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局地气候分类的地表热岛效应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衍 慕凯凯 +3 位作者 韩冰 张沫岩 鲍嘉 杨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200,共9页
为研究城市形态和地表性质对城市地表热岛效应的影响,以西安市为例,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和建筑矢量数据,采用局地气候分类(Local climate zone,LCZ)方法,对主城区进行LCZ划分.通过Landsat8遥感影像反演夏季地表温度,研究不同类型LCZ内... 为研究城市形态和地表性质对城市地表热岛效应的影响,以西安市为例,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和建筑矢量数据,采用局地气候分类(Local climate zone,LCZ)方法,对主城区进行LCZ划分.通过Landsat8遥感影像反演夏季地表温度,研究不同类型LCZ内地表温度的分布特征,同时选取14个地块分析地表热岛强度,通过计算建成区LCZ的城市形态参数分析城市形态对地表热岛效应的影响,采用的参数包括:建筑密度(Building surface fraction,BSF)、绿地率(Ratio of green space,GSP)以及下垫面粗糙度(Height of roughness elements,HRE).结果表明:建成区LCZ地表温度整体高于地表性质LCZ,但温度变化更稳定;建成区LCZ内,高密度的建筑区域地表温度高于低密度区域;地表性质LCZ内,水体温度最低,3种植被型LCZ地表温度低于其余两类LCZ,裸地温度最高;建成区LCZ地块内,高密度的高层建筑和较高的绿化率能够降低地表温度,缓解地表热岛强度;地表性质LCZ地块中水体和林地的地表热岛强度较低.在城市规划中合理的增加水体和绿化的布置,降低建筑密度同时在室外人流密集的区域设置遮阳设施将有利于缓解地表热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气候分类 地表热岛效应 城市形态 地表性质 地表温度
下载PDF
典型外墙构造复合相变层的热工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乔宇豪 鲍嘉 +1 位作者 刘衍 杨柳 《建筑节能》 CAS 2020年第6期1-5,共5页
建筑围护结构结合相变蓄热材料能够大幅提升其蓄热性能,削弱室外温度波动对室内热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助于充分利用自然气候资源。由于相变材料的变物性特征,相变墙体和传统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基于人工控制环境下的缩尺模... 建筑围护结构结合相变蓄热材料能够大幅提升其蓄热性能,削弱室外温度波动对室内热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助于充分利用自然气候资源。由于相变材料的变物性特征,相变墙体和传统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基于人工控制环境下的缩尺模型实验,对比分析了在室内外双向周期性热作用下,相变墙体不同材料层顺序(相变蓄热层、保温层、结构层)对其热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墙体材料层顺序由外向内分别为"保温层-结构层-相变蓄热层"时,实验小室室内空气温度峰值最小。分析了在不同材料层顺序下相变墙体的内表面蓄热系数,结果表明当墙体的材料层顺序由外向内分别为"相变蓄热层-保温层-结构层"及"保温层-结构层-相变蓄热层"时,相变墙体的内表面蓄热系数分别为4.39 W/(m^2·K)和4.13 W/(m^2·K),均大于采用材料层顺序由外向内为"相变蓄热层-结构层-保温层"的相变墙体的内表面蓄热系数。内表面蓄热系数计算结果与相变墙体热工性能实验结果相符,能够准确体现相变墙体内表面蓄热性能及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护结构 相变蓄热材料 蓄热性能 内表面蓄热系数 缩尺模型实验
下载PDF
北方地区地下空间保温与防潮技术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衍 鲍嘉 +3 位作者 张存德 杨柳 陈景衡 姚慧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1年第11期125-130,共6页
地下空间围护结构的保温、防潮设计方法的精细化以及室内除湿技术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地下空间室内热湿环境的优劣。我国地下空间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方法主要由GB 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确定。结合国内外地下空间热工设计相关... 地下空间围护结构的保温、防潮设计方法的精细化以及室内除湿技术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地下空间室内热湿环境的优劣。我国地下空间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方法主要由GB 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确定。结合国内外地下空间热工设计相关研究,探讨了北方地区地下空间的实际工程价值以及节能潜力;并基于地下空间的室外气候条件、室外计算参数以及现有技术发展等多个角度,对目前指导建筑热工设计的主要方法进行分析;同时从地下空间围护结构保温与防潮两个方面对相关技术措施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地下空间的发展对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方法以及地温综合影响分析产生的需求,并对地下空间围护结构保温防潮研究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建筑热工设计 围护结构 室内热湿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