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1
作者 陈泽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比较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替普酶溶栓组(A组)40例与尿激酶溶栓组(B组)40例,分别给予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2组胸痛缓解率、冠脉再通成功率、住院期间心脏终... 目的比较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替普酶溶栓组(A组)40例与尿激酶溶栓组(B组)40例,分别给予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2组胸痛缓解率、冠脉再通成功率、住院期间心脏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及合并出血发生率。结果 A组胸痛缓解率、冠脉再通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总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2组心绞痛、再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较尿激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尿激酶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4
2
作者 王圣 +4 位作者 李斌 王卫 刘时武 张力立 帅付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867-387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CI治疗的22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存在心血管不良事件者组成A组,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者组成B组。记录其...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CI治疗的22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存在心血管不良事件者组成A组,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者组成B组。记录其术后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229例患者中,13.54%患者在PCI术后发生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3例(9.68%),死亡11例(35.48%),脑血管意外事件3例(9.68%),急性心肌梗死+死亡6例(19.35%),脑血管意外事件+死亡1例(3.23%),急性心肌梗死+紧急PCI+死亡7例(22.58%);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吸烟、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高血压史、PCI治疗史、高血脂病史、脑血管疾病史、周围血管疾病史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史、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史占比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血红蛋白(HGB)、术后血细胞比容(HC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左主干病变、C型病变与植入支架数≥3枚占比均明显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病史、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史、左主干病变、C型病变与植入支架数≥3枚为影响PCI术后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史、肾功能不全、植入支架数≥3枚等均为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院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采取对应干预措施,以减少预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血浆sST2、cTnI、hs- CRP、NT- pro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2
3
作者 陈泽江 +3 位作者 曾敏 张腊喜 李昭祺 龙吴坚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843-847,共5页
目的:初步研究血浆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心肌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 目的:初步研究血浆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心肌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28例首次发病的AMI患者为试验组,同时选择12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sST2、cTnI、hs-CRP、NT-proBNP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随访AMI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MACE的发生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血浆sST2、cTnI、hs-CRP、NT-proBNP水平预测患者MACE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浆sST2、cTnI、hs-CRP、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发生MACE者血浆sST2、cTnI、hs-CRP、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者(P<0.05)。ROC显示,血浆sST2、cTnI、hs-CRP、NT-proBNP水平均能预测患者MACE的发生,AUC分别为0.8732、0.691 6、0.817 4、0.742 5;sST2的AUC明显高于其他指标(均P<0.05),表明sST2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血浆sST2、cTnI、hs-CRP、NT-proBNP水平对评估AMI患者MACE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中sST2对患者6个月MACE的发生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心肌肌钙蛋白I 高敏-C反应蛋白 N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31
4
作者 李利华 吴新华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8期2724-2726,共3页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一氧化氮生成减少是内皮功能损伤的主要标志。C反应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炎性标志物,可通过各种机制损伤血管内皮,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深入细致地研究C反应蛋白等...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一氧化氮生成减少是内皮功能损伤的主要标志。C反应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炎性标志物,可通过各种机制损伤血管内皮,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深入细致地研究C反应蛋白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机制将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氮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血栓事件相关危险因素及转归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圣 孙翠芳 +6 位作者 吴钟伟 王裕岱 卢思稼 董小莉 帅付杰 李斌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913-919,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血栓事件(IPTE)的发生率、临床病变及相关危险因素等特点。探讨IPTE对于心脏结构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海南省人...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血栓事件(IPTE)的发生率、临床病变及相关危险因素等特点。探讨IPTE对于心脏结构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连续收治的确诊为AMI并在住院期间接受PCI术的8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08例,平均年龄61.05±11.96岁;女128例,平均年龄68.18±10.42岁。将PCI术中出现血栓事件的患者入选IPTE组,未出现血栓事件的患者入选NIPTE组。所有入选患者行PCI术前送检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指标。依据GRACE评分、CURSADE评分、SYNTAX积分及血栓负荷积分等进行危险分层,并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出现IPTE 166例(19.86%),未出现IPTE 670例。IPTE组与NIPTE组SYNTAX积分无显著差异,但血栓负荷积分显著高于NIPTE组(1. 11±0. 78比0.57±0.70,P〈0.001)。IPTE组患者入院时首次CK-MB(127.20±138.36 U/L比89.67±139.25 U/L,P〈0.01)、首次TNT(2.30±3.04μg/L比1.81±2.59μg/L,P〈0.05)、hs-CRP(28.90±43.97 mg/L比22.96±30.92 mg/L,P〈0.05)、白细胞数(11.50±3.94 109/L比10.43±3.63 109/L,P=0.001)及Hcy(17. 26±15. 28μmol/L比14. 41±8. 33μmol/L,P 〈0.05)显著高于NIPTE组。