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约束空间灭弧防雷间隙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巨丰 +3 位作者 王云龙 甘毅力 王嬿蕾 吕 《广西电力》 2012年第5期5-9,74,共6页
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能在绝缘子发生雷击闪络造成单相接地故障时快速输导雷电流入地,同时启动高速气流灭弧装置,熄灭故障点工频续流,抑制间歇性电弧产生和过电压。通过雷电冲击试验、工频电弧试验,证明约束空间灭弧间隙能迅速地将工频... 喷射气体灭弧防雷间隙能在绝缘子发生雷击闪络造成单相接地故障时快速输导雷电流入地,同时启动高速气流灭弧装置,熄灭故障点工频续流,抑制间歇性电弧产生和过电压。通过雷电冲击试验、工频电弧试验,证明约束空间灭弧间隙能迅速地将工频电弧熄灭,避免工频电弧灼烧绝缘子以及线路断线的风险。新型灭弧防雷间隙具有动作时间短,喷射气流压强高,速度快,间隙间介质强度恢复迅速等特点,能够强效抑制工频电弧,大幅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过电压 灭弧防雷间隙 约束空间 灭弧腔 建弧率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线路复合绝缘子悬挂方式对其冲击闪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韩永霞 唐力 +3 位作者 郝艳捧 廖永力 李立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72-1277,共6页
V串绝缘子在输电线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与I串绝缘子的冲击闪络特性差异尚不明确。为此,在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了V串和I串悬挂方式的±800 k V复合绝缘子在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作用下的放电试验,并通过有限元... V串绝缘子在输电线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与I串绝缘子的冲击闪络特性差异尚不明确。为此,在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了V串和I串悬挂方式的±800 k V复合绝缘子在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作用下的放电试验,并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对2种悬挂方式下复合绝缘子附近的电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有效绝缘距离相同时,正极性冲击电压下的V串绝缘子50%冲击放电电压低于I串绝缘子,而负极性冲击电压下的V串绝缘子50%冲击放电电压高于I串绝缘子;V串缘子下均压环与横担间的空气间隙的电场分布更接近棒–板间隙,而I串绝缘子2个均压环间的空气间隙的电场分布更接近棒–棒间隙。因此,I串和V串绝缘子间冲击闪络特性的差异是由于电极结构的极性效应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悬挂方式 冲击闪络特性 电场分布 有限元仿真 特高压直流
下载PDF
大气压氦气平行板介质阻挡放电的形式转换 被引量:5
3
作者 郝艳捧 韩玉英 +2 位作者 阳林 李立浧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041-3050,共10页
通过短时曝光图像和回路电流,研究了大气压氦气介质阻挡丝状、柱状、局部均匀和全部均匀等放电形式的特性、转换规律,以及柱状与丝状的区别与诊断方法。研究发现:气隙放电后降低外加电压放电仍维持;3 mm气隙含空气40 Pa在14 kHz、11.4 ... 通过短时曝光图像和回路电流,研究了大气压氦气介质阻挡丝状、柱状、局部均匀和全部均匀等放电形式的特性、转换规律,以及柱状与丝状的区别与诊断方法。研究发现:气隙放电后降低外加电压放电仍维持;3 mm气隙含空气40 Pa在14 kHz、11.4 kHz或10 kHz的起始放电为全部均匀形式,由最低放电维持电压升高到起始放电电压,放电形式依次为局部均匀-柱状-全部均匀;3 mm气隙含空气20 Pa在10 kHz、12 kHz或14 kHz的起始放电为全部均匀形式,由最低放电维持电压升高到起始放电电压,放电依次为柱状-全部均匀;2 mm气隙含空气20 Pa在18 kHz的起始放电为柱状放电,由最低放电维持电压升高到超过起始放电电压,放电形式依次为丝状-柱状-全部均匀。电流波形有毛刺、无汤森放电、放电位置不固定等可诊断丝状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放电 柱状放电 丝状放电 放电转换
下载PDF
大气压氦气介质阻挡柱状放电2维仿真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郝艳捧 +3 位作者 韩玉英 阳林 李立浧 郑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97-806,共10页
