN的危险因素(P < 0.05)。五者联合的诊断模型预测效能优于各因素单独预测(P < 0.05)。结论:男性、多灶性、微钙化、被膜侵犯及等–高增强是PTC患者CLNM的危险因素,五者联合时诊断效能较好,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多模态超声 淋巴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