IPTE组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较高(30.1%比22.2%,P〈0.05),两组死亡、再梗死、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等事件无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39,95%CI为1.017~1.062,P〈0.001)、血糖(OR=1.107,95%CI为1.023~1.197,P〈0.05)、FIB降低(OR=0.758,95%CI为0.644~0.893,P〈0.05)、TT缩短(OR=0.994,95%CI为0.990~0.998,P〈0.01)、Hcy(OR=1.033,95%CI为1.010~1.058,P〈0.01)、RBC(OR=2.078,95%CI为1.357~3.183,P〈0.01)、TNT(OR=1.144,95%CI为1.048~1.249,P〈0.01)以及血栓负荷积分(OR=2.773,95%CI为2.067~3.719,P〈0.001)是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术中血栓事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梁周 田佳 +2 位作者 陈耿仟 叶迎民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9期2249-2252,共4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5例)和治疗组(75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去乙... 目的探究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5例)和治疗组(75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0.4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 m L中,10 min内滴注完毕,然后每2小时静脉滴注一次,直至患者急性左心衰症状完全缓解;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推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1.5μg/kg负荷剂量,然后采用微量泵以0.01μg/(kg·min)持续泵入。两组患者均治疗48 h。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心室率、左心衰缓解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7%、94.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心室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收缩压、心室率和左心衰缓解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Hcy和NT-pro BNP血清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s-CRP、Hcy和NT-pro BNP血清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急性左心衰 收缩压 心室率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持续高尿酸血症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新华 +2 位作者 李利华 赖敏 杨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高尿酸血症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20只,持续12d给予氧嗪酸钾(750mg·kg-1.d-1)灌胃,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分次在灌胃前以及第4、8和12天通过大鼠眼球后静脉丛取血,测定血尿酸和一氧化氮水平。... 目的探讨持续高尿酸血症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20只,持续12d给予氧嗪酸钾(750mg·kg-1.d-1)灌胃,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分次在灌胃前以及第4、8和12天通过大鼠眼球后静脉丛取血,测定血尿酸和一氧化氮水平。第12天取血后处死大鼠并留取腹主动脉和肾脏标本行HE染色观察尿酸盐沉积。测量值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灌胃第4天大鼠血尿酸升高,与基线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天,大鼠血尿酸较第4天下降,但仍比基线血尿酸的均值高。第12天血尿酸水平又上升,与基线血尿酸水平比较明显升高(P<0.05)。与基线水平比较,灌胃第4、8天一氧化氮水平呈下降趋势,第12天一氧化氮水平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主动脉和肾脏标本均未见尿酸盐沉积。结论高尿酸血症呈时间依赖性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尿酸 一氧化氮 内皮 血管 大鼠 Sprague-Dawley
原文传递
IL-6、Cys-C、Hcy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泽江 张腊喜 +1 位作者 龙吴坚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第4期347-348,35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90例AMI患者为AMI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对象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IL-6、Cys-C、Hcy、超敏肌...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90例AMI患者为AMI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对象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IL-6、Cys-C、Hcy、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按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对AMI组进行分层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IL-6、Cys-C、Hcy与hs-cTnT、CK-MB的相关性。结果AMI组患者的血清IL-6、Cys-C、Hcy、hs-cTnT、CK-MB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38~22.61,P<0.05)。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的AMI组患者的血清IL-6、Cys-C、Hcy水平均呈显著的增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8.75~28.80,P<0.05)。AMI组患者的血清IL-6、Cys-C、Hcy水平与hs-cTnT、CK-MB均呈显著的正相关(r=0.58~0.20,P<0.05)。结论AMI组患者的血清IL-6、Cys-C、Hcy水平增高,提示IL-6、Cys-C、Hcy水平的变化与AMI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白细胞介素-6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清权 张勇 +2 位作者 陈少珍 张润泽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4期2166-2169,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应用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序贯治疗的耐受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9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152例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每组76例。治疗Ⅰ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奈... 目的研究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应用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序贯治疗的耐受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9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152例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每组76例。治疗Ⅰ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和利奈唑胺片序贯治疗;治疗Ⅱ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生命体征、血生化指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Ⅰ组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治疗Ⅱ组(P<0.05);治疗后治疗Ⅰ组血清清蛋白(AL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Ⅱ组(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Ⅱ组(P<0.05);治疗Ⅱ组血尿素氮(BUN)水平显著升高,且高于治疗Ⅰ组(P<0.05);治疗2h后两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Ⅱ组(P<0.05)。结论利奈唑胺序贯疗法治疗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疗效较好,且无肾毒性等严重不良反应,可用于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耐受性 安全性 老年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流变学、血脂及炎性反应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林泽辉 +3 位作者 李海涛 李斌 王圣 王裕岱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2438-2442,共5页
