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民生新闻文本的传播叙事化探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淑梅 儒敏 张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电视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受到了业界和学界前所未有的关注,相比传统新闻,电视民生新闻在"叙事素材的市井原生性"、"叙事文本的传播多样性"、"叙事立场的民生大众性","叙事传播过程的丰富具体性"... 电视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受到了业界和学界前所未有的关注,相比传统新闻,电视民生新闻在"叙事素材的市井原生性"、"叙事文本的传播多样性"、"叙事立场的民生大众性","叙事传播过程的丰富具体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传播叙事优势。本文引入叙事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对电视民生新闻文本传播叙事进行探讨,以期不断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质和品位,进一步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为电视新闻传播叙事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对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实践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新闻 文本 传播 叙事化
下载PDF
基于拉斯韦尔“5W模式”的微信传播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淑梅 儒敏 李淑云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6期162-164,共3页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类传播环境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中以"人人都有麦克风,每部手机都是新闻台"为特色的微博和微信等微媒体独树一帜,在信息传播中,其速度之...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类传播环境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中以"人人都有麦克风,每部手机都是新闻台"为特色的微博和微信等微媒体独树一帜,在信息传播中,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本文从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角度来探究微信传播,结合传播实际对微信传播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及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引起人们对微信传播的高度关注,不断探究微信传播的特征、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发挥其传播优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W模式” 微信 传播
下载PDF
赫哲族的口头文学——伊玛堪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秀华 儒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4期58-59,共2页
伊玛堪是说唱文学时代传承下来的一部口头史料 ,它有利于我们了解赫哲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性格 。
关键词 伊玛堪 口头文学 口语化 生活化 重音韵 赫哲族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梁红 儒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93-195,共3页
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应该重视对古代文学传统课程改革,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现状、阐释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性,并拟从课程理论、培养创新型人才、尝试MOOC化教学等三方面探讨改革举措。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改革 课程理论 MOOC教学
下载PDF
从沈、翁对王士祯的批评看清前中期诗学思想的发展演变 被引量:1
5
作者 儒敏 韩再峰 舒云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07-109,共3页
清代中期的沈德潜对王士祯所选《唐贤三昧集》表示了不满,翁方纲则对王氏的"神韵"说狂傲地进行了批评,这看似平常的文坛小事却反映了清代前中期诗歌的发展走向和诗学思想的发展变化。清代前中期的诗歌从王士祯开始是由宗宋而... 清代中期的沈德潜对王士祯所选《唐贤三昧集》表示了不满,翁方纲则对王氏的"神韵"说狂傲地进行了批评,这看似平常的文坛小事却反映了清代前中期诗歌的发展走向和诗学思想的发展变化。清代前中期的诗歌从王士祯开始是由宗宋而宗唐,再由宗唐而宗宋;诗学思想上是由"神韵"说而"格调"说,再由"格调"说而"肌理"说。诗歌风格上是由实入虚,再由虚到实。而诗歌上的这些变化都是由当时各个阶段的政治或文化政策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祯 沈德潜 翁方纲 宗唐 宗宋
下载PDF
《左传》士人形象的道德评判 被引量:1
6
作者 儒敏 韩再峰 宋国庆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4期67-69,共3页
本文就《左传》中的士人形象,站在儒家伦理道德的角度,从仁、信、忠、敏四个层面进行分析,探讨了春秋士人的君子风范与道德品格。
关键词 《左传》 士人形象 道德评判
下载PDF
陆游《书愤》诗新探──兼谈陆游爱国诗歌的抒情特色 被引量:1
7
作者 儒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年第3期16-18,共3页
《书愤》一诗,抒发了强烈的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对统治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愤慨之情以及渴望收复失地,洗雪国耻的爱国激情。陆游的爱国诗的抒情特色表现为风格独特、高度概括、意象鲜明、笔法多样、含蓄凝重,感情大幅度地动荡跳跃。
关键词 陆游 壮志难酬 悲愤 抒情特色
下载PDF
赫哲人的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秀华 儒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2期60-61,共2页
宗教作为古人的世界观 ,往往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总汇。它的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支配着人们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本文试以此为切入点走近赫哲人 。
关键词 赫哲族 萨满教 生活习俗
下载PDF
电视节目叙事的文学性植入与文学精神的消解 被引量:1
