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几个古文词语意义小议
- 1
-
-
作者
黄其襄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朝阳师专学报》
1985年第3期31-35,共5页
-
文摘
聚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但“聚”有两种解释:一为聚集百姓①,一为聚集粮食②。《说文解字》:“聚,会也,从众取声。”段玉裁注:“聚以人言。”这个词的本义是聚集人。第一种解释本此,聚”也可以指聚集别的东西。
-
关键词
词语意义
古文
郑伯克段于鄢
《说文解字》
聚集
段玉裁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动词、介词前"所"的作用及词性新探
- 2
-
-
作者
黄其襄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朝阳师专学报》
1985年第4期41-45,共5页
-
文摘
古汉语的“所”字经常放在动词、介词前(如“富,人之所欲也”、“此其所以败也”的“所”字),构成“所十动”、“所十介”格式。对这个“所”字的作用、词性,目前盛行两说:一说认为这个‘所’字有指代作用,称之为"特殊指示代词(或“特别指示代词”、“辅助性代词”)等.
-
关键词
动词
词性
介词
“所”字
指示代词
古汉语
指代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有以……”、“无以……”句式刍议
- 3
-
-
作者
黄其襄
-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5-137,共3页
-
文摘
这里谈的“有以……”、“无以……”是两个相对的固定句式(如“史记·鸿门宴》中的“项王未事以应”和《列子·汤问·愚公移山》的“河曲智叟亡(无)以应”)。这两种句式,古代汉语用得较广泛,但对“有以”、“无以”的训释各家不一,而且都有可商榷之处。本文谈谈个人看法,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
关键词
固定句式
愚公移山
鸿门宴
个人
-
分类号
C931.46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中学文言文"者"字简析
- 4
-
-
作者
黄其襄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朝阳师专学报》
1983年第3期59-62,共4页
-
文摘
目前中学语文的文言文中出现的“者”字近五百次,用得很频繁,用法又较多,本文试把这些“者”字加以归纳、简析。这近五百个“者”字大多数用作特别的指示代词;其次是用作语气词;少数用作助词。不管用作哪一种词,它们的用法、作用都有规律可寻。下面分别论述。
-
关键词
中学文言文
“者”字
中学语文
指示代词
语气词
用法
归纳
-
分类号
G40-05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略论“有以……”、无以……”
- 5
-
-
作者
黄其襄
-
出处
《唐都学刊》
1989年第1期98-99,81,共3页
-
文摘
这里谈的“有以……”、““无以……”,是指“有以”、“无以”的后面是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两个相对的固定格式(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未有以应”。和《列子·汤问》“智叟亡(无)以应”两例中的“有以”、“无以”。)这两种格式古汉语用得较广泛,而各家的训释很不一致,且都有可商之处。本文在吸取认为各家可贵之处的基础上谈个人看法,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
关键词
动词性词组
固定格式
智叟
公孙侨
昭公
缩酒
梁惠王
适音
古古
吕氏春秋
-
分类号
C0
[社会学]
-
-
题名中学文言文"焉"字例析
- 6
-
-
作者
黄其襄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朝阳师专学报》
1984年第1期56-59,共4页
-
文摘
中学文言文中"焉"字只六十多个,但它的用法仍很复杂,有的还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试把这些"焉"字加以归类简析,谈谈个人的看法。
-
关键词
中学文言文
例析
归类
-
分类号
G40-05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左传》语气词"其"字及其它
- 7
-
-
作者
黄其襄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朝阳师专学报》
1991年第2期52-57,共6页
-
文摘
《左传》语气词“其”字,在先秦古籍中用得最多,也最有代表性。本文试图通过这众多的语气词“其”字比较全面地分析、探讨其用法、特点;并从而研讨某些居句子首位的“其”字的词性、作用。
-
关键词
《左传》
语气词
“其”字
先秦古籍
句子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几类“者”字新探
- 8
-
-
作者
黄其襄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朝阳师专学报》
1982年第1期13-16,共4页
-
文摘
“者”字是古代汉语常见的虚词之一,《说文解字》说它是“别事词也”(与今言指示代词近),解说了它的基本用法。
-
关键词
“者”字
《说文解字》
古代汉语
指示代词
基本用法
-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中学文言文的动词、介词"以"简析
- 9
-
-
作者
黄其襄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朝阳师专学报》
1983年第1期38-42,共5页
-
文摘
目前中学语文统编教材古代诗文七十一篇(不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其中动词、介词“以”(包括用“以”作为词素的双音词“以为”;不包括“所以”的“以”)共使用近三百次,用得比较频繁;而动词“以”与介词“以”的关系又比较密切,本文试把这些动词、介词“以”加以归类、简析。
-
关键词
中动词
中学文言文
介词
古代白话小说
“以”
古代诗文
统编教材
中学语文
-
分类号
G40-05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中学文言文"其"字简析
- 10
-
-
作者
黄其襄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朝阳师专学报》
1985年第1期69-73,共5页
-
文摘
现行中学语文的文言文“其”字很多,近五百个,用法也比较复杂。本文试把这些“其”字的用法加以归纳、简析。这近五百个"其"字,绝大多数用作代词,其次是副词,还有的作词缀、音节助词、词头和助词。
-
关键词
中学文言文
“其”字
音节助词
中学语文
用法
归纳
代词
-
分类号
G40-05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太白阴经·兵形》试标点译注
- 11
-
-
作者
黄其襄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朝阳师专学报》
1992年第2期55-57,共3页
-
文摘
【原文】经曰:夫兵之兴也,有形有神。旗帜金革,依于形;智谋计事,依于神。战胜、攻地,形之事,而用在神②;虚实变化,神之功而用在形③。形粗而神细。形无物而不鉴④,神无物而不察⑤。形诳而惑事其外⑥,神密而圆事其内⑦。
-
关键词
译注
标点
原文
-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