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7篇文章
< 1 2 2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净沙·秋思》作者及流传新说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圣争 黄霖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58,共4页
新近出土的元至大二年墓壁画中有无名氏《西江月》一首,其内容与存世各本《天净沙·秋思》大致相同,这为我们重新研究《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成型和流传等问题提供了一则新材料。关于此曲作者问题,前人做过有益的探讨,现据此... 新近出土的元至大二年墓壁画中有无名氏《西江月》一首,其内容与存世各本《天净沙·秋思》大致相同,这为我们重新研究《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成型和流传等问题提供了一则新材料。关于此曲作者问题,前人做过有益的探讨,现据此壁画和相关存世文献,认为此曲作者仍为"无名氏"为宜,其成曲年代大致在白朴活动年代至1309年之间,当时主要在北方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壁画 作者 流传
下载PDF
说“蛋” 被引量:5
2
作者 汪冰冰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10期148-149,共2页
“蛋”字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很常用的字,但对于“蛋”的造字理据却鲜有人知道。本文从字形入手,并通过对传世典籍用例的统计,对“蛋”字的产生及演变历史做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蛋”字的字形和读音,来自于《... “蛋”字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很常用的字,但对于“蛋”的造字理据却鲜有人知道。本文从字形入手,并通过对传世典籍用例的统计,对“蛋”字的产生及演变历史做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蛋”字的字形和读音,来自于《说文解字》的“蛋”字,这一过程始于唐;“蛋”字的意义,来自于卵,其时代不晚于明,“蛋”的产生其实是形声假借和俗字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字演变
下载PDF
唐惠陵出土哀册与谥册校勘 被引量:4
3
作者 《文物春秋》 2011年第4期44-46,共3页
唐代惠陵李宪墓出土了一批汉白玉简,经鉴定应为让皇帝李宪夫妇的哀册与谥册。本文对玉册中的部分文字进行了校正、分析,认为第四副册文残简的所有者应为墓内的女主人恭皇后。
关键词 唐代 惠陵 玉简 哀册 谥册
下载PDF
释东汉魏晋镜铭中的“羲”字
4
作者 《出土文献》 2023年第3期118-122,157,共6页
东汉晚期至魏晋时期的铜镜中,有一常见套语作“众△主阳”,由于字形减省、讹变严重,一直以来未有定释。本文以字形为基础,结合此类铜镜的具体语境及纹饰特点,将其中的疑难字读为羲和氏的“羲”字,并对此句文意进行疏解。
关键词 东汉魏晋 镜铭
下载PDF
战国官玺考释三则 被引量:1
5
作者 汪冰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S2期171-172,176,共3页
战国玺印由于距今久远,印文残缺,形制各别,常有误释或未释之现象。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对《古玺汇编》(以下称《玺汇》)中部分未释或误释官印,依据文献典籍与考古材料,或厘正旧说,或予释解,做出了新的讨论。
关键词 考释 讹误
下载PDF
出土文献习语“阳遂”一词发覆及其道教含义探微 被引量:1
6
作者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3,共6页
汉魏晋时期的出土文献中常见“阳遂”一词,过去学者或将其解释为阳燧镜,或解释为墓隧,诘屈晦涩,莫衷一是。今据“阳遂”一词在各类文物中的用字习惯及语境限制,并联系同时期的民间风俗传统、用语习惯,认为该词实指道教经文中所谓寿命长... 汉魏晋时期的出土文献中常见“阳遂”一词,过去学者或将其解释为阳燧镜,或解释为墓隧,诘屈晦涩,莫衷一是。今据“阳遂”一词在各类文物中的用字习惯及语境限制,并联系同时期的民间风俗传统、用语习惯,认为该词实指道教经文中所谓寿命长久的一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铭 阳遂 道教 太平经
原文传递
关于《内容有涉大明宫的三方唐代墓志》的几个问题——兼与胡明曌先生商榷 被引量:1
7
作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0-101,共2页
《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5期刊载了胡明璺《内容有涉大明官的三方唐代墓志》一文(以下简称胡文),对内容有涉大明宫的三方唐代墓志作了详细的述说,使笔者受益匪浅。但在研读中,笔者亦发现,胡文所作墓志铭录文及其句读,均有部分可... 《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5期刊载了胡明璺《内容有涉大明官的三方唐代墓志》一文(以下简称胡文),对内容有涉大明宫的三方唐代墓志作了详细的述说,使笔者受益匪浅。但在研读中,笔者亦发现,胡文所作墓志铭录文及其句读,均有部分可商榷处,影响了研究者对这些新材料的使用。故不揣浅陋,略申管见,敬俟方家教正,并与胡明璺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 校正
