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北地区高寒森林火烧迹地3种凋落叶混合分解初期全碳释放特征
1
作者 李勋 +2 位作者 高一航 谢菊香 张艳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0-1298,I0007,共10页
【目的】旨在探明火烧迹地内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全碳的释放特征,为川西北地区大面积分布的森林火烧迹地恢复树种筛选提供依据。【方法】以乡土树种高山松(Pinus densata,P)、高山栎(Quercus semicarpifolia,Q)以及冷杉(Abies fabri,A)凋... 【目的】旨在探明火烧迹地内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全碳的释放特征,为川西北地区大面积分布的森林火烧迹地恢复树种筛选提供依据。【方法】以乡土树种高山松(Pinus densata,P)、高山栎(Quercus semicarpifolia,Q)以及冷杉(Abies fabri,A)凋落叶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树种组合、不同质量比例组合设置17个处理(P、Q、A、PQ3∶1、PQ1∶1、PQ1∶3、PA3∶1、PA1∶1、PA1∶3、QA3∶1、QA1∶1、QA1∶3、PQA2∶2∶1、PQA2∶1∶1、PQA1∶1∶1、PQA1∶1∶2和PQA1∶2∶2)进行野外分解实验。【结果】(1)在8个月的分解过程中,火烧迹地内不同处理的凋落叶全碳均表现出富集现象,其中高山松(P)、冷杉(A)、PQ3∶1、QA3∶1、QA1∶1、PA1∶1、PQA2∶2∶1、PQA1∶1∶2以及PQA1∶2∶2凋落叶的全碳含量随着分解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上升(0~4个月)再下降(4~8个月)的变化趋势,而高山栎(Q)、PQ1∶1、PQ1∶3、QA1∶3、PA3∶1、PA1∶3、PQA2∶1∶1和PQA1∶1∶1的全碳含量随着分解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增加的趋势。(2)分解4个月后,大部分(85.71%)混合处理凋落叶全碳释放率的观测值-预期值>0,其中PQ1∶1和QA3∶1表现出协同效应。分解8个月后,50%的混合凋落叶全碳释放率的观测值-预期值<0,且主要出现在PA组合和部分PQA组合(2∶2∶1、2∶1∶1和1∶1∶1),其中PQA1∶1∶1表现出拮抗效应。(3)PLS回归分析表明,凋落叶初始全碳、全氮、全磷、纤维素、总酚含量以及C/N、N/P、C/P、纤维素/N、木质素/N、木质素/P与凋落叶碳释放的混合效应显著相关。【结论】总体上看,高山栎分别与高山松、冷杉混合时,尤其是高山松与高山栎凋落叶按照1∶1混合、高山栎和冷杉凋落叶按照3∶1混合时,更有利于其全碳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迹地 凋落叶 全碳 混合效应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不同海拔对川西地区巨菌草生长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谢菊香 +4 位作者 成俊蓉 邓帅龙 孟小萍 李平轩 周扬 《南方农业》 2023年第23期100-103,107,共5页
在甘孜州康定市低海拔地区(1 383 m)和中高海拔地区(2 164 m)的试验点进行巨菌草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时间和海拔对巨菌草株高、分蘖数、节间长、茎粗、叶面积、叶片数、器官含水率、茎叶比和667 m^(2)产量都有影响。巨菌草在川西中... 在甘孜州康定市低海拔地区(1 383 m)和中高海拔地区(2 164 m)的试验点进行巨菌草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时间和海拔对巨菌草株高、分蘖数、节间长、茎粗、叶面积、叶片数、器官含水率、茎叶比和667 m^(2)产量都有影响。巨菌草在川西中高海拔山地能正常生长,但其株高、叶片数、叶面积、667 m^(2)产量显著低于低海拔地区。5月、7月低海拔种植的巨菌草株高、分蘖数、节间长、叶片数、叶面积、667 m^(2)产量均显著高于中高海拔地区,但7月低海拔种植的巨菌草叶片含水率显著低于中高海拔地区。5月低海拔种植的巨菌草株高、叶片数、叶片含水量、667 m^(2)产量等显著高于7月种植的,中高海拔种植的巨菌草株高5月种植的显著高于7月种植的。综上,在川西低海拔地区相对更适合巨菌草种植,5月种植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海拔 种植月份 生长性状 川西地区
下载PDF
巨菌草代料栽培食药用菌研究进展及在甘孜州的应用前景
3
作者 李平轩 孟小萍 +4 位作者 成俊蓉 谢菊香 邓帅龙 宋思梦 《南方农业》 2023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巨菌草(Cenchrus fungigraminus)是禾本科蒺藜草属一种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巨菌草代料栽培食药用菌的研究进展,栽培的食用菌包括平菇、杏鲍菇、秀珍菇、香菇、茶树菇等,药用菌包括灵芝、猴头菇、... 巨菌草(Cenchrus fungigraminus)是禾本科蒺藜草属一种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巨菌草代料栽培食药用菌的研究进展,栽培的食用菌包括平菇、杏鲍菇、秀珍菇、香菇、茶树菇等,药用菌包括灵芝、猴头菇、牛樟芝、灰树花、木耳等;巨菌草栽培平菇、猴头菇、灵芝的基质配方筛选。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的优越性有:提高食药用菌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利用巨菌草不同添加量代料栽培食药用菌,可提高食药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可降低食药用菌灰分和重金属含量。分析认为在四川省甘孜州发展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产业能够有效地处理“菌林矛盾”,增加林农收益,巩固甘孜州作为中国长江上游环境安全的绿色生态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Cenchrus fungigraminus) 代料栽培 食用菌 药用菌 四川省甘孜州
下载PDF
甘孜州高山栎和柏木叶片及根际土壤有机碳含量研究
4
作者 谢菊香 +1 位作者 张艳 李勋 《山东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71-75,共5页
为了解甘孜州高山栎(Quercus semecarpifolia Sm.)和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叶片及根际土壤总有机碳(TOC)和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相关特征,本研究采集甘孜州内高山栎天然林和柏木天然林叶片和根际土壤,分析其TOC和ROC含量。研... 为了解甘孜州高山栎(Quercus semecarpifolia Sm.)和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叶片及根际土壤总有机碳(TOC)和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相关特征,本研究采集甘孜州内高山栎天然林和柏木天然林叶片和根际土壤,分析其TOC和ROC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柏木林下根际土壤TOC含量和ROC含量均显著高于高山栎,柏木和高山栎根际土壤的TOC含量均显著高于ROC含量(P<0.05)。柏木根际土壤碳稳定性高于高山栎根际土壤。(2)高山栎叶片的TOC含量和ROC含量显著高于柏木(P<0.05)。柏木和高山栎叶片的TOC含量均显著高于ROC含量(P<0.05)。(3)高山栎叶片TOC和ROC含量与高山栎根际土壤TOC和ROC含量呈负相关,柏木叶片TOC与柏木根际土壤TOC和ROC含量呈正相关,柏木叶片ROC和柏木根际土壤TOC和ROC含量呈负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性相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栎 柏木 TOC RO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