目的:探究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流变学、血脂及炎性反应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7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究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流变学、血脂及炎性反应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流变学、血脂、炎性反应递质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2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流变学指标、高密度脂蛋白(HDL)、IL-6和TNF-α水平治疗后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患者,能够调节脂代谢,降低炎性反应,改善血流变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老年 冠心病 血液流变学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 三酰甘油 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泽江 萧少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086-3088,共3页
目的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不同的降脂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不同的降脂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脂水平、心功能、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各血脂指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更好(P<0.001)。治疗前两组各心功能指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升高,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01)。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更好(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可观,积极改善血脂水平、心功能及心绞痛发作情况,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下载PDF
六味能消胶囊联合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维国 +2 位作者 杨恒 蒙钟文 邢隆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4期625-627,共3页
目的观察六味能消胶囊联合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澄迈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非诺贝特胶囊,200 mg/次,1次... 目的观察六味能消胶囊联合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澄迈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非诺贝特胶囊,200 mg/次,1次/d;同时晚睡前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六味能消胶囊,1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24%、90.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脂指标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能消胶囊联合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能消胶囊 非诺贝特胶囊 辛伐他汀片 混合性高脂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原文传递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景煌 陈天德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心功能、血红素加氧酶1(HO-1)、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定安县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心功能、血红素加氧酶1(HO-1)、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定安县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强心利尿药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36 h后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内皮细胞损伤指标HO-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升高HO-1水平,降低HCY,IL-6,IL-18,hs-CRP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力衰竭 心功能 血红素加氧酶1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短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清权 张创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6期2477-2480,共4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短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48例,所有病人入院均给予溶栓治疗。入院...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短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48例,所有病人入院均给予溶栓治疗。入院及溶栓后1d、3d、5d均检测NT-proBNP、sST2水平。根据病人入院后实验室NT-proBNP水平分组,取中位值为界限,增高为A组,降低为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溶栓后再通率,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率。结果实验室检查NT-proBNP水平118.66~485.66pg/mL,中位值154.95pg/mL,>154.95pg/mL为A组65例,≤154.95pg/mL为B组83例。溶栓后1d、3d、5d,A组sST2、NT-proBNP水平均高于B组(P<0.05),溶栓后A组sST2、NT-proBNP水平均降低(P<0.05);溶栓后5d,A组sST2、NT-proBNP水平均低于同组溶栓后1d(P<0.05);溶栓后3d、5d,B组sST2、NT-proBNP水平均低于同组溶栓后1d(P<0.05)。A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1)。结论NT-proBNP、sST2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再通后持续增高或不降反升,病人易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人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短期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泽江 李召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4期1869-187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8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采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8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采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将采用溶栓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常规术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复发率、死亡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及时开通罪犯血管,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对溶栓治疗效果欠佳的严重病变和完全梗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替格瑞洛用于氯吡格雷抵抗性AMI患者的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卓小岸 欧阳艳红 +2 位作者 何平 黎敏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抵抗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氯吡格雷抵抗性AMI患者13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氯吡格雷抵抗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氯吡格雷抵抗性AMI患者13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加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检测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径(LVDEd)、左心室收缩末径(LVSEd)、左心房内径(LAd)。于术前、术后3个月采血检测两组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两组术后3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24h、术后1周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术后1、3个月的LVEF高于术前,LVDEd、LVSEd、LAd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LVEF高于对照组,LVDEd、LVSEd、LAd低于对照组(P<O.05)。两组术后3个月的血清IL-6、IL-8、IL-18、TNF-α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O.05)。两组心力衰竭、心绞痛、皮肤散在出血点、呼吸困难、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毗吡雷抵抗性AMI患者釆用替格瑞洛治疗,能进一步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心功能,缓解机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海涛 +4 位作者 王圣 李斌 王裕岱 张力立 宋福成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8期1254-125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过冠脉造影诊治的87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分为高龄组(≥80岁,n=252)、中老年组(45-79岁,...