下载PDF
从汉代铜镜铭文看汉人的泰山信仰 被引量:1
8
作者 《现代语文》 2022年第11期21-26,共6页
在汉代铜镜铭文中,存在着一类含有“上大山”的辞句。通过镜铭互校可以推知,此类镜铭中的“大”即“太”字,“大山”即指今天山东境内的泰山。其内容与汉人的升仙观念关系密切,同时也反映出两汉时期对泰山信仰的继承和发展。由于此类铜... 在汉代铜镜铭文中,存在着一类含有“上大山”的辞句。通过镜铭互校可以推知,此类镜铭中的“大”即“太”字,“大山”即指今天山东境内的泰山。其内容与汉人的升仙观念关系密切,同时也反映出两汉时期对泰山信仰的继承和发展。由于此类铜镜及铭文主要流行于西汉末期到东汉早期,亦可为厘清“泰山治鬼”说的起源时间提供重要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镜铭文 汉代 “上大山” 升仙 泰山 “泰山治鬼”说
下载PDF
《王绍仙墓志铭》释文校补
9
作者 《南方文物》 2011年第3期178-179,共2页
一.墓志铭释文校补《南方文物》2010年第3期刊载了《福建福州外兰尾山五代墓葬简报》(以下简称《简报》)①,公布了一批墓中出土的文物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特别是公布了墓中出土王绍仙墓志铭,并附有清晰的墓志铭拓片,为研究五代时... 一.墓志铭释文校补《南方文物》2010年第3期刊载了《福建福州外兰尾山五代墓葬简报》(以下简称《简报》)①,公布了一批墓中出土的文物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特别是公布了墓中出土王绍仙墓志铭,并附有清晰的墓志铭拓片,为研究五代时期的政治历史提供了真实史料,值得肯定。可惜的是,在《简报》抄录的墓志铭中有许多缺漏之字,可能是整理者一时未能识别的字,此外还存在部分识错之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铭 释文 简报 政治历史 正确使用 校补 五代时期 五代墓葬 文物资料 识别 出土 遗漏 校正 拓片 史料 南方 刊载 价值 福州 福建
下载PDF
曾侯乙墓出土漆鹿考识
10
作者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87,共2页
曾侯乙墓中曾出土的1件木质漆鹿,全身整木雕成,头上插真鹿角,在大腿的上方留有一方孔,背上原装有一物,有人推测可能是鼓。本文结合传世文献,认为该漆鹿并非是鼓座,而应是古代盛筭用的鹿中。
关键词 曾侯乙墓 漆鹿 鹿中
原文传递
西安所出“仓颉”铭铜镜柬释
11
作者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29-34,共6页
西安市曾出土一件"仓颉"铭铜镜,因纹饰特殊、铭文重要而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其中"灵鸠台杠"一词,过去一直被误释,未得正解。本文读"鸠"为"龟",并将镜铭与这一类铜镜中的纹饰联系起来,通过大量举证说明"灵鸠台杠"描述的就是铜... 西安市曾出土一件"仓颉"铭铜镜,因纹饰特殊、铭文重要而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其中"灵鸠台杠"一词,过去一直被误释,未得正解。本文读"鸠"为"龟",并将镜铭与这一类铜镜中的纹饰联系起来,通过大量举证说明"灵鸠台杠"描述的就是铜镜中神龟背负华盖的形象。此外,本文还通过与汉代仓颉画像石纹饰的比较,对铭文中的"仓颉"一词进行探究,认为纹饰下段中对坐的仙人中有四目形象者即汉人所谓的仓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镜 铭文 仓劼 灵鸠 神龟
下载PDF
“潜蹑”释义辨析
12
作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64,共2页
沪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2006年8月第1版)中收录了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其中有一段原文如下:
关键词 释义 高中语文教材 第一册 沪教版
下载PDF
金明昌六年《王立买地券》校释
13
作者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6-69,共4页
2008年山西汾阳东龙观宋金墓地出土了一通金明昌六年买地券,随后发掘者在《文物》2010年第2期刊登的发掘简报中,对券文作了释读。本文作者目验原彩色照片,认为发拙整理者的释文在隶释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将"来"字误认作&qu... 2008年山西汾阳东龙观宋金墓地出土了一通金明昌六年买地券,随后发掘者在《文物》2010年第2期刊登的发掘简报中,对券文作了释读。本文作者目验原彩色照片,认为发拙整理者的释文在隶释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将"来"字误认作"未"字,"央"字误认作"恙"字,"陆"字当写作"六","今"字当为"本","座"字当释为"壹"等,此外还有一些照片清晰却未能识出的字,以及一些句读方面的问题。本文在整理者释读成果的基础上对原释文作了一些校补如原释文失录的"里""修""处"等字,根据券文内容重新句读,并对个别词语如"伏为""今身"等作简单解释,以便学界能更好地利用这份出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立 买地券 校释