为了对比研究有限元法(FEM)和有限体积法(FVM)2种算法以及网格结构对大气压氦气介质阻挡柱状放电仿真结果的影响,建立了2维流体模型。首先,计算了柱状放电的电流波形和电子数密度2维分布;然后,根据收敛曲线、迭代次数和运算时间对比研... 为了对比研究有限元法(FEM)和有限体积法(FVM)2种算法以及网格结构对大气压氦气介质阻挡柱状放电仿真结果的影响,建立了2维流体模型。首先,计算了柱状放电的电流波形和电子数密度2维分布;然后,根据收敛曲线、迭代次数和运算时间对比研究了相同网格结构下FEM和FVM的计算性能;最后,根据2维电子数密度分布云图和试验结果对比研究了2种算法下的放电形态、时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稳定的初始阶段,放电由均匀向柱状转化,最后达到稳定的柱状放电阶段;FVM计算方法较稳定且耗时少;网格结构变化会影响FVM计算得到的放电形态,发现方形网格结构下FVM计算获得的柱状放电与试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有限元法 有限体积法 柱状放电 流体模型 网格结构
下载PDF
谐波条件下500 kV联接变压器铁心应力及振动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乔 +6 位作者 张逸凡 景一 卓然 罗颜 高峰 宁文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92,共7页
在交直流混合互联大电网运行方式下,发现柔性直流与交流系统间发生的谐振具有高频次、宽频域的新特性。为研究谐波注入对500 kV联接变压器铁心振动的影响,通过建立联接变压器绕组、铁心电磁-结构力场有限元模型,考虑铁心磁致伸缩及洛伦... 在交直流混合互联大电网运行方式下,发现柔性直流与交流系统间发生的谐振具有高频次、宽频域的新特性。为研究谐波注入对500 kV联接变压器铁心振动的影响,通过建立联接变压器绕组、铁心电磁-结构力场有限元模型,考虑铁心磁致伸缩及洛伦兹力的作用,仿真计算得到变压器铁心磁通密度、应力分布、振动位移和加速度。对比分析基波及含谐波激励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谐波注入前后铁心磁通分布无明显变化;谐波注入后,铁心上应力分布出现明显变化,且最大应力增加两个数量级;基波激励下最大振动频率为100 Hz,高次谐波注入后最大振动出现在2 500 Hz附近。研究结果为联接变压器振动噪声的预测及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接变压器 磁致伸缩 高次谐波 振动 应力
下载PDF
直流电缆负荷循环系统中温控介质轴向温度分布仿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吉超 田野 +3 位作者 阳林 郝艳捧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8-82,共5页
对交联聚乙烯绝缘直流电缆负荷循环系统的轴向温度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提出了流体流速、流体传热和固体传热耦合条件下对被试电缆绝缘层温度梯度进行控制的方案。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仿真,建立了二维轴对称仿真模型,得出水... 对交联聚乙烯绝缘直流电缆负荷循环系统的轴向温度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提出了流体流速、流体传热和固体传热耦合条件下对被试电缆绝缘层温度梯度进行控制的方案。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仿真,建立了二维轴对称仿真模型,得出水温、线芯导体温度和绝缘层温差轴向分布规律,指出当进水口和出水口水温温度差符合试验要求时,沿电缆长度各处线芯导体温度和绝缘层温差也将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直流电缆 负荷循环系统 多物理场耦合仿真 轴向温度分布 水管
下载PDF
大气压氦气介质阻挡柱状放电的形成条件 被引量:5
7
作者 郝艳捧 韩玉英 +2 位作者 阳林 李立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3-1331,共9页
大气压氦气介质阻挡放电可表现为均匀放电、柱状放电或丝状放电等放电形式,放电模式可为汤森放电、辉光放电或流注放电。柱状放电的形成条件、放电机理、动力学过程还远未掌握。为此研究介质阻挡柱状放电的形成条件,对气隙距离、电压频... 大气压氦气介质阻挡放电可表现为均匀放电、柱状放电或丝状放电等放电形式,放电模式可为汤森放电、辉光放电或流注放电。柱状放电的形成条件、放电机理、动力学过程还远未掌握。为此研究介质阻挡柱状放电的形成条件,对气隙距离、电压频率和外加电场3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其对放电形式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研究各因素显著性,发现外加电场对柱状放电的形成影响最大,其次是电压频率和气隙距离。采用极差分析研究柱状放电形成条件,发现短间隙(2 mm、3 mm)、较低频率(10~16 kHz)、较低外加电场(0.212~0.247 kV/mm)有利于形成柱状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均匀放电 柱状放电 丝状放电 正交试验 形成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