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过冠脉造影诊治的87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分为高龄组(≥80岁,n=252)、中老年组(45-79岁,n=291)、青年组(<45岁,n=330)。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特点。结果分析三组人群的临床特征发现,高龄组和中老年组较之青年组的吸烟情况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中老年组和高龄组的高血压比例、血红蛋白、血尿酸含量明显高于青年组,但高龄组的高血压比例、血红蛋白含量相对更高(P<0.05);三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分析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面发现,在犯罪血管部位上,青年组的LAD(前降支)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但老龄组的RCA(右冠状动脉)和LCX(回旋支)发病率占比最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龄组在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及Gensini评分方面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和青年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年龄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和冠脉造影特点不尽相同,其中老年更易发生三支病变和严重的血管狭窄,加强早期的诊疗和干预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龄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临床特征 冠脉造影特点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对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泽江 李昭祺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6期123-126,共4页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治疗效果。方法 :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2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行冠脉内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治疗,对照组...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治疗效果。方法 :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2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行冠脉内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冠脉内替罗非班单药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10min TIMI血流分级、用药前后校正TIMI计帧数(cTFC)、血压变化、术后1个月心功能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10min TIMI 3级率94.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6%;与用药前比较,两组用药后cTFC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用药前后冠脉内有创血压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6.15%,较对照组的11.54%无显著差异。结论 :相比替罗非班单药治疗,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能显著改善PCI术中无复流现象及患者术后心功能,且不增加一过性低血压发生率风险,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替罗非班 硝普钠 无复流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血栓事件不同亚群单核细胞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的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圣 孙翠芳 +7 位作者 廖旺 吴钟伟 王裕岱 卢思稼 董小莉 帅付杰 李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9-965,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术中血栓事件(IPTE)的出现情况;分析出现和不出现IPTE的情况下,单核细胞、不同单核细胞亚群以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的变化。方法入选的AMI患者PCI术前抽血进行...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术中血栓事件(IPTE)的出现情况;分析出现和不出现IPTE的情况下,单核细胞、不同单核细胞亚群以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的变化。方法入选的AMI患者PCI术前抽血进行单核细胞亚群和MPA的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根据血小板表面标志CD41的表达,利用绝对计数管中的荧光微球,进一步对单核细胞及3个亚群进行MPA的数量进行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等检验方法分析。结果 IPTE组CD14+CD16++单核细胞较非IPTE组明显减少,且占总单核细胞百分比下降。与非IPTE组患者相比,IPTE组MPA、各亚群与MPA以及结合比例均显著高于非IPTE组患者。各组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MPA结合比率以及各亚群MPA结合比率对AMI患者PCI术中发生IPT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IPTE组患者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较非IPTE组患者显著减少,MPA结合比率及各单核细胞亚群MPA结合比率均显著高于非IPTE组患者,对于AMI患者PCI术中发生IPT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介入术中血栓事件 危险因素 单核细胞亚群 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
下载PDF
高尿酸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海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894-2897,共4页
目的研究尿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分析。方法(1)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3组:溶剂对照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2个剂量实验组加入10,20 mg·d L^-1的尿酸,溶剂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目的研究尿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分析。方法(1)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为3组:溶剂对照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2个剂量实验组加入10,20 mg·d L^-1的尿酸,溶剂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2)将ECV304分为4组:溶剂对照组、低剂量尿酸实验组(10 mg·d L^-1)、p38抑制剂(SB)组(SB,20μmol·L^-1)和联合组(尿酸10 mg·d L^-1+p38抑制剂20μmol·L^-1)。用CCK8检测给予尿酸后ECV304细胞增殖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的蛋白水平。结果(1)在24 h后,溶剂对照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00±4.00)%,(80.52±3.11)%和(60.49±3.57)%;这3组的Caspase-3蛋白表达分别为0.99±0.11,1.26±0.15和1.59±0.13;这3组的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分别为0.98±0.14,1.70±0.10和2.19±0.11;这3组的p-p38 MAPK蛋白表达量为0.97±0.15,1.81±0.06和2.12±0.10;这3组的p38 MAPK蛋白表达量为1.30±0.11,1.00±0.10和0.88±0.04;上述指标: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在24 h后,溶剂对照组、低剂量尿酸实验组、p38抑制剂组和联合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00±7.21)%,(79.61±3.34)%,(109.30±1.18)%和(90.69±1.89)%;这4组的Caspase-3的蛋白表达分别为1.24±0.04,1.63±0.06,1.04±0.04和1.29±0.03;这4组的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分别为0.93±0.05,1.49±0.12,0.73±0.05和0.97±0.05;这4组的p-p38蛋白的表达分别为1.16±0.07,1.56±0.07,0.89±0.06和1.02±0.05;这4组的p38蛋白的表达分别为1.27±0.12,0.98±0.02,0.88±0.03和0.69±0.05;3个处理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Caspas-3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38抑制剂组和联合组与溶剂对照组相比,Cleaved caspase-3和p38MAPK的表达差异均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增殖 凋亡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