原文传递
新见五方墓志句读商兑
14
作者 《中国文字研究》 2011年第2期229-231,共3页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重要考古刊物所刊登的五方墓志中的录文句读进行校正,以便读者正确使用。
关键词 墓志 商兑
下载PDF
河南永城僖山二号汉墓人面纹玉衣片浅析
15
作者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87,115,I0014-I0015,共6页
河南永城市僖山梁国墓群二号墓中出土了一批金缕玉衣所用玉衣片,其中有6枚琢刻人面纹和网状纹。本文认为这批玉片为古代祭祀所用的玉人改造而成,整理者所谓的人面纹玉片及网纹,其实分别代表玉人的面部及腰带,网状纹交叉线的数量是随意为... 河南永城市僖山梁国墓群二号墓中出土了一批金缕玉衣所用玉衣片,其中有6枚琢刻人面纹和网状纹。本文认为这批玉片为古代祭祀所用的玉人改造而成,整理者所谓的人面纹玉片及网纹,其实分别代表玉人的面部及腰带,网状纹交叉线的数量是随意为之,并不代表排列的序号。此外,这些玉人很可能代表女性。这些玉人应为祭祀所用的偶人。僖山二号墓之所以将其改造为金缕玉衣的玉衣片,正是梁国国力极为衰弱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僖山二号墓 梁国 人面纹玉衣片 玉人 偶人
原文传递
汉代镜铭所见通假字举隅
16
作者 《中国文字学报》 2016年第1期175-179,共5页
汉代镜铭中有不少通假字,如实的反映了当时中下层民众生活中的通假现象。其中不少通假现象使用次数较少,可为研究汉代的语言现象提供重要的文本素材,文本略举数条为例。
关键词 汉代 镜铭 通假字
原文传递
新见买地券砖释文校正六则
17
作者 《郑州师范教育》 2012年第5期67-70,共4页
《中国古代砖瓦铭文集》是近几年收集、整理、研究古代砖瓦铭文材料的一本重要工具书,传布甚广,影响至大,但其中亦有不少错误。本文在比对原拓及其释文的基础上,对该书所刊布的近些年部分新见买地券释文的误释之处作了校正,并对部分语... 《中国古代砖瓦铭文集》是近几年收集、整理、研究古代砖瓦铭文材料的一本重要工具书,传布甚广,影响至大,但其中亦有不少错误。本文在比对原拓及其释文的基础上,对该书所刊布的近些年部分新见买地券释文的误释之处作了校正,并对部分语句重新句读,以便研究者更好地利用这些宝贵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砖瓦铭文集》 买地券 校正
原文传递
洛阳吉利区西晋墓出土刻砖铭文释读
18
作者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96,共2页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于2006年10月发掘清理的洛阳吉利区西晋时期墓葬中.出土有6件刻纹砖,其中5件(M2490:49、M2490:50、M2492:38、M2492:37、M2492:39)有铭文[1]。其中将M2492:37释为“百廿”(图一):M2492:39释为“百平(?...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于2006年10月发掘清理的洛阳吉利区西晋时期墓葬中.出土有6件刻纹砖,其中5件(M2490:49、M2490:50、M2492:38、M2492:37、M2492:39)有铭文[1]。其中将M2492:37释为“百廿”(图一):M2492:39释为“百平(?)”(图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市 吉利区 铭文 出土 释读 晋墓 西晋时期
原文传递
释“袭”
19
作者 《汉字文化》 2012年第4期73-74,共2页
一 张觉先生编写的《吴越春秋全译》,是目前市面上阅读《吴越春秋》较好的本子,该书注释翔实,影响较广。不过美璧微瑕,其中也有一些注释值得商榷。
关键词 汉字 文字学 语文教学 “袭”
原文传递
湖北三峡库区修桥石碑录文校正二则
20
作者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0-131,共2页
《江汉考古》2010年第3期刊载了胡涛、税世刚二位先生《湖北三峡库区的旧式桥梁》一文^[1],文中详细介绍了三峡库区的多个旧式桥梁,为研究三峡地面文物及三峡地区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在该文中还随文刊载了济川桥和无源桥的... 《江汉考古》2010年第3期刊载了胡涛、税世刚二位先生《湖北三峡库区的旧式桥梁》一文^[1],文中详细介绍了三峡库区的多个旧式桥梁,为研究三峡地面文物及三峡地区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在该文中还随文刊载了济川桥和无源桥的修桥石碑释文及拓片,为研究该桥历史及巴东地方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石碑 湖北 校正 历史文化 2010年 三峡地区 地面文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