9
作者 姜媛 崔秀兰 儒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5期177-179,共3页
视觉文化时代,电视节目成为最具大众性的叙事文本。"文学性"植入使电视节目叙事更具吸引力。对事件的情节化处理、对视角的多种转换、对悬念的适度设置,电视节目叙事全面运用文学叙事策略,从而挤占了传统叙事文学的存在与发... 视觉文化时代,电视节目成为最具大众性的叙事文本。"文学性"植入使电视节目叙事更具吸引力。对事件的情节化处理、对视角的多种转换、对悬念的适度设置,电视节目叙事全面运用文学叙事策略,从而挤占了传统叙事文学的存在与发展空间;同时电视节目叙事又用叙事视角的大众化、叙事结构的平面化、叙事内容的世俗化消解了文学精神。而所有这些都是"文学性泛化"的一个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 叙事 文学性 文学精神
下载PDF
《桃花扇》文人形象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再峰 儒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3期66-67,共2页
《桃花扇》传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而对兴亡之感深有体悟者当属文人群体。本文通过《桃花扇》文人形象的分析,探讨作者孔尚任的"救末世"意识的悲剧色彩以及春秋笔法在文人形象塑造上的运用。
关键词 《桃花扇》 文人形象 悲剧色彩
下载PDF
赫哲族萨满教信仰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崇拜神话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秀华 儒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1期93-94,共2页
萨满教在赫哲族早期社会生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对社会生产、生活、文学等产生显著影响 ,渗透物质与精神的各个层面 ,对神话创作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通过研究赫哲族萨满教信仰的形成 ,探讨其对自然崇拜神话的影响。
关键词 赫哲族 萨满教信仰 自然崇拜神话
下载PDF
诠释《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的萨满文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秀莲 儒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5期81-83,共3页
主要根据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中所载的19个赫哲故事,进行梳理和研究。它们虽不能为信史,但却为研究赫哲族萨满教及民俗等方面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史料,还可以帮助我们诠释赫哲族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往人们对这些传说只注... 主要根据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中所载的19个赫哲故事,进行梳理和研究。它们虽不能为信史,但却为研究赫哲族萨满教及民俗等方面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史料,还可以帮助我们诠释赫哲族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往人们对这些传说只注意研究其文学性,却忽略了它与萨满教的密切联系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哲族 传说 萨满文化
下载PDF
赫哲族民间故事的形象塑造及其美学追求
13
作者 李秀华 儒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2期81-82,共2页
赫哲族民间故事中的形象塑造具有个体形象鲜明化和单一化和与群体形象的丰富化和类型化的特点 ,在对比对立中表现对生活的鲜明态度和审美评价 ,表达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
关键词 赫哲族民间故事 单一性 鲜明化 丰富化 类型化 对比
下载PDF
论春秋战国的战争观念
14
作者 韩再峰 儒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6期54-55,共2页
从春秋到战国,战争观念经历了由尚文到尚武的转变,尚文的文化背景是礼将崩而未崩,乐已坏而尚存;尚武的文化背景是贵族文化的断裂与转型,它的历史背景是从争霸战争到兼并战争。
关键词 春秋战国 战争观念 礼崩乐坏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塑造与民间关帝信仰之心理接受探析
15
作者 舒耘华 儒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2期98-99,共2页
在民间,关帝信仰由来已久,《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关羽形象进一步增强了民间对关帝信仰的心理接受。本文从两个方面来叙述:《三国演义》中关羽的重义品格增强了百姓的英雄崇拜心理;《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性格弱点符合民众正反同体的心理... 在民间,关帝信仰由来已久,《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关羽形象进一步增强了民间对关帝信仰的心理接受。本文从两个方面来叙述:《三国演义》中关羽的重义品格增强了百姓的英雄崇拜心理;《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性格弱点符合民众正反同体的心理。因此,当三国演义广泛流传后,更扩展了社会上的关羽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关帝信仰 心理接受
下载PDF
《左传》的战争叙事策略
16
作者 韩再峰 儒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2期62-64,共3页
《左传》的叙事成就古今学者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本文从叙事学理论出发,选取情节、视角、人物等角度,探讨《左传》的战争叙事策略,探讨叙事策略所蕴含的道德评判倾向。
关键词 《左传》 战争 叙事
下载PDF
建安文学的历史地位
17
作者 儒敏 孙晓溪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年第3期154-155,共2页
建安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是一个特术发展与政治秩序的变化带来深刻的影响。总的来看,建安文学开创了魏晋时期人的觉醒与自觉,尤其是从文学活动及文学观念的形成上,建安文学的价值理念,以及深层次的文学创作实践,更是其特定时代下推... 建安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是一个特术发展与政治秩序的变化带来深刻的影响。总的来看,建安文学开创了魏晋时期人的觉醒与自觉,尤其是从文学活动及文学观念的形成上,建安文学的价值理念,以及深层次的文学创作实践,更是其特定时代下推进社会理性与自然理性全面自觉的高度统一,彰显了中国古代文人以理论形态为主的品评文学的建构实践,有力的促进了古代文学活动迈向健康发展的历史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文学 文学创作 文学活动 文学观念 价值探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